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

明明老花眼看近物突然變清楚?恐是白內障!

明明老花眼看近物突然變清楚?恐是白內障!#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上了年紀的民眾,如發現最近怎麼看近的東西,越來越清楚了,就要小心自己是否罹患了白內障!對此,眼科醫師林丕容指出,白內障的病程,有一段時間會使得看近物的東西變得很清楚,但隨著白內障持續惡化,又會逐漸變成近物看不清楚。白內障拖久恐失明!應及早治療林丕容說明,正常的水晶體是透明的,但因為老化、外傷、紫外線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時,將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這就是白內障。而隨著年紀增長,老花度數也同時慢慢增加,另因白內障在病程發展的過程中,會因內部硬化腫脹混濁,使水晶體逐漸變厚,中央處變凸導致眼睛屈光力增加,就好像內建了一付老花眼鏡,因此會發生有一段期間,看近物比以往清晰,但當水晶體變得更混濁、更厚時,又會逐漸變成近物看不清楚。 因此,林丕容呼籲,白內障若拖延過久,增厚的水晶體可能導致繼發性青光眼及其它眼疾,產生不可逆的視力損害,可能導致失明危機,只有及時、適當的施行手術才能減少這些風險的發生。

驚!糖尿病增失明風險

驚!糖尿病增失明風險#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糖尿病和失明恐息息相關!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常一不留意就導致失明,而糖尿病患者的失明率又比常人高出25倍,因此患者應進行眼部定期檢查,降低失明發生率。研究調查發現,糖尿病是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機率高於常人25倍,且罹病10年,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到50%,25年病史更是讓發病率攀升到9成;萬芳醫院眼科醫師黃信偉表示,三分之一的糖尿病病患都會併發視網膜病變,且罹病越久、機率越高。糖尿併發病變多 患者需留意糖尿病容易引發多種併發症產生,不僅會造成嚴重性的傷害、也有很高的死亡率,其中視網膜病變更是後天失明最常見的原因,若是糖尿病患者等到視力出現模糊、或是快看不見時才前往就醫,往往已經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這時病情可能已經演變成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玻璃體出血,透過手術治療也僅能恢復部分視力。黃醫師表示,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和眼球運動神經病變,這些恐造成失明;若是黃斑部產生病變,則稱為黃斑部水腫,容易使糖尿病患者視力減退,因此民眾必須控制血糖、血糖值越正常、越能延緩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定期眼部檢查 避免失明風險萬芳醫院一項臨床病例,國二青年篩檢出罹患糖尿病、且家族有相關病史,2年後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前往醫院檢查竟是糖尿病引起的眼中風,經過治療後仍不幸一眼失明、一眼弱視,因此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能輕忽、最好養成定期眼部檢查的習慣,確保健康。黃信偉醫師建議,若病患尚未出現視網膜病變症狀,每年定期檢查一次;若已有輕微病變,則每半年就必須檢查;而嚴重病變、甚至出現廣泛視網膜缺血者,應2-4個月檢查一次。

除了腦中風眼睛也會中風 嚴重恐失明!

