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

中秋大嗑烤肉配啤酒 恐致急性胰臟炎

中秋大嗑烤肉配啤酒 恐致急性胰臟炎#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膽結石與喝酒是引起急性胰臟炎最常見的原因,3~8%的膽結石病人可能會產生急性胰臟炎,其他原因包括高血脂、病毒感染…等。有高血脂但沒有服藥控制的三十多歲王先生,和幾位朋友一起烤肉,喝了一些啤酒,隔天出現上腹痛的情況。原以為吃壞肚子,自行去藥局買胃藥服用但症狀沒有改善,痛到受不了只好到急診。急診時發現胰臟指數─血清脂肪酶(lipase)和澱粉酶(amlyse)大於正常值3倍以上;三酸甘油酯是正常的5倍,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證實為「急性胰臟發炎」。引發急性胰臟炎的原因相當多 其中膽結石與酗酒是最主要原因急性胰臟炎最常見的主訴是腹痛。其疼痛常在上腹部,為持續且強烈之疼痛,常常必須用到嗎啡類之止痛劑才能緩解,所以沒碰過不知道會如此痛。因為胰臟位於後腹腔、胃的後面,當疼痛常反射至背後,病人常要彎腰曲膝來減輕疼痛,且會有噁心或嘔吐之情形。胰臟發炎範圍會向腸繫膜、腎臟周邊擴散,前者造成麻痺性腸阻塞而有腹脹感;後者則造成兩側或單側腰酸。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廖重慶醫師説,很多人知道胰臟炎和酗酒有關,但還有許多原因亦會導致它的發生。在台灣除了酒精之外,另一常見原因就是膽結石卡住胰臟管開口所導致的膽石性胰臟炎。急性胰臟炎疼痛位置於上腹部 持續且強烈治療胰臟發炎除了要找到成因並處理之外,最主要的是需要低油脂飲食,甚至需要禁食並給予大量點滴補充水分電解質,視情況給予止痛藥物或抗生素也是必要的。而急性胰臟炎的治療,首先必須要禁食,甚至連水都不能喝,以減輕胰臟的負擔。鼻胃管的放置與否,對病人的預後並無明顯差別,所以除非病人噁心、嘔吐嚴重,腸阻塞,否則並不一定要放置鼻胃管。廖重慶醫師表示,大部分的急性胰臟炎病人經治療後症狀通常2~3天內改善,一週內大多可以痊癒。約有15~25%的急性胰臟炎屬於「重度胰臟炎」,常合併全身性的併發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症候(ARDS)、多重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及局部區域的併發症,包括:胰臟假性囊腫、化膿/膿瘍、脾動脈假性動脈瘤或出血、脾靜脈、上腸繫膜或門靜脈栓塞、十二指腸阻塞、總膽管阻塞等。重度胰臟炎平均約有17%的死亡率,需加護治療。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廖重慶醫師建議民眾,要防範急性胰臟炎,最重要就是保持生活正常,少喝酒;若有膽結石引起症狀者,應考慮膽結石的治療;持續高血脂症的病人應接受藥物治療。而一旦發生急性胰臟炎,就應儘速就醫,避免留下後遺症。有慢性病的民眾除了服用藥物和定期追蹤之外,也需要注意飲食。尤其適逢中秋佳節,團圓賞月免不了有聚餐或是烤肉的活動,吃東西除了美味更要注意是否過量,例如:高油脂食物、啤酒、辛辣食物、文旦,這樣吃是胰臟炎的最愛。吃得開心也要適當的自我節制,才能保持身體健康,才能過個美好的中秋佳節!

