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

年底大餐太多 「腸」保健康4撇步

年底大餐太多 「腸」保健康4撇步#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年底時,聖誕節、跨年、尾牙等慶祝活動接踵而來,吃大餐的機會大幅增加。這個時期來到診所的人,症狀多半是「只吃一點點肚子就會覺得不舒服」、「早上沒食慾」、「排便後完全沒有舒暢感」。如果符合這樣的症狀,那就表示你的腸胃已經呈現疲勞狀態。請試著壓壓看從心窩到肚臍附近的部位,是不是變得又硬又脹呢?這個部位,就是消化器官中的「胃」。胃是把食物消化成泥狀以及吸收酒精的器官,大吃大喝的話,胃的附近就會感到脹脹的、被塞得滿滿的,摸起來會感到僵硬。這個時候,我的建議是:1)要避免連續數日的大餐。2)吃大餐的隔天要減少飲食量。3)感覺疲勞、睡眠不足的時候,晚上要吃好消化的東西。4)晚上吃東西控制在4~5分飽。當你自覺吃太多時,又沒辦法順暢排便的話,請你:使用市售的「吃太多」、「喝太多」專用的腸胃藥,購買時請確認成分,要選擇加了「氧化鎂」的產品。氧化鎂的功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中和胃酸,同時也具有讓糞便吸收水分、容易排出的作用。使用市售成藥的好處是能快速緩解腸胃不適,但是,千萬不能長期依賴藥物,要改善腸胃狀況仍需從根本做起,改變日常生活與飲食的不良習慣,這才是長久之計。總結/雖然吃大餐很開心,但你的腸子卻很疲累!即使是節慶氣氛濃厚的季節,也不要讓腸胃過度工作。(本文摘自/1天1PUSH!推推腸,瘦小腹/瑞麗美人出版)

講座/腸胃知多少?談胃腸道基質瘤

講座/腸胃知多少?談胃腸道基質瘤#腸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夠認識你的腸胃嗎?你知道什麼叫做「胃腸道基質瘤」嗎?胃腸道基質瘤(GIST)是由胃腸壁細胞(間質細胞)演變而來,它和胃癌來自不一樣的細胞,過往常因臨床特性定義混淆不清,常被歸類為其它疾病。許多GIST患者早期無任何症狀,但由於所有的GIST都有轉變成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因此絕對不可掉以輕心。有鑒於此,台大醫院特別於12/8(六)舉辦「腸胃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衛教講座,藉由醫師和營養師親自分享腸胃道基質瘤與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知識、經驗和營養需求,讓民眾交流分享心得、吸收最新醫學常識!名額有限,報名只到11/30(五)為止,請事先報名,現場備有簡單餐盒茶點,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撥打電話報名、諮詢!(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腸胃道基質瘤/神經內分泌腫瘤民眾衛教講座時間:107年12月8日(六)下午14:00-17:00(報名只到11/30星期五)地點:台大兒童醫院地下一樓講堂(台北市中山南路8號B1)洽詢:(02)-2312-3456分機 63510(杜欣怡小姐)

