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

屁味是疾病象徵?老翁驚見大腸癌!

屁味是疾病象徵?老翁驚見大腸癌!#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因放屁氣味改變而就診,竟發現大腸癌!1名9旬患者因屁味變很臭,而且會導致內褲濕而就診。肛門指診在距離肛門5公分處摸到腫瘤,經過大腸鏡及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大腸癌第2期。醫師強調屁味與腸癌並沒有絕對的關連性,但排便習慣改變或腸道蠕動習慣的改變仍是警訊,可就診由醫師評估、檢查,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排便、屁味是腸胃道狀況改變徵兆南投醫院直腸外科醫師廖師賢表示,排便跟放屁臭不臭其實不能當作大腸癌診斷的依據,但它是腸胃道蠕動型態改變的徵兆,當腸道狀態改變時,會以放屁味道變臭形式來表現。當吃下太多易產氣的食物(如肉類、豆類、根莖類、碳酸飲料、油炸類及含硫蔬菜等)、消化不良或是進食習慣不佳(如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等)便容易放屁,而屁的氣味與飲食和生活型態有關。如果常常放臭屁及連環屁,且伴隨黏液、腹部脹痛、排便習慣改變、貧血等症狀,可能是細菌感染、消化道出血或體內有惡性腫瘤的警訊。50歲以上民眾 應定期進行腸鏡檢查廖師賢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對於醫師肛門指診、腸鏡等侵入性的檢查會害怕而抗拒,然而肛門指診能高度診斷直腸癌。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已經蟬聯台灣第1大癌症長達9年,1年約1萬5千多人罹患腸癌,其中2至3成是直腸癌患者,而半數直腸癌可以指診初步篩檢。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輕忽,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定期進行腸鏡檢查。若有家族史,則建議40歲以上進行腸鏡檢查。如果排便習慣或糞便形狀改變、裡急後重感、血便、腹痛、貧血、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可至醫院就診。

8成免疫細胞都在這!腸道健康很重要

8成免疫細胞都在這!腸道健康很重要#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體有八成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繫膜。換句話說,調整腸內環境是提升免疫機能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以進食的方式攝取營養,促進腸道機能。腸道消化吸收的營養,除了脂肪被淋巴管吸收外,剩下的都運往肝臟合成蛋白質、醣類、脂肪,供給全身細胞。點滴遠不足進食攝取營養 難提升免疫機能可是,點滴的營養一下子進入血管,真正抵達肝臟的也才三成左右。想當然營養的合成量不高,供給全身的營養十分有限。而且,點滴的營養幾乎是醣類,形成肌肉所需的蛋白質合成量非常少。這樣一來反而是增加癌細胞活力,很難提升抗癌所需的免疫機能。實際上,在營養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動手術,預後會變得很糟糕。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抗癌藥物的治療上。營養不良只會產生強烈副作用,降低抗癌藥物的治療效果。病患營養狀態 攸關癌症治療功效最近還有日本健保不補貼的免疫活化療法和基因治療,被視為癌症治療的救星。但這些昂貴的新世代療法,遇到營養狀態不佳的病人,還是無法發揮預期的功效。遺憾的是,在一般的癌症治療現場,幾乎沒有醫療人員顧及到患者的這些層面。就連癌細胞取用醣類作為能源的事實,也沒有實際運用在醫療現場。意思是說,目前在癌症治療的第一線,我們最該注重的「營養」要素,甚至不在治療的範疇之內。(本文摘自/免疫營養生酮飲食/世茂出版)