年長膽結石患者福音 免開刀也能清

年長膽結石患者福音 免開刀也能清#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80歲陳姓男子,因腹部劇痛、發燒及噁心想吐等症狀,至醫院檢查,從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膽管卡了一顆直徑將近2公分的結石,診斷為「膽管結石」併發膽管炎。因病患年事已高,家屬決定不開刀,醫師以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及取石手術(ERCP),清除結石。嘔吐、後背劇痛 需立即就醫治療人體的膽囊好比家家戶戶頂樓的水塔,膽道系統就像水管系統,水塔使用久了產生一些雜質沈積,如果雜質把水塔出口塞住,水無法排出,在人體的表現就是膽囊腫起來引發右上腹痛劇痛、噁心、嘔吐及發燒等症狀,若膽道阻塞可能會出現黃疸、深茶色尿液等症狀,嚴重恐併發敗血性休克、急性胰臟炎等,不可輕忽。大多數初期或較小顆的膽結石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若進一步疼痛到後背或後肩,這種突然的劇痛往往令患者無法忍受,緊急至急診就醫緩解和接受進一步治療。傳統手術或內視鏡治療 需與醫師討論評估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王柏政醫師表示,傳統膽管結石是以手術治療為主,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是膽道、胰臟疾病的重要診斷及治療工具,且免除了開腹手術,不僅恢復快、住院短,也無疤痕,年紀較大的長者也能進行。使用內視鏡從上消化道深入膽胰管開口,並注射顯影劑至膽道總管,可觀察膽胰管的輪廓,若發現膽管中的結石,可直接進行碎石與取石。使患者可避免手術的痛苦,縮短術後的恢復期。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該療法,如果遇到巨大結石、膽道狹窄等患者在經醫師評估、討論後,會依其病況安排適合的治療方式。調整飲食習慣 減少大量攝取油脂建議民眾應定期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另外平時在飲食上應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的食物,勿空腹太久,控制膽固醇,讓膽囊適度收縮運作,膽汁較不濃稠、不沉積,以減少膽結石的產生。

膽結石持續腹痛 「4F」高危險群

膽結石持續腹痛 「4F」高危險群#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腹痛,有可能是吃到不潔的食物,引起腹痛,也有可能是吃太多,或是太久沒吃東西,也有可能引起腹部疼痛,甚至有人還會持續腹部疼痛,即便吃了胃藥或止痛藥也不見效;這時可要當心,有可能不是胃出了問題,而有可能是膽結石在搞怪!膽結石恐致上腹疼痛、噁心、嘔吐 4F是高危險群中港澄清醫院肝膽腸胃科陳季宏醫師表示,膽結石發生的原因很多,多與體質、遺傳、懷孕、貧血、糖尿病患者或者藥物有關。據統計,肥胖(Fat)、年過40歲(Forty)、女性(Female)、多胎生產(Fertile)等4個「F」皆屬於好發的高危險族群,且有逐年增加的現象。陳季宏醫師指出,一般膽結石患者多半不會有病徵,最常見為上腹疼痛,尤其在飯後會開始出現陣發性疼痛,並且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另外,也可能合併背痛。膽結石要開刀切除膽囊?持續腹痛宜手術治療陳季宏醫師說明,膽結石患者並不一定要開刀切除膽囊,但若持續出現腹痛的症狀,此時就會建議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將有機會併發急性膽囊炎、腹膜炎;若沒有出現症狀者,通常則會採持續追蹤觀察的方式。腹部超音波可使膽結石現形 盡早就醫復原快陳季宏醫師也提到,膽汁能夠幫助脂肪消化.吸收,若切除膽囊後,則無法調節身體所需,影響消化系統,若食用過度油膩的食物,則容易導致腹瀉;若要確認是否為膽結石,可透過腹部超音波,其診斷正確率高達九成。一旦發生膽絞痛現象,一定要盡早就醫,愈早手術其復原時間也愈快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上班族疲勞 中醫:排毒失能恐膽結石

