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

腸病毒升溫免驚!小小醫護教你5步驟

腸病毒升溫免驚!小小醫護教你5步驟#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母親節甫過,而媽媽們一向最掛心的永遠都是家中的寶貝,且每年4至6月腸病毒來勢洶洶!媽媽們總擔心寶貝會不會被傳染?若得了腸病毒該怎麼辦?因此,為體認媽媽們的辛勞,恩主公醫院在母親節前舉辦小小醫護體驗營,指導兒童正確的衛生保健知識,解決家長在衛生教育上的困擾。此外恩主公醫院也結合周邊基層診所,成立了兒科守護圈,打造無醫療溝通障礙的雙向轉診平台!不再害怕進醫院!女童立志要穿醫師袍!恩主公醫院舉辦的小小醫護體驗營,讓社區兒童進入醫院穿上醫師袍,進行誓詞宣誓儀式,讓每位都成為小小醫生、小小護士,並體驗聽診器的使用,消除兒童對於就醫看診的抗拒感,不再看到白袍、聽診器就大哭。參與活動的鄭小妹妹表示「我以後長大要當醫生!因為可以照顧很多小朋友,讓大家都不會生病不舒服,不用到醫院打針吃藥。」恩主公醫院每年約有百例住院腸病毒病童,而4至6月間案例就佔總數的4~5成,由於目前正值腸病毒流行高峰期,恩主公醫院希望藉由此次闖關活動,教育兒童正確衛生保健知識,如:戴口罩的重要性、正確洗手及刷牙方式等,鄭小妹妹說「洗手的步驟是:濕、搓、沖、捧、擦,而且要用肥皂搓15秒,才有把手洗乾淨!」,平時小朋友洗手都認為只要有碰到水,濕濕的就是把手洗乾淨了,恩主公醫院透過體驗營建立正確衛生習慣、促進兒童健康,解決媽媽們平時擔心的衛生教育問題,孩子的健康快樂,成為最好的母親節禮物。雙向轉診發揮分級醫療!一般診所跟醫院間的轉診資訊串聯,常造成醫療資源的重複使用,延宕病童的治療時間。因此雙向轉診是醫界趨勢!恩主公醫院吳志雄院長表示:藉由守護圈之資訊整合平台,打造順暢雙向轉診機制,落實醫療分級制度,以便後續能順暢銜接病童康復期的追蹤治療,打造無醫療溝通障礙的兒童守護網絡。

過度洗手反效果?粗糙乾燥更易使壞菌附著

過度洗手反效果?粗糙乾燥更易使壞菌附著#洗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殺菌就是殺人!」—這是某位知名微生物學者所說的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禁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說得太好了!」說得真的太好了,讓我佩服極了。因為我們一定要與細菌共生。拜腸道裡面的常駐菌所賜,我們得以有效地吸收營養,挑出壞東西,把它排出體外。此外,拜常駐菌所賜,我們方得以保有免疫力及抵抗力。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卻還是會因為一點小感冒,而隨便服用抗生素。雖然最糟糕的是因為感冒就開立抗生素的醫師,但是服藥的人也有錯。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去看醫生,然後很感激似地把藥吃下去,這種壞習慣根深蒂固地殘留在我們日本人的本性裡,這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情況。對於與我們共生的細菌而言,抗生素是極為惡質的天敵。消化道內的常駐菌,將幾乎死於抗生素的手下。這等於我們違反了規定,無視與它們共生的約定。而常駐菌不僅僅只有腸道細菌而已。我希望各位不要以為自己的手掌非常乾淨,乾淨到連一個細菌都沒有,不知各位實際的想法如何呢?實際上,就體外來說比較常清洗的手掌,據說也存在數百至上千個細菌,而這些細菌幫我們防堵外來侵入的細菌增殖,幫我們抵禦紫外線的傷害。但是,如果我們討厭手上有細菌、覺得不乾淨,因而洗手過度的話,不但手部變得粗糙乾燥,還將使得致病壞菌容易附著在手上,進而容易侵入體內。換言之,這也是「過猶不及」,過度而莫名地討厭微生物,並且把它殺死,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如此一想,或許就不會認為「殺菌就是殺人」是一句誇大的話了吧!當然,當我們無法掌控的龐大有害物質蜂湧而至,常駐菌也無法抵擋。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留心食物的鮮度及平常的衛生習慣,但是也千萬不要潔癖過頭了。無論什麼菌,只要殺了就安心,到處去把充斥於市面上的「除菌、抗菌商品」買回家備妥,用殺菌效果高的香皂洗澡。這種過度偏愛乾淨的人,是該重新信任常駐菌的能力,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時候了。讓常駐菌不受到有害藥物及殺菌劑的干擾,在開心活潑的狀態下於身體運作,方得以稱得上是健康度高的身體。(本文摘自/打造身體一生不積毒的方法/天下雜誌出版)

