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

”膝”望無窮 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有法寶!

”膝”望無窮 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有法寶!#類固醇

俗語說:「人未老,關節先老」,即便是機器,經年累月的使用也會有損壞的一天。尤其是越精密的機器,越容易磨損。人類的膝關節就是如此。膝關節是構成人體最精緻的部位之一。北醫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 - 張棋楨醫師表示,膝關節為大小腿骨骼交接處猶如齒輪,中間有富彈性的軟骨,其週邊附著支持關節活動的韌帶及肌腱,這些組織彼此巧妙配合,讓我們能站立、行走、蹲跪、跑步、跳高、上下樓梯。膝關節到承受身體多少重量呢?站立時,它便承受了幾乎相當於體重的重量。平地行走時為體重之四倍;爬昇時為體重之七倍;跳躍時為實際體重之十五倍。舉例說明,一個體重五十公斤的人,其膝關節在跳躍時,所承受的壓力為七百五十公斤。膝關節雖然是一部構造精良的機器,然而每天承受這樣巨大的負擔,隨著年齡增長,軟骨不斷磨損,韌帶及肌腱的彈性慢慢消失,若再加上過胖的體重及不適當的運動,任憑怎麼樣耐用的機器也會有運轉失靈發生障礙的一天。根據醫學統計只要活得夠久,人終其一生,不管是男是女,幾乎都會被某種程度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困擾,超過五十歲的人發生率為二十~三十%,到了七、八十歲可高達七成左右。北醫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 廖學聰醫師指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常見原因如下: (一)老化;(二)關節有外傷;(三)因新陳代謝疾病所引起,如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四)關節有細菌感染等疾病,在治癒後,容易退化;(五)體重過重者;(六)先天性關節結構不良。 一般來說,病人會抱怨膝蓋疼痛,不能蹲跪,無法久站,上下樓梯困難,坐久了就站不起來,早上起床時會有關節僵硬的感覺,逐漸地關節腫脹連移動走路都會痛,甚致關節變形,當天氣變冷或潮溼時會加重關節症狀,故常被稱為退化性的「風濕」猶如氣象台一樣。美國風濕病醫學會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有以下的診斷標準:(一) 膝關節疼痛併以下任一點区年齡大於40歲参晨間僵硬小於30分鐘哑關節活動時有霹啪聲。(二) X光片顯示有骨刺,關節腔變窄。符合(一)及(二)即可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張棋楨醫師指出,大多數人習慣地相信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老化過程的一部分,它的病程沒辦法被遏止或改善。這是錯誤的觀念。根據近年來國外知名的風濕期刊研究報告支持,其實退化性膝關節炎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可供患者選擇:(一)藥物治療方面:第一類-改善症狀的藥:最近新型的非類固醇止痛抗發炎藥物(CO-2抑制劑)能減輕關節發炎疼痛,且避免腸胃的副作用及腎毒性,有別於傳統的止痛藥,可降低病人對止痛藥的害怕與疑慮。第二類-修飾關節構造的藥:意味著這些藥物是真正在治療關節軟骨組織構造,不只是減輕關節疼痛發炎而 已。口服葡萄醣胺及軟骨素和關節內注射玻尿酸是屬於此類藥物。1. 葡萄醣胺(glucosamine)及軟骨素(chondroitin):這二種物質為天然的營養劑(有軟骨保護劑之稱),是關節內軟骨細胞合成醣蛋白 (軟骨成份)所必需之原料,可刺激軟骨細胞增生,恢復退化及修補損傷軟骨細胞的功能。廖學聰醫師說,口服葡萄醣胺及軟骨素後之分佈情形亦經證實能被膝關節軟骨快速地吸收,同時具有緩和的抗發炎作用。所以早期診斷並服用此類藥物是積極的方法之一。健保有給付此藥但規定適用於六十歲以上的病人,且一年內只可使用六個月。 2. 關節內注射玻尿酸:玻尿酸(Hyaluronic acid,有關節潤滑劑之稱)本身即為關節軟骨組織的一部分,也是關節液的成份,可刺激軟骨細胞增生、保護潤滑關節及降低發炎反應,現在已有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製劑(如Artzd、Synvisc、Hyalgan等)在各個國家使用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關節退化嚴重(X光分類為第四級)則治療效果不佳。玻尿酸僅適用於膝關節退化,標準的療程為每週注射一次,要連續五週,至於是否能治療其它的退化關節如髖、肩等,有小型的研究報告然未有結論。(二)復健治療:病人應儘量避免蹲、跪、跑、跳、爬或上下樓梯。必要時可使用拐杖或矯正鞋以減輕膝關節的負擔。肥胖的人應減肥;張棋楨醫師鼓勵病人多做抬腿運動、游泳或騎自行車來加強大腿肌力;其他還包括熱療、電療、短波等。 (三)手術治療:當關節嚴重退化軟骨磨損殆盡變形時可用切骨術、清創術或人工關節置換來恢復關節功能。廖學聰醫師強調,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遠景通常是良好的,雖然病程是長期慢性地,經由藥物治療、適度運動、關節保養及復健便能獲得控制不會再惡化,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疼痛或畸形的現象。就現在而言能改善或治療關節退化的藥物不斷地在研發上市,再加上先進的人工關節替代手術,已提供了無窮希望及提昇生活品質的保障。患者應該積極去面對它,千萬不可氣餒。

