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

走路降血壓?關鍵在完全伸展背部肌肉

走路降血壓?關鍵在完全伸展背部肌肉#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絕大部分的生活習慣病都能靠運動改善,而關於這一點,我演講時,幾乎都被問過:「大家說一定要運動,所以我每天都在動,血壓卻沒下降,是哪裡出了問題?」當我反問是做什麼運動時,得到的答案大多是「走路」。使用背部大面積「背闊肌」、「斜方肌」 提升運動量常聽說,一天走八千步有益健康。有某項研究指出,每次走三十分鐘以上,每天進行三個月後,血壓下降了十五毫米汞柱。沒錯,血壓的確下降了,但缺乏即效性,因為走路時主要使用的肌肉是腿部肌肉。從健康角度來說,使用腿部的大面積肌肉,是非常好的。使用腿部可促進腦部活化,有助提升學習力及預防失智症等,所以走路的確是很好的運動。但與血壓有直接關係的內臟器官是心臟與肺部。心臟與肺部位於上半身,如果上半身動得不夠多,就看不到血壓的變化。或許有人會想,至少走路可以增加心跳數,總比什麼都不做好。話雖如此,如果目的是想降血壓,或不想再服用降血壓藥,選擇走路只是事倍功半。令人意外的,與降血壓相關的主要肌肉,其實是「背部」。所以,降血壓健康操會徹底伸展背部,充分地刺激與鍛鍊。背部有「背闊肌」與「斜方肌」,都是面積很大的肌肉。使用這些大面積肌肉時的運動量,會比使用小塊肌肉時更多,一天只要花短短五分鐘,就能獲得明顯改善。不走路就提不起勁 不妨改變走路姿勢首先,要注意上半身的動作。請立刻改掉隨著步伐、前後擺動手臂的動作。應將腋下夾緊、手肘彎曲,兩手輕輕握拳於胸前,然後以背脊為中心,一邊左右擺動肩膀、一邊走路。只要感覺自己有隨著步伐扭動腰部,就有使用到上半身,這樣就可以了。這種「降血壓健走法」,可徹底運動、刺激背部的大面積肌肉「背闊肌」與「斜方肌」。居家時,進行五分鐘降血壓健康操、外出時進行降血壓健走法,如此一來,每天生活中的各種場合,都能保持血壓的穩定。(本文摘自/免吃藥!5分鐘降血壓健康操:患者實證!鍛鍊深層肌,強化心肺,有效降血壓、重返年輕/三采出版)

控血脂首重壞膽固醇 避心腦血管疾病

控血脂首重壞膽固醇 避心腦血管疾病#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於血壓的干預,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目前對預後意義更大的收縮壓的控制比較差。滿18周歲成年人,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 90mmHg即為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目前已服用降壓藥,即使血壓水準低於140/90mmHg,仍是高血壓。血脂化驗單 先看壞膽固醇在血脂化驗單上,通常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幾項,大部分的人通常關注前兩項,忽略後面的。事實上,最後一項指標—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才是最要緊的。全球多項研究結果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係最為密切。由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滲入動脈血管壁中,開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進而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因此,國內外血脂防治指南中均把降低壞膽固醇作為首要的治療目標。4類對象 血脂控制的目標值不同另外,不同人群根據其心血管風險分層不同,血脂控制的目標值也是不同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大(男性45 歲以上,女性55 歲以上)、吸煙、血脂高、肥胖、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險程度越高,壞膽固醇需要降得越低。具體來說:1.血壓正常且無其他危險因素者屬於低危人群,壞膽固醇低於4.14毫莫耳/升即可。2.對於有高血壓或有3種以上危險因素的中危人群來說,壞膽固醇應降到3.37以下。3.已有冠心病、中風、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該指標應低於2.59。4. 若急性冠脈綜合症正在發作,或者冠心病、中風合併糖尿病,則應將壞膽固醇低於2.07作為控制目標。(本文摘自/告別老年心血管疾病,壽延十年:血管一堵百病生,簡單對抗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飲食寶典/大喜文化)