胸部大、穿調整型內衣易得乳癌?10大Q&A必知

胸部大、穿調整型內衣易得乳癌?10大Q&A必知#洗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坊間耳語、傳聞,加上網路搜尋資訊便利,許多有關乳房病症或乳癌錯誤的訊息到處流傳。不實的傳聞增添乳癌防治的困擾,女性朋友道聽塗說也常引起不必要的驚慌,甚至誤導觀念而疏於防範。針對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言,我覺得有必要導正,建立女性朋友對乳癌防治的正確觀念。Q1)胸部大或有副乳的人比較容易得乳癌?錯!胸部大小跟罹癌機率無關。但胸部豐滿的女性有腫瘤可能比較不容易以觸診摸到,發現時情況通常已較為嚴重。同樣地,有副乳的女性,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因為副乳有乳腺,所以要注意定期檢查。Q2)穿調整型內衣會得乳癌?錯!有傳言指出,常穿調整型內衣會壓迫腋下淋巴瘤,進而導致乳癌,這項說法並非正確。穿著太緊的內衣確實可能造成乳房疼痛或磨擦紅腫、破皮,但不會導致乳癌。Q3)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我才會得乳癌。我的家族中沒有人罹癌,所以我不用擔心?錯!遺傳只佔乳癌的10~15%。換句話說,85%罹患乳癌的婦女都不是來自有罹患乳癌的家族。所以,即使家族裡沒有人罹患乳癌,每年還是要做一次的乳癌篩檢。Q4)我沒有什麼乳房不適,不需要做乳癌篩檢,自己檢查就好?錯!國人普遍認為「沒有任何不適,就不需要做篩檢」。其實,乳癌篩檢的目的在於「沒有症狀之前就能及早發現,以達及早治療之效」,這樣才能讓癌症對生命的危害降到最低。而自我檢查不容易發現早期乳癌,一旦摸到硬塊,通常都已經是乳癌二期了。因此,女性朋友除了每個月的乳房自我檢查之外,一定還要定期做乳癌篩檢,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Q5)我的乳房有囊腫和鈣化點,以後會變成乳癌嗎?六成以上女性都會有乳房纖維囊腫的經驗,如果確定是乳房囊腫,不會變成乳癌組織。除非是當時診斷錯誤,超音波報告為乳房囊腫的女性,最好繼續追蹤。如果檢查是有微細鈣化,就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因為有某些特殊鈣化點仍有20%的機率轉化乳癌。Q6)良性乳房腫瘤不會變成乳癌?錯!少部份良性腫瘤多年之後,還是有若干可能會變成乳癌,跟正常組織的機率是一樣的。Q7)我罹癌至今已超過五年,所以我的乳癌不會復發?錯!乳癌雖然最常見在2~3年之間復發,但是它其實是會在任何時候復發。根據統計,75%的患者在6年內復發,另外25%的患者可能在10年內復發。Q8)如果我的乳房裡面有一個硬塊,那就一定是乳癌?通常摸到的乳房硬塊大部分不是乳癌。它們可能是囊腫、或是良性的纖維囊腫、或是纖維腺瘤。但硬塊也有可能是癌前病變,必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總之,摸到乳房有硬塊時,先不要驚慌,進一步接受檢查才是正確的方法。Q9)聽說乳癌多半是不痛的,我的乳房硬塊會痛,所以應該不是乳癌?大部分的乳癌硬(腫)塊是不會痛的,但是痛或不痛並不能斷定是或不是乳癌。也有些婦女認為不會痛的硬塊就不是乳癌,這是錯誤的觀念。痛與乳癌,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連,只要發現乳房有硬塊都應盡速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Q10)我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所以我不必擔心會罹患乳癌?乳房攝影能檢出大部分的乳癌,但那只是篩檢的工具而已。每5個乳房硬塊當中就有一個是乳房攝影照不出來的。所以,女性每一年都要找專業醫師做一次乳房檢查。如果發現有硬塊,即使上一次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也一定要盡快就醫。(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開學恐掀腸病毒疫情!近2年增2.5倍

