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

腸病毒疫情高峰 落實勤洗手預防

腸病毒疫情高峰 落實勤洗手預防#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4月進入流行季,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成。因此嘉義縣衛生局為加強腸病毒防治宣導,特別邀請麥當勞叔叔下鄉,現場示範「勤洗手預防腸病毒」的正確觀念,教導大人小孩如何正確洗手,預防腸病毒。謹記正確洗手5時機衛生局長鍾明昌表示,腸病毒對幼童的傳染性極強,尤其感染的兒童多為五歲以下的幼兒,因此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便是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正確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應確實做到「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守護自己與孩子健康。另外,提升自體抵抗力,也是預防腸病毒很重要的一環。因此活動除了繼續強調「洗手」這個基本的防疫動作外,更要教導小朋友養成「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勤洗手 吃得巧 動得好 」才是增強身體免疫力的三大法寶,希望藉由此一活動的推廣,小朋友們都能身強體壯、健健康康!

疫情高峰期 2歲童染腸病毒71型

疫情高峰期 2歲童染腸病毒71型#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中市有位2歲的林姓男童,在幼兒園發燒至38.5度,家長立即帶男童到診所就醫,診斷為手口足症,但隔天高燒症狀仍未改善,父親改帶到另一家兒科診所,確診為腸病毒71型。除此之外,男童還出現抽搐、嘔吐,因此,被立刻帶至區域醫院急診室,但院方發現男童出現明顯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發燒、手口足等症狀屬腸病毒併發重症,立刻協助建議轉送醫學中心治療,目前病情穩定中。目前已進入腸病毒高峰期今年1月起至今,台中市已共有231班停課(國小50班、幼兒園172班、托嬰中心9班),且有4人通報重症個案,已有1人排除。現在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已達9.37,顯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對此,台中市衛生局提醒各位家長,小朋友若出現手口足、發燒等症,又持續3天高燒未退的話,很容易轉為腸病毒重症,若沒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將會錯過黃金的治療時機,所以,在出現不適時,應儘速就醫檢查,以避免錯過時機。勤洗手降低感染率最後,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黃美娜表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只要透過糞口、飛沫、接觸方式,就容易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傳播開來,避免腸病毒找上門的撇步,應採取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並在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洗手,且不論大人及小孩都應該使用肥皂勤洗手,並擦乾雙手,才能有效降低傳染機率。 

沾濕就閃人 僅0.5%民眾正確洗手!

沾濕就閃人 僅0.5%民眾正確洗手!#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實地調查民眾如廁後洗手習慣發現,平均洗手時間僅3.5秒,幾乎手沾濕就閃人,且僅有0.5%落實濕、搓、沖、捧、擦的正確洗手5步驟。衛生局長林雪蓉呼籲,夏天的腳步近了,切勿忽略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式。衛生局指出,此項調查是在4月3日及8日在公園以實地觀察方式,記錄190位民眾如廁後洗手習慣,其中發現有17%未洗手;且多數民眾未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顯見民眾的洗手觀念仍有待加強。時間過短、未用肥皂 病菌易殘留手上林雪蓉表示,正確的洗手5步驟依序為濕、搓、沖、捧、擦,時間約40秒至60秒,若時間過短或未用肥皂,則容易導致病菌殘留手上,成為腸病毒等疾病散播傳染的溫床,4月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未落實正確洗手時機與步驟,更容易讓雙手成為傳染的媒介,提高孩童感染腸病毒的風險。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李佳琪指出,腸病毒每年疫情於4月開始上升,至6月到達高峰。今年截至4月13日止,全國雖無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然近4周新北市腸病毒疫情逐漸上升,家長務必提高警覺,加強防範。