晨起10分量血壓 日常輕鬆防三高

晨起10分量血壓 日常輕鬆防三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周先生退休後長期窩在家抽菸、喝酒,飲食不忌口又不愛運動,屢勸不聽。直到某天昏倒送醫緊急開刀住進加護病房,才知道血壓飆高導致腦中風,也有心臟病。這些起因都是缺乏健康識能又忽略疾病警訊、健康檢測的重要性,讓無聲慢性病影響身體健康。10大死因中 半數與三高密切相關105年國人10大死因中半數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密切相關,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三高不僅是上述疾病重要危險因子,也是最容易被民眾忽略的健康警訊。然而,抽樣調查顯示僅一半國人有正確血壓控制觀念。國民健康署表示,40歲以上血壓偏高、腰圍粗的比例分別高達55.9%、44.7%。由於血壓高、腰圍過粗、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5項指標,任一項者就是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而患代謝症候群者未來得到心臟病及腦中風、高血壓機率是一般健康民眾的2、3倍。晨起10分量血壓 飲食、運動防肥胖國健署自100年將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腰圍5項危險因子納入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項目,並結合民間團體、各縣市及社區醫療相關資源提供可近且便利的2600個量測血壓站及多元管道宣導,提升民眾對慢性疾病識能,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控制追蹤及治療。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利用每天早晨起床後的10分鐘進行血壓量測,獲知健康是否出現警訊,採取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來預防肥胖、並依據醫囑服藥控制高血壓來減少健康傷害。也可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早期發現三高慢性病,即早控制及治療,或是用社區血壓站定期量測血壓,採行健康飲食(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拒菸酒、適度運動,實行健康生活,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

研究:多攝取奶製品 能維持血壓正常

研究:多攝取奶製品 能維持血壓正常#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根據2011~2014年的法國、韓國、美國的一些研究指出,增加奶製品(牛奶、起司、優格、酸奶)的攝取量,會與新陳代謝症候群成負相關,意指當奶製品增加時,腰圍、體重、血壓、血糖反而保持在正常範圍內。牛奶中的胜肽 可抑制血管收縮素轉化酶(讓血管放鬆)據推測可能是因為奶製品富含鈣質,而鈣質又能調節血漿中維生素D的濃度,因此能降低活化合成脂肪酸的基因,並增加脂肪分解,此外,牛奶中的胜肽具有抑制血管收縮素轉化酶(讓血管放鬆)的功效,因此,預防高血壓的得舒飲食法1中,也建議每日要適量攝取奶製品,才有利於預防高血壓,而牛奶中的支鏈氨基酸,可以增加餐後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漿中的葡萄糖量。乳糖不耐症狀可採取每日漸進的方式 增加奶製品的攝取量提了這麼多奶製品的好處,主要是因為有感於多數國人的鈣質攝取不夠,每日1~2杯的奶製品有益於降低新陳代謝症候群發生率,而一杯是指240c.c左右的牛奶、優酪乳等奶製品,但亞洲人也普遍具有乳糖不耐的現象,因此喝牛奶容易拉肚子。建議有乳糖不耐症狀的人,可採取每日漸進的方式,增加奶製品的攝取量,以增進對牛奶乳糖的耐受度,若實在沒辦法,亦可選擇發酵過後乳糖較少的優酪乳來代替。另外,對牛奶有急性或慢性過敏的人,可以選擇含有鈣質的食物:如南瓜、豆漿、芝麻、秋葵、堅果、洋蔥來代替,例如早餐來杯杏仁芝麻飲,午、晚餐簡單一杯南瓜湯,都能提供不錯的鈣質來源,更遠離新陳代謝症候群!(本文摘自/一個人的早午餐/大是文化)