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 脫臼機率低

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 脫臼機率低#類固醇

當髖關節受到酗酒或類固醇影響,造成缺血性壞死,或因為先天發育不全,造成關節提早磨損,使的年輕人就有關節炎而造成行動困難。雖然人工髖關節置換已經是常規手術,但因為年輕人活動力大,植入人工關節多年後,磨損仍然是必須面對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陳弘毅表示,因為年齡老化造成退化關節炎,必須進行髖關節置換時,手術中主要問題與骨質疏鬆以及骨頭形狀比較有關係,如何植入一個合乎病人大腿骨粗細的人工髖關節,在現代骨科技術已經不是大問題。因為病人比較年長,活動力較弱,傳統金屬頭對PE塑膠碗摩擦係數雖然比人類自身軟骨對軟骨摩擦大,也比較沒有關係。但是如果同樣材質用在仍然需要大量活動的年輕人身上,就可能在十多年後出現磨耗,而造成必須重新翻修再置換問題。陳弘毅指出,人體不是機器,第一次置換的人工關節壽命若是只有十多年,第二次置換的人工關節壽命常常只有第一次的一半,第三次則更少。因此除非是固定不良或是感染造成不得已必須翻修再置換以外,植入人工關節所使用材質,在不斷研究改進中都已盡量減少摩擦係數,以追求使用壽命更長為目標。目前醫療市場上所使用的人工髖關節摩擦係數最低有兩種:第一種是精密陶瓷頭對陶瓷碗,第二種則是精工磨成的金屬頭對金屬碗。兩者摩擦係數相差不大,都比人類自己原有軟骨頭對軟骨碗摩擦係數要低近十倍,也因此可使用年限大幅增加,兩項產品各有千秋,難分軒輊。陳弘毅說,人工髖關節有第三種選擇。人類髖關節是一個球在碗中旋轉的關節,因此目前標準人工髖關節基本結構可以分成四個部份:大腿骨部份有卡入股骨髓腔中間的金屬莖以及放在莖上的頭,骨盆部份有固定在髖臼的金屬碗以及卡在金屬碗中負責接觸面的塑膠碗,由頭在塑膠碗中旋轉達到活動目的。主要關鍵是為了植入股骨髓腔中間的金屬莖,一定要把原有股骨頸切除,才有辦法做到。對股骨頸沒有任何破壞的人而言,切除股骨頸雖然是不得已方式,但終究是一種不必要傷害,也因此英國人發明表面置換人工髖關節,提供第三種選項。陳弘毅說,所謂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設計構想出發點,就是在不要切除股骨頸,因為關節破壞都只有在軟骨表面。所以置換時可以只把壞掉表面磨除,再換上人工製作關節表面即可。以前因為工業技術較差,這個目標不容易達到,現在技術改進,已經可以完成。近來國內已經引入,雖然因為技術較為困難,醫療市場上並不常見。陳弘毅強調,陽明醫院骨科在十多年前已經為多位年輕病患植入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歷經多年追蹤,成效良好。人工髖關節的破壞,常常造成病人生活大破壞,置換後宛如新生。但是因為人工髖關節金屬頭或陶瓷頭一般都比較小,脫臼機率較高,病人關節活動角度因此受限,比如不能坐在太低椅子上…等,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因為金屬頭大小跟原有關節大小相同,脫臼機率大幅下降,因此病人活動幾乎完全不受限。目前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為了使病患能有更多選擇,不論傳統人工髖關節、陶瓷髖關節、精密金屬頭髖關節、或是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一應俱全,配合病人病情狀況,可說是病患最大福音。

