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路跑健身出現腳底疼痛 他足底筋膜炎上身

路跑健身出現腳底疼痛 他足底筋膜炎上身#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馬拉松、登山健行的盛行,有不少眾都會出現「足底筋膜炎」,如果沒有加強訓練,治療後康復後,復發率高!日前,一名37歲小陳(化名),平時喜歡路跑健身,但腳底陸續有疼痛感,原以為是拉傷,直到去年一場馬拉松活動後,隔天起床踏出第一步,便感到嚴重疼痛,發現他的足底中間偏內側會疼痛,後來經拉筋復健及積極治療後明顯好轉。未料小陳卻在今年2月22日,前往東京參加馬拉松活動,跑約30公里時,足底湧上有如撕裂般地疼痛感,小陳忍痛跑完最後12公里,回台後立刻到診間報到。足底筋膜反覆受傷、拉扯 是主要的發病原因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吳家麟醫師指出,足底筋膜炎一般是由於足底筋膜反覆受傷及過度拉扯所致,早期都被認為是一種發炎性疾病,但最新研究發現,它其實是一種退化的過程,當小腿阿基里斯腱或腓腸肌腱過度緊繃,導致踝關節的背屈活動範圍縮小時,也可能會形成足底筋膜炎。早晨起床第一步 最容易感到劇烈疼痛一般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會有走路疼痛的症狀,特別是在早晨下床的第一步或長時間休息後的起步,足跟內側會感到有如針刺般的劇烈疼痛,內側足跟骨有明顯壓痛,甚至會擴及整個足底筋膜,尤其將腳趾做背屈動作時會令壓痛更加明顯。拉筋為足底筋膜炎 最好的復健方式吳家麟指出,足底筋膜炎患者透過簡易復健治療,約有9成的比例10個月症狀明顯改善,而「拉筋」是足底筋膜炎最好的復健方式,不過當患者症狀緩解後,如果沒有好好強化腿後肌肉,又投入跑步等運動,容易再復發,最後連坐著,足底都隱隱作痛。因此,北醫物理治療師胡家甄特地設計一套簡單易做的「下肢肌群舒緩操」,建議民眾健走或跑步結束後,進行下肢舒緩,避免足底筋膜炎找上身。1)弓箭步/雙手貼牆,單腳往前跨一大步呈弓箭步,膝蓋微彎,後腳拉直,腳掌貼地,停留15秒,換腳操作。2)股四頭肌伸展運動/單腳往後勾,手拉腳踝往上提後,停留15秒,換腳操作。3)大腿內側伸展運動/右(左)腳朝右(左)側跨步,另一隻腳的膝蓋朝前,身體下蹲,背打直,雙手放置膝蓋上15秒。4)脛前肌伸展運動/腳尖往後點地,腳背下壓約15秒。5)髂脛束伸展運動/單腳往後跨步,往內收至45度角,後腳拉直,身體沿著前腳往下彎(前腳膝蓋微彎)約15秒。

「深蹲下去擦玻璃」鍛鍊腿部肌肉 多消耗350大卡熱量

「深蹲下去擦玻璃」鍛鍊腿部肌肉 多消耗350大卡熱量#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又長期久坐,在不見得有時間運動的情況之下,體重異常超標,就成了普遍上班族的困擾,不過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小巧思,例如,上班時間盡量用走的上班,下班吃飽飯,也可選擇悠哉的時刻,走路到想到達的目的地,除了走路,在做家事之中,如果能配合一些深蹲、彎腰、伸直等動作,事實上也能達到微運動的效果,有助消耗過多的卡路里!掀起為運動風潮 輕輕鬆鬆消耗卡路里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俊忠教授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但其實有不需另外花太多時間的辦法增加活動量,例如多從事融入生活型態的體能活動,像是做家事、通勤走路、到垃圾、走樓梯、做園藝、遛狗、散步等,將勞動變運動,便可增加熱量消耗。根據美國科學家實驗結果顯示,每天少坐多動,移動和走路的次數較頻繁者,非運動性熱量消耗會比平常人多,每天可多燃燒 350大卡,這表示日常生活多活多動,並不須大費周章,採買各式運動器具,或是千里迢迢到健身房,才能有運動效果,只要記住生活小巧思,多動多走多爬樓梯,勤做家事勤拖地,除了能夠維持家裡乾淨,也能甩肉兼備:1) 深蹲下去擦玻璃/深蹲擦拭窗戶,活動髖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外,還可鍛鍊大腿和臀部肌肉,有效消耗卡路里。2) 微蹲下去拖地板/向下微蹲呈弓箭步,右膝弯曲90°使小腿與地面平行但不碰地,左膝盡量彎曲使大腿與地面平行,有效提升肌耐力。3) 雙手打直洗碗盤/手臂打直與地面呈平行,左右來回擦抹盤子各10下,可活絡肩關節,降低五十肩。4) 阿蜜陀佛看電視/坐在椅子上,雙手合十,雙腳膝蓋彎曲,大腿和背部離開椅子,用腹部力量支撐,停留約20秒,可鍛練腹部肌肉,進行核心訓練。5) 成雙成對爬樓梯/爬樓梯時建議可一次爬兩階梯,有效訓練大腿肌 、消耗熱量。規律的運動好處多,除了能消耗大量能量,降低肥胖,亦可減少內臟脂肪量(使腰圍變小)及血液中胰島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濃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濃度,降低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罹患率,及冠狀心臟疾病死亡率,使代謝症候群的不利影響減至最低。

