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健康樂活從「早餐」開始

健康樂活從「早餐」開始#養生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也是最常被忽略的一餐。一日之始,早餐可提供身體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素,並有利於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呼籲民眾:「健康就從早餐開始」,並教導民眾如何吃得『方便』,但不『隨便』,促進健康又樂活。根據歐美的調查指出,年輕族群吃早餐的比率有逐漸降低的趨勢,尢其是青少年更為嚴重。歐美許多研究指出,不吃早餐者所攝取的微量營養素較吃早餐者低,且不足的攝取量無法由其他餐次補足。另外,有很多女性為控制體重而不吃早餐,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吃早餐有利於體重的控制,且青春期時較少吃早餐者,其成年時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會較高。雖然吃早餐者會增加每天熱量的攝取,但卻比較不易有體重過重的情形,早餐是成長中的孩童及青少年營養素重要來源,除可減少飢餓感、提供大腦利用的葡萄糖外,也可能改變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讓思考變得更敏銳,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學校成績表現、改善情緒及學校中的問題行為。營養師建議健康的早餐原則應包括:(1)均衡各類食物,例如:全穀雜糧類、蔬果類、提供蛋白質的奶、蛋、豆、魚、肉類等,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2)要吃得營養豐富,但不要吃得過飽。(3)注意控制熱量攝取,早餐的熱量約佔總熱量的1/5~1/3 (以成年男性一天2000大卡計算,早餐約為400~660大卡)。(4)避免選擇太油、太甜的食品。在繁忙的都會生活型態下,要一早起來製備早餐,確實很不容易,且家人的口味喜好也多不同,購買市售早餐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要如何吃到健康的早餐呢?前天適逢2月22日營養師節,衛生局與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特別針對十種市售常見的早餐組合,教導民眾如何吃得『方便』但不『隨便』。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將十種市售常見的早餐組合予以營養分析、評量,利用校園營養教育使用的『均衡拼圖』,讓組合早餐呈現是否完整,若是各類食物分布不完整,『均衡拼圖』就會有缺損。例如,在早餐店購買百匯三明治,若搭配100%柳橙汁,因為含有全穀雜糧、適量蛋白質(乳製品或肉類1-2份)、蔬菜水果類(純果汁及生菜)、少鹽(沒有使用高鹽調味料)、低糖(5-10公克糖)、健康油(使用不含反式脂肪酸之健康植物油),這樣『均衡拼圖』就能達到完整,推薦指數達4顆星。十組早餐組合還包括:夏威夷可麗捲搭配拿鐵咖啡,糙米燕麥飯套餐、燒餅油條、蘿蔔糕等中、西式早餐,民眾可以至衛生局網站(網址 http://www.health.gov.tw/)主題專區項下『健康飲食:天天五蔬果新食尚運動』查覽。衛生局與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指出民眾可配合自己的方便與喜好,選擇健康指數較高的早餐組合,並參考營養師的叮嚀提醒,適度的調整早餐內容或在一日中其他餐次補強,讓全家人每天都有好的開始,健康幸福又樂活。