促腸胃蠕動 必知喝水的黃金時機

促腸胃蠕動 必知喝水的黃金時機#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剛開始可能有許多人懷疑,海水如何變成我們的飲用水?就算取水、處理都不成問題,海水真的就沒有地表水易受污染、水質不穩定、礦物質成份組成不一等等缺點嗎?海洋深層水有很好的穩定性海洋水資源是取自於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深層水。「潔淨」可說是海洋深層水的一大優越特點,舉凡表層海水可能會接觸到的人為污染源,比方工業排放的廢水,或是大自然氣候變遷造成的污染,比方颱風過境後的大量泥沙,經由河川沖刷入海,皆無法影響到200公尺以下的深層海洋。再者,這個與世隔絕的深度阻絕了空氣和陽光,植物也無法在這裡進行光合作用,各項條件像是溫度、鹽度等,皆可保持相當的穩定性;比如溫度,不但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時淺層的陽光照射、波浪混溫等情況,都不會發生在深層的區域,長年維持在攝氏10度以下的低溫。幫助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避免尿道發炎深層海水中所富含的礦物質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及無機營養鹽類,幾乎是淺層海水中的數倍到數十倍之多。主要元素如鈣、鎂、鉀、鈉等,微量元素如鋅、銅、硼、磷、硒等,總共多達七十幾種;尤其各項微量元素,在其他飲食中極難同時攝取到,然而在海洋深層水中,礦物質組成不但豐富完整,而且比例均衡。喝水也有聰明撇步:掌握喝水時機,水喝得多不如喝得巧。一天中有幾個時段,可說是喝水的黃金時機,若能好好把握,就能充份利用到水份可為身體帶來的各種好處,包括幫助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避免尿道發炎或腎臟結石、排泄身體不要的廢物如尿酸等等,甚至還有助於減重!‧ 清晨第一杯/清晨起床時,空腹先喝杯水,可以補充睡眠時因新陳代謝而消耗、流失的水份,還可以促進身體的整體新陳代謝。同時,因為喝水刺激了腸胃蠕動,使大腸吸收水份,順利把前一晚堆積的廢物排出來,更可以使腸胃變年輕。對常受便秘所苦的人來說,也極有幫助。‧ 餐前來一杯/三餐進食前可先喝杯水,就像西餐在上主菜前通常會先上一道湯,是一樣的道理。餐前喝水可以先為進餐做好準備,潤滑腸胃等消化道,就是中醫所說的「養胃」。建議餐後至少間隔一小時再喝水。‧ 沐浴前與後/沐浴時體內水份會流失,尤其習慣泡澡者,水份流失更多,所以應該於沐浴前就先補充一些水份,於沐浴後再補充一些水份進來。許多人在沐浴後,會因水份的流失感到口渴,於是就大口猛灌水,但是這種喝水方式,對沐浴後心跳加速的心臟來說會造成負擔,就像在激烈運動後不宜馬上灌水,是一樣的道理。最好還是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讓身體無負擔的補充水份。‧ 睡前一小時/睡前補充水份有幾個原因。其一,如前所述,睡眠中會因新陳代謝而消耗水份,若是從晚餐後到第二天起床前都沒補充任何水份,容易在第二天清晨因水份不足、血液過度濃稠而發生血栓的現象,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的腦中風。因此,在睡前一個小時喝杯水,能有效防止心血管、中風等疾病,對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痛風、結石或腎臟、尿道、膀胱等疾病的人也有幫助。‧ 喝純水的迷思/本以為飲用純水就解決了一切問題,然而一些不明症狀卻隨之無預警地出現,包括像是上海市的醫院,發現有些孩子無故地產生無力或脫髮的症狀;經醫生查詢,他們的家庭都飲用純水。此外,天津市的兒童醫院亦發現有肌肉、眼皮抽搐的兒童患者,並發現他們體內缺鉀、缺鈣,經查詢也是長期喝純水。故有專家認為,這是因為長期飲用純水,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喪失,所導致的現象。(本文摘自/神秘的最後營養源:深海礦物質/如何出版社)

疲勞又易怒 問題出在腸胃!

