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罹癌還能繼續工作嗎?該主動離職嗎?癌友必知「6件事」規劃職涯

罹癌還能繼續工作嗎?該主動離職嗎?癌友必知「6件事」規劃職涯#保健

許多癌友在康復後,會開始思考重返職場的可能性,其實重回職場沒有想像中困難。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於《癌後康復》一書中,邀請各領域專家,針對「回歸健康日常」、「回歸職場規劃」、「回歸心生活」等方面分享,希望給予癌友們,在疾病穩定控制的階段最真切、實在的幫助。以下為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辦人蔡淯鈴所分享篇章:

防失智、降血脂、減少肝脂肪堆積⋯營養師點名「1神物」不吃太可惜

防失智、降血脂、減少肝脂肪堆積⋯營養師點名「1神物」不吃太可惜#保健

你喜歡吃香菜嗎?冬天是香菜生長最好也最快的季節,因為香菜有特殊的香氣,加上冬天病蟲害少,不需噴灑農藥,因此冬天的香菜特別好吃。營養師分享香菜「5大益處」,冬天進補時若看到餐桌上有香菜,千萬別挑掉,因為香菜擁有食療保健的作用,但建議日常食用,仍以適當攝取為主。

大蒜變黑蒜頭 刺激味道沒了、保健效果還更上一層樓!

大蒜變黑蒜頭 刺激味道沒了、保健效果還更上一層樓!#保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前些年在逛日本商品展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某個攤位旁,立著相當醒目的海報,上面的標題是「黒」,翻作中文就是黑蒜頭,海報上有文字介紹,也有大蒜的照片,真的是黑色的呢!後來也在台灣的市場上看到這樣的東西,然後大家都說這是好東西,吃了對身體好,但,究竟好在哪呢?然後又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成分)而能給身體帶來好處呢? 一起來挖掘吧!大蒜熟成後的產物黑大蒜不是新的品種,而是從我們平常吃的大蒜,經過特定的條件處理後的產物,簡單來說,是把大蒜放在高溫與潮濕的環境下,讓大蒜慢慢的熟成,過程中,蒜瓣的顏色會逐漸變深,接著轉變成黑色。大蒜不僅是我們很常使用的香辛料,同時也具有一些傳統療法的應用,像是增加活力、幫助消化避免腹瀉,並且也有助於心臟、關節的健康。近些年來,許多研究發現大蒜擁有廣泛的生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微生物、抗癌、抗高血壓、護肝,以及殺蟲的能力。雖說大蒜的生理活性來自於有抗氧化力的多酚,和有生理活性的硫化物,但只是在拍碎時,或是受到損傷的時候,有部分具有活性硫化物會出現強烈辛辣的氣味,而這跟出現讓人感到不悅的體味和口氣有關;然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大蒜,有些人吃了還會出現一些身體不適的情形。於是繼承與強化大蒜優點,與改善副作用的黑大蒜就出現啦。黑大蒜跟大蒜的差別 — 顏色、成分與副作用隨著顏色的改變,大蒜本身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簡單分成2方面說明:1.副作用減少:吃大蒜對身體好,但也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像是有刺激性的味道、口臭、特別的體味,或是腸胃不適、噁心……等情形,經過熟成之後,這些副作用大多會消失。2.抗氧化力變強:熟成的過程中,原本大蒜含有的含硫化合物,大蒜素(Allicin)會轉變成水溶性、抗氧化力更強的 S-烯丙基半胱胺酸(S-Allylcysteine,簡稱 SAC),同時,也會生成其他具有抗氧化力或生理活性的成分。補充一點,新鮮大蒜也含有 SAC,只是量很稀少。下圖是黑蒜在 70 °C 與相對濕度 90% 的環境下,進行熟成的過程,期間大蒜的水分減少、pH 降低;韓國研究發現,在這樣的條件下,熟成 21 天的大蒜擁有最強的抗氧化力能,也就是相關抗氧化的成分含量達到最高點。如果你想要自己在家裡製作黑大蒜,那麼這個研究結果或許可以參考一下。人體保肝試驗由於黑大蒜的成分在體外與動物試驗上,都觀察到了保健的可能性,因此也展開了相關主題的臨床試驗,2017 年有一篇日本的研究,募集 40 位身體健康的人,以隨機、雙盲、安慰劑與控制組試驗,評估連續 12 週,補充黑大蒜補充品,是否能發揮保護肝臟的作用。研究團隊在試驗前、中、後,抽取參與者們的血液,並分析與肝功能有關的檢驗數據,結果發現補充黑大蒜補充組的肝功能指數顯著改善,也就是說,黑大蒜保健品可能有助於改善健康人的肝臟機能。吃黑補腎,黑大蒜能湊一腳嗎?從節氣的角度,冬季是適合補腎的季節;而從中醫的角度,要補腎就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原因在於色黑者入腎,黑色屬水,水走腎,想要補腎可多吃黑色食物。那由白轉黑的大蒜,能在這個題材上,湊上一腳嗎?答案是有可能,原因在於腎臟健康與血壓、血管、糖尿病息息相關,因此如果能預防高血壓與糖尿病,也就能間接的對腎帶來好處了。最後要提醒,由於黑大蒜的有效成分是可溶於水,如果是用來煮成湯的話,記得不光只是吃料,湯也要多喝一些喔,不然精華成分沒吃到就虧大了。(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大蒜變黑蒜頭 刺激味道沒了、保健效果還更上一層樓!)

