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

新生兒腸病毒難辨 3徵兆速就醫

新生兒腸病毒難辨 3徵兆速就醫#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般幼童感染腸病毒會出現喉嚨破、手腳出疹子等狀況,但剛出生的新生兒卻常不會以這些症狀做為表現,導致家長容易輕忽。醫師提醒,當新生兒有活動力下降、食慾不好、異常哭鬧甚至發燒等狀況時,一定要盡速就醫,確認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才不會延誤病情。新生兒發燒 須檢查是否發生腦膜炎大千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劉政彥表示,前陣子一個出生才8天的新生兒因發燒到門診就醫並安排住院,由於新生兒的免疫系統較弱,若有發燒常規要做脊椎穿刺檢查排除是否有腦膜炎的情況發生。這名病患在檢查後確診有腦膜炎,並將檢體做進一步檢查後,證實為克沙奇B5腸病毒。克沙奇B5在台灣也曾造成幾例死亡個案。所幸這名寶寶在醫護人員的照顧下從加護病房健康出院,追蹤到目前沒有明顯後遺症發生。症狀不典型 食慾下降、異常哭鬧須當心腸病毒在大一點的小朋友會有嘴破、手腳出疹子,食慾不好、發燒等症狀,這時可以多補充水分在家多觀察,但若出現肌抽躍、心跳快、呼吸喘、或昏睡的現象,要小心已經進展為腸病毒重症,此時小孩務必要住院觀察。但新生兒身上,腸病毒症狀往往不典型,甚至連發燒或嘴破都不見得出現,因此特別提醒家中有新生兒的父母,一旦發現寶寶(1)活動力降低、(2)食慾下降、或是(3)異常哭鬧,應馬上帶給兒科醫師檢查,及時找出病因、即早治療。雖然目前不是腸病毒的高峰期,但台灣一年四季都會有腸病毒個案發生,劉政彥醫師建議,抱小孩前記得肥皂洗手、更衣,才能保護家中孩童遠離腸病毒侵擾。

