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做回收不慎割傷 小傷口引發休克!

做回收不慎割傷 小傷口引發休克!#休克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小傷口千萬別輕忽!花蓮慈濟醫院日前收治一位轉診病人,到院時已休克,據了解,病人疑似在處理回收物時,不慎被利鐵割傷後感染鉤端螺旋體,經緊急投藥治療十六天,已痊癒出院。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王立信表示,血液檢驗證實感染巨細胞病毒,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確認也同時感染鉤端螺旋體;特別是鉤端螺旋體的臨床變化多端,即使是小傷口的感染,也可能造成嚴重的症狀。 現年三十九歲的黃姓病人是在六月底開始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背痛等疑似感冒症狀而就醫,病情卻急轉直下,最後甚至須洗腎治療,在家屬的要求下於七月三日轉到花蓮慈院急救,到院時已休克,還出現黃疸、呼吸衰竭、腎臟衰竭、無法排尿等症狀,經插管搶救後,由副院長王立信收治,送進加護病房觀察。經過症投藥治療,黃姓病人的病情逐漸好轉,一星期後恢復意識,並在十九日出院。 王副院長說,黃姓病人在處理回收物時,右手被利鐵割傷,抹藥後未多加留意,沒想到數日後便出現發燒等症狀,且嚴重到生命垂危,他提醒民眾做資源回收時,最好戴手套做好保護措施,同時不要輕忽傷口的變化。另外,因為家禽與家畜是常見的鉤端螺旋體宿主,若家裡養有寵物的人也應多加注意。王副院長說,特別是颱風過後或發生水災,涉水、打掃宜小心,避免傷口感染,若有發燒等感染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周產期性心肌病變 剖腹產後突然休克

周產期性心肌病變 剖腹產後突然休克#休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趙太太,在懷孕產檢時有雙腳水腫及躺下時心臟感到不舒服的症狀,與主治醫師討論後決定提前生產,卻於剖腹產後突然休克、肺積水且無法呼吸,緊急轉送衛生署豐原醫院急救,到院時已無呼吸心跳,醫院立即給予插管並全力搶救,經過心臟超音波檢查,醫師高度懷疑係因生產造成心肌病變,在多科整合緊急搶救下,趙太太於50天後康復出院並與初生兒一家團圓。婦產科張崑敏醫師表示,第一時間確認診斷並立即給予治療是搶救成功的最大原因。趙太太於外院剖腹產完因突然休克,緊急轉來時已無生命徵象,第一時間給予插管全力搶救後轉入加護病房,經評估病人病史,造成產婦休克與肺積水之原因有三種:妊娠毒血症、羊水栓塞及心臟疾病,故先予以藥物與呼吸器維持生命徵象,並立即啟動整合照護機制,召集多科專科醫師共同照護。心臟內科廖茂芳主任表示,從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產婦心臟衰竭,高度懷疑是周產期性心肌病變,周產期性心肌病變是在懷孕生產前後會發生的疾病,發生機率雖然很小但每個產婦卻都有可能會於產期中發生,其症狀為心衰竭、水腫、呼吸易喘及端坐呼吸,臨床上主要以心臟超音波檢查心臟功能是否有異常、發病時間是否為懷孕第三期,並需排除其他可能造成以上症狀的原因,若符合便有可能是周產期性的心肌病變。一般來說,患有周產期性心肌病變的產婦一半以上於產後6個月便會完全復原,因此建議在生產前後有相同症狀的產婦,於產後仍應定期回診追蹤心臟功能,並建議患有周產期性心肌病變的婦女,能避免再度懷孕,因為疾病機轉相同,因此極有可能再度產生同樣狀況。張崑敏醫師呼籲,懷孕的準媽媽於懷孕第三期,若發現有血壓異常、呼吸易喘、端坐呼吸及水腫等異常情形,應做詳細評估與檢查,建議由婦產科與心臟科醫師共同仔細照護,若未積極治療除了影響胎兒安全,孕婦也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就診時能確實的告知身體狀況,任何的小細節皆不放過,能供醫師於疾病判斷更為準確。

