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小感冒不管 恐致慢性病

小感冒不管 恐致慢性病#感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健保局的相關資料顯示:呼吸道感染是國人各年齡層就醫最頻繁的疾病,國外的研究則顯示:成人每年平均約有2~5次感冒,至於小孩則平均有6~10次的感冒,老人、營養不良、居住在人口過於密集地區的人群, 都有比較更高的發病頻率。肺炎竄昇到10大死因的第4名台灣人口有1/4集中在大台北地區,可以明顯理解到不是台灣人愛感冒生病,或是愛看病,而是人口過於密集,明顯的比外國就診次數及頻率高很多,如果沒有妥適處理,衍生相關的疾病及醫療支出就更可觀,感冒這件事,大家平常很容易輕忽它,但國人的10大死因中與感冒高度相關的病症,就佔了2名,肺炎及下呼吸道感染,在2013年,肺炎甚至於竄昇到10大死因的第4名,成為兇猛的健康殺手。防止疫情擴散、疫苗開發、備量如作戰大家或許會疑惑,隨著醫學的進步,但各種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氣喘、腸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SARS、H5N1、H7N9等等卻層出不窮,每年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疫苗開發、備量,宛如大規模作戰。這些在中醫學中,被歸屬因「風」而起的疾病,不僅讓全世界的西醫非常忙錄且疲於奔命,但對超過千年與這類疾病交手的中醫治療學,相對累積了許多兵來將擋、從容、穩妥的應變方案。慢性病 多是由感冒沒治療而起「風者,百病之始也!」為什麼中醫學會這麼立論?因為看似稀鬆平常的感冒,常無聲無息的混入體內,攻城掠地剝奪你我的健康,感冒不當回事,或誤以為不舒服的一些咳嗽、頭痛、流鼻涕症狀,有得到舒緩就算「差不多、應該快好了」,而沒有做徹底的治療,因此很多意想不到的慢性病,在臨床實證上追根究柢,竟是因感冒沒有徹底治療好而起。(本文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出版) 

醫訊/正確使用指示藥與成藥

醫訊/正確使用指示藥與成藥#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身體出現輕微感冒、腸胃不適、疼痛等情況,常會到藥局購買指示藥或成藥來緩解症狀,但使用前您曾留意藥品外盒的標示與說明嗎?還是只憑自己的印象、親朋好友的推薦甚至是媒體廣告詞來選用藥品呢?在本次的講座中,藥學部藥師王怡茹,將在課程中教您認識藥品分級,讓您用藥更安心,不再在身體有病痛時,任意依賴成藥,講座內容豐富多元,歡迎聆聽。名稱:正確使用指示藥與成藥時間:105年9月28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2123

感冒好不了? 當心瓣膜性心臟病作祟

感冒好不了? 當心瓣膜性心臟病作祟#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所有人都有感冒就醫經驗,感冒時不外乎咳嗽、喉嚨痛、鼻塞、氣喘、呼吸困難…等,有位年約50歲的男性,過去無顯著病史,出現類似感冒症狀,曾於診所就醫拿藥服用,但症狀不但沒好轉,還更趨嚴重,晚上甚至因為呼吸困難而無法入眠,因此到醫院求診。醫師診察發現胸前有嚴重心雜音,胸部X光片顯示有肺水腫現象,經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所導致的心臟衰竭,所幸尚未嚴重到需要緊急氣管插管,經住院治療後已回復正常生活。主動脈瓣狹窄 可能會頭暈、胸悶人的心臟有四個瓣膜,主要作用是控制血流方向,包括: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動脈瓣,在瓣膜性心臟病的患者當中,以二尖瓣與主動脈瓣膜發生異常的情形比較多,瓣膜性心臟病會因為不同部位的瓣膜問題而有不同症狀,例如主動脈瓣狹窄可能會有頭暈、胸悶現象,而瓣膜閉鎖不全常會有運動耐受性變差、容易喘,甚至晚上睡不著,因為常常要坐起來喘,也就是所謂夜間端坐呼吸的現象。發生瓣膜性心臟病的原因,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先天及後天的原因,先天原因包括常見的二尖瓣脫垂,及先天性心瓣膜發育不全,後天原因常見有風溼性心臟病、退化性瓣膜病變、心肌梗塞過後、細菌性心內膜炎、自體免疫疾病、心肌病變等。心臟擴大、心律不整 應考慮手術介入一般說來,只要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輔以心電圖、胸部X光片,再加上最重要的心臟超音波即可確診,在疾病初期階段,如果心臟沒有擴大、心臟收縮功能尚可的狀況下,只要定期服藥與按時追蹤即可,但如果已經出現藥物無法控制症狀、心臟擴大、心臟收縮功能下降、肺動脈壓昇高,合併心律不整的情形,則要考慮手術的介入,以避免臨床狀況繼續惡化。