與寶寶對話 冥想練習與新生兒連結

與寶寶對話 冥想練習與新生兒連結#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優先滿足自己的需要,先把自己照顧好」這番言論,乍聽之下會不會令你覺得奇怪?但你記得嗎,每一次飛機起飛前,空服人員為我們示範救生細節與複習逃生過程時,總是對所有乘客耳提面命──要先為自己戴上氧氣罩,然後再轉身協助你的孩子。我想在這裡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從裡到外都乾淨整齊、煥然一新、舒服自在──說到這一點,再次提醒你不要怯於向身邊親近的人求助,勇於提出你的需求。現在不該是你操心家務或食物的時候──你若感覺舒服暢懷,照顧起新生兒便更能專注與得心應手。你或許期待寶寶出生的前幾個小時,會充滿溫馨柔和的浪漫色調。想想耶穌基督誕生的情景,是如此平靜祥和而充滿亮光。所有的目光皆注視躺臥在馬槽裡的聖嬰耶穌基督。生下你所愛的寶寶時,你被一種稱之為「愛的荷爾蒙」的催產素所淹沒,那是你與伴侶做愛而受孕時所釋放的一種荷爾蒙,而當寶寶出生時,身體再度分泌同樣的荷爾蒙以幫助你的子宮收縮並將寶寶推擠出體外。而今,你再度被愛的荷爾蒙所充滿。練習:與你的寶寶連結呼出一縷輕煙,讓所有困擾你、折騰你、陷你於幽暗低谷的糾結,都隨著輕煙呼出。透過吸入新鮮空氣,吸進從天空而來的藍金色光芒。看見並感受到這道藍金色光芒進入你的鼻腔,往下流入你的喉嚨。看見這條閃動著光芒的巨河流動到你的背部,進入你的雙腿、雙腳與腳趾。看見這道光芒從腳趾長出來,越來越長,長成藍金色天線。現在,看見這條閃耀著光芒的河流往雙腿逆流而上,直到你的骨盆腔,被光所充滿,同時在你的子宮裡開創一個藍金色的空間。呼氣。從你的子宮深處,撒下一片藍金色大網,覆蓋著你的寶寶。感受並看見你的孩子沐浴在這片溫暖的療癒之光中。你透過一縷一縷的光芒,向寶寶傳達你的愛。觀看並感受到你們如何融合在一起,合而為一,你們彼此相繫,一如寶寶還在你的體內時那樣形影不離,緊密相連。觀看並感受到你的寶寶如何反應。呼氣。光之河流繼續深入照亮你的肺部,在你心臟的四個瓣膜之間進出流動,一直到你的心臟成為一盞灼熱發亮的大燈。看見那亮光往上流向你的肩膀,再往下流向你的雙臂、雙手與手指,從你的手指伸展而出,猶如延長的光之天線。把你的寶寶抱在你左手肘的臂彎中,靠近你那灼熱發亮的心臟。觀看並感受到你的寶寶安穩地沐浴在愛與柔和的藍金色光芒中。感受到這份無比珍貴的情感連結,深入你的身、心、靈與意志之中。呼氣。睜開雙眼,用睜著眼睛的狀態在腦海中看見這份連結。 這是讓你持續專注與投入照顧新生兒的基本練習。想像當你與寶寶必須分離時,那片藍金色大網一撒而下,完全覆蓋住你的寶寶。當孩子與你的身體分離時,你的寶寶將持續地經歷你撫慰人心的陪伴與並感到安全。新生兒對「夢的場域」尤其敏銳,因為他們每天幾乎沉睡長達十六個小時,其中有超過八小時處於快速動眼期的夢行狀態。你肯定可以藉由「隔空溝通」與夢境中的他互通有無與對話。你過去九個月來都在做這件事,所以你應該能從這些親身經歷中分辨成效。當你在親子教養的技巧上愈發駕輕就熟後,你將學會更多有關這方面的溝通方法與管道。我們稱此為下意識的直覺──一支隱形電話。即便你與孩子之間隔著遙遠的距離,你仍然「知道」寶寶的感受如何。然而,大部分人不明白的是,你也可以從隔空溝通這個管道去「傳送」你的支持與愛意。那即是透過圖像畫面。你的孩子將會「知道」你傳送出什麼樣的訊息給她。你將使她在情緒、慰藉與安全感上得到一種立即性的效果。與你的寶寶連結如果你與寶寶因為某些因素──醫療的問題、醫院的規定、或你急需完整的休息──無法母嬰同房,使得寶寶必須待在嬰兒室,想必你會想要積極實踐,看著那片藍金色大網包覆著她,好讓你可以藉此在精神上與她親近。如果你的寶寶早產而必須待在新生兒病房,那麼,請你觀想她發展不完全的器官得以完美無瑕地成長。看見並感受到你發亮的雙手觸摸她,發亮的大網也持續包覆著她。事實上,無論如何,媽媽並非總能時刻與寶寶形影不離(你不該為了一些無能為力的事或為了需要爭取理所當然的休息而感覺糟糕或有罪惡感),但許多研究顯示,與母親近距離相處與親近,確實能為寶寶帶來許多好處,尤其是最初的幾個小時與出生後的那幾天。從出生與出生後的催眠回溯個案中,我們發現,寶寶想要與你在一起。在催眠狀態下,這些退化的成人一次又一次全心聚焦於母親的陪伴,那是他們最大的需求與渴望。如果寶寶無法與你在一起,至少要讓她跟父親在一起。研究證實,父親的同在,會讓孩子在生命初始便認得與認同這份陪伴。(本文摘自/靈性胎教手冊:從懷孕到生產的161個冥想練習/橡實文化)

講座/新生兒呼吸聲大是感冒嗎?

講座/新生兒呼吸聲大是感冒嗎?#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何嬰兒呼吸時會有雜音?主要是因為呼吸時氣流經過狹窄呼吸道產生亂流,從鼻腔、鼻咽、喉部、氣管,至細支氣管皆有可能。會造成呼吸有雜音的原因相當多,只要是從鼻孔到小氣管有阻塞,就會產生異常的聲音。其中以喉頭軟化症佔了最大的成因。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8/10(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新生兒(0-6個月)呼吸聲音大就是感冒嗎?」,為有新生兒的家庭提供詳盡解說。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家庭醫學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新生兒(0-6個月)呼吸聲音大就是感冒嗎?時間:107年8月10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新生兒呼吸聲大是感冒嗎?