中醫養生茶飲 讓你「便」,才無礙

中醫養生茶飲 讓你「便」,才無礙#養生

便秘是門診中患者常常抱怨的症狀之一,臨床表現包括排便次數減少,經常3、5天或6、7天,甚至更久才能大便1次。或者雖然次數不減,但是排出量少、質太乾燥、堅硬。少數患者,雖有便意,大便並不乾硬,但就是經常排便困難、不順暢。從國人的飲食習慣來看,現今的食物普遍太過精緻,肉類吃太多,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吃太少,使腸內容物對腸壁的機械性刺激不足,蠕動相對變差。再加上現代人因為壓力大、生活焦慮緊張、常熬夜,沒有固定上廁所的習慣,日子一久想便也便不出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楊佩龍指出,便秘從體質上可以簡單分成實熱型便秘、氣滯型便秘、虛寒型便秘三類。通常實熱型便秘兼有煩熱,口臭口乾、口舌生瘡、小便短黃等症狀,多半因為飲食不節制、辛辣燒烤厚味吃太多導致。氣滯型便秘表現為便不甚乾結,但排便困難不暢,多半與情緒因素或平時久坐少動有關。老年人或體質較弱、氣血虧虛的患者,由於大腸傳送功能不佳,也可能會出現怕冷、四肢冰冷,有便意但排便困難這類虛寒型便秘。◎ 便秘養生茶飲1.木耳蜂蜜湯材料:木耳120克、蜂蜜30g 作法:先將木耳以水500c.c.煮沸至200c.c.,趁熱加入蜂蜜即可服用適用:腸燥陰虛之便秘2.芝麻桑椹飲材料:鮮桑椹100克、黑芝麻30g 作法:取新鮮桑椹搗碎榨汁後濾去渣,再加入黑芝麻,即可飲用適用:老年人氣血不足的便秘便秘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起居調攝,進食和水分都要適量。在日常飲食物中,常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粗米、蔬菜,水果、豆類,保持情緒安定心情舒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這些都對習慣性便秘有改善作用。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慢性或習慣性便秘患者,不應該養成服藥通便的依賴思想。因為常服瀉藥通便,使腸壁經常受到刺激,反而容易導致腸蠕動反應減低。中醫治療習慣性便秘,並非一味地單用通下的方式,而是依照個人體質不同,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式。建議有習慣性便秘的患者可以找中醫師診斷,針對體質調理,才能真正遠離便秘,有「便」才無礙。

《呷健康》各式火鍋營養分析

《呷健康》各式火鍋營養分析#養生

在冷風颼颼的日子裡,最適合三五好友歡聚享受熱騰騰的火鍋了!傳統火鍋可以方便品嘗新鮮食材甘甜的美妙原味,而現代人發揮創意的"無國籍料理"則巧妙結合了異國風味與圍爐團聚的快意,例如風味獨特的巧克力鍋、牛奶鍋、起司鍋、大腸臭臭鍋、咖哩鍋、養生鍋等等琳瑯滿目讓饕客們恨不得有好幾個胃,各種美食都不放過。但享受美味之餘,您是否常因為吃火鍋吃得太飽,而擔心影響健康,不知如何取捨?以下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官小燕營養師,以專業的營養觀點分析一下不同的火鍋,了解湯底火鍋料及各種沾醬的熱量高低、成分、含量,您就可挑選適合自己的火鍋,盡情享受一番囉!營養師官小燕表示,一般涮涮鍋的湯底熱量最少,如果是用蔬菜熬製而成的,如部份養生鍋則熱量、油脂、普林含量都少;許多用肉類大骨熬製的高湯,則油脂、普林會溶在湯裡,痛風或尿酸高的人就不適合食用。而巧克力鍋、牛奶鍋、起司鍋、大腸臭臭鍋、麻辣鍋等的湯底,熱量就比涮涮鍋的熱量多了10~20倍不等;尤其麻辣鍋的湯底熱量及油脂都偏高。但是牛奶鍋及起司鍋因含有較高的鈣質,對需要增加鈣質攝取量的人較有幫助。火鍋料的內容不外乎肉類、蔬菜與主食類。新鮮的豬、牛、羊肉及海鮮等肉類之中,以海鮮的含油量最少,熱量也較少,而肉片如果含的白色油花越多(如五花肉)則熱量越高,最好盡量選瘦肉;而雞蛋、豬肝、內臟類則含膽固醇多,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談完肉類再談蔬菜,營養師官小燕指出,涮涮鍋及牛奶鍋的菜盤約有2~3份的蔬菜量,熱量低且有飽足感,怕胖的人可放心食用;有些巧克力鍋、起司鍋則蔬菜份量較少。剩下就是主食了,包括玉米、芋頭、冬粉、豬血糕、麵包、甜點等,甚至於甜不辣也含有不少醣類,吃這些主食類就和吃飯是一樣的。糖尿病患需控制糖分者,就要注意主食份量的選擇,勿過量而造成血糖過高。需要提醒您大部分的加工餃類(如魚餃、蝦餃等)、丸子油脂及熱量都較高,許多用五花肉、絞肉做內饀油脂含量更高,要注意應少攝取。沾醬包括醬油、豆腐乳、醋、香油、辣椒醬、沙茶醬等,其中沙茶醬的熱量最高,含油較多,而醬油、豆腐乳、辣椒醬含鈉量高,官小燕提醒,高血壓的人要注意,最好適用蔥、薑、蒜、辣椒加醬油、醋,滴幾滴香油做為沾醬,鹽分及熱量較少。綜合以上各項分析比較,您是否有了概念原則上食物應均衡攝取,盡量選擇新鮮、天然、高纖維食物,注意熱量、油脂、鹽分攝取勿過量,任何美食適量而不放縱,就能確保健康。