台東抽檢麵製品 3件含防腐劑不合格

台東抽檢麵製品 3件含防腐劑不合格#休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東縣衛生局於4月10、11、12日至本縣傳統市場、麵攤(店)、製麵店及超市抽驗麵製品:油麵、陽春麵、蕎麥麵、拉麵、白饅頭、水餃皮、米台目、板條、米粉共52件,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過氧化氫、硼酸等,檢驗結果;麵製品共49件產品合格,合格率為94%。不合格共3件,其中有板條2件、米台目1件,均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與規定不符,不合格率為6%。麵製品及板條屬於主食類,國人之攝食量較高,不可添加防腐劑,不合格產品包括板條2件(販售地點;關山肉圓─關山鎮中華路60號、200哩客家板條─台東縣鹿野鄉瑞源村瑞景路2段8號)另1件米台目(販售地點;新月光冰店-長濱鄉長濱村9鄰87-1號)相關違規產品並飭令販售業者下架銷毀。經查察3件違規案製造商來源均屬外縣市(高雄市)產品已依權責移當地之衛生局處辦。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是一種防腐劑,添加至食品中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食入人體易刺激腸胃道引起胃痛、反胃或嘔吐,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會刺激腸胃道引起胃痛。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苯甲酸可使用於豆皮、豆干類,惟其用量為 0.6g/kg 以下,但不得使用於麵產品。另硼砂(俗稱冰西)是禁止使用,常違規使用於麵製品,食入人體會轉變硼酸,連續攝食在體內蓄積,會妨害消化酵素作用,食慾減退、消化不良、抑制營養素吸收:當食用多量硼酸導致中毒時,則有嘔吐、腹瀉、紅斑、循環系統障害等現象,嚴重時甚至發生休克、死亡。臺東縣衛生局籲請消費者於選購麵製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1.選購包裝及標示完整之麵食製品。2.選購散裝麵食製品需注意是否有不良氣味及色澤是否異常。3.麵濕製品是否否低溫保存販售。並籲請縣產品販賣廠商應慎選合格來源廠商或自主衛生管理檢驗,以確保產品品質安全。

走路用力就頭暈、嚴重貧血 罕見胃腸道基質瘤作祟

走路用力就頭暈、嚴重貧血 罕見胃腸道基質瘤作祟#休克

46歲的黃先生,走路稍用力就頭暈,整個人疲憊不堪,被送到臺中慈濟醫院急診室時,已呈現半休克狀態,血液檢查有嚴重貧血,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部大量出血,經止血後,進一步檢查結果竟是罕見的胃腸道基質瘤,引發胃出血。年輕時,黃先生菸、酒不離手,又偏好香辣油鹹的重口味食物,曾有中風病史,後來又發生髖骨骨折,兩年來持續做復健,終於能夠自理生活,沒想到好景不常,去年十月中旬,走路稍稍出力,或進出室內外溫差大的環境時,會突然頭暈目眩,休息後仍未好轉,反而更加疲憊。頭暈症狀合併解黑便、食慾不振,黃先生送進臺中慈濟醫院急診時,整個人已呈現半休克狀態,醫師檢查發現,頭暈是因為胃出血導致的貧血、低血壓,輸血後先做胃鏡止血,住院期間,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黃先生的胃大彎上緣黏膜下,有個突起約3公分的腫瘤,經手術後病理切片,證實是罕見的胃腸道基質瘤。胃腸道基質瘤,發生率每百萬人約10~20位,全台大約只有200人。一般外科吳永康主任說,胃癌種類有許多種,以胃腺癌比例最多,胃淋巴癌次之,胃基質瘤屬罕見胃癌,黃先生屬於早期發現的第一期。手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約三、四成病患獲得很好控制,經腹腔鏡切除腫瘤,術後四個月追蹤,目前黃先生病況在掌握中。吳永康主任指出,胃腸道基質瘤生長位置以胃與小腸居多,發生原因是身體的一種酶(稱為TKI的蛋白質)產生變化,致基因突變引發癌症,突變原因仍待了解,預防之道還是少吃變質、加工過的食物、遠離菸酒、注意食物保鮮方式等,降低接近致癌物機率。吳永康主任提醒,胃腸道基質瘤復發率高,需要長期追蹤,想抗癌務必戒掉菸、酒,注意清淡飲食。黃先生則表示,中風後,菸酒都不敢碰了,以後也要盡量少吃刺激性的東西,改成容易消化、比較營養的食物,找回健康。

罹肺炎猛咳 咳到腹部都出血!

罹肺炎猛咳 咳到腹部都出血!#休克

氣候溫差變化大,豐原區一名72歲陳阿嬤感冒咳嗽長達兩個多月,至衛生署豐原醫院就診,經胸腔內科初步診斷為肺炎,立即安排住院治療,住院期間血壓急速下降,左腹部凸出悶痛且出現休克昏迷現象,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腹直肌血管出血血腫,緊急會診外科手術開刀,所幸術後病況穩定,經內、外科醫師整合治療,陳阿嬤已平安出院返家。陳阿嬤的家人表示,阿嬤無特殊的疾病史,最近因為天氣變化大,兩個月來一直咳嗽有痰且咳不停,以為是小感冒不礙事,就醫才發現是肺炎,沒想到因為肺炎長久咳嗽咳到腹部都出血了,好在經過開刀治療,保住性命。豐原醫院胸腔內科江俊士醫師表示,一般門診常見的咳嗽患者有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慢性過敏性鼻炎、胃酸逆流或潛伏性氣喘所造成的咳嗽,抽菸造成慢性咳嗽的患者也佔不少數,陳阿嬤因為年紀較大血管壁較薄,咳到腹直肌血管出血則較為少見。江俊士醫師叮嚀,有些患者咳嗽咳得劇烈,造成胸廓壓力增加,血液無法運送至腦部,會有眼冒金星暈厥的情形,有些會伴有胸痛、腹痛、肌肉痠痛等現象,也有民眾咳到肋骨骨折的情形,可見長期咳嗽所造成的傷害不可輕忽,因此當有咳嗽的症狀出現,必須先找出病因,針對疾病作適當的治療。