香蕉降血壓又解失眠 這2種人要少吃

香蕉降血壓又解失眠 這2種人要少吃#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香蕉能補充熱量又有飽足感,不但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能量所含的血清素與色胺酸等神經傳導物質也可以調整情緒、改善睡眠品質。吃下香蕉後,促進腸胃道消化能力,也能夠補充營養素、舒緩壓力。香蕉營養好處多,每個族群都適合攝取嗎?香蕉可以使人心境舒暢、調整情緒助睡眠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玉思表示,對於香蕉的好處,除了美味以外,香蕉含有極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包含了醣份、蛋白質、鉀、磷及膳食纖維。對於生活壓力較大的現代人,香蕉含有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色胺酸,能使人心境變得舒暢,進而調整情緒,幫助睡眠。若偶有失眠情形者,睡前可來杯香蕉牛奶以幫助睡眠,長期失眠者則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降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促進腸胃蠕動蔡玉思營養師表示,香蕉含有植物固醇的成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並且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香蕉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及果寡糖成份,有助平衡腸細菌,可促進腸胃的蠕動增加排便,促進消化的能力。腎臟病、糖尿病患者勿過度攝取蔡玉思營養師表示,對於高血壓患者,每100克的香蕉可提供358mg的鉀,鉀與體內調節血壓等作用有關,能維持體內的鈉鉀平衡。研究指出,高鉀且搭配低鈉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降低血壓。由於香蕉富含鉀離子及糖份,建議若有腎臟及糖尿病患者,避免過度攝取,以免影響腎臟功能及血糖控制。 

天涼將入秋 4護心招式報你知

天涼將入秋 4護心招式報你知#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盛暑已過,秋老虎來了!季節更替中,這段時間預估早晚溫差可高達10℃,當溫差過大時,血管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世界心臟聯盟呼籲大家由周遭的家人朋友開始,互相提醒,千萬別輕忽季節更替時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心血管疾病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10萬人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31%。另根據衛生福利部105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三高外,另不良飲食習慣、身體活動不足、吸菸、酗酒等亦為重要的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國民健康署提供了「護心4招」,幫忙民眾及家人一起來護心。 1) 健康飲食/三餐定時、少吃零嘴的好習慣,多喝白開水。飲食上可多選用蔬菜、糙米、全穀雜糧、少油、少鹽,並減少高飽和脂肪食物。烹調則建議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2) 4規律運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及伸展操等運動。站著比坐著消耗卡路里高達2倍。所有運動不嫌晚,可以從每天運動 15 分鐘開始,再逐漸延長運動時間。秋天早晚溫差大,提醒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要注意保暖可以多加外套穿著,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儘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3) 向菸說不/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為了維護自己及家人健康有抽菸民眾應立即戒菸,國民健康署提供二代戒菸服務,戒菸不再是難事。4) 相招健檢/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了解自己的血糖、膽固醇、血壓及體重指標(BMI),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可善加利用,服務內容包括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40歲以上的家人可以相招一起做檢查。

