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沒積極治療 身高縮水5公分

僵直性脊椎炎沒積極治療 身高縮水5公分#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僵直性脊椎炎不好好治療,除了嚴重骨骼關節會遭受破壞,當心身高也一併受影響!一名42歲的李先生,小學三年級開始腳踝出現疼痛,長期都在看骨科,直到十幾年前開始出現腰痛、肩膀痛後,才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但他的治療心態卻是「有痛才看西醫吃藥,不痛就不治療」,而且常使用偏方,包括拍打、放血、拔罐,結果症狀完全沒有緩解。直到他的頸部幾乎不太能動,身高也從181公分縮水變成176公分,才驚覺自己需要持續治療!不痛≠已控制   醫籲:應從根本抑制發炎高雄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王立峰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疼痛發作時,常有病患痛到寸步難行、影響生活。但是,疼痛並非持續發生、如影隨形,也造成許多患者常常把痛、跟不痛當成是服用藥物的指標、甚至是在疼痛的時候把處方藥物再併用成藥,讓自己暴露在重複用藥的風險中,長期下來可能傷肝、傷腎!且僵直性脊椎炎是需要長期的控制發炎,短暫、斷斷續續的使用止痛成藥應急,只會讓持續的發炎造成關節、骨骼的破壞與沾黏、甚至影響全身部位。持續發炎不處理  骨骼關節恐遭破壞免疫風濕科胡瑞潔醫師也解釋,對於病情控制不佳的病患,發炎指數仍是劇烈的話,健保也有給付生物製劑。而他提醒,生物製劑雖沒有口服止痛藥物造成肝腎代謝負擔的疑慮,但還是需要醫師指示下使用,並注意其副作用。並呼籲,若有長時間的晨僵、背痛、眼睛發炎、手腳、關節紅腫等症狀,應該趕快到免疫風濕科就診,以免耽誤病情造成疾病惡化。

【樂公益】ASYOURFRIEND過關斬「僵」接力賽!

【樂公益】ASYOURFRIEND過關斬「僵」接力賽!#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僵直性脊椎炎又稱「竹竿病」,好發於青少年,病程是漸進和緩地開始,常持續超過三個月。醫師表示,患者經常被誤認為是生長痛或是一般運動傷害,門診中也常發現,多數AS患者若有腰痠背痛現象,都先求助於民俗療法,發現症狀無法有效改善時,才求助風濕免疫科門診,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時,多已嚴重延誤,錯過治療的黃金期,導致脊椎沾黏造成行動受限,相當遺憾。有鑒於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為提升大眾對僵直性脊椎炎的認識,特舉辦「AS,YOUR FRIEND!」網路影片串連活動,邀請您用實際行動支持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們!並鼓勵患者積極運動,妥善就醫、規律用藥,與疾病共存,妥善控制AS。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活動辦法:Step 1 拍攝影片,運動傳愛,參加者要做一項運動!Step 2 上傳影片至Facebook,標記指名兩位好友接力傳愛!活動規則:(先拍影片後傳臉書)1)說出-我是XXX今天加入AS YOUR FRIEND 過關斬「僵」接力賽!2)做出-1項運動或是被指定運動3)標出-2個朋友一同來響應,並在影片中提及指定運動

【免費講座】僵直性脊椎炎輔導講座

【免費講座】僵直性脊椎炎輔導講座#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壯年男性常是家庭經濟支柱,正值為工作事業打拼的黃金時期,但是有一群為「僵直性脊椎炎」所苦的病友,擔憂自己健康影響工作、生活作息的同時,甚至因此不敢婚、不敢生!過去因為疾病資訊不發達,很多病友容易延誤就醫,甚至因為對疾病認識不足,經常感到焦慮不安,強忍身心病痛卻有苦難言。對此,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將於今年三月,舉辦「青春路上 過關斬僵 協會挺您 勇者無疆」病友團體輔導講座,邀請病友與家屬正確地認識疾病,期盼病友藉此能遵從醫囑及早診斷治療,並獲得家人的理解與關懷,在罹病路上可以一一過關斬僵,與病為友,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 青春路上 過關斬"僵"協會挺您 勇者無疆 病友團體輔導講座時間:3月29日(日)09:30~12:30地點:友愛大飯店發樓宴會廳(宜蘭市舊城東路50號8樓)洽詢:02-2549-6695

行動慢半拍竟變脊椎沾粘?勿輕忽僵直性脊椎炎治療!