洗手乳生菌超標 食藥署:盡量挑選感應式給皂器

洗手乳生菌超標 食藥署:盡量挑選感應式給皂器#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平面媒體報導,公廁裡頭的洗手乳,生菌數普遍超標,台中火車站女廁的洗手乳,更超標3.2萬倍,令人為之驚恐,而醫師也指出,若手上有傷口的民眾,接觸到這種洗手乳,恐怕會引起敗血症及蜂窩性組織炎,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別因為洗手乳生菌數超標而錯失了洗手的時機。預防感染最佳途徑 還是洗手食藥署指出,手部衛生是預防感染最經濟有效且易行的方式;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進行濕洗手,係透過肥皂或洗手乳含界面活性劑成分,促進水與污垢中的油脂結合發生乳化作用而去除污垢及其中之病菌,此外可藉搓揉去除皮膚污垢和污染的微生物;正確濕洗手步驟包括取皂、搓揉、沖水和擦乾手部,大約需要 40-60秒,並應擦乾雙手。業者最好使用 即丟式洗手乳補充包目前大部分公共場所會使用填充式之洗手乳,最好使用密封皂包洗手乳補充,用完即丟;或者應定期清洗容器,晾乾後方能再填入補充之洗手乳,絕對不能在洗手乳未使用完即充填,並在添加過程中避免污染,即使洗手乳含抗菌成分,亦需遵循此原則處理,以防範細菌滋生。感應式給皂器 較安全請全民共同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勿因擔憂使用洗手乳時反遭細菌感染而忽略洗手之時機,以減少傳染及感染的機會。提供及管理洗手設備單位在採購洗手乳時,應確認產品符合相關規範,儘可能使用感應式給皂器,並依正確方式填充及清潔維護,以提供使用者清潔安全之洗手環境。 

腸病毒流行期 麥當勞叔叔陪你洗手趣

腸病毒流行期 麥當勞叔叔陪你洗手趣#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腸病毒隨著開學後又進入流行期,因此,新竹市衛生局與「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舉辦洗手運動校園巡迴,透過麥當勞叔叔活潑的洗手歌及律動,向學童宣導洗手5時機以及正確洗手5步驟,以期達到有效遏止腸病毒傳染。 今年度洗手教育校園巡迴活動,麥當勞叔叔、新竹市市長許明財和衛生局局長洪士奇親自示範正確洗手五步驟,透過洗手5時機律動,具體傳遞出「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耍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必須洗手的5個重要時機點。並以麥當勞叔叔精采的洗手歌律動,帶領全場學童在寓教於樂的方式下,充分學習到正確洗手的時機及步驟,對抗腸病毒和各種病菌的傳染。 衛生局表示,腸病毒對幼童的傳染性極強,尤其感染的兒童多為五歲以下的幼兒,因此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便是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正確洗手五時機,並確實做到洗手五步驟,才能守護自己與他人健康。

樂閱讀/醫生,請您先洗個手吧!

