#養生

仁愛院區4月開辦高齡長青整合門診

仁愛院區4月開辦高齡長青整合門診#養生

臺北市銀髮族保健進入團隊專科醫師照護時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首先宣布,自98年4月起增設高齡長青整合門診,將由一群老年專科醫師及經驗豐富專業人員,天天提供老人門診服務,讓臺北市銀髮族不會求助無門。仁愛院區高齡長青門診成員包括:老年科專科醫師三名(神經內科一名、家醫科兩名),及心臟內科、精神科、神經內科、胃腸科、復健科、骨科、胸腔科、新陳代謝科、眼科、泌尿科、中醫科共13科的次專科醫師各一名。並有社區專科護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及志工等非醫事人員共同參與,提供老人整合評估及醫療照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說,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涵蓋很多複雜問題,尤以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孱弱狀態與老人症候群,恐非單一專業科別能獨立照顧。台灣在家庭計畫推動下,出生率逐年降低,以及戰後嬰兒潮世代加入,台灣老年人口將於民國104年後大幅增加。依照內政部資料,民國98年老年人口佔10%。其增加速度驚人,由7%倍增到14%的年數僅次於日本為27年。根據行政院經建會人口推計趨勢,2020年加倍到14%,在16年後的2036年又增加為21%。根據研究,65歲以上人口37%健康良好,59%健康不佳但可獨立生活,4.63%(約5.5萬)需長期照護資源。甄瑞興強調,高齡長者容易出現日常生活功能改變、體重減輕、反覆性跌倒、多重藥物使用、新發生的尿失禁、認知狀態改變等,長者經由高齡周全評估門診評估後,可得知病人疾病各種狀況,由老年科醫師及個管師給予建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經衛生署評定為「區域教學醫院」,肩負著社區醫療服務、教學、研究三大任務。仁愛院區高齡長青整合門診初期規劃每週一至五提供長青門診服務,每日開設1至2診。凡65歲以上需由整合型高齡長青醫療服務的長者,皆可經由網路或現場掛號來院就診,為能提供高品質醫療照護服務,每診限額20名,經特別門診醫師評估後有需要者,則可透過長青門診、周全性老年評估門診及長期照護門診等相互轉介,轉介相關科第2次掛號費優免。甄瑞興說,高齡長青整合門診每週二及週四設有高齡周全性評估門診,當天同時免費居家護理及社會心理諮詢,以發掘長者醫療、功能、社會、及心理問題,建立病患基本資料,擬定病患為中心的個人照顧計畫,以便長期追蹤變化。該院區可提供長者深入檢查、作精確診斷,例如:骨密度攝影、乳房攝影、全身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心智評估及所有相關實驗室檢查及X光檢查,提供藥物使用指導,居家照護、社區心理及營養諮詢服務等。高齡長青門診設有個案管理師,為80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同時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病長者、65歲以上出現急性日常生活功能下降併有老年症候群長者,或高齡長青門診專科醫師確認有需要收案長者列入個案管理。高齡門診收案病患固定每1~2週召集老年科、相關專科醫師及社工師、護理師、營養師開個案討論會。長者可經由長青門診醫師進行免費轉介,加強長青門診資源利用。

檢視包裝食品標示 健康營養有保障

檢視包裝食品標示 健康營養有保障#養生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2月至轄內各行政機關進行設置攤位及臨時攤位市售包裝食品標示查核,共檢查422種品項(2,841件次產品)包括有糖果、餅乾、巧克力等休閒食品及肉乾、茶葉、飲料、膠囊、錠狀等食品,共查獲15件產品標示不符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違規項目計19件次,其中以未標「營養標示」4件次最多。衛生局檢查的攤位設置點包括市政大樓、電信行通大樓機關員工消費合作社、中央研究院、兒童育樂中心、醫院等共10個點。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消費者,市面上的包裝食品琳瑯滿目,如何吃得均衡、營養又方便,衛生局建議除了認清標示外,只要在選購包裝食品時多花點時間,認清「營養標示」,瞭解食品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作為選購的參考,就可減少營養素不均衡及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同時呼籲業者,食品衛生管理法已行之有年,業者有責任提供符合規定之包裝食品供消費者選購,並提醒各行政機關對於委外設置攤商應善盡管理督導 責任,如契約簽立、要求業者自主管理、產品主動送驗或廠商提供查驗合格報告、標示及廣告應符合相關規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於98年4月16日(星期四)上午9:00~12:00及98年4月23日(星期四)下午1:30~4:30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檢驗大樓6樓大禮堂(臺北市仁愛路4段10號)辦理2梯次「市售包裝食品之食品標示暨營養標示講習會」,歡迎業者逕行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meeting.health.gov.tw)報名參加。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10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民眾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新竹醫院全方位中醫診療 提供完善醫療服務