防再度中風 小心用藥傷胃致潰瘍

防再度中風 小心用藥傷胃致潰瘍#腸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到了秋冬變化的季節,對醫院急診室來說感受應該特別深。「秋冬一到,加護病房又開始變成一床難求!」新光醫院神經科主任連立明醫師用加護病房病床變化的狀況,來形容氣溫變化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特別是氣溫驟降或是溫度變化大的時候,醫院急診室教會很明顯感受到中風患者的增加。」連立明醫師說,中風就代表血管被塞住,一旦器官組織沒有血液供應,就會急速的壞死,輕則肢體障礙,重則甚至導致死亡,要避免這些中風後遺症擴大,必須在中風後3小時的黃金救援期內送到醫院進行搶救。中風後再中風機率高出常人九倍 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或抗凝血劑預防由於中風過的患者比起一般民眾,再度中風的機率會高出九倍,因此在治療上,預防再度中風就成為首要之務。而現在的治療方式,除了要求病患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外,還必須服用抗小板藥物(缺血性中風病患)或是抗凝血劑(心房顫動類中風病患),來預防再度中風。可別小看這樣的治療,研究顯示,一天一次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可以有效降低再中風的相對風險達到25%;由於效果佳,這樣的藥物治療方式已經成為常規性的治療準則。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主要以阿斯匹靈類(Aspirin)藥物為主,但還是有近兩成的患者會抱怨腸胃很不舒服。服用阿斯匹靈類抗血小板藥物 恐出現腸胃道不適症狀「我在門診最常碰到病患抱怨覺得胃糟糟或是礙胃的感覺,甚至每年都會有個案,因為胃出血送到急診室,才知道原來是服用阿斯匹靈惹得禍。」連立明說,Aspirin藥物的確會造成胃黏膜上缺血的變化,常見的副作用是腸胃道毒性及刺激,包括:胃灼熱、腸胃不適、潰瘍、甚至解黑便等。由於臨床上並無法分辨哪些人吃了這類藥物會容易出現腸胃症狀,所以病患多半是服用藥物後出現不適跟醫生反映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對Aspirin耐受不良。還好這些對Aspirin類藥物產生過敏的人,還有別的抗血小板藥物可以使用,像是clopidogrel、cilostazol或dipyridamole類的藥物。連立明醫師指出,這類藥物大幅改善了腸胃不適的副作用,而目前在臨床上改用clopidogrel等藥物的病患,幾乎沒有再出現腸胃不適甚至是胃潰瘍出血的狀況發生。連立明醫師建議,如果醫師開立Aspirin類藥物用來預防再度中風,包括患者甚至是患者的家人,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如果有類似耐受不良的症狀出現,一定要與醫師反映千萬不要選擇忍受,否則屆時發生腸胃道出血反而可能危及生命。(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美味咖哩端上桌 腸道健康好簡單

美味咖哩端上桌 腸道健康好簡單#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薑黃、大骨湯、甜菜根和巴西里都是能幫助修復腸漏的食物,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該如何烹調,接下來提供幾道簡單的食譜。只要慎選食材來源,再加上簡單的調味,它們統統都會是餐桌上的佳餚!咖哩含有薑黃 有助維持腸道機能香噴噴的咖哩粉通常由數十種辛香料組成,薑黃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角。薑黃裡的薑黃素含有豐富的多酚類,是抗發炎、幫助腸道健康的重要營養素。材料(5 〜6 人份)梅花肉1.5 斤椰子油2 大匙黃洋蔥,大的1 顆,切大丁紅洋蔥,小的1 顆,切大丁紅蘿蔔1 條,切滾刀塊有機咖哩粉20 克醬油4 大匙紅葡萄酒2 大匙牛番茄,大的4 顆,切塊黑美人菇200 克杏鮑菇200 克,切片馬鈴薯,大的1 顆,洗淨後帶皮磨泥鹽1/4 小匙做法1) 梅花肉洗淨切塊,汆燙去血水,備用。2) 大陶鍋裡放入椰子油,炒香兩種洋蔥丁和紅蘿蔔塊。3) 加入咖哩粉以小火一同拌炒,免得咖哩燒焦。炒出香氣後,嗆入醬油和紅葡萄酒。4) 隨即加入備妥的豬肉、番茄、兩種菇、馬鈴薯泥、鹽,加水3 米杯,淹至約食材九分滿(食材會出水,水不要一次加太多)。5) 用大火煮滾後,先試一下味道,看需不需要調整。再加蓋以小火燉煮30 分鐘(期間要不時攪拌一下,避免澱粉焦在鍋底)。關火後,續悶至少30 分鐘。 可加入蘋果泥 變身甜咖哩小叮嚀◈ 薑黃要有油脂才能釋放其內含的營養素。如果單煮薑黃飯,可加入耐高溫的好油(如椰子油)一同烹煮。◈ 一般咖哩都是用麵粉增加黏稠度,其實用帶皮的馬鈴薯泥替代,口味也很好。麵粉裡的麩質對某些人容易導致敏感反應和慢性發炎,要是有麵粉的替代品,建議盡量避開。◈ 喜歡偏甜咖哩的人,可以磨入一顆有機蘋果泥。◈ 咖哩可搭配糙米飯,只要用壓力電子鍋煮,就能煮出軟Q 的口感。◈ 富含麩醯胺酸的甜菜根很適合做為咖哩糙米飯的配菜。【香煎甜菜根.建議做法】新鮮甜菜根去皮切成片狀(厚度約1.5 公分),平底鍋倒入些許苦茶油(或椰子油),放入甜菜根片,再均勻灑上鹽巴和白胡椒粉,加蓋,兩面中小火各煎4 分鐘,就是一道完全不會有土味的佳餚了。(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排便老是不順?恐與肛門角度有關