上班族疲勞 中醫:排毒失能恐膽結石#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久坐氣鬱的上班族,乾咳、虛胖、脖頸僵硬、肩背痠痛、滑鼠手和脊椎問題,通通不見了!當身體在耗費能量的過程中,因壓力、運動及環境毒素的持續累積,就會產生自由基,破壞免疫系統,造成老化、肥胖、三高、細胞癌變等相關問題。疲勞壓力是身體的求救訊號基本上,上班族不見得是「坐著」才會出問題,因為很多工作也都需要固定坐在位子上,問題就出在――時間過長、姿勢不正確,加上責任制,有股無形的工作壓力,就算是下班,也依然持續在工作狀態中,沒辦法好好休息。因此,疲勞通常是共通的問題,這是一種生理上的正常反應,代表身體正在發出求救訊號,告訴你:「我需要休息了!」當身體在耗費能量的過程中,因壓力、過度不當運動及環境毒素的持續累積,就會產生自由基,破壞免疫系統,造成老化、肥胖、三高、細胞癌變等相關問題。自由基累積 造成肩頸瘀結上班族一整天處於勞累的狀態,下班就需要適度的放鬆,唯有休息,才能夠排出自由基,恢復身體機能。然而,現代人往往下班之後,還持續忙碌到深夜,錯過經絡正常排毒機制――三焦經、膽經、肝經的運行,身體沒有時間修復,毒素就一直累積,累積久了之後,自然造成肩頸瘀結、胃疼、肝炎、虛胖、失眠等症狀。上班族常見問題就是肩背緊繃、頭頸部痠疼,肩部的肩井穴正是膽經的大穴。當經絡、氣血不通了之後,這些部位累積高濃度的自由基,形成了瘀毒,於是瘀血卡住了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順暢。中醫的氣血幾乎可以對應到淋巴液,為了活下去身體做了變通的調整――為了氣血在經絡裡繼續通行,於是經絡只能撐大原本肌肉束,循著路線,往旁擴張,選擇性地把「瘀」包在其中,當瘀毒堆積的愈嚴重,愈造成下半身肥胖,臂部看起來就像是變大了。假使朝這些凸出來的部位施力按壓,就會感到疼痛,正是因為裡面的瘀積結所致。肝膽經受阻 造成排毒失能由於膽經起點就在眼尾,當身體水路下游已經堵住了,上游的水是不可能流通快速,在堵塞的情況下,除了肩頸痠痛以外,眼睛也會呈現紅腫酸澀,甚至感到乾澀,很多過勞、肝功能不好的人,還會眼球發黃,產生黃疸現象。中醫裡肝、膽經互為表裡經絡,對應於身體的功能單位都是肝臟。肝經位於大腿內側,膽經位於大腿外側,因此,當膽經受到堵塞,連帶影響到肝經,也就是肝功能。假使上班族放任疲勞警訊,一直都沒有處理,很容易會有膽結石問題,就算透過微創手術清除結石、拿掉膽囊,對於根本病兆依然沒有解決。膽囊是排毒過程重要一環,假使少了膽囊,等於瓦解人體正常的排毒機制之一,毒素無法順利往外排出,勢必加劇身體的傷害。(本文摘自/拍毒聖經:破解五大族群健康困擾的拍打排毒/博思智庫)

膽囊大如龍眼!「F4」族群易膽結石

膽囊大如龍眼!「F4」族群易膽結石#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約40歲的王姓女子因工作造成三餐不固定,經常胃痛,但多自行購買成藥服用。某日早上起床,上腹疼痛難耐,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結石卡在膽囊出口,引發膽囊炎。經手術切除膽囊,取出一顆大如龍眼的結石。女性、肥胖等「F4」特徵 最易發生膽結石膽結石有可能小至細沙,也有可能大如葡萄。平時沉澱留滯於膽囊裡,少有不適感。但當結晶物卡在膽囊或膽管出口時,便會導致發炎、疼痛。膽結石若沒有症狀,定期追蹤即可。但若出現右上腹劇痛、疼痛衍伸至後背、右肩,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趕緊就醫,切勿當胃痛自行服藥。延誤治療可能併發急性膽管炎、膽石性胰臟炎、阻塞性黃疸,嚴重甚至引發敗血症。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有「F4」特徵的民眾,結石容易找上門:(1)Female:好發於女性、(2) Fat:肥胖、(3) Forty :40歲以上、(4) Fertile:生產多胎者,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少暴飲暴食、少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 避免膽結石近年來膽囊炎的好發平均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可能和現代女性三餐不固定、經常吃外食或為了減肥長期節食等因素有關。注意飲食,忌吃富含脂肪或高膽固醇食物,尤其是油炸食物,減輕噁心、食慾不振情形。膽囊切除後,人體便沒有暫時儲存膽汁的空間,影響對消化脂肪的能力。洪弘昌院長提醒,膽囊切除患者術後應清淡飲食,避免腹瀉、噁心。也呼籲平時應養成良好生活作息,進食定時定量,少暴飲暴食、少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預防膽結石產生。

孕婦注意!攝取過多高脂食物恐膽結石

孕婦注意!攝取過多高脂食物恐膽結石#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0歲的廖小姐經常上腹疼痛,懷孕期間更是疼痛加劇。就醫檢查出膽結石,因為擔心影響胎兒健康,所以未處理。直到坐月子期間,突然上腹劇痛延伸到背部,痛到身體無法打直。經急診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膽囊結石且膽囊壁明顯腫脹、總膽管末端也有結石。膽結石好發40歲以上、肥胖女性南投醫院肝膽腸胃專科醫師王柏政表示,廖小姐住院後先採取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取出總膽管的結石,隔天再以微創腹腔鏡的方法切除膽囊,患者術後恢復良好。膽結石好發於40歲以上肥胖女性,但近年飲食習慣改變、用餐時間不固定,使膽囊收縮異常、產生結石,膽結石年輕化。孕婦在懷孕期間因為飲食改變以及受賀爾蒙影響,攝取較多高脂肪食物、體重上升,也容易罹患膽結石。膽結石治療使用抗生素 應暫停哺乳廖小姐原本希望以母乳哺育,但擔心膽結石的治療會影響到哺乳。南投醫院消化外科主任李博彰指出,使用抗生素治療期間應暫停哺乳,但在停藥後,諮詢完婦產科醫師,便可繼續哺餵母乳。目前總膽管結石多採用內科式治療,由內科醫師操作膽胰鏡治療結石,而膽囊切除手術則由外科醫師以腹腔鏡手術治療,相較於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的傷口較小、恢復較迅速。