開學恐掀腸病毒疫情!近2年增2.5倍#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國內各級學校開始陸續開學了,新北市衛生局呼籲家長,加強小孩勤洗手習慣,以免腸病毒上身。衛生局指出,近2年9月份開學後,因幼童互動與接觸更加密集,每週通報腸病毒個案數,皆為當年度7、8月份每週通報的2.5倍,家長及學校務必提高警覺加強防範。萬一併發重症,要馬上送大醫院診治。衛生局表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可引發多種疾病。主要經由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潛伏期約3到5天。感染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或只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但有時會併發重症,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等,甚至死亡。開學後孩童互動頻繁  慎防腸病毒疾管科陳小燕科長指出,每年的開學期間,都是感染腸病毒的高峰期,教托育機構依規定於知悉機構內有腸病毒感染(含疑似)學幼童,應於48小時內通報。統計102年、103年7、8月份暑假期間,平均每週通報人數分別為79人、55人,但當年度9月份平均每週通報人數則分別為200人、129人,通報人數增加平均2.5倍。他也提醒,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在家休息並留意有否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要立即送大醫院以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研究:勤洗手減少2成感染流感風險

研究:勤洗手減少2成感染流感風險#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雙手最容易沾染病毒和細菌,如果碰觸到口鼻、眼睛,可是給病毒入侵人體的大好機會, 所以隨時「保持雙手清潔」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可別小看每天這個小小的動作,根據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勤洗手可以減少被感染和傳播疾病的機會。這項研究,是研究人員在英國流感流行期間讓1萬6千個家庭參與此實驗。結果發現,勤洗手可以降低14%感染各種細菌的風險,並減少20%感染流感病毒的機會。同時,也減少了他們去看醫生和服用抗生素的次數。流感高危險群   每日洗手次數別低於10次一般人一天至少會洗五、六次手。但專家指出,應該把一天洗手的次數增加到10次,這樣才能大大減少細菌和感染病毒的機會。尤其是那些感染流感的高危險群,如免疫力較差的人、老人和嬰幼兒及具有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者,更應該增加每日洗手次數,有助免於病菌威脅。而洗手該怎麼洗也是有訣竅的,根據疾病管制署所提供的正確洗手五步驟,記住口訣「濕」、「搓」、「沖」、「捧」、「擦」才能有效預防病毒感染:●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搓/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兩手交叉並互相摩擦,兩手搓揉手掌及手背,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此動作至少須20秒。●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 。●捧/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擦/用擦手紙、乾淨的毛巾或手帕將手擦乾淨。如此才能將雙手洗淨。