新竹醫院全方位中醫診療 提供完善醫療服務#養生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昨天(3/24)假該院二樓中醫科門診區舉辦「中醫全方位診療」記者會,由張景年院長、新竹市衛生局姚克武局長、大聖會莊鍊雄會長、西北扶輪社陳和順社長以及中醫科彭姵綸主任等人共同剪綵。會中,張景年院長期勉中醫科能善加運用該院的西醫資源,提供民眾全方位、更完善的優質中醫診療服務。中醫科彭姵綸主任表示,自89年開始該院提供內、婦、兒科的服務,為了因應病患的需求,提供更全面性的服務,在張院長的指示下,發展全方位中醫治療,涵蓋中醫內科、婦兒科、針灸科、傷科;同時,為擴大門診空間,該院排除萬難,增建空橋,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提供民眾舒適的看診環境;並且增聘新進傷科醫師,有別於ㄧ般多使用傷科推拿師的診所,該院特別聘請具有合格中醫師執照的傷科醫師,依病人體質辯證論治,配合中藥內服、膏布外敷、薰洗或藥洗、推拿以及針灸等達到全人治療的目的。彭姵綸主任指出,新竹醫院之中醫發展優勢除了上述聘請合格傷科醫師,提供全方位診療外,另配合醫院既有的西醫資源,如現代理學檢查、神經學功能檢查、放射線診斷與實驗室檢驗,可大幅增加診斷的準確性,這樣在進行治療時,除了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狀,同時在治療過程中也能讓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彭姵綸主任表示,為了提昇服務品質,中醫科特引進最新的電針機以提供高品質的電針治療服務,就是希望能讓患者在舒適的治療過程中改善軟組織不適的症狀。配合外治法的需要,中醫科與中藥局配合進行研究開發,對於針傷科最常見的各種酸痛問題,以中藥薰洗設備搭配精心配製的酸痛貼布,針對不同症型的酸痛提供個人化的舒適服務,讓辛苦堅守工作崗位的您能在優質中醫服務環境中擺脫惱人的酸痛。最後,張景年院長表示,期望未來能藉由中西醫的整合及合作,提供癌症病患及急診病患另一種治療方式的選擇;同時,將深入社區推廣中醫預防醫學及中醫老人醫學的理念,相信對於逐漸高齡化的社會,這方面的發展是個趨勢;更期盼該院中醫科秉持著「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提供全人、全方位更完善的醫療照護服務。

老人居家照護九項原則

老人居家照護九項原則#養生

台灣地區自民國82年底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老人的照護問題勢必成為每個家庭正在面臨或即將面臨的棘手問題。老人的健康安養照護問題,不僅是子女晚輩的負擔,對整體社會而言亦是相當重要的議題。居家式照護之老人住宅,以及「在家養老」的觀念已漸漸成為新的趨勢,而建構一個優質的老人居家照護環境亦是目前國家的重要政策,且是挹注大量資源的發展目標。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老年專科 - 林怡君醫師指出,老人居家照護環境應注意以下幾項原則:                                      一、無障礙空間是現在或未來老人住宅的必要條件。二、E化網路設備,以便將來能與遠距照護老人系統整合。三、地點接近家屬親人並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四、與醫療院所距離勿太遠。五、室內空間需通風、陽光充足。六、因肌力的衰退及平衡感變差,老人之生活空間最好設在同一層樓面,避免爬樓梯。七、室內房間、樓梯、出入口照明需充足,地板最好不要打蠟並使用止滑之材質。臥室、走道、廁所宜裝夜燈,對老人夜間上廁所幫助大。 八、床、椅子或沙發必須穩固,高度要能夠讓老人將雙腳放在地上,並讓老人能夠輕易站起;椅子須有椅背及扶手,高度以坐姿膝關節90度為原則。九、浴室之設計應該同時注意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性。在馬桶、洗臉盆、或浴缸週遭依老人的身體功能及使用狀況裝置扶手。對於無法久站或力氣較弱者,在淋浴處須設置坐椅。浴室地板應該使用容易維護,不易滑倒的材料。另外,選擇合適的移行輔具,可以協助功能退化的老人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並減少跌倒的機會。教導家屬藥物的副作用,老人服用降血壓、鎮定安眠藥時,要注意避免姿勢改變引起低血壓而跌倒。林怡君醫師提醒,我們要能體貼「照護者,更需要被照護」,釋出對照護者的善意與實際支援,紓解照護工作的壓力,避免造就另一個病患。林怡君醫師強調,留在自己熟悉的住所中得到妥善協助及照顧,並維持其原有之生活習慣及模式,是老人最歡喜又有尊嚴的生活方式,也符合人性化需求的自主照顧方式,其實就是「就地老化」(Ageing in place)的原則。讓我們一起為長輩提供安心、安全、安定的居家照護環境而努力吧。