講座/新生兒呼吸聲大是感冒嗎?#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呼吸時氣流經過狹窄呼吸道產生亂流,從鼻腔、鼻咽、喉部、氣管,以至於細支氣管皆有可能。造成呼吸有雜音的原因相當多,只要從鼻孔到小氣管有阻塞,就可以產生異常的聲音,其中以喉頭軟化症佔了最大的成因。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6/15(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新生兒(0-6個月)呼吸聲音大就是感冒嗎?」,提供您家庭疾病與新生兒保健的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新生兒(0-6個月)呼吸聲音大就是感冒嗎?時間:107年6月15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研究:新生兒易怒 母親憂鬱風險增

研究:新生兒易怒 母親憂鬱風險增#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莫瑞的研究顯示產後憂鬱的長期影響,他以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測施測,即使母親的憂鬱在當時已經減輕,這些母親的幼兒在十八個月大時,其安全依附仍比非憂鬱母親的孩子差。嬰兒的某些認知發展層面也有顯著影響,包括在物體恆存任務中明顯表現較差。這些缺陷本身的特徵,是一種「失調的注意力」,莫瑞的研究也指出,憂鬱母親的語言較專注在自己身上,較少專注在嬰兒與其認知能力。嬰兒肢體表現差、易怒 提升母親憂鬱風險嬰兒本身也可能對母親的憂鬱起顯著的作用,莫瑞和庫柏描述「產後憂鬱中,嬰兒的角色與母親因素」,兩人主張,上述的劍橋研究顯示,新生兒較差的肢體表現與易怒會「顯著提升母親憂鬱的危險」。我在嬰兒觀察與臨床介入的經驗,也支持這項發現。並非所有的憂鬱母親都會出現上述的互動問題。一個容易滿足的嬰兒,可能使得輕微憂鬱的母親振奮起來,並除去潛在的焦慮情境。然而,在較極端的例子裡,這可能導致把嬰兒理想化為「完美的」,母親因而沒有看見嬰兒有正面和負面感覺的真實模樣。這將使母親過度依賴她的孩子,照顧者的角色倒錯;孩子在某程度上覺得自己有責任讓母親振作起來,並將活力帶進關係中。因無法忍受嬰兒 而拒絕溝通然而某些脆弱的母親,因著孩子的天生氣質特別磨人與容易受挫,所以非常努力地專注在孩子身上,因而陷入憂鬱的狀態。對這些母親來說,小嬰兒對生與死的溝通,令她們感到驚恐和無法忍受。母親可能「關掉」開關,所以她們就不需要注意嬰兒強烈的溝通,「有些母親無法看見嬰兒的訊號,因為嬰兒使她想起當自己還是嬰兒時未被滿足的需求,而且看見太痛苦了,無法忍受」。(本文摘自/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心靈工坊)

新生兒LSD篩檢 幫母嬰揪出罕病

新生兒LSD篩檢 幫母嬰揪出罕病#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多歲的陳小姐長年有神經疼痛、腎臟疾病等問題,一直無法確診病因,直到替剛出生的孩子進行自費新生兒篩檢時,驗出孩子患有罕見遺傳疾病「法布瑞氏症」,陳小姐也同步進行相關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她多年的症狀竟也是法布瑞氏症所造成!所幸於積極接受治療後,陳小姐與孩子都能夠穩定控制疾病。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牛道明醫師解釋,法布瑞氏症為溶小體儲積症(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 LSD)中的一種,是為罕見疾病,這類疾病來自於溶小體功能缺陷,導致體內的多種代謝物如脂肪、醣蛋白、黏多醣等無法被分解,持續堆積體內,使患者細胞功能被破壞,最後甚至造成器官功能受損。法布瑞氏症即是由於缺少溶小體酵素-A型阿法半乳糖甘酶,導致globotriaosylceramide/Gb-3持續堆積,造成多重器官受損,如腎臟衰竭、心臟衰竭等。關節痛、起紅疹 布瑞氏症早期發現難典型法布瑞氏症易好發於青少年時期,牛道明醫師表示,孩子平均8歲開始出現初期病徵,如手腳痛、關節痛等,10歲左右開始則可能出現血管角質瘤等症狀,外觀看似皮膚冒紅疹,一般人多無法意識到是為特殊疾病而易被忽略。牛道明醫師提到,當孩子出現手腳痛症狀時,可能因而排斥上體育課,有時家長還會誤認孩子是因為偷懶才不上課;即便就醫,有些醫師也可能誤認只是生長痛或關節炎,若因紅疹去看皮膚科,也可能僅被當作一般皮膚疹處理,這也是法布瑞氏症之所以易遭延誤確診的主因。牛道明醫師談到,除了典型法布瑞氏症外,現在台灣也出現許多非典型的案例,稱為晚發型法布瑞氏症,這類晚發型病人,不像典型病人一樣有較明顯的皮膚及神經疼痛表現而發現較晚,故往往確診時多重器官已受到較大損害。舉例來說,最常見的腎臟型晚發及心臟型晚發法布瑞氏症患者,前者多有嚴重的腎功能受損,導致需面臨洗腎,後者則可能造成心臟逐漸肥大、心律不整,最後形成心臟衰竭。目前雖有許多醫學中心已推行針對腎臟衰竭、心臟肥大患者進行法布瑞氏症篩檢,但此類篩檢僅能檢驗出較後期的病人,多半為時已晚。因此牛道明醫師建議應有及早預防的觀念,建議可於新生兒篩檢時就幫孩子勾選自費LSD疾病篩檢,除了能保障孩子健康,或許也可同時揪出家族中其他患LSD疾病的親友,進而提早就醫治療。牛道明醫師提醒,LSD篩檢的常見疾病項目包含法布瑞氏症、龐貝氏症、高雪氏症、黏多醣症等,篩檢步驟只需取少量腳跟血液即可送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身體受到不可逆的傷害。