行動慢半拍竟變脊椎沾粘?勿輕忽僵直性脊椎炎治療!#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年輕男性,由於該疾病無法被治癒,且會伴隨及影響一生,因此常有患者消極面對治療,導致病情惡化!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洪維廷醫師分享,曾碰過一對兄弟先後被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其中,弟弟剛開始是下背痛、影響行動力,利用消炎止痛藥緩解,卻因為沒有定期服藥,最後連口服藥物也無法緩解疼痛,甚至還出現脊椎沾粘、虹彩炎等問題。下背痛、晨間僵硬、像「木頭人」動彈不得?恐患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剛開始的症狀是下背痛,伴隨著晨間僵硬的問題;當患者固定一個姿勢太久,要開始活動的時候,會發現身體一時之間如「木頭人」般僵硬得無法動彈,當病情惡化到一種程度時,眼睛還會出現虹彩炎、畏光、脊椎沾黏等狀況。醫師提醒,假使不積極治療,當關節處沾黏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時,在脖子、胸、腰的脊椎關節更難以動彈,還可能因為突然的外力撞擊導致骨折的發生。止痛藥、口服藥劑無法緩解發炎時 考量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在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上,過去常見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口服藥來做控制。洪維廷醫師強調,除了早期診斷及積極復健運動外,假使止痛藥、口服藥劑無法緩解患者的病情時,經醫師評估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來治療。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針對風濕免疫疾病病友,及部分該科別醫師進行用藥調查,發現患者最關心生物製劑以下5種面向,建議可依此與醫師進行討論,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1)問療效/每種生物製劑的治療都有一定成效,且各有各的特色,需與醫師進行討論評估。2)問種類/了解所有的種類,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物製劑。3)問副作用/了解各種生物製劑的副作用,才能預先做好副作用管理。雖然生物製劑能夠抑制體內發炎反應,但另一方面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尤其是結核病感染。臨床發現曾經感染過結核病的患者,再次復發的可能性比較高;此外,B肝患者或帶原者也需要在用藥前先做評估。4)問長期效果/僵直性脊椎炎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才能穩定控制病情。5)問健保/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有相關規範,需要事先詢問醫護人員。積極治療 控制率高最後,洪醫師呼籲,僵直性脊椎炎不像以前是非常難控制的疾病,只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配合度高,加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控制的成效都不錯,切勿失去信心,應積極治療來穩定病情。另外,假使患者想要透過運動來緩解症狀,建議能夠做些背部伸展的運動,但要避免高衝擊量如羽球或是籃球等運動;假使身體有不適的症狀,應降低強度,同時尋求醫師或專業健身教練的幫助。

腰痛、僵硬求偏方 恐延誤僵直性脊椎炎治療

腰痛、僵硬求偏方 恐延誤僵直性脊椎炎治療#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痛到躺不下來」、「每天只能坐著睡」、「我是不是得了癌症?」對於許多人來說,不知道什麼僵直性脊椎炎,導致多數患者不是延誤治療,就是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不僅如此,當患者發病時全身持續性的劇烈疼痛,讓他們也飽受了身心煎熬。因此,大部分的患者們都願意嘗試偏方,為的就是希望能治癒,好比說有位張祖坪先生,以每日一百元美金的代價到大陸參加人體科學研究,結果竟是請村姑每天來拍打運功,同梯次的一個孩子,在村姑們發功劇烈拍打下半夜猝死,嚇得他落荒而逃,而也有人違禁從中國偷渡號稱能強筋健骨的土龍酒、放血療法等偏方,目的就是想要治癒僵直性脊椎炎。對抗僵直性脊椎炎不退縮 謹記三到目標治療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高正理事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不可怕,可怕的是退縮、逃避、甚至放棄,因此,本協會將協助患者們達成三到目標,也就是疾病知識要知道,避免使用偏方、社會資源要拿到,能減緩病友負擔保障未來,最後就是希望能有效用到治療,不害怕用藥,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僵直性脊椎炎症狀不明顯 民眾易忽略台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陳信華醫師表示,台灣約有高達6~7萬人口罹患僵直性脊椎炎,這是一種主要影響到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在脊椎附近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容易因發炎而鈣化僵硬,慢性長期性的發炎可使脊椎成為失去柔軟度,而部分病患會變成嚴重駝背。且發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許多患者早上起床發覺腰部疼痛或有僵硬感,但下床稍事運動後立即得到舒緩,所以,有多數病友沒有很高的病識感,導致長期誤診或是以為得了不治之症。即早發現即早期治療 能有效預防關節破壞在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方面,除了要緩解患者不適的症狀外,還希望能幫助他們恢復到最好的活動能力,改善長期健康生活品質,另外,就是要減少脊椎外和關節外的病變。所以,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就如同控制慢性病,也正是因為這是一條長期抗戰之路,許多病友不願意接受西醫藥物的治療或者是有許多誤解。陳信華醫師表示,目前的治療方式有運動及物理治療、手術治療、抗發炎及免疫調節口服藥物,以及最新的生物製劑治療,健保已有條件給付,且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早期治療能預防關節破壞及功能喪失。不過,也有患者認為僵直性脊椎炎治療的生物製劑是最後一道防線了,好的藥要留到最後,以免未來無藥可用,對此醫師表示,即早就把發炎抑制住,才可以減少未來發生脊椎變化的機會機率。