疲勞又易怒 問題出在腸胃!#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蓄積在人體內的廢物約有75%會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糞便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一旦過長,將會造成多餘脂肪堆積,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與代謝力,也容易引發肌膚粗糙、肩頸痠痛、疲勞倦怠、煩躁焦慮等各種身心失調的症狀,在工作上自然會效率不彰。現代人外食及吃加工製品的機會增加,社會上充斥著各種添加了化學調味料、添加物及脂肪等各種妨礙營養吸收與影響排泄機能的食品,要徹底避免這類的食品或許很難,但成功人士無不運用智慧,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取一些能提升排泄力的食物。味噌、醬油、豆瓣醬、起司、優格是較具代表性的發酵食品為了增加排便的順暢度,他們經常吃發酵食品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其中,味噌、醬油、漬物、豆瓣醬、起司、優格等,是較具代表性的發酵食品,每天持續攝取,將能有效增加體內的好菌,讓占了人類體重約1至1.5公斤的腸內細菌變得更有活力與朝氣。另外,豆類、穀類、蔬菜、菇類及藻類等,則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成功人士都會提醒自己,每餐一定要吃到這些食物才行,如此,每天排便就會無比順暢,血液得到淨化,身體當然也就不容易感到疲勞。腸胃機能不正常 大腦無法發送正確訊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煩躁易怒的人,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腸胃狀態,我相信身體一定有哪裡不舒服,像是容易便秘、常拉肚子或胃痛等,因為一個人的腸胃機能只要不正常,大腦便無法發送正確的訊號,請試著回想一下,自己菸酒的量是否多了點?是不是經常外食、吃油炸類的食物?還是多半偏好加了許多化學調味料或添加物的餐點呢?當煩躁想吃甜食、或壓力過大想喝酒等要塞東西給身體,何不先留意一下身體的排泄狀況,看看自己的腸胃是否健康,排便是否正常,經常拉肚子,有時是跟飲食不正常有關,許多人在學會正常吃飯與充分咀嚼後,腹瀉的狀況就自然痊癒了。就像工作一樣,不先想好要output(成果、表現)什麼,就拼命地input(努力、付出),往往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平常在為增強體力而吃之前,可要記得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讓自己排便順暢喔!(本文摘自/這樣吃,會變有錢!/好優文化出版)

腸胃健康日來了 改善慢性疲勞有撇步

腸胃健康日來了 改善慢性疲勞有撇步#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29是腸胃健康日,腸胃道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影響甚鉅,除了消化機能外,腸道內菌相的變化與調節,還會影響全身各處的機能與運作,甚至造成情緒不佳、免疫失調與慢性疲勞等問題。慢性疲勞非單純累 腸躁症恐有關係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表示,大家常認為疲勞只跟壓力與勞動有關,但腸道菌相紊亂、長期處於失衡狀態,也可能引起身體不良連鎖反應,如慢性疲勞。國外研究顯示慢性疲勞者的腸道菌相與健康人不同,去年研究更發現,慢性疲勞與腸躁症等腸胃疾病間有顯著相關。高雄榮民總醫院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說明,大腦與腸道彼此藉由神經、代謝、免疫介質等傳達訊息、維持平衡。腸道菌相更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胃腸菌相被破壞,即可能影響大腦和胃腸道的行為。腸亂疲勞4類型 人力資源人員最嚴重台灣乳酸菌協會偕同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進行「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影響調查」,受訪者中82.5%表示腸胃不適,且發現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有關聯,43.3%的受訪者同時受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所苦,成為「腸亂疲勞族」。從中找出容易形成腸亂疲勞族的「腸疲4類型」,了解因腸道菌相混亂引起慢性疲勞的可能原因,並以腸亂疲勞比率相對顯著的職業,提醒現代人透過補充好菌及調整不良飲食、生活型態,降低未來成為腸亂疲勞族的風險:1)少便型腸疲/1周排便不到4次者,長期排便習慣不佳。當排便降至1周不到1次,腸亂疲勞比率即升高至7成5,形成適合壞菌生長菌相,破壞腸道平衡。‧代表職業:金融專業人員。2)工時型腸疲/每周工時逾40小時者。若工時逾60小時,其腸亂疲勞比率亦增加至6成7。推估因缺乏運動影響腸胃蠕動,或壓力大導致腸道菌相變化。‧代表職業:財會稅務人員。3)亂食型腸疲/飲食習慣不佳直接影響腸道菌相,如不定時吃飯、愛好消夜,都會導致腸道內生理時鐘錯亂。‧代表職業:行銷企劃人員、客服人員。4)綜合型腸疲/有多個腸胃問題交互影響,可能讓改善時程拉得更長、如惡化為疾病治療更不容易,腸道菌相長期失衡。‧代表職業:人力資源人員。便秘、消化不良、腹瀉、胃食道逆流、腸躁症等,皆為受訪職業中佔比前5高者。正確選擇補充腸道好菌 搭配運動、作息調整身體狀況蔡英傑教授表示,壓力與睡眠習慣常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飲食選擇對忙碌的現代人便格外重要。要讓腸道菌相恢復平衡,必須要調整腸道內好、壞菌的比例,藉由飲食調整,例如日常餐食中搭配優酪乳補充好菌,即可減少腸道不良物質及發炎的機率。5/29腸胃健康日,補充好菌3首選,提醒民眾日常生活多攝取好菌,搭配運動及生活作息調整,找回良好的腸道菌相,改善身體健康:1)選方法/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比例,營造好菌在體內保持活力與效用的環境,並適時補充好菌、調整菌相,例如以優酪乳作為每日1.5至2杯的乳製品選擇之一。2)選菌種/好菌進入體內會受到胃酸與膽酸的影響,應選擇較強健的菌種,如常見的雷特氏B菌等,可以通過胃酸、膽酸考驗,才能在腸道中發揮功效。3)選認證/好菌補充方式很多,建議可選擇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之產品,可多一份保障,讓國家幫忙把關。