婆婆媽媽卯起來!做家事也能「微運動」

婆婆媽媽卯起來!做家事也能「微運動」#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運動可增加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對於忙於家庭的主婦們而言,恐怕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可到外頭動動身體活絡筋骨,而日前在英國,有專家建議就算沒有時間運動,只要每周坐至少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家事(如拖地),也算是運動量充足,可避免肥胖、心臟病等疾病找上門,可真是一舉兩得!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李朝智表示,比起久坐不動,做家事的確能達到有限的運動功效,如少許心肺訓練、熱量消耗,但是比起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效果較差,所以,建議民眾可將運動與家事做搭配,忙的時候就利用家事來進行微運動,而空閒時則可進行一些有氧運動。調整姿勢掌握原則 就算做家事也能微運動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主婦在做家事時,主要耗費的是勞力,但若是透過修正姿勢,就算是家庭主婦,也能透過各部位,如手、腳、肚子來進行微訓練,比起久坐不動,帶給身體的許多負面影響還好。舉例而言,在進行勞動方面的工作時(如提水、搬東西),只要將手拉長,調整伸展姿勢,並將每個動作做到位,也能達到運動效果,或是在清潔流理台時,將雙腳改成蹲馬步的姿勢,穩定下半身,也能訓練肌力。家事空檔不浪費 簡單3招助訓練運動教練蔡育辰表示,民眾在做家事前,可先實施動態伸展,有助於應付身體延展性較高或搬運重物的家事,增加身體活動度及降低造成肌肉不適。他說,家事不能算是真正的運動,主要是因為運動強度、持續時間不足,無法對心肺適能及肌肉適能造成完整刺激,因此,建議可在家事完後的空閒時間10~20分鐘進行簡單的徒手肌力訓練,或者利用快走、慢跑、單車的方式進行家庭採購,另外,教練也提供3項動作,幫助民眾進行運動訓練:1)Push up伏力挺身/女性對於此運動較為吃力,因此,可利用牆面或較高的桌面及平台降低動作難易度,有助於訓練上肢、核心穩定。2)Squat深蹲/首先保持縮腹挺胸,雙腳與肩同寬,雙手置於前方幫助平衡,接著臀部慢慢往後坐,如同坐椅子般,軀幹略為前傾,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即可,臀部使力回復站立姿,然而,一開始可背靠牆面來降低難度,也可在後方放一張椅子來練習動作正確性,該注意的是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且需與腳尖同一方向,有助於訓練下肢、核心穩定。3)Crunch腹捲/屈膝平躺,膝蓋不併攏腳掌平貼於地面,手指放在頭部兩側,從核心開始捲屈將肩至上背肩頰骨抬離地面,再用核心慢慢控制回復平躺,有助於訓練核心。強度不同的運動 對身體影響不一最後,提醒民眾,雖然在忙碌時,可透過微運動的方式來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但仍然不能來取代真正的運動,如路跑、打球等,因為訓練部位不同、強度不同,對身體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民眾有空時,也要放下手邊工作,到戶外去進行運動,促進身體健康。