甚麼!原來是注意力讓我們生病了

甚麼!原來是注意力讓我們生病了#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前陣子我聽了一位中醫老師的課,他說了些關於疾病的觀點,使我深受啟發,感觸良多。他提到,是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生了病。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周圍很多人是不是先在健康檢查中被確診有「三高」,然後回去後才有症狀的?老師說,以血壓來講,人的血壓每天可能出現幾十種數值,究竟哪一個才是你真正的血壓值呢?為什麼要認定在醫院時測量的血壓,代表了你所有的血壓狀態?檢查出高血壓前很多人無症狀所謂的血壓值正常範圍自從公布以來,已經被西方醫學界更改了好幾次,這個數值的定義是以蒐集的大數據做為基礎,沒有任何「個性」意義。打個比方,如果以全中國人吃辣的水準,統計吃辣的人體感受正常值,那麼所有的四川人都是超過正常值的病人,都該吃「降辣藥」以維持身體正常指標。高血壓其實也是一樣。很多人被檢查出高血壓之前,並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可是某次公司健檢「意外」被查出高血壓後,身上果然就開始出現一系列相應症狀:頭暈、頭痛,不吃降血壓藥就心跳得很厲害,簡直沒辦法出門。他們也會特別感慨:幸虧做了健檢,否則血壓這麼高,自己又不知道,多危險!這個,就是老師講的「注意力讓我們生了病」。把注意力集中更容易犯錯你聽過「注意力法則」嗎?就是當你的注意力放在哪兒,那裡就會出現你腦海中一直設想的結果。比如說,你在路上騎車,遇到一個人橫穿而過,雖然很緊張地一邊大叫「讓開!讓開!」一邊盡量閃避,可是不管對方讓到左邊,還是讓到右邊,你一定會撞上他!再比如,你今天買了一把很鋒利的菜刀,切菜時特別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別切到手,好吧……那基本可以斷定,最後你就是會切到手。這個,就叫作注意力法則—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個地方,其實是把自己所有的能量、意願都集中到了那裡,那個地方就很容易出現你想像的結果。我想起大學時有一次參加籃球比賽,我在場上被抓得傷痕累累,但當時我完全無知無覺。因為我的注意力都在球上,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可是比賽結束後,我痛得要命,休養了好幾個禮拜。同樣的道理,被醫院確診為「高血壓」後,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這個問題上,身體的負能量也隨之匯聚到那裡。這樣一來,我們會立刻開始聯想:啊,怪不得早上起床時感覺頭昏昏沉沉的(其實大多數人早上起來都沒精神,因為愛睏嘛)!哦,下午有時候好像確實會頭痛(那次只是碰巧在開一個討厭的業務研討會而已)!飯後臉紅?可能是高血壓症狀呀,還真的有飯後臉紅的情況呢(拜託,大多數人吃飯時熱了臉都會紅好嗎)!這下好了,經過如此縝密的反推斷,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我們確實是、早已是高血壓患者!從此以後,擔心爆血管的我們開始天天按時吃降血壓藥,天天量血壓,如果有一天急著出門忘了吃藥,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馬上要出現高血壓症狀了」這件事情上。注意力法則就立刻顯靈了……我們把所有氣血都供給了這些「症狀」的培養,這些症狀怎麼可能不準時出現呢?這也讓我們忘了在檢查之前,其實我們大多是非常輕鬆快樂、不用吃藥就能出門的健康人!身體最有智慧了,遠比我們以為的有智慧千倍—如果肝血虛,我們會有灰指甲;如果氣虛,我們會渾身無力;如果身體有溼熱,我們會有腳氣;如果有瘀血,我們生理期會痛;如果腸胃不好,我們吃完飯會很難受……身體會用症狀及時提醒我們,要是我們懂點中醫,就會知道引起這些症狀的病根是什麼。這也讓我們忘了在檢查之前,其實我們大多是非常輕鬆快樂、不用吃藥就能出門的健康人!身體最有智慧了,遠比我們以為的有智慧千倍—如果肝血虛,我們會有灰指甲;如果氣虛,我們會渾身無力;如果身體有溼熱,我們會有腳氣;如果有瘀血,我們生理期會痛;如果腸胃不好,我們吃完飯會很難受……身體會用症狀及時提醒我們,要是我們懂點中醫,就會知道引起這些症狀的病根是什麼。所以,如果身體沒有異常的感受,請相信它是正常的,即使在某些時刻,某些指標「不合格」,那也是身體可以接納的正常波動,不要立刻給自己扣上「生病」的帽子,從此藥不離口。老師還說,大陸的糖尿病患者已經從十年前的一千萬人,發展到現在將近一億人……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人得病?該相信智慧的、有強大自癒能力的身體,還是相信人為制定的指標?是時候思考這些問題了。血糖、血壓、血脂,皆如此。(本文摘自/醫本正經:漫畫秒懂中醫/時報出版) 