腸胃老化20歲!消化、代謝影響全身

腸胃老化20歲!消化、代謝影響全身#腸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俗話說「腸道健康,人不老」!想要青春永駐,關鍵在於維持腸道健康,腸道若健康能夠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排除老舊廢物、幫助身體機能順利運作,人自然不容易老,但現代人生活習慣不良,該如何養好腸道健康呢?高壓生活+不良飲食 腸道菌相失衡營養師李依縉指出,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熬夜、晚睡、三餐不定時的情形普遍,尤其大部分的人是外食族,飲食攝取過多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更有少數人喜歡吃甜食、炸物犒賞自己,這種高壓的生活習慣,加上不良飲食習慣,就會造成腸道菌相失衡,使腸道年齡急速老化,導致初老症狀悄悄發生。國人腸道老化嚴重 比實際年齡高20歲根據台灣乳酸菌協會世代腸胃健康調查發現,40歲的人平均腸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出20歲以上,可見國人腸道老化的嚴重性。營養師李依縉表示,腸道是人體吸收養分,提供所有身體器官營養的原料廠,也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如果腸道不健康,消化及代謝功能不良,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各器官機能也都會受到影響,人看起來也比較蒼老。有這些症狀 恐是腸道老化警訊腸道老化有症狀嗎?營養師李依縉舉例,便秘、排泄物過硬、腹瀉、腸躁症、胃食道逆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口臭、皮膚粗糙、長痘痘等,都是腸道老化的警訊,輕則影響排便不順,嚴重可能導致憂鬱,甚至是癌症的發生。維持腸道健康 從正確飲食做起營養師李依縉認為,維持腸道健康要從正確飲食做起,三餐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維持腸道機能,並且多喝水(每公斤體重×30毫升)、養成運動習慣,也可以補充益生菌生成物,提升腸道好菌、降低壞菌,增加腸道保護屏障,減少腸道及身體的發炎反應,幫助身體維持新陳代謝,加速毒素、廢物排除。想要人不老有方法 補充益生菌生成物營養師李依縉說明,益生菌生成物富含胜肽、胺基酸、大豆皂甘、乳酸、多酚、木酚素,提供腸道需要的營養,其中乳酸能夠幫助腸道打造良好的酸性環境,促進好菌自然生長、抑制壞菌增生,維持菌相平衡,其他營養素則可提供腸道維持機能的養分,為真正可做到腸道健康,人不老的方法之一。(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腸胃保健用藥

講座/腸胃保健用藥#腸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外出旅遊最常碰到「水土不服」,例如拉肚子、便祕、腸胃絞痛、消化不良、及脹氣。親朋好友相聚也免不了大魚大肉,腸胃容易出問題。建議準備一些腸胃用藥,對於輕微的便秘或是腹瀉都有幫助。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3(二)舉辦用藥安全講座,由藥師王昱文主講「腸胃保健(拉肚子/便秘)」。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經常受腸胃問題困擾的民眾或病友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腸胃保健(拉肚子/便秘)時間:107年4月3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孩子腸胃問題多 到底怎麼辦?

