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

便後還想再上 罹大腸癌機會高100倍!

便後還想再上 罹大腸癌機會高100倍!#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9歲的王先生,近半年多來天天腹瀉血便,每天至少拉肚子3次,並經常感到疲倦,經大腸鏡檢查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服用幾次腸胃藥後,腹瀉及血便並沒有很大改善。後王先生至中醫科就診,接受中藥治療後腹瀉及血便的狀況有明顯改善,原本8公分的潰瘍傷口已縮小成3公分,傷口持續修復且發炎症狀也改善很多。出現腹痛、腹瀉 容易被誤認為痔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是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有時還會有急著大便,卻只上了一些,但便後還想再上的情況。有些患者會出現貧血、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發病年齡層以20-50歲為多見,女性罹病率略多於男性。有研究顯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演變成大腸癌機率是正常人的100倍。潰瘍性結腸炎很容易被誤認為痔瘡或一般腸胃炎,如果耽誤治療時機,嚴重時會導致大腸潰爛而需切除,甚至還有引發敗血症的危險。糞便型態改變不一定是痔瘡林在裕醫師表示,仙鶴草既能止瀉改善腹瀉又能止血治療血便,白芨可消腫生肌、縮小潰瘍,對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一定程度的效果。林在裕醫師提醒,大便時流血可能只是痔瘡發作,但若血便中帶有黏液、黃色分泌物、血色比較暗沉或是常常拉肚子且有解不乾淨的情況,就要小心不是痔瘡而是得了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參考5項建議飲食原則:1) 選擇易消化、低纖維、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2) 少量多餐,儘量減少腸道負擔。3) 採用低渣、清淡飲食。能量來源以碳水化合物供給為主並適當補充蛋白質。4) 腹瀉嚴重者可發生脫水和鈉、鉀、氯離子的大量流失,應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5) 忌暴飲暴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之食物,避免刺激腸道而使病情難癒。

當心!這5大生活習慣恐害腸胃病

當心!這5大生活習慣恐害腸胃病#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飲食失衡/吃過多蛋白質、脂肪、熱量;膳食纖維、維生素卻不足。代謝酵素低下,殘餘和油脂積成血濁、脂肪肝、胃脹等,小心憩室發炎、膿瘍、出血、腸穿孔、卡糞石、大腸瘜肉產生,最易導致腸胃癌!2) 健檢不足/國人罹癌人數上升,尤其大腸癌,但篩檢率不到3成,故死亡率比美國高;「男性冠軍」肝癌則早期少有症狀,一經確診往往已是後期。各縣市衛生局力推「4癌篩檢」: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據宜蘭縣最近近8萬人接受四癌篩檢,檢出罹癌率不低,能即早發現治療,重病癌症的治活率才較高。3) 運動過少/作息久坐少動,消化道蠕動變慢,機能、基礎代謝率都會衰退,容易全身或局部胖、胃脹氣、溢胃酸、食積、腸阻塞、潰瘍無法癒合,致癌率大增!4) 作息不定/國人從兒童、青少年起,普遍有睡眠不足、熬夜現象,代謝力、免疫力呈現衰退,尤其錯失夜間肝臟解毒時機,使肝炎、肝癌指數大大增加。5) 壓力過大/大腦訊息、自律神經、內臟肌肉等無法協調,最易腹痛、胃酸不適、大腸激躁、肝鬱悶,經常拉肚子或便秘。(本文摘自/顧腸胃天然飲食/蘋果屋出版)