健康五星級便當 「三低二高」新潮流

健康五星級便當 「三低二高」新潮流#養生

你能想像嗎?小小的便當店竟然讓人跌破眼鏡做出五星級飯店的美味料哩,價格竟然還實在到讓你傻眼!據熟悉的消費者說主廚是經營者邱老闆三顧茅廬上山請來的!什麼樣的便當店竟能變成公家單位、學校機關與知名金融銀行每天指定必點?現在就來揭曉謎底,My便當以「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維、高鈣」的現點現做健康便新潮流,在東區商圈迅速竄起!My便當堅持現炒現做,店內熱夯餐點如『東坡肉』、『孜然雞腿』、『Xo醬爆魚球』、「古早味三杯鮮魷」和『Xo醬炒蘿蔔糕』等都是開店以來消費者點菜率上創下熱點菜色好口碑的前幾名。除了外送外,來My便當現場點菜不到5分鐘,師傅立即幫你現炒現做,看到師傅送上熱騰騰料好實在的美味便當,讓人口水不知不覺流下來!店家經營者邱蒲英還特別請營養師為每道菜調配營養與做到卡路里控制,讓你大快朵頤之餘還可以健康苗條!難怪開店以來即受到廣大消費者支持,並不斷受到華視、聯合報、U Paper等各媒體邀約採訪!政府單位勞保局、各大公司行號如富邦金、安泰等都指定必點,連台大、師大學生族群吃過後都嘖嘖稱讚每天一定要吃到My便當! My便當為回饋廣大消費支持者,前陣子還推出『叫便當 測每日運勢』的貼心服務,近來還推出多項優惠與『佛跳牆』、『東坡肉』的豪華禮盒,五星級的菜色料理竟然只要688元,希望推出後讓消費者吃了一路發!感恩回饋期間推出的多樣好康優惠詳細資料請見My便當網站:http://www.mybendon.com。東區My便當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31巷31號熱送專線:02-2779-1010My便當網站:http://www.mybendon.com

搓湯圓 繪燈籠 阿公阿嬤長一歲

搓湯圓 繪燈籠 阿公阿嬤長一歲#養生

農曆元月15日慶元宵,配合吃湯圓的習俗,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的阿公阿嬤們9日上午自己動手搓湯圓、彩繪燈籠,除了趣味,更希望能藉此活絡手部與相關協調功能;為了鼓勵老人家參與,行政督導侯玟伊特地設計了養生的彩色湯圓,五彩繽紛的顏色,果然吸引了不少阿公阿嬤動手一試,雖然搓出來湯圓有大有小、有圓有扁,不過老人家們覺得很有樂趣,直說開心就好。80多歲的林奶奶說,這一陣子天氣轉暖和,縮在口袋裡好久的雙手終於可以伸出來活動活動;她邊搓湯圓邊提醒其他的老人家,盡量將湯圓搓小一些,吃的時候較好入口,也不怕噎著。陳阿公則說,吃了湯圓又長一歲,因此喝喝甜湯就好;天真童稚的語氣,讓工作人員不禁莞爾。不過長輩們對湯圓該搓成多大?該加肉燥煮成鹹口味,還是加桂圓做甜湯?意見不一,認真討論了大半天;最後工作人員順應長輩心意,大的湯圓煮鹹湯,小的湯圓煮甜湯,老人家皆大歡喜。為增添活動豐富性,工作人員還安排阿公阿嬤動手彩繪燈籠,藉著創作和塗鴉,讓老人家發揮想像力,屬牛的張婆婆開心得在自己的燈籠上畫上一隻隻各種顏色的牛,得到許多讚美,她還不忘寫上自己的名字,顯然很滿意自己的創作。侯玟伊鼓勵長輩一同動手搓搓湯圓,趣味中除能增進手部功能和相關協調功能,也可增進人際交流互動。

