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

腎友容易累 恐為肺炎前兆!

腎友容易累 恐為肺炎前兆!#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期氣溫逐漸降低,國內流感疫情微幅上升,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安慎診所院長鄭集鴻醫師提醒,罹患慢性腎臟病或是洗腎、換腎的病友,較容易感染流感及肺炎,萬一不小心感染肺炎時,致命性也會比一般健康者高,是屬於有高感染風險的民眾,在秋冬流感流行季,宜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肺炎可能引發敗血症、低血壓、休克鄭集鴻理事長強調,造成腎友第1大死因是心血管病變,第2大死因是感染,因感染而死亡的案例中,常見肺炎,而肺炎有可能會引起敗血症,造成低血壓、休克,用特別的方式洗腎,危險性會比較高,而嚴重的感染,也會加速腎臟的急遽惡化,讓原本還不需要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進展到必須洗腎治療。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平均每2天就要洗腎1次,每次要洗4小時,才能把毒素清乾淨,有些年紀大的腎友會不想洗腎或不想洗那麼久的時間,就會影響毒素清除的速度,但當毒素累積多了,也會影響免疫力。腎友得流感 常以倦怠、意識不清表現在流感季,個人的保健不能輕忽,鄭集鴻理事長表示,腎友的免疫反應比一般健康者弱,即使得流感、肺炎,症狀較不明顯,有可能不太會發燒,常常是以倦怠、意識不清來表現,家屬在秋冬流感季節期間,一定要提高警覺。在規律運動方面,建議每周至少5天,每次規律運動半小時,運動到微流汗就足夠,因秋冬天候不佳,外出運動較不方便,可以考慮踩固定式的腳踏車,邊運動邊看電視,也是蠻好的運動模式,一方面比較安全,另一方面,也較不受天候影響。

糖尿病患營養素吃不夠?DIY罐沙拉搞定

糖尿病患營養素吃不夠?DIY罐沙拉搞定#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友應該怎麼吃才能控制血糖?衛福部豐原醫院糖尿病友會,利用近來流行的玻璃罐沙拉概念,教導病友在玻璃罐當中,放入自己喜歡吃的食材DIY沙拉罐,不僅能精確掌握是否均衡攝取所需,看了玻璃罐中五顏六色的蔬果,食慾也跟著好了起來。衛福部豐原醫院江佳容營養師表示,玻璃罐沙拉的概念,是把食材裝進玻璃罐加調味料,透過簡單製作且易於攜帶的特性,搭配彩虹蔬果原理,補足一日所需的蔬果份量,除了膳食纖維外,更補充到各種植物化學物質與抗氧化物質,增加身體代謝的同時,更達到預防癌症與健康飲食的目的。9成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豐原醫院替病友準備健康食材,包含各色新鮮蔬菜、雞胸肉、毛豆仁以及各種辛香料,搭配油醋取代傳統的高油脂沙拉醬,讓病友在選擇自己愛吃的食材,裝到玻璃罐中自製沙拉,罐子裡裝了膳食纖維、優質蛋白質、適量油脂及多種具抗氧特性的食材,不但充滿繽紛色彩也有多種營養素。因衛福部建議,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35公克,但9成以上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到建議量的一半,原因為現在年輕人多為外食族,加上家中老人更因孩子不在家,吃的相對簡單,導致從小孩、成人至老人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皆嚴重不足。因此想藉由此次病友會的機會推廣,攝取多色多種類的食物,補充纖維營養均衡。

遠離慢性腎臟病 勿亂服藥、監測3高

遠離慢性腎臟病 勿亂服藥、監測3高#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都吃外食,長期的不健康飲食習慣容易使三高、慢性病上身進而引發慢性腎臟疾病。腎臟科醫師表示,呼籲民眾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未經醫學證實的偏方,應先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來規劃療程,而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分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換腎。慢性腎臟疾病已經成為國人健康的一大隱憂,南投醫院腎臟科葉哲廷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疾病初期狀態並不明顯,其腎臟病變的原因包括:慢性疾病導致、自體免疫系統失調、不當服藥、泌尿道阻塞、遺傳等。腎臟病衞教師周惠敏也表示,腎病變可經由血壓、血糖等控制及生活型態的改變以達預防及減緩,而腎病變(尤其是尿毒症)是一個系統性的疾病,所以病人必須要能與醫師密切配合,才能預防各種併發症。食物攝取有限制  採低蛋白飲食、低氮澱粉而飲食方面也需多加留意,營養師蔡秀雯說,腎臟病患者飲食因須限制蛋白質,故需選擇含氮較低之澱粉當點心如:米苔目、仙草愛玉、冬粉等,但要留意水分的攝取,在烹調用油方面也盡量以低飽和度的植物油(如:沙拉油、芥花油、橄欖油)為主,以取代豬油及奶油。

慢性腎臟病患當心!罹骨鬆風險較高

慢性腎臟病患當心!罹骨鬆風險較高#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慢性腎臟病會導致骨質疏鬆嗎?很多患者都有此疑問。醫師表示,腎功能降低確實會使體內礦物質與骨骼代謝異常。而慢性腎臟病通常合併骨頭病變,稱為「腎性骨病變」,比起一般人更容易有骨質疏鬆症,如果加上年齡漸增,則骨折的危險性會相對提高。阮綜合醫院腎臟內科林麗芳醫師解釋,腎功能中度至重度的患者發生髖骨骨折風險,比腎功能正常者增加兩倍。而慢性腎臟病導致骨質疏鬆,主要有3大原因:分別是磷和鈣代謝紊亂,維生素D缺乏,以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性骨病及早治療 以免加重腎損害阮綜合醫院骨科黃泰元醫師也說,當血中的磷離子濃度過高,為了使血中的鈣磷平衡,人體調節機制會促使鈣離子從骨頭中游離出來,造成骨頭脆弱,容易骨質疏鬆及發生骨折。腎臟衰竭也會造成維生素D的代謝異常。此外,維生素D可以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當腎臟病變導致維生素D缺乏,也會造成骨質疏鬆。腎功能不全同樣會造成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長期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不僅加重骨質疏鬆,還會造成讓病情惡化,甚至腎衰竭。除了骨質疏鬆外,腎病變還會造成其他腎性骨病,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會加重腎損害。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患有骨病,一定要及時接受治療。