你是眼睛病變高危險群?6招顧好視力

你是眼睛病變高危險群?6招顧好視力#保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保養眼睛不可或缺。隨著增加3C產品使用的,青光眼、白內障、乾眼、黃斑部病變等常見眼部疾病,分布年齡已有下修趨勢,保養眼睛上面更應及早開始。近視是一種疾病,兒童常發生近視、遠視及散光等眼睛疾病,年紀越小越容易高度近視,當近視一旦發生,度數的增加就像溜滑梯一樣很難控制(國小、國中每年增100度;高中每年增50度;大學每年增25度)。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會造成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出血、黃斑剝裂、後眼球後凸及黃斑退化等眼球併發症,所有併發症將導致失明,且治療效果有限。近視成因與遺傳有關 但多為後天環境造成衛福部新營醫院眼科洪國磯主任表示,近視的成因少數與遺傳有關,大多為後天環境造成。如戶外活動不足、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當發生近視時,需尋求眼科醫師協助,透過睫狀肌鬆弛劑(長效型散瞳劑)、角膜塑形術、改變生活習慣、戴眼鏡矯正及雷射屈光手術等方式進行控制與治療。預防近視方法1.每日戶外活動2至3小時。2.用眼30分鐘休息5至10分鐘,未滿2歲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超過1小時。3.保持姿勢端正,看書距離35公分、看電視距離至少3公尺。4.每半年定期檢查視力,由眼科醫師做散瞳檢查度數變化。5.適量補充葉黃素,另外像是胡蘿蔔、藍莓、枸杞、山桑子都是對護眼有益的食物攝取來源。6.多食深綠、黃、紫色蔬果,護眼的食物以含有「抗氧化劑」及「高量聚集黃色素」最佳,可有效的降低生活中藍光對眼睛的傷害。護眼按摩 促進血液循環眼睛疲勞時,頸部肌肉會僵硬,眼睛四週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差,所以會引起黑眼圈、假性近視、肩頸酸痛、頭痛等症狀。透過一些簡單的指壓與按摩,不但可以放鬆眼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眼睛疲勞,更可以預防視力減退及老化。按摩之前,必須先洗淨臉部及雙手,之後可用熱毛巾熱敷5-1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再擦上適當的保養品或眼霜幫助潤滑。其次,若是身體不舒服或眼睛有發炎症狀,就不要進行按摩。再者,要注意力道: 輕按至稍微有點痠麻的感覺即可,並不是用力按到痛才有效,也要小心不可以按到眼球。3種簡單又實用的護眼按摩法1.輕閉雙眼,雙手握拳,以食指的近端關節,輕按穴位,以順時針方向由睛明穴開始,各穴位按壓5秒,重複3-5次。亦可用雙手食指指腹進行上述動作。2.輕閉雙眼,雙手握拳,以食指的近端關節,由眼角沿著上眼框輕向外推至眼尾。之後再由眼角沿著下眼眶輕向外推至眼尾,重複3-5次。3.輕閉雙眼,雙手手掌互相摩擦搓熱後,將手掌拱起,以掌心對著眼球(以避免壓迫眼球),覆蓋1分鐘。接著,再將雙手搓熱後,手掌覆於眼上,分別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輕轉10圈。最後,同樣地將雙手搓熱後,手掌由眼窩輕推至太陽穴,並停留在太陽穴上,以順時針方向輕轉10圈。

蓋博符號訓練 能有效保健近視老花?