神奇!這種花能補氣強胃還能解憂鬱

神奇!這種花能補氣強胃還能解憂鬱#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玫瑰花婀娜多姿,人見人愛,加上人們將其視為愛情花,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實際上玫瑰花不僅可用於觀賞,還可入藥。玫瑰花作為藥物之用,可疏肝解鬱,有養肝之功效。玫瑰花味甘 能補氣強胃中醫認為玫瑰花味甘,能補脾氣。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胃屬土,甘味也屬土,同氣相求,因此甘味能滋養脾胃。用玫瑰花將脾胃調養好了,其他的臟腑也跟著沾光。對此,明代醫家張景岳說:「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可見,脾胃是化生氣血滋養其他臟腑的,所以治脾胃可以安五臟。玫瑰花除了可補脾氣增強脾胃的生理功能外,還能疏肝解鬱。這是因為玫瑰花氣味清香,中醫認為香氣能行氣活血,因此用玫瑰花進行食療也能養肝。對於女性來講,用玫瑰花進行食療除了有助於祛除焦躁不安、憂鬱的情緒外,還能改善臉色暗淡、痛經、乳房脹痛等肝鬱不舒症。此外,還能潤腸通便、清新口氣。可見,玫瑰花的功效還是頗多的。下面我介紹幾種玫瑰花的食療方。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直接將玫瑰花放到茶壺中,加適量開水沖泡,加蓋燜5分鐘即可飲用。如果覺得口味不好的話,也可以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者蜂蜜調味。玫瑰茉莉花茶玫瑰花苞4朵,茉莉花2克。將玫瑰花和茉莉花一併放到茶壺中,加適量開水,加蓋燜5分鐘即可飲用。可頻頻代茶飲用。玫瑰粥玫瑰花5朵,粳米100克,紅棗10枚,白糖適量。玫瑰花洗淨;紅棗洗淨,去核,切小塊;粳米淘洗乾淨;將準備好的原料一併放到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熬到粥熟爛後即可食用。玫瑰花醬乾玫瑰花30朵,蜂蜜一碗。將乾玫瑰花的花瓣取下,洗淨,然後將其放到溫水中浸泡,浸泡15分鐘左右,取出,瀝乾水;將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玫瑰花瓣放進去,用小火慢慢熬,熬到水快乾時放入蜂蜜調勻即可;裝入容器中,密封保存,食用時用溫開水調服。上面我所介紹都是一些簡單的玫瑰花食療方,這些食療方能疏肝行氣,比較適宜肝鬱不舒者食用。雖然上述食療方疏肝理氣的功效不錯,但經期女性應停用。如果經期不加以注意,還用玫瑰花進行食療的話,會導致經血過多,進而危及身體健康。有些女性患者問我,肝鬱不舒是不是只能將玫瑰花作為食療之用?當然不是,用玫瑰花貼神闕穴或是將其做成枕頭,同樣也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具體方法。玫瑰花貼神闕穴玫瑰花200克。將玫瑰花洗淨,放到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湯,等煎到湯成稀糊狀後,將其放在紗布上,固定在神闕穴所在處即可。自製玫瑰花枕頭準備1000克乾玫瑰花,純棉布一大塊,厚棉墊一個。將純棉布縫成枕芯,然後將厚棉墊塞進去,再放入玫瑰花,縫好即可。我們知道睡眠品質的好壞與你能否睡一個舒適的枕頭息息相關。自己縫製的玫瑰花枕,用的都是純棉的布料,因此枕起來也就比較舒服。再者因為枕頭裡面添加了玫瑰花,當你枕著它的時候,玫瑰花的清香氣息會通過口鼻進入你的身體當中行氣活血,這有助於改善你的亞健康,進而提升你的睡眠品質。有的女性患者告訴我,做好的枕頭真是捨不得用,你看著它滿心都會生出歡喜來。如果你也是如此的話,倒不如用玫瑰花做一個抱枕,白天在家休息的時候可以抱著,晚上入睡的時候可以將其放在枕頭邊,這同樣也有助於疏肝理氣、促進睡眠。玫瑰花枕頭馨香,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但是,因為玫瑰花容易受潮,為此需要勤加晾曬,這樣既可除濕,又能殺菌。再者就是一定要在枕頭上套一個枕套,這樣洗起來比較方便。(本文摘自/養生一定要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有殼物多咬幾下 刺激蠕動防便秘

有殼物多咬幾下 刺激蠕動防便秘#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最近常在市面上看到「內含食物纖維」標示的食品,可是什麼是食物纖維呢?一說到纖維,大家都會想到植物的纖維,可是這裡所指的食物纖維,其實是指「無法被人體的消化酵素所消化的部份」。動物性的食品裡也含有食物纖維喔!水溶性食物纖維可抑制葡萄糖被腸胃吸收速度因為食物纖維無法被人體吸收,也沒什麼營養成分,所以一直以來都被人當作沒有用的東西。直到最近,食物纖維才被當作一種新的營養素,而重新受到重視。一般來說,食物纖維可分為水溶性食物纖維與不溶性食物纖維2大類。1) 水溶性食物纖維/水溶性食物纖維多半儲藏在植物的細胞之中,或是包含在植物所分泌的成分裡。代表性的水溶性食物纖維成分有,水果、蘿蔔等蔬菜裡含有的果膠(pectin),蒟蒻粉(已精製過的)裡的甘露聚糖(mannan),還有海藻裡的天然藻酸(alginic acid)等。水溶性食物纖維一進到胃裡,就會吸收水分形成黏稠的糊狀物,慢慢的由胃向腸子移動。因為移動緩慢,所以可以抑制葡萄糖被腸胃吸收的速度,血液裡的血糖值就不會快速的升高,同時還能減少膽固醇的產生,增加大腸裡的益生菌數量,調整腸內環境。食物纖維除了存在於天然的食物中以外,還有經由化學合成的,以及由食物萃取精練而來的功效更高、使用更方便的種類。例如,以葡萄糖為原料所製作而成的聚葡糖(polydextrose),多半做為食品添加物裡的增黏劑或是安定劑,用來加在冰淇淋、果醬、蕃茄醬、調味醬裡。2) 不溶性食物纖維/不溶性食物纖維,主要是形成植物細胞壁的成分,無法溶解於水中。代表性的不溶性食物纖維成分有穀物、蔬菜裡含有的木質素(lignin)、纖維素(cellulose)、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還有螃蟹、蝦子等甲殼類的甲殼裡,所含的幾丁質(chitin)、甲殼素(chitosan)等。一旦吃到含有不溶性食物纖維的食物,就必須要多嚼幾下,這樣不但能促使唾液分泌,更容易讓人產生飽足感。而且還能增加糞便量使糞便軟化,刺激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祕呢!( 本文摘自/逛超級市場學生物/世茂出版)