除了腦中風眼睛也會中風 嚴重恐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除了腦中風之外,你知道眼睛也會中風嗎?根據統計,年紀越大的民眾,罹患眼中風的機率就會越高,而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的病患,更是眼中風的高危險群,如不幸罹患了眼中風,視力將會突然惡化,若延誤治療甚至有失明的風險!眼中風是什麼?會有哪些嚴重症狀?對此,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柳景豑解釋,眼中風是第二常見的眼睛血管疾病,主要是發生視網膜靜脈阻塞,導致眼睛的血液循環受阻,造成視網膜組織的缺血與後續之炎症反應,病人在臨床上常常以突發、無痛性的視力模糊或是部分的視野缺損來呈現。此時若未進行適當的治療,視網膜缺氧引起的併發症將會漸漸加劇,一旦造成了視網膜黃斑部水腫時,病人除了會有之前的視力模糊或是視野缺損的情形外,甚至會有影像扭曲變形,影像大小改變,若仍未即時治療的話,視力會發生更嚴重的惡化,甚至會有失明的危險。哪些人是眼中風的高危險群?他指出,眼中風的新發生個案估計在每百萬人口中每年約有500個以上的新增病例,超過50歲以上的民眾,眼中風的10年發生率為1.6%,隨著年紀老化,罹病機率會變得更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異常、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抽菸及青光眼皆會增加發生機率的危險因子。而最近幾年,眼中風的治療已有重大的進步,有更多的新選擇,除了上述傳統的治療外,玻璃體內注射長效類固醇藥物、玻璃體內植入緩慢釋放的類固醇植入物、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方式。最後,柳景豑呼籲,對於50歲以上的民眾,其發生眼中風的機會,將隨著年紀老化,罹病機率亦將提高,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青光眼病人皆是高危險群,因此除了建議每年檢查視力,以其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外,應該也要針對高危險因子的部分,安排適當的治療計畫來改善,以期減少發生眼中風的機會。 

正妹放大片日拋當周拋戴 導致角膜潰瘍險瞎!

正妹放大片日拋當周拋戴 導致角膜潰瘍險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戴隱形眼鏡習慣的民眾要注意,可別日拋當周拋、周拋當月拋,小心眼睛失明!台南有一位大眼正妹,為了省錢,把日拋的瞳孔放大隱形眼鏡當作周拋戴,有一晚入睡前因忘了把隱形眼鏡拔下來,導致隔天醒來時右眼嚴重紅腫,視力模糊,到醫院就診後,發現是感染綠膿桿菌,醫師表示,再延誤幾天就醫恐怕會失明!正妹眼睛遭染綠膿桿菌 南市醫眼科鍾慧娟醫師表示,病患來眼科就診時,右眼矯正視力僅達零點三,檢查發現週邊眼角膜有一小白點,角膜呈現水腫,眼前房明顯發炎細胞散佈、浸潤現象,角膜上皮破皮,診斷為角膜潰瘍。於是立即刮除適量病兆處細胞與分泌物檢驗,給予適當的抗生素眼藥水治療,並停戴隱形眼鏡。而角膜潰瘍細菌培養結果證實為綠膿桿菌感染。綠膿桿菌是角膜潰瘍致病菌中最為兇猛的,若不治療,可能數天內就造成角膜穿孔而失明。所幸她及早就醫給予適當的抗生素眼藥水治療,視力已經慢慢恢復。隱形眼鏡亂戴 角膜潰瘍高危險群!鍾慧娟表示,角膜潰瘍容易導致失明,它常見於隱形眼鏡使用不當的族群,例如,配戴時間超過八小時、不遵守使用時限,日拋變週拋,週拋變月拋、清潔不當、戴著隱形眼鏡睡覺、泡溫泉、游泳等,這些都是角膜潰瘍的高危險群。因此,她呼籲角膜潰瘍的危險族群,一旦有眼睛不適的症狀,宜儘速至眼科就醫,及早以正確方式治療,才能避免無可挽回的併發症。若自行買眼藥亂點,有些病菌可能因用藥不當,而導致病情急速惡化更加難以治療,眼睛是靈魂之窗,不可不慎。