蓋博符號訓練 能有效保健近視老花?#保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沒有有效保健視力的方法?」這是我最常被患者問的問題。雷射手術是目前最確實而且有效改善視力的方法,但是大家最想知道的是,有沒有最安全、有效的視力保健法。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開始搜尋各種資料,看了超過100篇以上的論文和140本以上的醫學相關書籍。甚至,以「○○可恢復視力」為題的雜誌或書籍至少讀了120本以上,但得到的結果大多都是沒有科學基礎,或是乾脆建議患者動手術的內容。於是,我開始搜尋國外的資料,發現了「蓋博符號」!美國當地的報紙也介紹過這個方法,許多運動選手或飛機機師也都在使用。最重要的是,這項方法還得到了科學實證。蓋博符號訓練QAQ:要做幾天才有感呢?A:至少十四天。完整的訓練期間是二十八天(約一個月)。Q:一天要做幾次呢?A:建議每天做。沒有時間的話,一週至少三天。Q:訓練過度,會不會對眼睛造成負擔?A:訓練過度不會有副作用。如果覺得眼睛好累或不舒服時,建議早點休息。Q:一次該做幾分鐘?A:一次以三到十分鐘為標準。一天只要做一次,若覺得眼睛沒那麼累,一天可做超過兩次。Q:什麼時間做比較好?A:隨時都可以。不用在意時間點,就算覺得有點累也能進行。Q:習慣題目之後,訓練還有效果嗎?A:就算記得符號位置也有效果。因為訓練的重點不在找到正確的位置,而在辨識蓋博符號,這樣的過程就有效。Q:有年齡限制嗎?A:沒有年齡限制,小孩或是高齡者都能安心進行訓綀。Q:對近視、遠視、老花或散光也有效嗎?A:從目前的實驗結果來看,能有效保健近視和老花。就理論而言,遠視和散光應該也有效。Q:為什麼效果因人而異呢?A:大腦功能正常者會特別有效。如果一直覺得這個方法沒用的人,就很難有效果,所以這個方法適合只要有一點點變化就覺得有變好的人。Q:做的時候可以戴著眼鏡或隱形眼鏡嗎?A:沒問題,戴著也能做。Q:如果三分鐘熱度的話怎麼辦?A:強迫自己每天都得做的話,就很容易因為壓力大而放棄。不妨抱著玩遊戲的心情,更能持之以恆。所以不妨變換訓練菜單, 今天多做一點熱眼運動,明天做遠近伸展操,後天再來做蓋博眼訓練。每天都做蓋博眼訓練,當然效果最好,但是持之以恆才最重要。(本文摘自/1天3分鐘14天有感 腦科學認證!拯救視力╳防失智的「蓋博符號」/三采文化)

逾50歲半數有攝護腺肥大 保健5招

逾50歲半數有攝護腺肥大 保健5招#保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熟男們步入中年後,開始出現解尿困難、頻尿、急尿、解尿不乾淨、晚上睡覺起來上好幾次廁所等的情況,統稱為「下泌尿道症狀」。統計資料顯示,61~70歲就診的男性病患中,49%表示有中度至重度的下泌尿道症狀。這些熟男們的下尿路問題成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攝護腺肥大」造成的尿路阻塞。然而攝護腺肥大病人往往亦伴隨著勃起障礙。攝護腺組織隨年齡增長增生 逾50歲半數有攝護腺肥大攝護腺是男性專屬的器官,位置在下腹部膀胱開口處,功能主要是分泌攝護腺液,是精液的重要成分。攝護腺增生跟基因、年齡、雄性素、發炎、肥胖等原因有關,導致解尿困難等相關下泌尿道症狀出現。例如站一下才能排出尿、排尿中斷,尿很久、尿速慢、頻尿等狀況。攝護腺肥大就是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組織增生的現象。正常的前列腺大概有 20 克重,但攝護腺肥大的患者可以長到正常的2倍甚至更大,51-60歲發生率約是50%,之後發生率隨著年紀增加會越來越高。攝護腺肥大 常見治療3問題1)攝護腺肥大一定要治療?攝護腺肥大如果沒有排尿相關症狀,不一定需要治療。但是如果產生中度至重度的排尿功能障礙,就必須治療。不及早介入治療,情況可能日漸惡化,起初的排尿相關症狀如頻尿、夜尿等會影響生活品質,不處理到最後會產生血尿、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急性尿滯留(需插導尿管)、甚至膀胱功能和腎功能退化等併發症。2) 攝護腺肥大要一直吃藥治療?藥物治療可以減輕膀胱和腎臟負擔,穩定病情、避免併發症產生,減少需要開刀的機會。病患常有長期吃西藥會傷害腎功能的迷思,狀況改善後就自行停藥。3) 攝護腺肥大一定要開刀嗎?目前藥物治療還是治療首選,但是藥物控制效果不佳或症狀嚴重,已經產生併發症(如反覆血尿、感染、膀胱結石、急性尿滯留需導尿、腎功能惡化),就會建議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方式為「內視鏡攝護腺刮除手術」,電刀、雷射、震波治療等方式。雷射手術的好處是出血量會較少,如有心臟病病史、凝血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的患者,為了降低出血量,增加手術安全性,可考慮雷射手術。攝護腺肥大 檢查方式攝護腺肥大的檢查,包括:1)尿液常規檢查,排除感染可能性2)肛門指診,因為攝護腺在直腸的前方,指診時可觸摸到3)超音波,清楚觀察攝護腺的肥大情形4)尿流動力學檢查,評估排尿狀況。預防攝護腺肥大 日常5招來保健1)多喝水:一天1500至2000c.c.,儘量白天喝,晚上少喝點。2)凱格爾運動:用力方式跟解尿時嘗試把尿液中斷一樣。3)避免飲酒或吃辣:避免刺激交感神經,導致症狀惡化。4)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因為便秘會壓迫攝護腺。5)攝取適量茄紅素:例如番茄、木瓜、葡萄柚等,可稍微改善症狀。