胃藥不捍”胃” 吃藥觀念要正確

胃藥不捍”胃” 吃藥觀念要正確#類固醇

多數人認為西藥會傷胃,服藥時需配胃藥來保護,這是錯誤觀念或習慣。大部分制酸劑都是指示用藥,亦即有足夠安全性,民眾大多可以自行在藥局或藥房購買服用。但制酸劑仍是一種「藥」,如果長期拿來「配藥」吃,還是有副作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藥劑科主任王淑孟說,少數會傷胃藥品如阿斯匹靈、類固醇及非類固醇消炎劑等,但也不是所有服用這些藥的人都會受到影響,往往需長期服藥或患者本身原來就有胃部不適症狀,醫師才會斟酌情況開些胃藥或隨餐點服藥以降低刺激性,原則上能不吃就不要吃。王淑孟表示,胃藥包括有制酸劑、潰瘍癒合劑、抑制胃酸分泌製劑與抗胃部痙攣劑等等。一般所稱胃藥多是指制酸劑,劑型可分為胃乳、胃散、嚼片等三種型態,因劑型不同,吸收速度也有不同。其中以胃乳吸收速度最快,嚼片則最慢。注意胃乳服用前最好先搖勻,避免懸浮液因靜置,造成上下濃度不均,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胃藥包含的成份不同,有鋁鹽、鎂鹽、鈣鹽或鋁鎂混合製劑等,如胃酸過多而導致胃部不適或疼痛時。其可中和胃酸而緩解不適症狀,一般而言,制酸劑算是安全性高藥品,但若長期、高劑量服用或併服其他藥品時,也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王淑孟說,胃酸是體內殺滅細菌第一道防線,長期服用胃藥,胃內酸鹼值持續升高,則可能因胃酸過低造成胃腸細菌過度生長。另外,即使是胃藥也可能對人體引起不良反應,如鎂鹽會產生緩瀉作用、鋁鹽易產生便秘現象。胃藥也會與一些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如會影響某些藥品吸收,也會使某些腸溶錠提早在胃分解而失去作用等等。王淑孟提醒,如遵醫囑確實需要服用胃藥時,最好先服胃藥,約半小時至1小時後再服用其他藥品,另外,胃藥制酸劑一般體積較大,不苦,具芳香味,千萬不可勉強吞服,應將胃藥咬碎,才有助於迅速在胃部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某些藥品對胃產生刺激性傷害。在服藥期間若有明顯因服藥而引起的胃部不適時,應請教醫師或藥師。另外如就診1位醫師以上時,要注意胃藥是否重覆開立。