視力模糊幾近失明 糖尿病併發症作祟

視力模糊幾近失明 糖尿病併發症作祟#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未控制好,易併發視網膜病變!一名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有十多年糖尿病史,因為工作應酬多,飲食控制並不理想,最近3年來發現視力愈來愈差,連看報紙都很困難,求診後才發現兩眼嚴重白內障,幾近失明。振興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靜莉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過高輕微者會出現口渴、頭暈的症狀,同時會有喝多、尿多的現象,更嚴重還會噁心嘔吐,及有酮酸中毒的危險,因此糖尿病患必須小心控制血糖,如果糖份在血管裡停留過久,糖份會卡在血管造成損傷,同時引發腦血管、眼睛、嘴、心臟、腎臟、腳等多種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又因血糖高、抵抗力差、末稍血液循環不良,所以容易受到細菌、黴菌所感染,根據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罹患灰指甲的機率比一般正常人大約高了三到五倍,如果罹患灰指甲之後又處理不當的話,很可能還會誘發蜂窩性組織炎。遠離糖尿併發症  按時服藥多運動林靜莉呼籲,糖尿病患者要按照醫師處方服藥,例如飯前的藥服用後一定要記得吃飯、飯後藥一定要在飯後服用,避免造成低血糖或腸胃不適,注意服用藥物的時間,不可顛倒或自行更改,才能讓藥物發揮效用。林靜莉鼓勵糖尿病患平時至少每兩天做一次運動,又以有氧運動最佳,建議,在體能可以負擔的狀況下多做運動、讓身體保持暢快都是不錯的保健方式,若糖尿病患或家屬要出門遊玩,記得攜帶糖尿病護照、隨身藥物、點心等,預防低血糖或緊急意外帶來的危險。

眼睛紅腫不以為意 男子染鼻竇炎險失明

眼睛紅腫不以為意 男子染鼻竇炎險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眼睛紅腫,民眾千萬不要輕忽,除了有可能是眼睛四周感染,也有可能是從鼻竇發炎擴散到眼睛所引起。新北市一名64歲于姓男子,由於細菌由鼻竇入侵眼睛周圍,導致眼皮蜂窩性組織炎及眼窩骨膜下膿瘍,一開始左右眼大小不一,當時不以為意,沒想到眼睛越來越腫,又伴隨著刺痛,趕緊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鼻竇炎作祟。台北慈院耳鼻喉科醫師黃同村說,由於醫療的普及和抗生素的適時使用,鼻竇炎大部分在治療後就可以得到控制,但影響到眼窩的情況很少見。眼窩蜂窩性組織炎或膿瘍,通常是與篩竇的感染有關,少部分由額竇的感染造成。此名患者單側的眼球突出、結膜水腫又刺痛,甚至眼睛無法張開等症狀,是因為額竇鼻竇炎引起眼窩內骨膜下膿瘍,若沒有及時處理及手術引流膿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所以如果民眾突然眼睛紅、腫、脹、痛等症狀,除了可能是眼睛四周受到感染,也有可能是鼻竇發炎,可以考慮到大醫院做更進一步的檢查。黃同村表示,鼻竇炎臨床症狀依感染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患者會有鼻塞、黃綠鼻涕、鼻部或臉部脹痛及頭痛等情形。初期通常會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流鼻水、咳嗽、發燒、頭痛、咽喉痛。若症狀未痊癒,鼻分泌物由無色水液狀,變為化膿性的黃綠鼻涕並發生鼻塞,且鼻涕倒流導致喉嚨發炎不適,最後甚至眼眶周圍浮腫、眼球有壓痛感、臉頰痛等症狀,就須注意是否為急性鼻竇炎之可能性。除此之外,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注意保暖、多運動、規律的生活作息、少出入公共場所及人潮擁擠的地方、注意個人衛生,對於已患有鼻竇炎之患者,除了配合醫師之診治外,冬天天氣冷且乾燥可戴上口罩、少出入冷氣房、多補充水分、避免到空氣混濁且空氣不流暢之場所。(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與貓狗嘻玩要注意 犬蛔蟲鑽入男童眼險失明

