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

野葛根豐胸?200日女嘔吐過敏

野葛根豐胸?200日女嘔吐過敏#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愛美女性對於打造美體效果的保健食品趨之若鶩,常造成一窩瘋的潮流,近年來網路通路、電視購物頻道常見含有野葛根成分的保健食品,標榜打造曲線的美容效果,但近日卻在日本傳出超過200起食用者出現嘔吐、過敏、月經失調等症狀。消息指出,一名30歲女性服用野葛根產品後,出現月經失調症狀;另名20歲女大生服用後,不但陸續出現過敏、起疹子,甚至引發乳腺炎。野葛根含多種雌激素 可緩解陰部乾燥、萎縮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野葛根」根部含有多種植物雌激素,曾有文獻指出,野葛根不但可以緩解更年期女性陰道乾燥、萎縮,被泰國當地常用於保健食品或膳食補充品。近年來也風靡日本,被廣泛應用於豐胸及美容保健食品。5年來受害案例多達233件而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從2012年至2017年間,食用含有野葛根保健食品受害案例多達223件,包括月經失調67件、皮膚過敏66件及不正常出血42件。日本政府於今年9月起,要求市售含野葛根成分的產品應於包裝明確標示,孕婦、哺乳、尚未初經者、罹患婦科疾病者(如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增生及乳腺癌等)、罹患血栓性靜脈炎、肺栓塞、冠心症、中風等疾病者,還有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者都應避免服用。每人每天食用野葛根劑量不超過100毫克另外,根據《新食品規例》,野葛根引入歐盟市場前,必須通過安全評估;韓國禁止將野葛根用於食品;原產地泰國雖未禁止販售,但建議每人每天食用野葛根劑量不超過100毫克。台灣目前雖然尚未傳出食用野葛根受害案例,但有鑑於日本國民生活中心案例報告,以及歐、美等國之警示,提醒民眾食用含野葛根成分食品時,若發生過敏、出血、月經失調等非預期反應,應立即停用、就醫,並且透過「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專線(02)2358-7343進行通報,為食品安全把關。

誤吃毒菇上吐下瀉 一家3口全送醫

誤吃毒菇上吐下瀉 一家3口全送醫#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廖姓男子誤信測試野菇毒性的方法,差點賠上命!廖姓男子認為想要檢查菇類有沒有毒,只要利用滾水加上生米一起煮,若米沒有變色就是無毒。因此當他在住家附近發現一朵朵肥碩的野菇便摘採回家讓妻子料理。起初妻子利用滾水測毒發現米沒有變色便安心享用料理,沒想到1小時後一家三口都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讀高中的女兒上網查詢才發現可能誤食了有毒的「綠褶菇」。毒菇種類複雜 檢測、解毒方式也不同南投醫院腎臟科葉哲廷醫師表示,他說毒菇種類繁雜,所含毒素也不相同,其檢測和解毒方式當然也不一樣,未聽過煮白米來辨別毒菇的方法,因此呼籲民眾別單純依靠單一毒物檢測方式,最好是不要輕易採食野外植物,以免誤食而中毒。綠褶菇與雞肉絲菇相似 最常被誤食葉哲廷醫師,菇類中毒的案例當中最常見的便是誤食綠褶菇,它顏色呈白色及淺褐色,跟可食用的雞肉絲菇相似,常被誤食中毒。綠褶菇的菌蓋開始是半球形,之後平展,菌褶開始是白色,後來呈淡黃綠色,所以叫「綠褶」菇。「綠褶菇」的菌柄長約10-20公分,有菌環圍繞,這和雞肉絲菇不同。食用後約30分鐘至3小時,會出現腸胃道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等。對於綠褶菇中毒並無特定解毒劑,治療方式為支持性療法,中毒時如果即早就醫診治,大多可以恢復而不會留下後遺症。誤食毒菇應保留菇類的食餘檢體供診斷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由於野菇要從外觀分辨是否有毒性並不容易,建議民眾應避免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菇類,以免中毒。若誤食毒菇應盡可能地保留菇類的食餘檢體,供醫師參考,以例後續診斷及治療。