優雅老化的關鍵:保持健康最重要

優雅老化的關鍵:保持健康最重要#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擁抱老年,如何才能優雅?眾說紛紜。根據紐約時報醫藥記者溫特勞伯(Karen Weintraub)訪問多位醫生後的報導指出,優雅老化的秘訣包括定期運動、地中海型的飲食、少菸酒、適度睡眠、遠離情緒、控制血壓、注意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攝取、結交知己、保持學習、避免糖尿病。身體、心理都處於某種洽當的狀態暢銷作家,《天才種子》(Seed of Genius)的作者古普塔( Ankur Gupta)認為優雅老化的關鍵,在於持續工作、獨立居住、保住老本、不要相信孩子的照顧承諾、擴大交友圈、不要邋遢、不干涉孩子的生活、不要倚老賣老、傾聽他人所說,以及崇敬神,相信生命的永恆不滅。無疑的,保持健康是老年優雅的最大任務和挑戰。但健康指的並非身強體壯、無疾不衰,或日行千里、肩挑百斤。國際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某種恰當的狀態。」對老年人而言,健康指的是「當前處境中,最佳的運作能力和狀況。」經濟獨立、能自主行動也是條件之一換言之,年老力衰並非健康不良,只要具有存活所不可或缺的執行能力,包括體力活動、體能自主、日常工作、社會結合和經濟自足,都可說是一位健康的老人。健康的努力並非旨在防止老化,而是維持老年生活的自主性。如何調配飲食、定期運動、接近醫療,老年都應具有充分的知識和訊息。在經濟上,維持獨立、自主的行動,也是優雅老化的主要條件之一。老年可以降低物質的慾望,但仍需維持足夠的基本開銷。在「新自由主義」的浪潮下,不久的將來,老年人要純靠政府年金過活的夢想,越來越遠了。即使美夢成真,也不再那麼漂亮,退休後可以無憂無慮的過日子。因此,退休或老年的「儲蓄規劃」是必須面對的生活任務。找到生命新的意義也是老年生活的重點之一在高齡化社會中,延後退休或老年繼續工作,將是未來的趨勢。除了退休年金和儲蓄之外,老年人也必須有心理準備,工作也是收入的來源之一。在法文的原意中,工作(travail)本是一種折磨(torture)。古時貴族階級皆藐視工作,外出工作既不高尚也不光彩。在現代社會中,工作是身分地位的表徵,也是成就感的來源。因此,老年還能工作是件好事。如果,幸運的,老年不必為生計打拼,改變工作的意義,更是人生的幸福。在刻板印象中,老年生活總是跟休閒連結在一起。辛苦一輩子,退休後難得清閒。然而,這種觀念已經被有活力退休的概念所取代。對於成天無所事事的人而言,如何找到生命的新意義,讓生活有所憑靠,是現今老年人的一大挑戰。在新的老年生命概念中,生活並非僅是休閒,休閒是站在工作的對立面;沒有工作,就沒有休閒。無疾而終 擺脫悔恨、焦慮與恐懼在強調創造性和生產性的老年生活中,教育和學習是人生中不能停止的活動。對老年人而言,教育不是打發時間的閒散活動,而是繼續知識生產和自我實現的過程。年輕人的教育大部分是為了工作需要,很多老年的學習是完成未了的心願。法國教授韋拉(P. Vellas)1973年在土魯斯(Toulouse)創立「老人大學」的用意即在於此。最後,不應避諱的,老年必須面對死亡問題。「無疾而終」是年老的夢想,但多數人病死醫院。臨終時,撐眼所見常常不是家人親友,而是醫生護士,經常在生死關頭自我獨行。如何在死亡階段,擺脫悔恨、焦慮、恐懼和憤怒,讓生命仍然擁有發揮餘地,為自己爭取「得體的死亡權」,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與自主,也是優雅老化的目標。(本文摘自/老,自在/大喜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