與貓狗嘻玩要注意 犬蛔蟲鑽入男童眼險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三年前,一名十三歲的國一小男生,右眼結膜出血,視力明顯下降,眼科醫師雖持續用藥治療,症狀仍未見改善。眼科醫師進一步檢查赫然發現,這名小男生的右眼有條疑似蟲蟲鑽行過的痕跡,懷疑是寄生蟲搞的鬼,將取下的血清檢體確認,造成小男生右眼出血並造成視力退化的元兇,便是犬蛔蟲的幼蟲。雖然醫師使用台灣常用的腸道寄生蟲驅蟲藥(Mebendazole),試圖殺死眼部的犬蛔蟲幼蟲,但眼球狀況時好時壞,視力依舊不好。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寄生蟲學科教授范家堃解釋,狗貓身上常有犬蛔蟲或貓蛔蟲這種人畜共通寄生蟲,和狗貓嘻玩過後,若沒把手徹底洗乾淨,就有可能吞下犬或貓蛔蟲的蟲卵,幼蟲在人體器官或眼部移行,爆發內臟幼蟲移行症,或是眼球犬蛔蟲症,危及健康及視力。    范家堃指出,每一坨狗大便中,就有十幾萬顆犬蛔蟲的蟲卵,這些蟲卵的直徑才75x85微米,肉眼看不到。當狗毛沾上狗的便便碎渣,我們摸了狗毛後,又沒徹底把手洗乾淨,就有可能把這些卵蟲吃下肚。犬蛔蟲的蟲卵被吞下肚後,會先在胃部被胃酸侵蝕,到了小腸,再被鹼性的腸液中和,卵殼變得軟脆,幼蟲就會破殼而出,進而鑽破腸壁,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心臟、肺臟、腦部及眼睛等各個重要器官,引發內臟幼蟲移行症或眼球犬蛔蟲症,出現發燒、腹痛、黃疸、咳嗽及疲憊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失明及死亡。                                         由於人類並不是犬蛔蟲的適當宿主,蟲卵就算在腸道孵化,甚至在人體內「趴趴走」,也只會以幼蟲型態存在,不會長大成蟲。不過,美國杜蘭大學曾以大猩猩為對象的研究發現,犬蛔蟲能以幼蟲型態在動物體內存活十年以上,且可以在體內亂竄,跑到哪個器官,哪個器官就倒楣。要避免犬蛔蟲的侵襲,其實並不難。范家堃表示,只要定期帶貓狗等寵物到獸醫院做糞便檢查,一發現有犬蛔蟲,投予驅蟲藥的治療就可以。他同時建議民眾,應定期幫貓狗等寵物洗澡,每次和寵物親密接觸後,也要徹底把手洗乾淨,這樣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圖片來源/北醫提供)

鼻竇炎不可忽視 嚴重恐失明

鼻竇炎不可忽視 嚴重恐失明#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近年來鼻竇炎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患病年齡越來越小,鼻竇炎是一種鼻竇粘膜非特異性炎症,給人體帶來的危害不可忽視。一般症狀有鼻塞、流鼻水、鼻腔有異味或有痰等,若是鼻竇深處的蝶竇部位受到感染,八成有頭痛症狀,約一成有眼睛不適的問題。少數嚴重的併發症,是鼻竇炎引起眼睛發炎,形成膿瘍,甚至會導致失明,遺憾終生,千萬不可輕視。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同村表示,鼻竇炎感染有細菌性(多數)與黴菌性(約一成)兩種。細菌性感染的鼻竇炎若侵犯眼睛,會出現眼部感染的症狀,如眼睛紅腫或凸出等。而黴菌性鼻竇炎又分為侵犯性與非侵犯性,免疫力正常者,有黴菌進入鼻竇處,黴菌會在黏膜內潛伏寄生形成菌落,形成所謂的黴菌球,它並不會感染其他組織,所以不會產生眼睛紅腫或凸出等現象。但免疫力弱者(如洗腎、糖尿病、愛滋或白血病患者),鼻竇受到黴菌感染,其他相鄰組織也可能會受到黴菌侵蝕,如侵犯至眼睛或腦部,這種感染都相當嚴重,甚至有生命危險。像胡先生這種壓迫性的治療方式,只要開刀清除黴菌球,不須用抗黴菌藥物,若能及早治療,視神經受壓迫時間短,癒後情形也會較好。由於鼻竇炎的發生,往往伴隨過敏或是流行性感冒出現,因此黃同村建議,預防鼻竇炎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並針對過敏、感冒等症狀加以治療。此外,適當的運動和規律的生活對於增加抵抗力、預防鼻竇炎也有幫助。平常容易感冒和有長期鼻炎困擾的高危險群,應多注意營養、保暖、並多從事戶外活動,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出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都可以有效減少這類感染的發生。(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