腹瀉必有因!調查:5成國人飯前未用肥皂洗手

腹瀉必有因!調查:5成國人飯前未用肥皂洗手#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夏季氣候潮溼炎熱,是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根據疾管署調查結果顯示,有約五成民眾吃飯前不會用肥皂洗手,近四成民眾上廁所後未使用肥皂洗手。疾管署呼籲民眾,暑假不論出國旅遊,或參與國內休閒活動,應時常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百起腹瀉群聚 4成民眾廁後竟未用肥皂洗手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104年迄今共通報205起腹瀉群聚,近期以諾羅病毒感染為主,其次為沙門氏菌及腸炎弧菌,主要發生於餐飲旅宿業者。據調查顯示,有半數民眾吃飯前不會用肥皂洗手,近四成民眾上廁所後未使用肥皂洗手。另外,五成民眾誤以為真空包裝的食品可完全避免細菌,近四成的民眾誤認不小心吃了不安全的食物應該馬上催吐,還有近四成民眾沒有使用不同砧板處理生熟食。雖然大部分民眾知道海鮮類食物需煮熟後再吃,但仍有三成的民眾不知道貝殼類的海鮮,煮到殼開了需要再多煮3到5分鐘。提醒民眾,避免生飲生食,尤其貝類海鮮務必烹煮至全熟;餐飲業者應確保遊客飲食安全,處理食材也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降低感染疫病的風險。出國勿買路邊冷飲 注意個人衛生疾管署提醒,養成良好飲食及衛生習慣,切勿生食生飲,用餐前務必洗手,以維護自身健康。尤其暑假出國旅遊,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向衛生條件不佳的攤販購買食物及冷飲,並盡量飲用瓶裝水,降低腸道傳染病的感染風險。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並確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

腸病毒蠢蠢欲動 上週就診人數增2成

腸病毒蠢蠢欲動 上週就診人數增2成#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腸病毒門診就診人次共6,647,較前一週就診人次增加兩成,加上時序已逐漸進入夏季,腸病毒將更為活躍,國內適逢缺水旱象,部分地區已實施第三階段限水,為防範腸病毒感染,因此,提醒民眾在限水期間,應落實「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觀念,別因省水忽略手部衛生,才能降低腸病毒感染機會。限水期間備兩桶水 氯漂白水+清水更衛生疾管署表示,限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請民眾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勿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並在沖洗時,留意水龍頭的水量勿轉到最大。至於在無自來水,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的情況下,可準備兩個附有水龍頭的儲水桶,其中一桶裝入3至5ppm含氯漂白水,另一桶裝入,並依下列步驟洗手即可。1)打開裝有含氯漂白水的儲水桶水龍頭,以小水量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漂白水進行第二次沖洗。2)打開裝有清水的儲水桶水龍頭,將手部殘留的漂白水洗掉後,再以乾淨毛巾或紙巾將雙手擦乾。防範腸病毒 勤洗手很重要疾管署再次提醒,正確勤洗手才是防範腸病毒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法,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學校、幼兒園及托育機構要特別注意防範,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防止密切接觸時造成病毒感染或傳播。

限水防疫不可少!勤洗手遠離腸病毒

限水防疫不可少!勤洗手遠離腸病毒#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國內缺水問題日益嚴重,現在部分地區已紛紛進入第三階段的限水,但隨著氣溫逐漸回溫,5月至6月將進入腸病毒流行季,若因此忽略了手部衛生,恐將容易引起校園腸病毒疫情。對此,疾管署提醒民眾,在限水期間應落實「當用則用、當省則省」的正確觀念,雖然節約用水很重要,但手部衛生絕不能因此打折,以免腸病毒在不自覺中,悄悄找上門。腸病毒不易察覺 唯有勤洗手才能預防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中生存與傳播,多數的腸病毒感染者,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所以,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學校、幼兒園及托育機構要特別注意防範,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才能降低密切接觸時感染與傳播的機會。另外,疾管署表示,限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仍請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洗手,勿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沖洗時水龍頭的水量可調整至較小的水量沖洗乾淨即可。如無自來水,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時,可泡製3至5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之儲水桶,自龍頭流出供洗手之用,先用小水量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打開儲水桶水龍頭以少量水沖洗雙手,最後再以清水洗掉殘留的漂白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