腰痠老想吐 腎結石拖太久致腎衰竭

腰痠老想吐 腎結石拖太久致腎衰竭#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患有糖尿病併高血壓、高血脂的52歲謝先生某日突然感覺左側腰痠,且伴隨噁心想吐、尿急等現象,不僅排尿時左側腰痠加劇,排出的尿液也呈現鮮紅色,就醫後發現患者尿液內有大量紅血球,超音波檢查顯示左側腎水腫、輸尿管擴大,診斷為腎結石併尿路阻塞性腎病變、慢性腎臟病併急性腎臟損傷。腰腹部無預警劇痛 可能結石在作怪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鄭振聲表示,上述個案為尿路結石導致腎臟問題,患者因結石阻塞在腎臟與輸尿管結合處、或是卡在輸尿管,引發內臟神經刺激泌尿道肌肉痙攣,腰腹部無預警出現劇烈絞痛,痛到坐立難安。防腎結石3件事要注意鄭振聲醫師表示,腎結石感染及尿路阻塞皆會造成腎功能受損,若能早期發現並治療是可恢復的,但若阻塞時間太久導致腎小管間質腎病,就會逐漸走向腎衰竭的情形,若發生在慢性腎臟病患或合併有尿路感染,則狀況會更,預防腎結石需特別留意下列事項:1) 攝取足夠水分/每天足夠的飲水量、每天的排尿量要有1500-2000ml,在充分的尿液排泄及減少泌尿道感染與尿路結石發生率之下,就能降低急性與慢性腎臟病找上門的機會。2) 慎選機能性食品/攝取過量的鈣質及維生素D,容易造成尿液中排泄較多的鈣離子,進而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生率。由於維生素C在體內代謝之後會轉變為草酸,因此每天若攝取超過400毫克的維生素C,容易導致高草酸尿,形成草酸鈣結石。另外若身體缺乏維生素B6和鎂,體內草酸就會增加,也容易產生草酸鈣結石。3) 避免一次大量攝取富含草酸的食物/用餐時應避免同時大量食用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蕃茄、菠菜、芥菜、韭菜、南瓜、地瓜、葡萄、橘子、草莓、豆腐等。另外,生啤酒、茶、可可也應減少攝取。發燒、發冷沒有及時處理恐致生命危險鄭振聲醫師表示,如果結石阻塞尿路且合併感染,可能出現發燒、發冷、噁心嘔吐等症狀,容易引發後續腎功能受損或造成菌血症,若忽略症狀、沒有即時處理會導致生命危險。

吃完芒果腹痛鎖喉 全身型過敏害的!

吃完芒果腹痛鎖喉 全身型過敏害的!#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從韓國來台灣玩的9歲女童過去並無氣喘病史,晚餐後享用美味芒果,忽然感到喉嚨癢癢的,接著感到吸不到氣,沒想到半小時後咳嗽不停、頭暈虛弱,不但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喉嚨一直發出清痰的呼嚕聲,同時還有腹絞痛、嘔吐情形發生。全身型過敏性反應 臉色蒼白皮濕黏女童到急診的時候,臉色蒼白、皮膚微濕黏;聽診時發現兩側肺部明顯喘鳴音,無囉音,有胸骨上凹。腹部腸音蠕動快速,無壓痛。判斷是食物引起的「全身型過敏性反應(anaphylaxis)」,治療後過敏反應緩解,病患生命徵象恢復穩定,呼吸平順,喘鳴音消失,腸胃道功能也很快回復正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龍厚玲表示,全身型過敏性反應是全身多處器官同時起嚴重過敏反應,嚴重者會導致全身型過敏性休克而致命,且根據國外文獻統計,死亡往往在接觸過敏物質後6小時內發生,孕婦也可能因此流產。所有物品都可能引發全身型過敏性反應從過去曾經報告過的病例來看,吃進身體裡的如:蕎麥、汙染食物的青黴菌、野外活動遭遇的昆蟲叮咬、醫師開立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以及醫院檢查必須使用的顯影劑、麻醉藥物…等,都是可能導致的原因。龍厚玲醫師提醒,全身型過敏性反應病患在經過急診急救處理過後,記得要到過敏免疫專科門診就診諮詢,除了依據詳細病史及血液檢查,儘量協助病人找出引發的過敏物質之外,也可和醫師討論未來預防之道,以及急救藥物的預備及使用方法。遵照預防勝於治療的守則,才能夠毫無畏懼地自在生活。