善用「藥物過敏卡」 就醫安全有保障

善用「藥物過敏卡」 就醫安全有保障#類固醇

藥物過敏,顧名思義,即是吃了、抹了或打了藥物之後所引起的「過份敏感」現象,藥物會引起過敏,是由於體內的免疫系統將藥品視為外來物質而產生一種免疫球蛋白 E (簡稱IgE)的抗體,這種抗體與體內的某些細胞結合後,促使一些會引起過敏症狀的物質釋出。澄清醫院平等院區藥劑部 - 張君婉指出,藥物過敏在皮膚方面的症狀,如發疹、發紅、發癢;呼吸器官方面的症狀如鼻炎、氣喘、呼吸困難;其他如發燒、關節痛、休克、暈眩、心跳異常、心律不整等。 藥物過敏的種類可分(一)立即型:在服藥後一小時內例如全身型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二)加速型:發生在服藥一小時以後,三日內例如蕁麻疹、哮喘。(三)延遲型:發生於第一次接觸藥物的三日以後,如黏膜與皮膚的症候群:皮疹,剝落性皮膚炎、貧血、血小板數目減少、白血球數目減少。理論上,任何藥物都有可能引起過敏,藥物過敏是和個人體質有關,任何藥物都可能有人對它過敏,只是發生機會的大小而已,發生時的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張君婉說,當您懷疑藥物過敏時,可以先停藥,若症狀嚴重時就應儘速就醫;如果是輕微症狀,也可先打電話詢問醫師或藥師處理方式。《藥物過敏卡保障自己》當確定藥物過敏的藥品時,請記得向醫師或藥師拿取藥物過敏反應紀錄卡,記載發生過敏的藥物名稱及藥物過敏發生的症狀等。張君婉建議,將藥物過敏卡與健保IC卡一起放置,並於就診時出示給醫師看,方便讓醫師知道您曾對何種藥物過敏,以避免再次處方相同的藥物。這將是對自己用藥安全最大的保障。

痛風患者 冬天進補宜忌口 醫師籲:多喝水

痛風患者 冬天進補宜忌口 醫師籲:多喝水#類固醇

冬天氣溫驟降,此時來碗熱呼呼的補湯是最適合不過了,但是許多民眾在吃多了燒酒雞及薑母鴨等進補食物後,興致一來小酌幾杯酒更是在所難免,因此原本就有痛風的患者,紛紛在寒流來襲的這段期間往醫院報到。光田醫院風濕免疫科吳全成醫師表示,由於進補的食材中多少都含有酒類或高普林等食物,本身患有痛風病史的人,一不小心攝取過多這類型的食物,就容易讓體內的尿酸值竄高,引發急性痛風。這些患者往往來醫院就診時,常常痛到無法走路,進出都得靠輪椅或需人攙扶,處境十分不便。吳全成醫師指出,自從入冬以來,患有痛風的病人就較往常更頻繁的出入醫院,尤其以四、五十歲的中年男性,本身為肥胖、嗜酒、嗜吃高普林食物或服用藥物及缺水等痛風的高危險群,在遇上寒冷的天氣後,更容易引發急性痛風,臨床上就看過患者前夜才參加完宴會,隔天早上卻痛著醒過來且雙腳無法走動的案例。由於痛風的早期症狀是出現單發性關節炎,患者會有紅、腫、熱、痛的感覺,根據患者本身形容發作時的痛像針紮、如刀割,長久下來手腳漸漸變形,會出現奇形怪狀的痛風結石,甚至手腳僵硬變形,造成日常生活如穿衣的不便等,久而久之造成腎臟損壞,變成往後必須洗腎的結果。吳醫師表示,由於目前治療痛風的方式,是在急性發作時給予秋水仙素、或非類固醇止痛劑抑制疼痛,但根本之道仍需控制好體內的尿酸濃度,因此,吳醫師呼籲有痛風病史的人,平日就應保持正常的飲食起居,尤其接近年終接踵而來的尾牙、望年會不斷,更應避免大吃大喝的應酬聚會,萬一無法推辭,也要少喝幾杯,最好是以茶代酒,心意到就好;另外,高普林食物指的是較緻密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香菇、濃肉汁等也少碰為宜,才能避免引發痛風的危機。