妙齡女生活習慣差 竟胃潰瘍休克致死

妙齡女生活習慣差 竟胃潰瘍休克致死#休克

很多人以為胃潰瘍再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應該是小毛病,但是沒想到竟然奪去一個妙齡女子的生命。根據雅虎中國報導指出,北京有一名23歲的女孩方言,在12月16日因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去世。湖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李天望教授表示,因為胃潰瘍而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圖為方言的照片,翻攝自雅虎中國。)該報導指出,很多時下的年輕人因為飲食習慣不佳,導致「玻璃胃」的情況十分普遍,「玻璃胃」是指因為錯誤的生活習慣,造成胃部嚴重受損,導致功能逐漸下降,最後變成不堪一擊的器官。報導中表示,在方言的微博當中,常常提到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像是長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9時後才吃晚餐等。湖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李天望教授表示,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是有可能發生的事。如果潰瘍只是在普通血管上,又能及時就醫,仍有生還希望;但如果在小動脈上,短時間內會導致大量出血,就有可能危及生命。李教授強調,人體有自身的節律,長期不按時吃飯或經常暴飲暴食,可能會導致胃部受損,最後形成潰瘍。李教授特別提醒民眾,胃潰瘍除了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外,還可能導致穿孔甚至癌變。因此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腸胃,記得飲食規律,冬季注意保暖,多吃清淡食物,一旦出現胃痛等症狀,應該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拖延,以免造成遺憾發生。

女童上吐下瀉又拉肚子 輪狀病毒搞鬼

女童上吐下瀉又拉肚子 輪狀病毒搞鬼#休克

1歲7個月大的邱小妹,3天來伴隨輕微的發燒跟食慾不振,陸續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她一天吐超過10次,把吃下去的食物都吐光光了,而且便便呈現稀狀的水便,一天拉5~6次,經檢驗證實為輪狀病毒感染。針對症狀給予病人止吐止瀉及補充水分等治療,病情逐漸穩定,在經過醫護人員細心的照護下,病人已康復出院了。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小兒科張濤澤醫師表示,輪狀病毒在1973年由科學家Ruth Bishop所發現,由於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車輪形狀,故命名為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兒和小孩嚴重腹瀉的最主要病原,幾乎每個小朋友在5歲之前都會感染過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峰年齡在6個月到2歲。張濤澤醫師說,輪狀病毒是由飲食或接觸,經口傳染;病人體內的病毒由糞便排出,在無意間污染雙手、食物、飲水或環境而傳染。病人的口水或.嘔吐物中也有病毒,此病毒傳染力極強,可以在短期間內造成流行。理論上只要阻斷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就可以預防感染。病人家長要妥善處理遭受病毒感染的病童大便,避免污染環境,也要注意避免嬰幼兒「病從口入」。哺餵母乳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所以喝母乳的寶寶也比較不會遭受到輪狀病毒的感染,如果有感染症狀也會比較輕微。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還有口服疫苗。

產前休克急剖腹 竟是子宮破洞大出血

產前休克急剖腹 竟是子宮破洞大出血#休克

照片裡小女嬰吸著奶瓶安穩的睡著,高小姐和先生洋溢幸福的笑容,但三個半月前高小姐即將臨盆的時候,胎兒卻突然沒有心跳,就連媽媽也呈現休克的狀態,醫師緊急動刀剖腹生產。醫師下刀兩分鐘後,胎兒順利產出,並交由小兒科醫師進行急救,但醫師發現,高小姐的子宮破了一個約5公分的大洞,出血量高達2千c.c.,是造成母女狀況不佳需緊急剖腹的原因。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婦產科主任陳國瑚指出,高小姐是在懷孕滿40週足月的情況下至醫院待產,過去產檢並未發現異常,胎兒狀況穩定準備自然生產。但在規律陣痛3小時候出現產道大出血、胎兒窘迫且心率下降,母女的狀況都很危險,緊急剖腹生產。雖然剖腹兩分鐘內即把胎兒產出,但陳國瑚在接生過程中覺得有點「卡卡」的,仔細檢查後發現,患者子宮後面破了一個5公分的大洞,胎兒的腳滑出子宮外,母親整個腹腔都是血,出血量將近是正常女性全身血量的一半,緊急輸血並縫合破口處。陳國瑚解釋,醫學文獻記載「自發性子宮破裂」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一旦發生胎兒死亡率高達50至75%;母親死亡率則為10至20%。女性的子宮曾動過手術、子宮構造先天異常或子宮曾感染發炎等都是高危險群,懷孕時須特別留意。不過高小姐沒有任何相關病史,出現子宮破裂的情形相當罕見。※圖為女嬰在記者會時肚子餓鬧脾氣,高小姐與先生開心哺餵嬰兒,沉浸為人父母的喜悅。(記者陳茂軒/攝影)優活聚焦:●歲末血荒 孫越外孫「熱血」相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81&HN_Yr=0&HN_Mon=0●為什麼昏昏欲睡?恐是常用電腦導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80&HN_Yr=0&HN_Mon=0●確實洗手20秒!降低腸病毒感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78&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