醫訊/僵直性脊椎炎微電影《勇者.幸福無疆》 感動呈現

醫訊/僵直性脊椎炎微電影《勇者.幸福無疆》 感動呈現#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全台僵直性脊椎炎人口就高達6-7萬,由於許多民眾不知道什麼是僵直性脊椎炎,有大部分患者都經歷誤診的辛苦;或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嘗試任何可能的偏方治療,只為求一線可能的希望。為了讓更多民眾對僵直性脊椎炎有更正確的認識,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拍攝微電影《勇者.幸福無疆》,以全台7萬病友為縮影,希望藉由電影提升社會大眾對於僵直性脊椎炎的認識,也呼籲病患回歸正確治療,不要再走冤枉路。活動由台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濕科陳信華醫師主講,邀請4位病友分享自身經驗,並溝通關於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迷思,鼓勵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勇者.幸福無疆》僵直性脊椎炎電影 台北首映暨談心會時間:8月3日(日)13:30-16:10地點:誠品信義旗艦店 6樓視聽室(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報名專線:(02)2549-6695

123木頭人!僵直性脊椎炎三警訊:僵、痛、不動

123木頭人!僵直性脊椎炎三警訊:僵、痛、不動#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123木頭人!如果不是在玩遊戲時成了『木頭人』那就可能要小心僵直性脊椎炎上身了!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廖顯宗主任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症狀,例如晨僵感、下背痛等,易被解讀為運動傷害、跌打損傷,導致民眾延誤就醫時機。病情嚴重者脊椎縫隙會出現沾黏現象,導致全身僵硬不能動猶如『木頭人』,更增加了脊椎骨折風險!呼籲民眾可掌握『1(僵)、2(痛)、3(不動)』等僵直性脊椎炎初期症狀,若長期有類似情形,就要懷疑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為增加一般民眾對僵直性脊椎炎的了解,萬芳醫院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在24日舉辦醫學講座暨會員大會,除由醫師端獲得專業衛教資訊外,同步也與瑜珈老師學習居家伸展運動,幫助身體靈活度,遠離疼痛。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林孝義主任表示,許多病友在青春期即出現疾病症狀,有些病友甚至在小學就飽受關節疼痛之苦,這就是所謂幼年型關節炎,相對成年才發病的患者病情較容易控制,提醒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此外,僵直性脊椎炎和遺傳基因HLA-B27有一定的關係,呼籲患者的親友也可進一步檢查,爭取治療黃金時機。萬芳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李惠婷醫師提醒,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常會併發虹彩炎、腸道發炎等問題;少數患者還可能誘發肺部纖維化及心臟方面的疾病,建議僵直性脊椎炎病友切勿自行中斷治療,主動向醫師討論疾病狀況。萬芳醫院復健科許文彥醫師則呼籲,由於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可透過適度的運動緩解症狀,建議病友可優先以全身性的伸展運動為主,掌握『533原則(每周運動5次;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完心跳達每秒130下)』,透過非藥物治療減輕疼痛、保持身體靈活度,改善生活品質。

只是腰痠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嚴重恐癱瘓

只是腰痠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嚴重恐癱瘓#僵直性脊椎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你是否經常腰痠背痛、關節疼痛或是早晨起床時會感覺下背僵硬呢?許多患者常誤以為只是壓力太大,只要按摩推拿、休息就好,但小心你可能已經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醫師周昌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發炎性的腰背痛,嚴重可致脊椎骨折,大幅增加癱瘓的風險。周昌德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好發於20至40歲之間,男性罹患比例更是女性的三倍,推測和遺傳基因有很密切的關係,使免疫系統異常。此疾病常伴隨骨質疏鬆、骨折等併發症,病情惡化更會出現肌肉變形、萎縮、脊椎沾黏、駝背等情形,嚴重影響活動力,還有2至3成的機率造成虹膜炎而使視力受損。不過,雖然與遺傳有很大的關聯,但許多外在環境(如抽菸)也會導致疾病發生,非遺傳患者,就有5至10%的機率引發僵直性脊椎炎,因此,可別輕忽平時的小症狀。另外,因僵直性脊椎炎是種發炎疾病,使病患易疲倦,加上身體行動不便、活動能力受限,進而導致性生活品質下降,就有近4成患者認為受到影響。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表示,許多男性患者常在就診的時候,對於性事難以啟齒,呼籲病友要正視疾病症狀,才能有效改善。醫師共同強調,若有出現僵、痛、不動等症狀,應及早至治風濕免疫科就醫治療,因初期症狀容易遭忽略,一但病情惡化,脊椎骨折風險可是會增加3.3倍,造成癱瘓、死亡率的可能性大幅提升。提醒民眾,僵直性脊椎炎初期常出現的症狀如下:早晨起床後感覺背痛或脊椎僵硬,但是會隨著一天活動的開始而逐漸減輕、超過數週或數月感覺腰背漸漸痛起來,痛的感覺持續三個月以上、運動後感覺比較不痛,但休息後感覺比較痛、感覺疲勞且體重有可能減輕,特別是在發病的早期。(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