排便老是不順?恐與肛門角度有關#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些人會因為自己很難排便,總感覺沒辦法排乾淨,於是認為自己是容易便秘的體質,但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大腸出問題。事實上,難以排便,有時候也可能會歸咎於肛門。亞洲人的直腸肛門角角度過小當我們站立的時候,直腸的出口與肛門會形成一個接近直角的角度,以避免大便不小心排出體外。不過,肛門及直腸之間的角度(一般稱為直腸肛門角),會因為人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甚至每個人之間都有所不同,跟歐美國家的人比起來,亞洲人的直腸肛門角一般都偏小。直腸肛門角的角度過小,使用坐式馬桶,光是坐著並沒有辦法順暢排便,因此每當角度不妥大不出來,很多人就會胡亂使用腹部的力量,只為了把大便擠出來,這其實根本沒有必要。有便秘問題的人多多少少也會像這樣用腹部出蠻力硬擠,結果造成肛門撕裂傷、痔瘡等問題,讓自己陷入更麻煩的窘境。蹲式馬桶不需施力就能輕鬆排便上大號本應是件舒服的事情,但對直腸肛門角的角度偏小的人來說,到底要用什麼姿勢才能通體舒暢呢?答案非常簡單,就是使用蹲式馬桶。深深蹲下、手抱著膝蓋,這樣的姿勢可以讓肛門的大鎖徹底解開,腹部不需要施力也可以輕輕鬆鬆地排便。不過,一般家庭少有蹲式馬桶,所以在此我們建議大家可以準備一張高二十公分左右的凳子放在廁所備用,上大號的時候可把腳踩在凳子上,此時腰部的角度會變得更彎,排便也會變得更順利。排便有麻煩問題的人,一定要試試看這個方法。容易造成便秘的生理情況季節變換或是氣候不佳的時候,自律神經往往會受到影響。自律神經與腸道的蠕動有非常密切的關連性,所以也很容易因此引發便秘。另外,到外地出差或是改上夜班的時候,容易讓壓力大增,此時自律神經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導致自律神經方面的疾病;服用藥物有時候也會影響自律神經,這些情形都可能導致便秘。月經周期與大腸蠕動也有關係另一方面,女性有容易罹患便秘的傾向,原因可能是由於女性的力氣比男性小,且運動量也較為不足,並不侷限於腸躁症。不過,另一個女性容易罹患便秘的主因,跟女性特有的生理循環週期有關。女性的身體為因應月經週期,荷爾蒙的分泌會產生相當大的變化,其中女性荷爾蒙之一的黃體素,就與抑制大腸蠕動有相當大的關係,月經來潮前,黃體素會大量分泌,此時就容易導致便秘。(本文摘自/過敏的腸子/世茂出版)

末期腸胃癌患者 營養攝取新希望

末期腸胃癌患者 營養攝取新希望#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消化道末期的癌症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之後,常常面臨到的問題就是腸胃道因為腫瘤侵犯而嚴重影響患者進食與營養狀態。放置金屬支架也可幫助解決腸道急症46歲男性患者罹下段食道癌,經過化療與放射線治療仍然反應不佳,導致下段食道阻塞無法進食,經由食道金屬支架置放後,在第2天即可攝取流質,3天後可以正常進食。另一89歲女性患者,腹脹難耐經電腦斷層發現為大腸癌造成急性腸阻塞,考量患者有三高共病,先置放大腸金屬支架,順利解決大腸阻塞急症,住院接受後續治療。內視鏡技術進步 腸胃疾病都適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暘朝指出,針對末期消化道癌症病患,已經有金屬擴張性消化道支架可以使用,不但可以應用在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中、下段狹窄,胃癌或胰臟癌引起的胃、十二指腸部位窄,大腸癌引起的腸道狹窄也同樣適用。金屬放置成功率逾90% 症狀緩解逾80%腸道金屬支架的置放方法是由內視鏡醫師在X光透視機的定位協助之下,以內視鏡將金屬支架置放到病灶狹窄處,再經由金屬支架的擴張力將腫瘤撐開,達到重建消化道暢通的目的。目前腸胃道金屬支架置放成功率皆在90%以上,而臨床症狀的緩解也都達到80%以上。 

手腳易麻、腸胃不好?糖尿病已上身!