香水、白花油都聞不到 感冒嚴重喪失嗅覺

香水、白花油都聞不到 感冒嚴重喪失嗅覺#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30歲上班族,因感冒去診所拿藥吃了幾天後,流鼻水、咳嗽、倦怠的症狀反而都出現,她也覺得這是服藥後逼出來的感冒症狀便不以為意,直到某天突然發現怎麼聞不到味道,才開始緊張前往醫院就診。醫師表示,患者診斷為急性鼻竇炎,由於症狀和感冒極為類似,所以常被忽略。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耳鼻喉科曾耀瑩醫師說,患者來到門診時有點緊張的說,她沒有鼻塞,可是已經兩天聞不到味道了,連把香水、白花油等刺激性重的東西貼著鼻子也聞不到,擔心會不會就此喪失嗅覺。檢查後發現,鼻腔內充滿黏稠的黃色鼻涕,且有鼻涕倒流的現象。當醫師為患者清除鼻竇中的膿鼻涕後,患者瞬間感受到呼吸完整順暢的感覺,這才發現其實是因為濃稠鼻涕卡住了鼻腔,所以嗅覺會有暫時消失的現象。 急性鼻竇炎作祟 上呼吸道感染後發生曾耀瑩醫師指出,鼻竇炎是一種發炎的病症。鼻竇是臉部骨骼中充滿氣體的空腔,當鼻黏膜發炎腫脹時會造成鼻竇引流受阻,就容易造成鼻竇中的分泌物無法排出鼻腔,嚴重時還會導致細菌感染,進而形成細菌性鼻竇炎。而急性鼻竇炎的症狀包括:持續的膿性鼻涕、鼻塞、臉部腫脹及壓痛、頭痛等,由於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發生,所以常被忽略或誤以為是感冒尚未痊癒。鼻竇炎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另外鼻腔沖洗也有助於紓緩症狀,若經醫師診斷為嚴重的細菌性鼻竇炎,則需服用抗生素。醫師提醒,若鼻部不適的症狀超過一週還未痊癒,最好應再找耳鼻喉專科醫師確診,才能及早抓到病因對症下藥。 

反覆感冒好不了 兇手恐是牙刷!