右上腹突劇痛 婦切膽囊保命

右上腹突劇痛 婦切膽囊保命#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5歲的鄭媽媽,在中秋節期間大啖烤肉、月餅等高油脂食物,導致腹部疼痛,雖然診斷罹患膽結石,但她仍置之不理。最近天氣轉涼,她吆喝友人同享大閘蟹,吃完不久右上腹部竟突然劇烈疼痛,送急診檢查出膽囊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所幸經手術切除膽囊後恢復健康。不求診只吞藥 恐敗血症、胰臟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文鍵表示,中秋節剛過,緊接著天氣轉涼,不少民眾食用過量高油脂食物,導致急性膽囊炎就診的患者增加3成,又以40至50歲的女性居多。有些人以為是胃痛,胡亂吞止痛藥,殊不知結石已經卡住膽囊管,直到病情加劇,出現黃疸、急性胰臟炎等症狀。膽囊位於肝臟下方,具幫助消化的功能。高油脂食物需要較多的膽汁來消化脂肪,因此容易引起膽結石阻塞。若不即時處理,恐使結石侵入膽囊管,膽汁無法流入腸道,積累膽囊內過久,造成膽囊發炎。嚴重時恐引發黃疸、敗血症和急性胰臟炎等症狀,屆時恐需剖腹,透過傳統膽囊切除術治療。少吃高油高糖食物 降低發生率羅文鍵醫師表示,多數罹患膽結石的患者一開始並不會有特殊症狀,除非日常飲食變得油膩或暴飲暴食,就可能會在飯後約半小時出現右上腹疼痛的前兆。若膽結石遲不處理,有10%的患者會因結石卡住膽囊管而引發急性膽囊炎,嚴重者更可能因膽囊破裂造成腹膜炎。隨著飲食西化,近年來膽結石和膽囊炎的患者年輕化。這些患者的共同點為,運動量少、蔬果攝取量低,所以平時應少吃高油脂、高糖食物,並多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多攝取纖維質,若右上腹反覆出現疼痛,應儘速赴醫檢查。

用餐後上腹疼痛 可能是膽結石塞住了

用餐後上腹疼痛 可能是膽結石塞住了#膽結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中一名29歲何姓孕婦定居韓國,7月中因腹部嚴重絞痛、飯吃不下,甚至伴隨黃疸症狀,當地醫師擔心輻射線檢查會影響到胎兒,建議他們轉至大型醫院,何姓孕婦最終決定返台治療。醫師檢查後發現,何姓孕婦的膽管因為長期被1公分大的結石阻塞腫脹成3倍大,這也是造成孕婦黃疸的主因。胎兒長期暴露高黃疸環境下也會提高致死率何姓孕婦診斷為膽管結石併膽管炎,如果持續出現黃疸的異常症狀,恐會影響未來胎兒的健康。烏日林新醫院婦產科產房主任凌大維表示,胎兒長期曝露於母體高黃疸環境下,也會增加胎兒和新生兒的致病率與致死率,也會影響胎盤功能,造成慢性胎盤功能不良,導致胎兒缺氧,在子宮內生長遲滯,易出現胎兒窘迫、早產,增加死產及週產期胎兒死亡率。只要遵守最小輻射劑量 孕婦也能安心治療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李傑哲表示,許多孕婦在孕期都會擔心輻射量的問題,針對一般正常的檢查,曝露的放射劑量並不大,只要謹守最小劑量,最大效果原則,透過醫師的專業評估,了解胚胎的發育階段,降低輻射劑量在安全範圍,都可以安心接受治療。 由於膽囊結石患者約有5%~10%同時合併膽道結石,提醒民眾若是用餐後上腹部出現飽脹、疼痛感,合併有消化不良、腹部脹氣、嘔吐、發燒、黃疸等症狀,必須緊急至醫院的胃腸肝膽科就診,經由專業醫師的判斷與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