春令養生調肝氣 午夜11點~3點睏好眠

春令養生調肝氣 午夜11點~3點睏好眠#養生

從黃帝內經來看,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六個節氣為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天地之間生氣發動,草木欣欣向榮,為適應此種氣候,人們應當夜臥早起,出外散步並舒緩形體,使情志舒暢愉快,廣泛佈施而不慳吝,這是順應春天調養生氣的方法。為恭醫院中醫部主任杜旻峯醫師表示,中醫講的「肝」與西醫的肝臟(liver)是不同的。就中醫生理而言:「肝主疏泄」,是調暢全身氣機,推動血和津液運行的一個重要環節,若肝氣鬱滯或上逆,則出現胸脅悶脹、精神抑鬱或頭目脹痛、煩躁易怒的症狀,甚至影響飲食的消化,類似現代的精神官能症。其次,「肝主藏血」,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若藏血功能失常,在婦女即可引起月經量多或量少。杜旻峯醫師說,古代中醫家從臨床觀察中得知-「肝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也就是說肝血若充盈則能養筋、能使指甲紅潤以及幫助視力保健;反之,若肝血不足,則身體上會出現筋痛與麻木感、關節屈伸困難、肌肉出現痙攣拘急等症;或指甲枯槁,變薄變軟;或兩目乾澀,視物不清。古人有「天人相應」的觀點,認為外界的環境對人體有重大的影響,因人體須仰賴外界的食物、空氣、水、陽光而獲得能量。杜旻峯醫師指出,其中與「肝」相應的季節是春天,相應的味道是酸味,相應的顏色是青綠色,相應的五行是木。肝的養生與草木的生長相似,草木在春天恣意向外伸展,不喜被抑制,因此要保持情緒的平和,少鑽牛角尖或發怒;多吃綠色蔬果對肝是有幫助的,適當的酸味食物對肝也很好。另外從人體的經絡氣血運行而言,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相應經絡的氣血運行,是在每天的午夜11點到凌晨3點剛好在肝膽經,因此這個時段的睡眠對肝的保健也十分重要。春天是一個善變的季節,乍暖還寒、時晴時雨,很容易讓人感冒,因此要注意保暖與外出時準備雨具,減少風寒的侵襲;有空多到戶外踏青,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適當的伸展肢體,保持心情的舒暢,這才是春令的養生之道。

老翁服藥過多胡言亂語 籲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

老翁服藥過多胡言亂語 籲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養生

一名八十六歲的老先生因患有憂鬱症、巴金森氏症、心臟病,一天要吃必須吃上十一種藥品,北縣執業藥師張玉錦指出,因為老先生要吃進很多藥品,憂鬱症的錠劑Venlafaxine-xR及攝護腺肥大的藥品Tamsulosin不容易吞服,家人就把藥品磨成粉餵藥,而且應在晚上服用,但卻在早上給老先生吃藥,原本是緩慢釋放療效的藥品,因磨粉後服用,破壞劑型後,變成藥品劑量吸收過快,所以老先生也出現副作用,如暈眩、血壓降低症狀。後來藥師居家照護後,老先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用藥,才解決問題。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共事部主任郭姿均表示,行政院於前年核定「長照十年計劃」,挹注817億元,然這項計畫中獨缺藥事人員的專業服務,使國人長照照顧形成缺角的拼圖,內政部主計處曾於1996年對老人健康狀況調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56%患有慢性病,平均每人有1.4種疾病,然而護理之家的老人,平均有4.5種慢性病,長照體系的老人用藥複雜度高,平均用藥種類超過五種。 根據健保相關資料及97年底舉行的藥品政策全國會議顯示,健保藥費從剛開辦二百多億元,急速上升至目前一千一百多億元,藥費占率推持在25%,但老人家的藥品支出更占健保達38%,老人的用藥品質急需在長照體系中獲得重視。值得一提的是,用藥不當可會導致老人一些不良反應,如頭昏、步態不穩、肌肉無力等而造成跌倒,老人如果跌倒極易造成骨折或外傷、出血,是相當危險的事,所以更需藥師介入長照體系中,從中把關預防老年人用藥相關的問題。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連瑞猛指出,根據健保局統計,病患在同一醫院不同科別重複用藥比例達2%,約占藥費20億元,若在多家醫院看診,重複用藥不但造成藥品浪費,同時也會增加多重用藥的危險。政府在規劃長照體系時,藥事服務不容缺席,透過藥師的照護,病患可以減少吃進不必要的藥品及降低藥品副作用,服用五種以上藥品者、用藥順從性不佳、就診次數過高者等應透過藥事照護,獲得更完善的用藥品質。