反覆感冒好不了 兇手恐是牙刷!#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感冒才剛好又中鏢?嘴巴破洞也一個接一個?大多人總是把原因歸給自己免疫力太差,然而你是否想過,兇手可能是牙刷!牙醫師指出,前陣子流感肆虐,許多人覺得自己已經跟感染的家人保持距離,也不共用餐具,甚至在家中都戴口罩了,卻還是被傳染,此時,就很有可能是因為牙刷的清潔與保存方式錯誤所造成。大部分民眾牙刷一用就是半年一年,對於牙刷的清潔保存方式也並不正確,每當病毒流行,如前陣子的流感高峰期,或是接下來的腸病毒流行期,牙刷都可能會是導致自己反覆感染,或是家人間互相傳染的重要媒介。濕度高、溫度低 流感病毒越活躍牙醫師潘韞珊指出,感冒及流感都是由飛沫傳染,再經由眼、口、鼻進入人體居多,病毒潛伏期約2~5天,通常出現症狀時,表示已經具有傳染力。就算減少到公共場所的機會,家中的電梯按鈕、門把、遙控器等,也經常是沾附到病毒的來源,一般來說,病毒在平滑的物體,如遙控器、門把等,停留的時間約1~3個小時,在不平滑的表面,如皮膚或衛生紙等,停留的時間會相對更少一點。溫度跟濕度也同時影響病毒的存活時間,如感冒病毒比較怕熱,56度以上的熱水就可以降低其活性,越冷的環境,感冒病毒越活躍,因此冬天就是流感的流行季節,而相對濕度比較高的時候,感冒病毒就會存活較久,如浴室環境通常是病毒的最愛,因此牙刷的清潔保存相形重要。牙膏不要共用 感冒時或痊癒後應換新牙刷潘韞珊醫師也指出,牙刷只要3週未更換,上面的細菌量即比馬桶髒80倍,此外,每人每天使用牙刷約1~3次,當罹患感冒或流感,牙刷上的病毒量更是相當驚人,此時牙刷的傳染力就相當高,當碰到其他同住者的牙刷,或者是同用一條牙膏,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機率就非常高。因此,當家中有人患有流感或感冒時,應盡量避免與其他家人共用牙膏,也請家人不要觸碰到自己的牙刷,並且在感冒痊癒後,更換一支新的牙刷,以免被自己牙刷上的病毒再度感染。熱水無法清潔到全部刷毛其實一般人很難知道自己感冒何時才沒有傳染力,無法精準掌握換牙刷的時間,因此,在每一次使用牙刷前後的清潔,才是最重要的。潘韞珊醫師也指出,雖然56度以上的熱水可讓病毒活性降低,但是牙刷中間的刷毛非常緻密,光用熱水無法達到殺菌的效果,並不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方式;可藉由在有陽光的紫外線下曝曬,或是利用音波洗牙刷機,將牙刷刷毛中頑固的細菌震落,若加入消毒液,更能達到較完整的清潔作用。

感冒vs流感如何分?3要點助辨別

感冒vs流感如何分?3要點助辨別#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流感病毒肆虐全台,高燒不退、全身痠痛掛病號的人有所增加!不少民眾因為發燒合併上呼吸道症狀前往醫院就診,第一句話總是「我好像感冒了」。但是醫師提醒,普通感冒跟流行性感冒是分開的兩種疾病!感冒少有發燒 流感會肌肉痠痛近來大眾聞流感色變,喉嚨痛又發燒,不少人擔心自己染上流感,其實,多數人只是感冒,但因其症狀雖與流感類似,實則有所不同,因此,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感染科賴新豪醫師教導民眾如何仔細分辨,別再混淆:●類型/「普通感冒」致病原有高達數百種不同病毒,其中較常見病毒為鼻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性病毒、腺病毒等等。而「流行性感冒」,其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其中又再細分為A、B、C三型。兩個疾病的傳染途徑皆為飛沫及接觸傳染為主。●症狀/「普通感冒」的症狀較輕微,僅有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出現且少有高燒情形,病程約在2~5天內即可恢復。但「流行性感冒」,除了上呼吸道症狀外,還會伴隨3~4天高燒、頭痛、明顯肌肉關節痠痛及全身倦怠與虛弱,病程較普通感冒來的長,約要1~2周才能恢復。●治療/賴新豪進一步解釋,「普通感冒」多半可自行恢復,所以治療多採用支持性療法,且較少有併發症出現。「流行性感冒」除了支持性療法外,尚可依照醫師處方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且有較高機會有併發症出現,其中可能的併發症為肺炎、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腦病變、腦炎、雷氏症候群等。