解黑便?!寒冬慎防上消化道出血

解黑便?!寒冬慎防上消化道出血#類固醇

王伯伯(化名)最近膝關節疼痛難耐,就自行到藥房買「消炎藥」服用,幾天後忽然解大量的黑便,眼前一片黑暗,就在廁所暈了過去。您可能已經猜到,王伯伯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失血過多而休克。在胃腸科住院病患中,有很大比例是由於上消化道出血,它是一個急症,必須立刻治療,才能避免併發症甚至生命危險。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 張君照醫師表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可能有吐血、解黑便(典型的表現是像柏油般黑黑亮亮的,若短時間內大量出血也可能解鮮血便)。若失血過多造成低血容積休克,可能會臉色蒼白、冒冷汗、頭暈甚至昏倒。臨床上將上消化道出血分成:1.靜脈曲張出血:大多是因為肝硬化引起門靜脈高壓而形成食道或胃靜脈曲張,其出血往往是爆裂性的,瞬間大量失血,危險性極高。2.非靜脈曲張出血:大多是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即民眾常服用的消炎止痛藥)、或壓力(如重大創傷、手術、敗血症等)所引起。其他原因有血管異常 (如Dieulafoy病變)、急性胃黏膜病變(如喝烈酒、服用藥物、吃麻辣火鍋所引起)等。 張君照醫師說,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首要在於穩定生命徵象,包括靜脈輸液、輸血、給予氧氣等。在初步穩定後,要儘快作胃鏡,其目的不只是診斷,更重要的是治療。若是靜脈曲張出血,可施行結紮術或施打硬化劑。若是高危險的潰瘍出血,如噴血、滲血、或露出血管,可以注射法、止血夾、熱探子等來止血。內視鏡止血後,仍須密切觀察及治療,包括空腹、靜脈輸液、輸血、藥物等;若有再出血現象,可能須重複內視鏡止血。當然,仍有少數患者出血太嚴重、出血部位難以內視鏡靠近、或超過內視鏡可深達的範圍,則可能須接受手術或血管栓塞術。張君照醫師指出,預防上消化道出血有下列原則:1.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烈酒等;減輕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2. 勿任意服用消炎、止痛、退燒藥。若有慢性肌肉關節疼痛,必須就醫治療,醫師會考量年齡、潰瘍病史、是否併用類固醇等狀況,而調整服用較不傷胃腸的止痛藥。3. 若曾有消化性潰瘍,又需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應考慮合併使用預防潰瘍藥物。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接受藥物根除治療後,可減少潰瘍復發及併發症。4. 若肝硬化合併食道或胃靜脈曲張,須規律作息、避免飲酒及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視需要服用抗B型或C型肝炎藥物,以減緩肝硬化的進展;可考慮藥物或內視鏡結紮術以預防出血。寒冬期間,上消化道出血似乎隨著氣溫下降而日漸增加。若您有前述症狀,千萬要立刻就醫;當然,最好是平時即注意胃腸的保養,胃腸顧好,身體就強健沒煩惱。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引發胃病變的危險因子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引發胃病變的危險因子#類固醇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的使用中,其對胃腸道的副作用包括;上腹不適、消化不良、疼痛,到十二指腸和胃的潰瘍、出血及更嚴重的穿孔、死亡等皆有;美國的報告指出,非類固醇抗炎藥的使用者約25~50%會產生上腹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導致10%的病人因此停用此藥。很不幸地,消化不良等徵兆,並無法用來預測胃腸併發症的產生,因為有50~60%產生非類固醇抗炎藥胃腸併發症者並無前驅症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盛煊醫師表示,在長期使用NSAIDs的人中,約有10~30%會產生胃、十二指腸潰瘍。然而依已發表的報告指出,以下的各項危險因子,在使用NSAIDs時,應加以特別注意。國外的研究指出,在沒有危險因子的NSAIDs使用者,發生潰瘍併發症為0.8%,只有一項危險因子為2%,有三項危險因子則達7.6~8.6%,有四項危險因子則高達18%。陳盛煊醫師指出,其中又以「老年人」和「先前曾有消化性潰瘍出血者」最危險。一、有消化性潰瘍出血之病史:1994年的研究證實,曾有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者,使用NSAIDs再出血的比例相當高,屬於非常高的危險群。二、有消化性潰瘍病史:此類病人使用NSAIDs再發生潰瘍之機會,約為無潰瘍病史者的17.1倍。2006年的研究報告亦指出,有潰瘍病史產生上消化道出血者為無病史者之5倍。三、年長者:年齡超過60歲的NSAIDs使用者,易造成致命性併發症,包括出血、穿孔等,而且可隨年齡的增加而成直線相關。2000年的研究表示,在60歲以上之病人,隨年齡增加危險率,每年可增加4%。四、同時合併使用類固醇:類固醇的單獨使用,是否會增加消化性潰瘍及併發症的產生尚無定論。有研究指出,NSAIDs使用者,若同時使用類固醇,則增加危險率至12 %,如果先前有潰瘍併發症,則危險值高達45 %。五、使用兩種以上或高劑量NSAIDsNSAIDs的胃傷害和使用的劑量成正相關,也會增加消化道出血之發生率。高劑量NSAIDs比低或中劑量危險度約為2倍,而且使用的NSAIDs不同,其出血率亦不同。有報告指出,使用兩種以上的NSAIDs,51%會產生潰瘍,而使用單一NSAIDs則發生潰瘍只有23%。六、併用抗凝血劑陳醫師表示,並無報告指出,使用抗凝血劑會增加NSAIDs潰瘍的發生率,然而國外1993和2002的研究卻發現,抗凝血劑的使用,可增加潰瘍出血達3倍,尤其因為阿斯匹林有抗血小板凝集之作用,危險性比傳統之NSAIDs更高。七、使用時間過長:2000年的研究指出,NSAIDs使用的時間越長,則發生併發症的機會越高。八、嚴重的全身性疾病,較易產生NSAIDs胃病變最近西班牙和美國的報告同時提到,每10萬個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的人中,每年有15.3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是低劑量(100 mg)阿斯匹林的使用者。因此,具有危險因子的NSAIDs長期使用者,包括長期使用低劑量阿斯匹林的心臟病患者必須特別注意可能的併發症。