研究:C肝患者罹慢性腎臟病比例高

研究:C肝患者罹慢性腎臟病比例高#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噁心、臉色較黃,以及茶色尿等症狀時,有可能是罹患C型肝炎,以往對C型肝炎的關注大多侷限在引發肝癌、肝硬化,卻疏忽C肝引起的慢性腎臟疾病。近來已有醫學研究證實慢性C型肝炎患者會增加1.28倍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C型肝炎及慢性腎臟病都屬台灣的國病。阮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劉怡俊醫師指出,國內最新的研究證實,罹患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除了原本醫界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壓等之外,可能還需納入C型肝炎。該研究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以世代研究方式,分析1999年至2010年間9000多名慢性C肝患者及3萬7千多名非C型肝炎患者。當「追蹤年限」超過6年,C肝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比例較高;研究追蹤到11年後,發現慢性C型肝炎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增加,平均為非C肝者的1.28倍。C肝合併糖尿病、高血脂 風險高達8倍而C型肝炎患者若同時有糖尿病、高血脂症及肝硬化,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最高風險,更高達8.44倍。且C肝患者年紀愈大,風險是愈高。小於50歲者則為1.9倍;大於50歲的男性C肝患者為2.32倍。劉怡俊醫師也說,C型肝炎患者可透過檢驗血清肌酸酐、尿液常規檢查,定期追蹤以及早發現。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惡化為肝硬化、肝癌,若C肝合併慢性腎臟病或尿毒症,則病情進展出現肝硬化、肝癌的速度更快;而慢性腎臟病未治療,更將導致需終生洗腎,不可不慎。 

醫訊/認識臺灣新國病-慢性腎臟病

醫訊/認識臺灣新國病-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有洗腎王國稱號,且由於慢性腎臟病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人忽視,一旦確認是腎臟病,往往不可回復,不僅需要接受長期治療,嚴重更影響家庭品質。因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特邀腎臟科徐煥倫醫師主講「慢性腎臟病」,希望能透過講座增加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了解,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認識臺灣新國病-慢性腎臟病時間:11月19日(三)19:00~20: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洽詢:(02)2791-9696#1008 社會工作室劉大任

食品不安全 天然料理降洗腎發生率

食品不安全 天然料理降洗腎發生率#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高達13%,可謂是台灣新國病,且目前正值於食品安全不斷出問題的時刻,更要食用簡單健康料理,減少使用加工製品,降低洗腎發生率並注重腎臟保養,可由定期檢查開始做起,建立保健觀念、輕鬆愛腎。內科部暨腎臟內科主任陳殷正表示,食安屢出包,因此選擇天然食材,加蔥蒜等自然調味的簡單料理,可大為降低腎臟負擔,且減少食用加工製品,就能減少化學成分的傷害;台灣洗腎的高發生率,和不當食品添加物直接、間接造成腎臟的損傷,恐脫離不了關係。除了政府需加強食安的查察,以確保國人食的安全外,民眾對吃的選擇也要反璞歸真,不要一味追求名貴好吃,「天然ㄟ尚好」吃得簡單、也能吃得健康。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院長林水龍表也表示,慢性腎臟病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等到發現時,腎臟已有相當程度受損,沉默的殺手常令人措手不及,因此定期篩檢的觀念就顯得十分重要,民眾可透過醫院舉辦的衛教宣導活動,更清楚深入的瞭解慢性腎臟病,進而降低發生率。三高和腎臟病友 日常應力行病情和飲食控制腎臟內科吳明燦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病友平時應注重腎臟保養,包括水分、鹽分的攝取、天然食品的使用、慢性病的控制與適量蛋白質的補充,如此一來,就能減少腎臟負擔,做到基本的腎臟保養。且三高族群之高危險群,也應定期進行驗血、驗尿、量血壓、控制血糖、血壓、血脂,並規律的追蹤檢查,預防腎臟病的發生,若能有效控制病情、及早發現腎臟功能異常,及早開始腎臟防護,就能改善腎臟病預後,減少洗腎的發生。

醫訊/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

醫訊/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慢性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二,慢性腎臟病患的高危險群(糖尿病、高血壓等),飲食除了要遵循4低原則─低蛋白、低鉀、低磷、低鹽─之外,更要重視食物的生產過程與品質。對此,信義文化基金會將辦「環境關懷系列」講座,此次主題為「食物的潔淨生產旅程─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特邀請行政院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峰醫師主講,林副院長將針對慢性腎臟病與目前複雜的食物生產環境之間的關係,告訴您如何建立護腎保衛網。本活動需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食物的潔淨生產旅程─慢性腎臟病的飲食保衛戰時間:102年8月15日(四)下午14:00~16:00地點:學堂(台北信義路5段100號B1;松智路交叉口,101斜對面)洽詢:02-2722 5068報名:http://sinyischool.org.tw/index.php?option=com_seminar&task=3&cid=231&sem_midx=1&sem_jidx=0&Itemid=8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