感冒濫服成藥!45歲男走上洗腎一途

感冒濫服成藥!45歲男走上洗腎一途#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流感肆虐,不少人不舒服就先吃成藥,一名四十五歲的王姓男子,上個月初服用2次成藥,從一開始的噁心、嘔吐快速惡化為呼吸急促,送醫檢查已是急性腎衰竭,追踨後仍須長期洗腎。醫師提醒,身體有任何病痛,不建議自己買止痛成藥吃,應該及早就醫確立診斷,再根據個別狀況,使用適合的消炎止痛藥。臺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慧芬醫師說,王先生自認身體健壯,身體不適一向都只買成藥解決,也沒注意到腎臟有問題,此次突發急性腎衰竭,研判病因與他長期服用成藥有關。他就診時症狀包括:噁心、嘔吐、呼吸偏喘等急性腎衰竭表現,抽血指數顯示腎功能差,已屬末期腎臟病,因為出現急性肺水腫合併心包膜積水、肺積水等現象而住院,再抽血檢查,腎功能仍持續惡化,門診追踨很不幸的腎功能表現沒有進步的趨勢,必須接受洗腎治療。急性腎衰竭+慢性病 亂吃藥後果嚴重陳醫師指出,所謂腎衰竭是指腎臟因故失去正常功能,若發生時間很短,稱為急性腎衰竭。大部分的急性腎衰竭在早期診斷和細心治療下是可以恢復正常的。但急性腎衰竭通常會合併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或是痛風,如果病人從來不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又常吃不是適合自己的藥,像王先生就是典型個案,有可能早就有慢性腎衰竭,卻一再服用不適合的止痛藥,以致病情加劇,突然發作就已不可收拾。她進一步說明,市面上最常使用的止痛藥有兩大類: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及乙醯氨酚。 前者止痛效果較強作用迅速,常被民眾濫用,造成急性腎損傷。雖然俗稱「普拿疼」的單方止痛藥較不具腎毒性,但市售成藥可能加入咖啡因等他種止痛藥,一旦併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對腎臟的傷害,更甚於使用單方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因此,陳醫師強調,身體有任何病痛,不建議自行購買止痛成藥,應該及早就醫,先確立診斷,再根據個別狀況,使用適合自己病情的消炎止痛藥,使用藥物以後,如果有異常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或詢問。

咳嗽快吃蒸洋蔥?調查:6成民眾感冒不就醫

咳嗽快吃蒸洋蔥?調查:6成民眾感冒不就醫#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台灣才經歷過超強霸王寒流,流感便迅速升溫,一項針對全台1000位20~49歲民眾進行的「感冒迷思調查」顯示,國人平均一年感冒2.7次,大多數人認知喉嚨卡、癢癢的,吞口水會痛就是快感冒了,但會在24小時內就醫的僅不到4成,卻有不少人使用濃鹽水漱口、煮可樂、蒸洋蔥、喝蜂蜜水等偏方,醫師指出,這些方法只能稍微緩解不適。休息一下就會好?醫:24小時內就醫台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趙品植醫師指出,由於口腔黏膜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臨床上約有50%的患者,其感冒或流感的初期徵兆以喉嚨紅、腫、痛、癢呈現,85%是由病毒引起,應在病徵出現的24小時內有效殺菌。調查發現國人認為造成感冒主因是衣服穿太少,雖有7成民眾知道喉嚨痛、吞口水會痛的原因是病毒感染造成,但卻僅以喝溫熱開水、多休息、吃維他命C等作法「靜觀其變」,趙品植醫師指出,這些其實都只是「安慰劑」,無法正確有效的針對病毒及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做殺菌。先生感冒傳染給小孩 全家半夜不能睡研究同時指出,高達七成的民眾認為感冒很困擾,且最擔心病情會越來越嚴重、其次會影響工作、第三是怕傳染別人,尤其是家中有小朋友的家長。家裡有三胞胎的楊小姐表示,先生有次感冒、喉嚨痛,卻沒第一時間處理,回到家中竟傳染給三胞胎,造成每個人輪流發高燒、狂咳嗽,甚至睡前喝奶,但半夜一咳就全吐出來,害她還得起來清理。這次的經驗,讓楊小姐養成家中只要有人感冒,一定第一時間看醫生,以免一人感冒全家遭殃。作息正常 勤洗手、戴口罩有鑑於農曆春節即將來臨,人潮密集處是呼吸道感染的最佳媒介,趙品植醫師提醒民眾,不生病從日常照護做起,除了作息正常維持免疫力,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如勤洗手、戴口罩、居家常備藥品(請詢問醫師或藥師),若有感冒初期症狀切勿輕忽,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