腸病毒流行3周 5關鍵時刻記得勤洗手

腸病毒流行3周 5關鍵時刻記得勤洗手#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臺北市已連續3週突破臺北市流行閾值960人次,並於本月13日進入流行警訊期。教托育機構如發現疑似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或腸病毒感染的學童,應於發現時起48小時內完成通報,未依規定通報,將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5關鍵時刻記得搓洗手20秒疾管署表示,腸病毒目前無抗病毒藥物,勤洗手為預防腸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於5關鍵時刻「擤鼻涕後、吃飯前、看病後、接觸幼兒前、如廁後」之前勤洗手才能有效預防。洗手時應使用洗手乳或肥皂搓洗20秒,沖洗乾淨後使用衛生紙或個人擦手巾擦乾,勿與人共用毛巾。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公告流行警訊期間,幼兒園、托嬰中心、補習班及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等,只要同一班級於7日內有2名以上(含2名)幼童經醫師診斷為手足口、疱疹性咽峽炎或腸病毒感染時,該班級應採停課措施。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性嘔吐為前兆若班上停課,同時要記得徹底加強清潔,最好以稀釋漂白水消毒課桌椅、玩具、書本、遊樂設施、娃娃車、保健室、尿布檯及廁所等幼童接觸的環境。臺北市衛生局提醒家長,若發現幼童疑似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或腸病毒感染的幼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為上策。若孩童有重症前兆如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性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家長同時應留意孩童狀況並儘速至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或大醫院就醫。

女童腸子破洞 打蛋沒洗手惹禍!

女童腸子破洞 打蛋沒洗手惹禍!#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吃蛋差點吃出人命!一名10歲女童在家因出現高燒、拉肚子,到院檢查沒想到已經引發嚴重腹膜炎,兇手竟是沙門氏桿菌感染,女童腸子甚至因此破了一個大洞。詢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女童全家每2個月就會吃掉一簍蛋,女童幫忙打蛋時可能因為手沒有洗乾淨,把沙門氏桿菌一起吃下肚才導致感染。腸炎併穿孔 腸液外滲造成腹膜炎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暨小兒外科醫師李政鴻表示,女童腸炎併穿孔,雖然是個小破洞但卻有大量細菌的腸液外滲,造成腹內嚴重腹膜炎,若是腹膜炎不趕快處理,恐會造成全身性的敗血症、休克,腸子也會因發炎愈來愈嚴重,損壞的區塊就愈來愈大,最後就得把腸子切掉,甚至做人工肛門。症狀有噁心、嘔吐、下痢、發燒、腹絞痛李政鴻醫師表示,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的腸炎會出現噁心、嘔吐、下痢、發燒、腹部絞痛等症狀,一般狀況下只需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腸炎的病況就會緩解。對於兒童,特別是嬰幼兒及老人家,體力、抵抗力差者,其免疫力弱,所造成的症狀都特別嚴重,此時是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才能控制。沙門氏桿菌70℃時也需5分鐘才能消滅李政鴻醫師提醒,尤其夏天是沙門氏桿菌好發季節,包括水、家禽、牛奶、蛋、肉製品等都是易孳生的地方,加上這種菌種對熱抵抗力強,即使70℃時也需5分鐘才能將它消滅。因此最好將砧板應分生熟食使用,生蛋容易遭到沙門桿菌汙染,因此雞蛋與家禽肉類也必須煮熟,才能有效預防沙門氏桿菌感染。

晨尿有泡泡別怕 整夜沒喝水害的!