腸胃也要換季 吃這兩樣更順暢

腸胃也要換季 吃這兩樣更順暢#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7歲左右的女性長期飽受排便不順困擾,甚至到一個月才能排便一次,醫師藉由聽診器觀察,發現其蠕動情況宛如80歲老嫗。個案表示不想藉由藥物方式解決問題,因此建議從飲食著手,增加膳食纖維與好菌的攝取,其中包括優酪乳搭配地瓜的方式。而依此規律飲食一周後則,該名女性上班族表示排便頻率增加,上廁所也不似從前困難。菌相平衡偶種拾電影排便不順一直是許多民眾深受其擾的腸胃問題之一,尤其到了換季期間,因為氣候的轉變讓腸胃不適的情況更加明顯,腸胃不卡卡,菌相平衡是一重要關鍵。營養師建議,換季飲食,維持腸胃保健是保養身體最重要的一步,攝取優酪乳加地瓜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腸老60歲不生便 食優酪乳加地瓜順便暢快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人體中有高達95%的菌叢都棲息於腸道中,維持其菌相平衡能幫助排便順暢,藉由優酪乳中好菌與地瓜的寡醣,可讓腸道好菌更有競爭力,乃是助腸胃換季的便利方式之一。地瓜藥用食品助健康 優酪乳鈣好吸收補好菌近年國際間發表地瓜對於人體幫助的研究數量不勝枚舉,而在《藥用食物期刊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期刊中,曾發提到地瓜營養價值高,並在癌症、高血脂、發炎等領域中被探討,綜合其營養價值則具有藥用食品(Medicinal Food)的潛力。而優酪乳除了維持菌相平衡、體內順暢外,針對不同菌種特性,各自發揮的助益。高敏敏營養師補充,優酪乳搭配地瓜為大眾健康組合,不限於哪個族群食用,建議民眾可選用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定期定量補充好菌,且挑選170克至270克的地瓜搭配食用,即刻為腸胃換季。

突變「黃」種人 肝炎恐上身

突變「黃」種人 肝炎恐上身#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飲食、生活沒顧好,肝膽腸胃都遭殃!45歲李先生由於應酬多,近2年來上胃部常悶痛,自認為是酒喝多引起胃發炎,沒想到成人健檢後發現,李先生的三酸甘油脂高達1200mg/dL(正常是150以下),肝功能S-GOT指數更高於正常值的3〜4倍,不僅如此,就連飯前血糖也嚴重超標。沒想到長期的上胃部悶痛,竟是胰臟慢性發炎引起的!上胃部悶痛 肝功能、胰臟都受損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巫慶仁表示,不節制的飲食習慣,導致才45歲的李先生嚴重高血脂,肝功能、胰臟都受損,卻因自覺只有上胃部悶痛而延誤治療。經過半年的戒酒、藥物治療及規律睡眠與運動,不僅健檢紅字恢復正常,胃部悶痛也逐漸減少。皮膚、眼白變黃 可能是急性肝炎衛福部桃園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曾麒龍表示,不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可能導致胃出現異狀。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如酗酒也可能引發急性肝炎。若突然出現發燒、皮膚及眼白、小便都變黃的症狀,就要懷疑可能是急性肝炎併發黃疸,而肌肉萎縮則可能與肝硬化相關;慢性發炎症狀因為較不明顯,建議高危險群者可在3個月定期檢查一次。另外,曾麒龍醫師指出,一般民眾常見的迷思為熬夜恐有「爆肝」疑慮,事實上,並沒有「爆肝」這種症狀,且並非肝指數急遽增加的急性肝炎症狀,而是指熬夜時另外攝取大量食物造成的「脂肪肝」。40歲以上快做免費整合基本篩檢巫慶仁醫師提醒,中年之後大部分人會因代謝異常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等疾病,但這些疾病卻不一定有明顯不適。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成人健檢,不但能幫忙做整合基本篩檢,還可以達到守護健康,預防疾病效果。