手腳易麻、腸胃不好?糖尿病已上身!#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就算被宣告罹患糖尿病,大部分的人也是不痛不癢。若不定期健康檢查,等到發現時,恐怕已得病超過10年、20年了,就算沒有自覺症狀,疾病仍持續惡化,即使身體全是毛病,等到產生嚴重併發症時,糖尿病早已惡化得令你後悔莫及了。沒有症狀的疾病 一不留神就奪走健康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可說是糖尿病的3大併發症。3者都是微細血管和神經,因為醣類而產生的病變。其中,比較早出現症狀的是神經病變。末梢神經及自律神經病變會導致手腳麻痺、感覺障礙、腸胃功能不全、汗腺異常、男性性功能障礙等各種問題。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只要受點小傷,就會導致細菌入侵,加上末梢神經麻痺而缺乏痛覺,容易因為延遲治療而出現組織壞死,甚至到需要截肢的地步。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時常留意自己的腳趾的狀況,絕不能忽視小傷。糖尿病併發症會破壞全身血管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視網膜和玻璃體的微血管變得脆弱,受損出血的一種疾病。它會引起視網膜剝離,嚴重者甚至會失明,還可能併發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疾。腎臟腎小球中的微血管若產生障礙,就會引發腎病變。這時因為腎臟的過濾功能下降,產生蛋白尿及全身水腫等症狀,若沒有及時治療,遲早惡化成腎衰竭,最好走上洗腎的不歸路。這些恐怖併發症,10年後才會陸續爆發出來。糖尿病會傷害全身血管,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一高,血管內側就會受損,身體為了修補傷口,會凝固血液,導致血管阻塞。因此,血流容易停滯的微血管就會接二連三地死亡,微血管分布密集的眼睛及腎小球,之所以容易產生病變,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肝臟過度疲勞也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這些併發症,必須等到發病後5年、10年後,才會慢慢顯現出來,在那之前,患者幾乎沒有任何自覺症狀。因此,我們需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此外,大血管病變也在背後偷偷進行著,動脈硬化、腦血管疾病(腦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狹心症)……,這些攸關性命的重症會在出其不意時突然發病,而大血管的動脈硬化,更是從糖尿病高危險群階段就開始了。「脂肪肝」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別掉以輕心!在葡萄糖的代謝上,肝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此,總是攝取大量醣類使得肝臟過度操勞的人,以及飲酒過量導致肝功能變差的人,他們身體控制血糖的功能也會變差,造成肝臟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高居不下。常聽到有人說:「我沒有糖尿病,但我有脂肪肝!」如果你也有脂肪肝,請特別注意,有一種看法認為:脂肪肝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酒精堧易造成三酸甘油酯代謝困難 脂肪肝可以大致分成2種,一種是飲酒過量引起的,另一種則是不是。但絕大多數脂肪肝,都是飲酒造成的。雖然酒精在體內很容易燃燒,但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名為NADPH的物質,造成三酸甘油酯代謝困難。此外,由於身體處於能量過剩的狀態,所以比三酸甘油酯容易燃燒的物質,會大量在體內循環,最後囤積體內,形成啤酒肚。多餘的三酸甘油酯,會被儲存在脂肪細胞內,製造出有害的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讓胰島素作用變差,提高胰島素阻抗性。此外,脂肪細胞所製造的荷爾蒙,也有許多會促進動脈硬化。飲酒過量,不只肝硬化,動脈也會跟著硬化!當內臟的脂肪細胞開始囤積三酸甘油酯時,肝臟也會開始存積脂肪。肝臟本來是將葡萄糖轉換成肝糖儲存的地方,因為營養過剩被塞得滿滿的,只好將脂肪以更有效率的形式儲存,因此就形成了脂肪肝。(本文摘自/糖尿病一定有救/采實文化出版)

便後還想再上 罹大腸癌機會高100倍!

便後還想再上 罹大腸癌機會高100倍!#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9歲的王先生,近半年多來天天腹瀉血便,每天至少拉肚子3次,並經常感到疲倦,經大腸鏡檢查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服用幾次腸胃藥後,腹瀉及血便並沒有很大改善。後王先生至中醫科就診,接受中藥治療後腹瀉及血便的狀況有明顯改善,原本8公分的潰瘍傷口已縮小成3公分,傷口持續修復且發炎症狀也改善很多。出現腹痛、腹瀉 容易被誤認為痔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是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有時還會有急著大便,卻只上了一些,但便後還想再上的情況。有些患者會出現貧血、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發病年齡層以20-50歲為多見,女性罹病率略多於男性。有研究顯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演變成大腸癌機率是正常人的100倍。潰瘍性結腸炎很容易被誤認為痔瘡或一般腸胃炎,如果耽誤治療時機,嚴重時會導致大腸潰爛而需切除,甚至還有引發敗血症的危險。糞便型態改變不一定是痔瘡林在裕醫師表示,仙鶴草既能止瀉改善腹瀉又能止血治療血便,白芨可消腫生肌、縮小潰瘍,對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一定程度的效果。林在裕醫師提醒,大便時流血可能只是痔瘡發作,但若血便中帶有黏液、黃色分泌物、血色比較暗沉或是常常拉肚子且有解不乾淨的情況,就要小心不是痔瘡而是得了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參考5項建議飲食原則:1) 選擇易消化、低纖維、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2) 少量多餐,儘量減少腸道負擔。3) 採用低渣、清淡飲食。能量來源以碳水化合物供給為主並適當補充蛋白質。4) 腹瀉嚴重者可發生脫水和鈉、鉀、氯離子的大量流失,應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5) 忌暴飲暴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之食物,避免刺激腸道而使病情難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