晨尿有泡泡別怕 整夜沒喝水害的!#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20歲的男同學因為近日來晨尿都有很多泡泡,擔心自己腎臟出問題,急忙就醫。但男同學平日沒有小便減少、食慾變差、噁心、嘔吐、喘等症狀,看診過程中也沒有任何不適,理學檢查更沒有發現水腫的表現,最後證明是虛驚一場。小便有泡泡不一定是蛋白尿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醫師詹傑凱表示,小便時形成有泡泡,不一定是蛋白尿造成的。很多人跟這位男同學有相同的疑問,事實上,小便中的泡泡會形成,是因為當我們的膀胱用力將尿液射入馬桶中時,因為擾動了馬桶中的水;尿液中各種內容物的變化,會改變尿液的表面張力,這些變化也會影響泡泡的形成;當尿液中有過多的蛋白質,會讓小便容易產生泡泡,不過尿液中的其他物質(像是尿素等),也會有類似的影響。尿液濃縮導致濃度增加進而產生泡泡詹傑凱醫師說明,泡泡尿常出現在早晨第一泡尿,因為經過一整晚沒有喝水,尿液濃縮導致尿液濃度增加,進而也會使泡泡更容易產生。雖然一般認為,蛋白尿造成的泡泡比較不容易破掉,但實際上卻很難用這樣的方法區分。必需藉著過去病史,臨床症狀及理學檢查來評估蛋白尿的可能性有多大。詹傑凱醫師指出,民眾若發現自己有泡泡尿,不用太驚慌,若有疑問,建議至腎臟科門診求診,臨床檢驗只要做單次尿液檢查,就能分辨。像上述這位男同學的尿液檢查並沒有看到蛋白尿的表現,最後證明是虛驚一場。  

亂玩滅火器 國小生誤食乾粉嘔吐送醫

亂玩滅火器 國小生誤食乾粉嘔吐送醫#嘔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中市豐原區合作國小一名學童一時好奇,拿起乾粉滅火器往同學身上噴,靠近乾粉滅火器的同學吸入後出現呼吸急促、咳嗽、暈眩感,較嚴重的同學有嘔吐症狀。十幾位被乾粉噴到的小朋友休息後症狀雖然有改善,仍有同學高燒不退。吸入乾粉會引起氣管收縮、引起呼吸急促豐原醫院小兒科醫師馬瑞杉表示,乾粉滅火器裡面的成分有磷酸鹽、碳酸氫鈉等等,其中碳酸氫鈉屬於弱鹼性,經由呼吸道吸入後會引起氣喘收縮,引起類似氣喘發作導致呼吸急促症狀,碳酸氫鈉具腐蝕性,誤食會出現呼吸急促咳嗽、嘔吐、暈眩等症狀。患者出現發燒、嘔吐、暈眩症狀馬瑞杉醫師表示,到院的3位同學中,其中1位症狀較明顯,除了有發燒、呼吸急促、咳嗽、症狀外,還伴隨嘔吐、暈眩;另一位是呼吸急促、咳嗽、暈眩;第3位雖然呼吸急促有改善,但仍有暈、吐感,因此施予點滴治療,因不知吸入多少含量得乾粉,因此安排住院觀察;希望患者吸入的成分能夠盡快代謝,事後3名學童的症狀都有改善。氣喘患者誤吸應盡速就醫馬瑞杉醫師表示,不慎吸入乾粉滅火器的人,雖然不會有立即危害生命的情況,還是會出現嗽、暈眩等情形,因滅火器乾粉沒有解毒劑,只能就症狀治療,如遇上是氣喘患者吸入,症狀可能會更加嚴重,應盡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