顏面神經麻痺復原慢,耐心治療是上策

顏面神經麻痺復原慢,耐心治療是上策#類固醇

張女士(化名)一星期前有感冒症狀,早上起來刷牙漱口時,發現水會從左邊嘴角流出,左眼無法閉緊,趕緊往鏡子一看,發現自己臉歪嘴斜的,到醫院掛號經醫生檢查後,根據醫生診斷結果判斷為「左側顏面神經麻痺」並非中風,經過藥物治療後兩個月回診時已完全恢復。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葉炳強醫師指出,上述突發性一側臉部肌肉無力,又稱〝貝氏麻痺〞,是一好發於青壯年的毛病,年發生率約10萬人有20~25人,大部份原因未明,部份為病毒,特別是帶狀疱疹病毒感染。以不同程度的一側臉部肌肉,包括額頭、眼眶周圍、臉頰、嘴角無力、舌頭味覺下降,有時伴隨耳後疼痛及對聲音敏感等症狀。顏面神經是我們腦幹所發出的頭顱神經第七條,掌管臉部肌肉為主,除了〝貝氏麻痺〞以外,有約兩成是其他原因侵犯顏面神經所引起〈如:發炎、外傷、中風、腫瘤…等〉。葉炳強醫師表示,臨床診斷上會按照病患發生的經過、症狀的特點及伴隨的毛病作判斷,並非ㄧ定要做腦部掃描。治療方面,發病一週內使用中等劑量類固醇治療1~2週,配合臉部肌肉運動,2~3個月內約8成以上的個案均獲得相當良好的恢復。部分病人需要配合抗病毒藥物,眼角膜保護措施,甚至電療等輔助方法。葉炳強醫師強調,顏面神經的恢復較緩慢,甚至在前兩星期並不會有好轉起色,但八成以上的個案會在8~12星期有良好的復原,病人應有適當的心理準備。但仍有少數病人有一些困擾的後遺症或未能完全恢復,這一部分就需要和專科醫師作進一步的討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