治療新生兒聽損 把握3個月黃金期

治療新生兒聽損 把握3個月黃金期#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甯甯剛出生時,經新生兒聽力篩檢發現異常,而後確診雙耳為重度以上聽損。由於早期發現,家人依專業建議,配合讓甯甯接受聽語治療與復健後,現今3歲的甯甯已是一個能說及愛唱歌的小女孩。先天聽損治療黃金期 出生3個月內依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為3‰至4‰。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如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於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101年起,國民健康署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未滿3個月新生兒聽力篩檢。如新生兒接受聽力篩檢未通過,應儘快醫院進一步診斷檢查。並遵從醫師建議,儘早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增加幼童透過聽覺學習語言的機會,而政府對於助聽輔具及療育交通費亦有相關補助措施。3、4歲兒童 建議再次聽力篩檢國民健康署提醒,由於部分幼童因輕、中度感音神經性聽障及中耳炎,聽障症狀不明顯,加上幼童自己不會表達及無明顯語言溝通障礙,常被家長忽略,專家建議讓3、4歲的孩子再次接受聽力篩檢,目前已有19個縣市衛生局提供免費學齡前幼童之聽力篩檢服務。除了讓寶寶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外,平時亦可運用兒童健康手冊的嬰幼兒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幼童的聽力情形,若勾選「否」的答案多於3項以上,應立即帶孩子接受聽力篩檢,確保兒童健康。

孕期濫用毒品 寶寶恐藥物成癮

孕期濫用毒品 寶寶恐藥物成癮#新生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成癮性藥物的濫用並不罕見,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是1.29%,其中在青壯年及中年人間,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藥物濫用中,又以毒品佔了很大部份。成癮性藥物使用,除了對一般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孕婦使用也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寶寶出生後還會有藥物戒斷症狀的出現,必須住院治療。新生兒戒斷 恐出現嘔吐、水便與腹瀉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安國表示,媽媽在懷孕時使用嗎啡類或其他成癮性藥物,會通過胎盤與臍帶堆積在胎兒的身上;寶寶出生之後,突然停止接觸會引發新生兒的臨床戒斷症狀。通常母親若使用短效型的成癮性藥物,3天之內就會出現症狀;若使用半衰期較長的成癮性藥物,則症狀會較晚出現,但持續較久。戒斷症狀包括中樞系統問題,表現煩躁不安、過度激動、張力過強或是全身性抽搐;或是腸胃道系統問題,像是過度吸吮、嘔吐、水便與腹瀉;也可能會引發呼吸急促、自主神經失調。孕產婦藥物濫用者 新生兒應持續追蹤周安國醫師表示,治療的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定期評估症狀、降低環境刺激、給予針對症狀治療的藥物。若是新生兒症狀較為嚴重時,則使用嗎啡類或抗癲癇的藥物作為戒斷治療。這類寶寶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之後,出院時大多可成功戒斷。除了新生兒醫療照護之外,後續照顧者的身體狀況、心理因素、經濟問題以及社會支持,加上出院後的照護品質與定期門診追蹤也關係著寶寶未來疾病的發展。因此針對藥物濫用的孕產婦,在入院的時候需與婦產科、小兒科與社工室保持密切聯繫,共同訂定治療與追蹤計畫,以提供最適當的保護與協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