巴金森氏症的預防與保健 專家來教你

巴金森氏症的預防與保健 專家來教你#保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人,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此疾病的症狀多樣化,包括四肢顫抖僵直無力,導致運動障礙、精神症狀及失智症,症狀惡化的速度很快,在疾病確診之後3- 5年內約有30- 50%的患者會合併出現失智症,5- 7年可能導致患者完全失能,因此造成患者、家屬與社會很大的衝擊。藥物控制可減輕運動功能障礙 維持日常生活功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陳安芝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病變退化的疾病,疾病產生的病理原因包含基因突變、遺傳、環境毒素和退化,目前最常使用的藥物是左多巴(L-dopa),此藥物雖然沒有辦法阻止神經繼續退化,也無法預防患者出現失智症,但是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可以減輕運動功能障礙,以維持日常生活功能。巴金森氏症患者日常應多做運動 訓練肌耐力有22年臨床經驗的弘光科大物理治療師呂麗華教授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肌肉僵硬動作緩慢,有顫抖現象導致平衡不佳無法立刻調整重心,常常會跌倒,日常保健可藉由漸進式增加運動幅度的大動作原則,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學習無痛練習,長期可增加關節靈活度、訓練肌耐力與心肺功能,預防及延緩退化,也可以讓患者安全地自主生活,保持平衡不再摔跤。醬菜、牛肉、奶製品及氣泡飲料 會加速巴金森氏症惡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盈汝營養師指出,根據科學研究,醬菜、牛肉、奶製品及氣泡飲料都會加速巴金森氏症惡化,平日盡量多吃高纖蔬果、非油炸食品及魚類,才能延緩疾病退化之速度。另外要依據患者的吞嚥狀況,選擇將食物煮軟爛或打成泥狀;若是患者經常喝水嗆到,則需要考慮將液體或湯汁變得濃稠一些以增加阻力,可以購買食品增稠劑或以少量太白粉或地瓜粉使湯汁變稠,有利於吞嚥;在保健食品選擇上,建議詢問醫師必要性及可行性後再進行購買。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瑞金基金會董事何應瑞博士指出,患者的認知退化與憂鬱問題必須由生理、心理、社會等三個面向積極介入,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1)抑制神經死亡、2)增加神經新生、3)恢復神經正常活性。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看到神經不再繼續死亡、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會恢復正常。何教授以其神經科學與藥物學的專業背景,採用頭孢曲松治療巴金森氏症,他的研究結果獲得許多國家授予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及我國食藥署核准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

保健VS健康 食品法規現形記

保健VS健康 食品法規現形記#保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市售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看起來都差不多,是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食品,但其中健康食品是由「健康食品管理法」所規範,而特殊營養食品則是由「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範。所謂的「健康食品」是法律名詞,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且向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才可稱為「健康食品」,健康食品會經過產品安全性、功效性及安定性評估試驗,所以較具有保障。而「特殊營養食品」指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得供特殊營養需求者使用的配方食品。坊間所稱之「保健食品」,本質仍是一般食品,僅能做為營養補充。購買「健康食品」務必認清小綠人標章民眾在購買產品前,可至衛福部審核通過的健康食品資料查詢,確認是否經政府審查核可;核准通過的健康食品,須於產品包裝標示「健康食品」字樣,及小綠人標準圖像、許可證字號等規定項目。未經申請並審查許可的食品,是不能標示宣稱「健康食品」,或健康食品管理法所公告的保健功效;目前健康食品查驗登記審查採雙軌制。第一軌為「個案審查」:產品需執行安全性、功效性及安定性試驗,經衛生福利部審查評估產品安全無虞並具保健功效,始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目前公告之保健功效共有13項:第二軌為「規格標準審查」:產品成分符合衛生福利部公告之健康食品規格標準,該等成分已由學理確立產品保健功效,無需個案進行保健功效評估試驗,目前已公告的健康食品規格標準為魚油及紅麴兩項。健康食品不可當「藥」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樹功強調:「即使具有保健功效,其產品本質仍然是食品,並不像藥品般具有藥到病除的快速醫療效能」,消費者千萬不能把保健或健康食品當「藥品」食用,購買前更要瞭解自身需要、看清產品標示,並請教醫師、藥師或營養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