過於完美主義者 易患「腸躁症患症」

過於完美主義者 易患「腸躁症患症」#養生

「醫生,我每天吃完早餐都會肚子痛、拉肚子3-4次,讓我的工作、生活都受到影響,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多年了,稍微吃到冰涼、生冷東西也會,現在我冰涼都不敢吃,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肚子經常脹氣,西醫檢查也都說沒問題,可是體重一直減輕….」。李小姐(化名)來門診時非常緊張與焦慮,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怪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羅珮琳說,李小姐症狀,是所謂的「大腸激躁症」,屬於腸功能性疾病,腸道檢查並無異常,主要以症狀做為診斷依據。主要表現包括:1. 排便型態改變:便秘、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情況。2. 排便頻率改變:一天超過三次,或超過三天才排便一次。3. 排便前有腹痛,但排便後腹痛緩解。患者在一年內有非連續12週出現以上症狀,且未診斷出器質性異常或其他疾病,可診斷為大腸激躁症。台灣有20%人口有此疾病,多數不需治療,但是有少數患者需要服用藥物來改善症狀,嚴重者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需要求助身心科。羅珮琳指出,造成腹瀉型大腸激躁症原因是腸道過於敏感,腸子過度蠕動而腹瀉。在中醫古籍裡就有記載「腸鳴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緩,復如故。」就是大腸激躁症特點,發病原因是「脾虛肝鬱」,也就是情緒壓力導致肝氣不舒,影響脾胃造成消化功能失調,患者通常個性比較要求完美、容易緊張、工作壓力大,有課業壓力學生也是常見族群。她表示,中藥治療可選用「痛瀉要方」溫和簡單四種中藥:白朮、白芍、陳皮、防風,就能夠達到強健脾胃,柔肝解鬱效果。再配合患者體質,腸胃虛弱配合四君子湯加減;虛寒者配合理中湯。情緒壓力大者用逍遙散加減,就可以得到改善。羅珮琳說,造成便秘型大腸激躁症原因是腸道痙攣蠕動減慢,導致排便次數下降,大變乾硬難出,和情緒壓力也有關。中醫門診最常見的是病人誤以為便秘就是火氣大,喝了一堆椰子水或是自行服用黃連等苦寒藥,卻不見成效。殊不知道熱性便秘只是造成便秘原因其中之一,血虛、氣虛、陽虛也是造成便秘原因。她還說,虛性便秘卻使用寒涼藥只會使便秘症狀更加嚴重。在治療需要辨別是哪一種證型,對症下藥,若有情緒壓力者,要配合一些能舒緩情緒藥物,例如:玫瑰花、鬱金、木香等。平時保養可食用堅果類的核桃、松子(1天20~30克),或者溫服蜂蜜水都可以潤滑腸道改善便秘。李小姐在服用中藥一週後,多年腹瀉症狀便獲得改善,臉上憂鬱焦慮也都不見。為穩定療效,持續服用兩個月後停藥,目前除了偶爾有些小感冒來回診,腸胃狀況一直相當穩定,體重也漸漸恢復。羅珮琳最後還說,有排便問題患者,若排便習慣改變、便血、發燒、貧血、腹部腫塊、體重減輕等,則懷疑有惡性病變,需要大腸X光攝影、大腸鏡等進一步檢查。