樂閱讀/醫生,請您先洗個手吧!#洗手

每年到了流行性感冒和腸病毒傳染的高峰時,政府就會大力宣傳「洗手」的重要性,而且還會提出一些生動活潑的口號,例如「溼、搓、沖、捧、擦」或是「內、外、夾、弓、大、立、腕」等,來教導民眾正確的洗手方法,甚至還請歌手黃韻玲小姐創作《天天洗手》歌,目的就是要告知民眾,用洗手來降低傳染病的流行。「洗手」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和動作,經由醫學研究證實,可以降低傳染病的傳播機率,尤其是在醫院的重症單位(如加護病房),效果更明顯。但這個大家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人類或醫療的歷史上,曾經被嚴重的忽略和扭曲。在醫學發展史上,洗手的概念可能過於簡單,因此強調它的重要性,而且把它記載在重要醫學典籍裡的例子少之又少,直到12世紀的邁蒙尼德才點出「洗手」是在診治病人時不能或缺的工作。邁蒙尼德是12世紀猶太人裡著名的拉比(猶太教的律法專家),也是位醫師,他在1199年撰寫了猶太律法書Mishnah Torah時,花了一整個章節來說明清潔的重要性。他認為清潔是醫師最好的朋友,而且洗手很重要,他寫道:「從騎乘的動物身上下來後,我會洗手,再去看病人。」「永遠不要忘了,在接觸病人後,一定要洗手。」邁蒙尼德關於清潔與洗手的論述並不像他的律法書一樣受到後人的重視,從12世紀以降的醫學書籍,也很難再找到如此的論述。直到19世紀,一件發生在維也納醫院產科病房的事件,才讓身處微生物學與消毒觀念還未啟蒙的年代的醫師們,逐漸了解到洗手的重要性。1846年,匈牙利籍的醫師塞繆維斯進入維也納總醫院的產科病房服務,這裡的產科病房分為第一和第二產房。塞繆維斯在第一產房工作,當主治大夫克萊醫師的助手。這兩個產房的主要差別是,第一產房由醫師接生,第二產房負責的卻是助產士。工作不久,他就為不少新分娩孕婦的死亡而深感不安,他發現第一產房因為「產褥熱」死亡的個案有10%,第二產房卻僅有3%。經過觀察發現,第一產房有這樣的事故發生,應該是來自醫師不夠「清潔」的雙手。當時解剖病理學正在快速發展,負責接生的醫師在去產房之前,還要先到太平間去做屍體解剖的工作,然後便回到產房幫孕婦檢查及接生。塞繆維斯強烈懷疑是這個環節出了問題,他認為是屍體上某種致命物質經由醫師不乾淨的手傳給產婦造成死亡,只是他苦無證據。1847年塞繆維斯經過一個簡短的假期回來後發現,他的一位同事科雷斯卡在屍檢時不小心被刀劃傷了,結果他因而遭受感染而死。塞繆維斯參與了這位同事的遺體解剖,觀察到他的傷口與許多產褥熱死亡的產婦傷口類似,使他更加確信是醫師在屍檢後,因為雙手不淨,將屍體上致命的毒素傳播給病人,造成死亡。在同年的五月,塞繆維斯在病房的主治大夫克萊醫師的認可下,發布了一道嚴格的命令:每個醫護同仁在探視病人之前都必須仔細把手洗乾淨,病房一定要用氯化鈣消毒,自此以後兩年間,第一產房死於產褥熱的病人數顯著下降,和第二產房差不多。塞繆維斯將這樣的發現通報給維也納的醫學會後,開始遭到許多無情的攻擊,其中最為嚴厲的,竟然是原先支持他的克萊醫師,直接要求他解散洗手的教育委員會。塞繆維斯遭到解職,並痛苦的返回到布達佩斯的醫院擔任產科醫師,由於他堅持實施消毒及洗手的政策,他所服務的聖洛可醫院幾乎阻絕了因為「產褥熱」而死亡的個案。一直到1894年,塞繆維斯的觀念逐漸被接受,布達佩斯立了碑紀念他的成就,離他提出洗手和重視清潔消毒的理念,已經過了快50年。至於現今被政府鼓吹的洗手之重要性,只能說是再次強調舊有的觀念,談不上什麼再次革命,我們只是站在前人努力的基礎上,希望做得更好而已。歷史和醫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此簡單的一個作為,便能夠降低人與人之間的病菌傳播,雖然有些麻煩,但何樂而不為呢?(本文作者/蘇上豪)(摘自/開膛史/時報出版)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新竹市自今年1月份至今,因腸病毒停課共26班次(19班幼稚園、4家托嬰中心、3班國小),衛生局表示腸病毒通常流行期都在四到六月,我國自4月起陸續通報腸病毒重症病患,鑒於腸病毒疫情日漸升溫預防腸病毒,請落實洗手及注意重症前兆並儘速就醫。目前我國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衛生局呼籲,加強校園宣導落實勤洗手,並針對國小、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幼學童常去的速食餐廳、大型百貨賣場與遊樂區等,展開不定期洗手設備及腸病毒相關防治措施聯合查核。衛生局表示,將展開推動校園定時播放洗手歌,以強化並養成學童勤洗手,發簡訊提醒家長及師生一定要落實洗手五步驟、加強洗手五個時機,就是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而且洗手時間要達二十秒,並擦乾雙手,才能避免腸病毒找上門。今年迄今腸病毒重症全國已有4例,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新竹市衛生局局長洪士奇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洪士奇呼籲,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除依醫師指示治療外,最好讓病童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或直至無發燒現象,儘量不要參加任何活動,避免傳染他人,並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併發重症,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應立即送到大醫院治療,以遠離腸病毒的威脅。

手真的洗乾淨了嗎? 七字訣正確洗手步驟

手真的洗乾淨了嗎? 七字訣正確洗手步驟#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5月5日是「手部衛生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配合台大總院舉辦「2013世界手部衛生日—疫病蔓延,勤洗手保平安」活動,傳達正確洗手觀念並教導民眾正確洗手方法。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孫瑞昇帶領一級主管及醫護人員一起示範正確洗手步驟(七字訣:內、外、夾、弓、大、立、腕),利用特製之螢光乳液塗抹於手部模擬為細菌,再藉由正確洗手的動作將螢光乳液洗淨,再以UV紫外線燈檢測是否有殘留之螢光劑,用以檢測有無將手洗乾淨,期達宣導之目的。孫瑞昇表示,隨著大陸H7N9感染案例越來越多,民眾聞鳥色變,相信民眾現在若接觸禽鳥後一定會洗手。然而,不只是禽鳥,對於其他飼養的犬貓等動物,民眾在接觸後也應正確洗手。此次透過活動來提升民眾對手部衛生的認知及學習正確洗手的技術,並且也期盼門診現場民眾將相關資訊帶給家人及朋友,讓手部衛生落實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使得大家都能保有健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控制小組護理師梁蕙菁表示,洗手時機有很多,像是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提醒民眾要多洗手。梁蕙菁強調,落實手部清潔的正確性,可降低病菌感染。(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