長照計畫不可缺角 老人藥健康、藥師來把關

長照計畫不可缺角 老人藥健康、藥師來把關#養生

台灣在前年底,老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點二一,人口老化速度僅次於日本,為全球第二,近日行政院規畫長期照護全民納保,計畫宜考量將入藥事照護列入,才不會成為缺角的長照計劃。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共事務部主任郭姿均指出,行政院於前年四月曾核定「長照十年計畫」,挹注八百一十七億元,然這項計畫中獨缺藥事人員的專業服務,使計畫形成缺角的拼圖;內政部主計處曾於一九九六年對老人健康狀況調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五成六患有慢性病,平均每人有一點四種疾病,然而護理之家的老人,平均有四點五種慢性病,長照體系的老人用藥複雜度高,平均用藥種類超過五種,實地訪查有些老人家用藥超過十八種,令人捏把冷汗。此外,據健保相關資料及去年底舉行的藥品政策全國會議顯示,健保藥費從民國八十七年的七百二十二億元,至前年已急速上升到一千一百七十億元,藥費占率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五,但老人的藥品支出占健保達百分三十八,因此老人的用藥品質,必須在長照體系中獲得重視。值得一提的是,用藥不當會導致老人藥品不良反應,如致命的跌倒,所以更需要藥師進入長照體系中把關,以預防老年人用藥的意外。郭姿均主任表示,澳洲政府早就推動藥事照護制度(HMR),已降低這方面的憂慮,澳洲研究每年有十四萬的國民因藥物使用問題,必須就診或住院,也導致一年約四至五億澳幣的支出,而其中百分之六十九是可預防的,因此澳洲政府訂定藥事照護適應症對象的條件是服用五種以上藥品者、一天要服用十二次者、藥品安全劑量很狹窄者、看多位醫師、認知有問題、剛出院者、用藥順從性不良者。因此,藥事照顧長照納保不可或缺,因為不僅關係老人健康品質,確保病患獲得有效、安全及合理的藥物治療,更能提升醫療品質,能降低醫療費用。台灣未來將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化、持續照護需求增加的環境,使健康照顧體系面臨新挑戰,而且,民眾對醫療品質、病人安全等要求日益提高,推動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是事半功倍的醫療政策。

聖馬爾定籌募愛心義賣會   民眾踴躍參與獻愛心

聖馬爾定籌募愛心義賣會 民眾踴躍參與獻愛心#養生

推廣社區老人共同關懷理念,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籌募社區獨居老人基金,辛苦募集了近600件的二手物品,3月2日起一連三天在院內一樓大廳舉行跳蚤市場的愛心義賣活動。為籌得更多的基金,志工們熱情的努力叫賣,果然吸引的許多民眾前往尋寶,現場熱鬧有趣。會場並舉辦「100萬個我願意-愛心戒菸連署」,一個上午就有100多位民眾簽署,獲得熱烈響應。希望結合眾人愛心與力量,以期提供社區老人更多的協助;聖馬爾定醫院舉辦跳蚤市場愛心義賣,活動地點在聖馬爾定醫院1樓大廳,義賣內容包含:手工藝品、愛心二手物品,以及保健天使志工製作的養生饅頭、蜜餞等傳統美食;邀請社區民眾一同參與,響應這個有愛心兼具環保的活動。聖馬爾定社區醫療部副主任陳汶均表示,結合舊物回收再利用的環保觀念,院方募集了許多由社區民眾熱心提供捐贈的愛心二手物,其中不乏全新的飾品、兒童玩具、各式背包等實用的日用品,不但讓原本不用的東西有了新的用途,義賣所得的金額更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民眾熱情參與並選購,愛心令人感動。關懷社區獨居老人愛心義賣活動自即日起至3月4日舉行為期3天的義賣活動,活動會場並有社區保健成果特展,邀請社區民眾一同參與,響應這個有愛心兼具環保的活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