孩子腸胃問題多 到底怎麼辦?#腸胃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湯蕎伊) 孩子的腸胃時常鬧脾氣、不聽話,相信這是許多父母共同的煩惱。兒童常見的腸胃問題有便秘、腹瀉、急性腸胃炎、腹痛等,其中以便秘與腹瀉問題最為常見,由於孩子的腸胃尚在發育階段,機能未如大人健全,腸胃反覆出問題不但影響食慾與營養的攝取,更可能影響到生長發育,家長們千萬不可忽視! 3大原因導致孩子腸胃頻頻出現問題 1) 生活作息與壓力/ 現代生活步調快速又緊湊,孩子每天趕著起床、趕上學、趕補習、趕作業等等,過度的緊張與壓力都易導致生活作息紊亂,進而影響腸胃機能運作。 2) 飲食習慣/ 營養師林千惠表示,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挑食、不愛吃青菜、不愛喝水,或是攝取過多外食,像是:漢堡、奶茶、炸雞、玉米濃湯……等油膩外食。纖維質少、營養素不均衡的飲食易影響腸胃機能。 3)季節/ 特殊時令像是夏天、冬天皆易出現腸胃問題,夏季因天氣悶熱,細菌容易孳生,若不注意衛生就會爆發腸胃問題,而冬季則是腸病毒的流行季節。 養成良好的飲食與排便習慣 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營養師林千惠表示,養成良好的飲食與排便習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多喝水、多吃蔬果、勤洗手,平日可養成補充益生菌的習慣,若是孩子有挑食習慣或是便秘、拉肚子的問題更需要補充益生菌。腸道內的好菌夠多,腸胃的營養吸收力自然較好,也能提升抵抗力,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人類腸道菌種並非單一種類而是由上百種所組成,再加上每個人的腸道菌相不盡相同,因此建議選擇菌株數量多的益生菌,15~20株菌是較佳的選擇。然而,除了補充益生菌以外,益生菌本身需要足夠營養進行成長繁殖,益生菌的食物稱為益生質,例如:蔬果中膳食纖維、寡糖就是很好的益生質來源。補充益生菌時可搭配蔬果,或是選擇有膳食纖維配方(木寡糖、難消化糊精等成分)的益生菌。 對於成長發育中的學童,也可選擇機能性的營養素,營養師林千惠舉例:消化酵素或是海洋深層水。消化酵素能幫助消化、活力健康好吸收。趕走壞因子留下好菌,存好菌好健康。而海洋深層水中的礦物質,例如:鐵(有助正常紅血球的形成)、鎂(有助於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錪(有助於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神經肌肉的功能)、鋅(有助於維持能量、醣類、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鈣(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能全方位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存好菌好健康 益生菌適合孩子天天補充,大人也可以吃,家長們可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投資「好菌銀行」,及早補充孩子所需要的好菌,一家大小一同補充益生菌「存好菌好健康」,強健體質以抵禦外界的過敏原、壞因子。若想給孩子補充益生菌,口味好吃非常重要!營養師林千惠表示,建議5歲以上的孩童攝取益生菌,另外,考量到小朋友的吞嚥能力,益生菌的劑型不建議選擇膠囊、藥丸,而且看起來也像藥的形狀,小朋友多會排斥,過細的粉末也容易嗆到,可從口感及風味上做選擇,可挑選口感好、風味佳的益生菌,部分粉末、部分顆粒的劑型較適合小朋友。若能自由搭配孩子們的日常食物,像是在水果或沙拉撒上益生菌,酸酸甜甜的口味能讓原本不愛吃蔬果的孩子,也能自然地吃進很多蔬果,食慾增加、營養均衡也能增加孩子吃的樂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