辦公室椅子操!有效打擊「上班久坐肥」

辦公室椅子操!有效打擊「上班久坐肥」#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運動風氣的興起,有越來越多民眾都知道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不僅可提升免疫力、肺活量外,還能有效預防疾病、肥胖等問題發生,但現代人忙於工作,必須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若要運動簡直難如登天。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外曾有研究指出,25歲的以上的人,每坐在沙發上或椅子上不動一個小時,就會短少二十二鐘的生命,換算下來,每天若持續長達6個小時,久坐不動的話,一生的壽命將會少掉5年,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新科學家雜誌》,對此醫師表示,久對不動的確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建議每日運動時間,以30分鐘到1小時為最理想範圍。但事實上,運動並不需費盡心思,因為「坐著」也能動出健康。掌握漸進、量力的原則 上班族也能輕鬆運動由於上班族必須長時間低頭、緊盯電腦螢幕,又加上運動量低,多做少動,因此,容易產生腰痠背痛、筋骨僵硬等問題,對此,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只要符合時間、地點,掌握「如意操」漸進、量力的原則,就算上班族坐著不動,也能透過手、腳、肚子,來訓練肌力、呼吸、平衡等,不僅可輕鬆進行微運動,還能降機運動傷害的機率。5種運動方式 幫助上班族坐著也能進行訓練為考量到上班族無法隨意起來走動,簡文仁則表示,民眾可依照想訓練的部位,透過姿勢調整,如伸展拉到最直、動作做到位等方式進行運動,即使坐著也能進行訓練、伸展舒緩,舉例來說:利用腳尖、腳跟輪流踮起,可幫助小腿進行運動亦或者坐在椅子邊緣,身體挺直,將大腿打開到最大,然後重複動作,有助於達到伸展效果等。辦公室運動操 4招助於增加穩定性運動教練陳昱蓉,為幫助民眾加強身體穩定性、防止腰痠背痛,特地規劃了一套簡單4個動作的運動操,只要適當利用,坐著也可以進行簡單運動,且還不必受於場地、天氣限制,只要想做隨時都可以。1)坐在椅子上,將大腿平行放,腳在地板上,這時候核心用力,屁股稍微夾一下,緩緩的把右腳的大腿抬起來,抬到覺得微酸的高度停住30秒,接著慢慢放下來換腳,而此部分主要是訓練大腿與核心,且對臀部大腿的不滿意的民眾,也可藉此獲得改善。2)雙手伸起向上延展,在延展同時要記得吐氣,吐氣的同時核心要夾緊用力,背挺直維持30秒,因為長時間久坐,會使脊椎受到壓迫,所以向上伸展,有助於達到舒緩功效,以及訓練手與核心。3)手擺到身體兩側,握住拳頭,緩緩的向上向下,如同舉啞鈴般,有助於訓練肱二頭肌,不必起身,只要坐著就好,將手舉到90度,慢慢放下來,上去時用力,回來時放鬆,因為上班族久坐,肩膀會受到壓力,因此,透過此方式,有助於加強肌力。4)將手放兩側,身體微微向前傾約45度,手掌朝前,雙手伸直往後,用背去夾,像一隻蝴蝶一樣,把翅膀向後飛,當前面的肱二頭肌受到訓練後,當然也不能忘記後面,所以,此動作主要是訓練肱三頭肌的部分。注意!運動操不能取代運動最後,提醒民眾,雖然在忙碌時,可透過運動操、伸展等方式來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但仍然不能來取代真正的運動,如路跑、打球等,因為運動的部位不同、強度不同,對身體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民眾有空時,也要放下手邊工作,到戶外去進行運動,促進身體健康。

每五人就有一人!我國老年人骨鬆比率高

每五人就有一人!我國老年人骨鬆比率高#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對於鈣質的攝取,根據統計,台灣民眾幾乎每個人都未達建議攝取量,導致我國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民眾日益增高,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就指出,骨質疏鬆症比率50歲以上男性為10.3%、女性為21.9%,而65歲以上老人則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國民健康署呼籲,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對國人的威脅會更加劇,中高齡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人體骨骼的骨質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有可能造成骨折。以下為國健署列出的防骨鬆三招,希望民眾能骨頭健康:1)適度曬太陽/首先是適當日曬來增加體內維生素D轉化,每週2~3次,每次15分鐘就足夠,可避免維生素D缺乏導致骨鈣合成不足而骨鬆,也可同時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發生機會。2)負重運動/延緩骨質疏鬆症的最好辦法就是運動,只要全身的骨骼都受到足夠的張力和拉力,便能產生效果,進而增加骨密度,降低因老化所造成的骨質流失。民眾可多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操(雙手拿約0.5~1公斤的啞鈴或同等重量之安全物品)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之負重運動,以增加與維持骨質密度。3)攝取高鈣食物/平常飲食增加「鈣質」攝取,如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莧菜、黑芝麻及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並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形態。