團圓無負擔 健康年菜烹煮原則

團圓無負擔 健康年菜烹煮原則#養生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尤其今年的年假長達九天,家家戶戶免不了大魚大肉,慢性病患也最容易在此時忽略「忌口」的重要性。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為使民眾在過年期間吃出健康,19日在該院舉辦「健康年菜」發表會,吸引不少社區民眾前往品嚐。營養師盧芝庭提醒民眾,美食當前應把握「低油、低鹽、低糖、高纖及適量」五大原則,只要慎選食材和烹飪方式,年菜也可以豐盛好吃又健康。一頓頓豐盛的中國式的年菜,除了講究團圓吉祥的寓意外,更要求美味;只是,在美味與吉祥之餘,健康的顧慮,也令不少家庭主婦著實傷透了腦筋。景氣低迷,許多民眾預算有限,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特別設計6人份、10道菜的健康經濟年菜,包含應景的開運福袋、百合青花、五福拼盤、養生富貴湯、紅燒栗子雞,以及甜品桂圓銀耳羹和水果拼盤等,全部都採健康低油、低鹽的烹調方式,兼顧營養又美味,更重要的是,10道菜加起來預算不超過1800元,為身體減輕負擔也省荷包,過一個健康無負擔的好年。院方並在發表會現場準備食譜供民眾索取,受到家庭主婦熱烈的歡迎。盧芝庭也提供民眾健康年菜的烹煮原則為:一、每餐不要有兩種以上的油炸食品,多用水煮、清蒸、烤、滷、涼拌方式,以減少油脂含量。二、減少鹽的使用,改用醋、番茄、檸檬、香菜、香菇、海帶、洋蔥或中藥材等調味。三、儘量採有肉有菜的半葷菜做法,並且準備兩道以上蔬菜菜餚。四、火鍋裡少選用加工丸類、餃類,多選海藻抽出物的蒟蒻及素蘑菇、瘦肉等材料。五、飯後甜湯最好以代糖取代砂糖,或改選用低熱量果凍,如龜苓膏凍。此外,年節應景的果盤最好選用熱量較低的無糖果凍、米果、魷魚絲或放些新鮮水果如蘋果、小番茄,也不要準備過量糖果和瓜子。推廣健康經濟年菜,聖馬爾定醫院免費分享食譜,有興趣的民眾,可上院方網站http://www.stm.org.tw下載參考。

老當益壯銀髮族 「麻將飲食」5撇步

老當益壯銀髮族 「麻將飲食」5撇步#養生

每到「農曆年」無論是否有家人的陪伴,老朋友總會湊上一桌論戰一番,為過年增添些樂趣。在牌桌上鬥智、逗趣、動腦及動手,箇中滋味是局外人無法體會。台灣早已邁入「年齡老化」這個不爭的事實,尤其獨居長者,較缺乏與社會互動的情況最為嚴重,又容易被歹徒詐騙,萬華區是銀髮族群最多的區域,我們必須共同關懷獨居老人家的身、心、靈健康,並預防疾病和意外的發生。寒冬送暖台北市衛生局將舉辦一場有趣、有益、有多聞的復健麻將友誼賽,難能可貴的是會有一桌罹患老人失智(症狀較輕)與獨居長者同樂,提前為過年暖身,並於98年1月14日8時至13時假台北市青年公園活動中心邀約老人家較熟悉的藝人朋友陪打,並做貼心服務如倒水、送熱毛巾等!本項活動由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主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萬華健康促進協會及萬華區公所指導,愛唱歌協會協辦等眾多單位共同參與,活動由張琪小姐主持,張琴、于櫻櫻等關懷長者之藝人共襄盛舉,現場預定18桌同時開打,其中長壽桌四人分別為吳伯伯94歲、劉婆婆91歲、沈爺爺89歲及余阿公88歲,四人年齡合計高達362歲,若加上藝人桌年齡合計達600歲之譜,場面壯觀。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鼓勵長者們除了活動之外,特別呼籲「麻將飲食五撇步」,5點分別為(1)過水:補充水分或茶(2)放水:禁止憋尿(3)自摸:舒展筋骨(4)放炮:常打嘴鼓多動腦(5)偷吃:攝取蛋白質食物及蘇打餅乾補充體力活動現場並結合三合一(血壓、血糖及血膽固醇)篩檢、義剪、穴位按摩、中醫養生、長者復健輔具、菸害防制及防詐騙等攤位之宣導服務及闖關遊戲,並備有精美小禮物及阿妹餐廳提供獨居長者中餐服務,期為獨居長者的健康盡一份心力,共同關懷獨居長者的身、心、靈健康,預防憂鬱及疾病的發生,喚起獨居長者對自我健康的重視,一起建構優質的銀髮族社會互動模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