十穀養生法 這4族群要當心

十穀養生法 這4族群要當心#腸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任何的情況都可以吃十穀嗎?許多網友不免有此疑惑。列舉4種特別需要注意的情況,加以說明。1) 孕婦可否吃薏仁?大部分的中醫師說孕婦不可以吃薏仁,以免流產,但報上曾經有一位中醫師獨排眾議,認為此說是無稽之談。為了安全起見,我建議懷孕中不吃薏仁,待產後,再於十穀米中添以加薏仁。2) 胃不好的人能喝十穀米漿嗎?胃不好可以分為消化不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喝十榖米漿;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也可以喝十穀米湯,但是必須配合食用鹼性食物,例如菠菜、海帶和蒟蒻。3) 洗腎及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十穀米食嗎?洗腎病患絕對不可以吃十穀米食,糖尿病患可以吃十穀米食,但應酌量(例如半碗)不應過量。4) 大腸手術或胃部有部分切除的病患,是否可吃十穀米食?大腸手術完後兩週,應讓縫合傷口復原後再喝十穀米漿,胃部分切除病患,也應休息至少一個月,待復原後才可以喝十穀米漿。慢性腎臟衰竭及尿毒症洗腎的病人,並不宜吃十榖,因為全穀類含有高磷及高鉀會降低鈣的吸收及全身皮膚搔癢,惡化腎性骨病變;高鉀會影響洗腎的效果,甚至造成心律不整。預防現代文明病 十榖雜糧養生最方便全穀類食物含有大量纖維素,有助於腸胃蠕動及預防大腸癌,但是過量的纖維在腸道中會吸收水分,體積會膨脹,對於腸道手術後或腸胃功能不佳的患者,會有脹氣的現象。此外,過量的纖維素會干擾鈣、鐵離子的吸收,所以貧血、骨質疏鬆,或正在服用鐵劑、鈣片的人,不宜攝取過量的十榖雜糧。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十榖雜糧對一般人來說,利遠大於弊不必因噎廢食,可以放心大膽的吃。十榖是飲食療法,也是最簡單最自然的自癒療法,只需要耐心與毅力,是預防現代文明病最方便的養生療法!注意事項:‧ 以漸進的方式,將精食、速食、重食(重口味)的飯食習慣漸漸改為粗食、慢食、輕食(重原味)。‧ 對於慢性腎臟衰竭及尿毒症洗腎的病人,不宜吃十榖。‧ 三歲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全面實施十穀療法,如十穀米漿。‧ 凡事貴在有恆的信念,切勿因為覺得麻煩就中斷十穀養生法。(本文摘自/十穀養生健康法【修訂版】/晨星出版)

講座/免費健康講座營養師教您小「腸」識

講座/免費健康講座營養師教您小「腸」識#腸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衛生署最新統計中,大腸癌的罹癌人數已經追過肝癌、肺癌及乳癌,成為罹癌人數第一名,是連續八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亦是國人健康的一大天敵。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持續針對腸癌病友提供教育講座,透過專業醫療知識教導,提供癌友多元的保健意識,本年度常愛俱樂部以「營養小腸識」為主題,邀請專業的營養師帶給癌友正確的飲食與保健知識。社會進步,生活品質提高,但大腸癌的發生率卻也逐年在增加,根據學者觀察,發現其實大腸癌早期的治癒率很高,除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外,飲食習慣也是一大關鍵因素。透過正確的健康飲食再加上良好的作息,就能預防與改善營養不良狀況,進而減低癌症再發率。本次講座將以營養照顧為主,邀請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賴柏宏營養師,講授罹癌後的飲食原則,並安排讓病友們DIY製作可口餐點,期待能協助腸癌患者在疾病治療期間有更健全的營養飲食概念,提升對治療的承受力、維持身體正常機能與增加免疫力,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講座訂於4月29日(六)上午9:00~12:30,地點在大雅路健康園區醫院餐廳,全程免費,報名自即日起至21日,預計30名額滿為止,歡迎腸癌之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免費健康講座 營養師教您小腸識時間:106年4月29日(六)上午9:00-12:30地點:聖馬爾定大雅院區醫院餐廳(嘉義市大雅路2段565號)洽詢:(05)2756000轉1856、227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