運動後、減重不吃東西 營養不良恐早衰

運動後、減重不吃東西 營養不良恐早衰#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保養品塗塗抹抹,時常花大錢購買各種昂貴保養品的你,是否也感覺到這些保養方式,似乎緩不濟急,臉上的皺紋,還是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愈來愈深?有專家就表示,保養品雖的確能補充肌膚的養分所需,但體內的自由基卻還是相當活躍,若未從裡到外進行養分補充,身體當然會持續老化。何謂「老化」?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損傷開始逐年累積,最終會超越身體的修復能力,導致損傷逐漸削弱細胞、組織、器官及系統正常功能,讓人容易生病,並顯現老化的特徵,像是肌肉衰弱、骨質流失、反應變慢、視力聽力衰退、皮膚喪失彈性。想要減緩老化的影響,建構身體防禦能力非常重要!以下為劉珍芳所列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最會面臨到的保養迷思,像是瘦身要瘦的「營養充足」,以及運動後「不敢吃東西」,都可能是造成身體快速老化的主因:1)節食不代表就能不攝取各式營養/「節食」幾乎成為30歲後上班族的共同語言,但過去研究發現,飲食控制仍必須搭配充分的礦物質、維生素,對於延緩老化才有幫助,只限制熱量攝取對抗老效果幫助有限。不僅如此,部分上班族營養知識不足,少吃、節食卻又高工作量之下,維生素B群容易加速消耗,加重疲倦感、精神不集中、氣色差,整體狀態反而缺少活力。此外,若鋅、銅、錳、硒、鐵等礦物質同時攝取不足,則亦會降低體內抗氧化系統的效能,人更容易顯老。2)坊間膠原蛋白補充產品,恐怕沒用/坊間充斥膠原蛋白、胜肽等讓肌膚恢復彈性、減少皺紋的產品訴求。專家表示,單方營養品通常有兩個問題,首先,例如有些膠原蛋白分子太大,身體難吸收,效果有限。再者,身體的修復需要多項營養素一起協同,例如攝取或補充足量蛋白質及維生素C,體內即可自行合成膠原蛋白。沒有完整營養為後盾,小心吃下去的營養素無法被吸收,反而又排出體外。3)運動後更該全力補充營養/許多人平日未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常於週末才運動,若為了補足一整周的運動量而進行單次、高強度的激烈運動,如此可能造成反效果。一般而言,運動時的耗氧量為休息時的10~15倍時,高強度運動則為更多倍,此時體內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對身體DNA、細胞、組織等造成氧化性的傷害,如此將會老得更快。專家解釋,適當強度及量的運動再搭配茄紅素、葉黃素、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的補充,及攝取維生素B群以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將更能加乘運動所帶來的抗老效果。

鼓勵上班族運動 國健署辦健康操創作比賽

鼓勵上班族運動 國健署辦健康操創作比賽#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每周應運動一百五十鐘,才能維持身體健康,但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達到此運動量的上班族,僅有兩成左右,顯示我國上班族運動量即微不足,有待加強。活動獎金最高三萬元禮券 報名至九月五號截止為了鼓勵上班族能夠運動,並且打造職場健康友善環境,國健署舉辦「職場一齊SHOW健康」,請上班族發揮創意,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健康操,活動最高提供三萬元商品禮卷。國健署指出,職場若能提供上、下午時段各15分鐘健康操時間,鼓勵員工規律運動,不僅能保持活力,還可以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詳細報名方式,可上網查詢「職場一齊SHOW健康」。

不運動 罹大腸癌風險增25%

不運動 罹大腸癌風險增25%#健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我國慢性疾病,與癌症病患不斷增加,而糖尿病患者,粗估約一百六十萬人,每年新增十萬名癌症患者,近三成五的民眾過胖,這些「高水準」數據,背後原因皆來自「民眾不愛運動」,為了自身健康,存錢之餘,也請存健康本,讓運動成為最基本的生活習慣。天天運動 助預防各種疾病根據國衛院的研究指出,運動不須多,不須喘氣大如牛,僅要每天健走十五分鐘,就能夠達到顯著的健康效果。此外,根據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數據指出,不孕不運動可能會增加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運動不必喘如牛 也可輕鬆分段累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週必須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每周5次每天30分鐘,才能避免各種慢性疾病與代謝症候群上身。此外,別以為每次運動非得撥出大段時間,才能達到效果,因研究證實,其實運動量也可分段累積,例如每次15分鐘分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像是陪小孩走路上下學15分鐘、上班/家中做健康操15分鐘、或健走通勤10分鐘、騎自行車購物10分鐘、仰臥起坐與伏牆挺身10分鐘等,效果與一次做完30分鐘相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