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

你也常暈眩嗎?可不能輕忽!

你也常暈眩嗎?可不能輕忽!#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站起來就暈眩、一下床也暈眩,相信提起眩暈,幾乎人人都有經驗。而許多人一感覺頭昏眼花,就直覺認定是沒吃早餐、身體虛,或是體力差,以為只要吃點東西,休息片刻就會好轉。但有些人一暈起來,就嚴重影響作息,還會感覺耳鳴、噁心、想吐,以及全身發冷,如時常產生嚴重暈眩,民眾可不能掉以輕心!引起暈眩原因百百種 不可輕忽阮綜合醫院耳鼻喉科謝國斌醫師指出,事實上,無論是一時頭昏,或是嚴重眩暈,都是身體不適的前兆,不可輕忽大意。所謂「眩暈」是指像天旋地轉一般的感覺。發作時常伴隨噁心、嘔吐、心跳加速等,症狀來得又急又猛,有些雖然持續時間很短,在數十秒至一分鐘內,但足已讓患者痛苦不堪。謝國斌解釋,引起暈眩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例如,腦幹的疾病或中風或是小腦的疾病。也有周邊內耳不平衡所造成的,例如,良性的陣發型姿勢性眩暈、急性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其他如偏頭痛、焦慮症等也會造成暈眩。如果眩暈伴隨耳朵悶脹、耳鳴、聽力變差等症狀,屬周邊性眩暈症,主要與內耳發生病變有關。若頭暈同時有手腳麻痺、走路不穩、視線模糊、說話出現障礙、或脖子痠痛的情形,則屬於中樞性眩暈症,可能是腦部病變,必須進行神經學檢查做進一步治療。若事先有耳鳴而引發暈眩,多為耳蝸內聽神經發生功能障礙,可能是噪音傷害、藥物使用不當,或內耳微循環不良造成。習慣使用開大音量耳機,或是長時間在噪音量大的環境下工作,也容易發生耳鳴,引發眩暈。至於內耳微循環不良,則以老年人居多,求診患者不乏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毛病者,會暈眩發作,十之八九都與血液循環不良有關。常暈眩民眾 該注意哪些事情?因此,謝國斌提醒,家中如有罹患慢性病的長輩,突然感覺暈眩,很可能是腦血管阻塞,或血管輕微出血,這些都是中風前兆,應儘速就醫檢查。一般治療眩暈症,多透過藥物即能有效控制,但由於容易復發,患者必須持續服藥三個月至半年,才能明顯解除症狀。另外,少數眩暈嚴重者,則可施行內耳前庭手術,為內耳淋巴減壓,但術後仍可能復發。治療眩暈症的根本之道,還是在於避免過度勞累、維持充足睡眠、適度運動減輕壓力,避免攝取過多鹽份、糖份及膽固醇,少喝刺激性飲料。正視眩暈症背後的健康警告,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一躺下就頭暈、想吐? 耳石症作祟!

一躺下就頭暈、想吐? 耳石症作祟!#暈眩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56歲李姓先生這半年來睡覺躺下去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天旋地轉的頭暈,而且會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症狀通常十幾秒就會好,不過因為常會發生,半年來斷斷續續在診所就診吃藥,卻都沒有辦法痊癒,因為擔心內耳或腦部長腫瘤或是出了什麼問題,而至醫院就診。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謝易倫表示,診斷為左側後半規管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因此幫他施行了左側後半規管的耳石復位術,一周後回診並無復發的現象。謝易倫解釋,內耳的平衡器官中有一種可以幫助感受姿勢改變的碳酸鈣結晶,又稱為耳石,「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的起因就是耳石脫落到不正確的位置,所以又稱為耳石症;至於耳石脫落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頭部外傷的後遺症,也有可能是內耳感染發炎所引起的,或者是自然老化所造成的耳石脫落。當耳石脫落的患者的頭部有快速姿勢變換時候,會使耳石漂流於半規管的淋巴液中,進而造成半規管內淋巴液的不正常流動,接著引發前庭神經訊息傳遞至中樞,最後中樞會將這些訊息解讀為頭部有一快速的動作,但在此時由視覺傳來的訊息卻與前庭訊息不一致的情形,因而引發一連串頭暈、眩暈、噁心、想吐等症狀。也因此「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有幾個特點,例如與頭部位置的改變有關(頭部位置改變後約經1到5秒的潛伏期才出現厲害的眩暈,持續約數秒至30秒,很少超過1分鐘。)、通常伴隨厲害的噁心,甚至嘔吐、眩暈會有疲乏性,也就是連續多次刺激眩暈會消失,但休息後再刺激,則眩暈又出現、眩暈發作時不會伴隨有聽力變化、無中樞神經症狀。謝易倫表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本身是一種良性自限型的疾病,大部分病人都會自己不藥而癒,但是仍然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這類患者,長期受到姿勢改變時的眩暈影響達半年甚至一年以上。這類患者通常對藥物的反應不佳,而學理上只需將耳石由半規管內移出,這個病就會不藥而癒。謝易倫建議民眾,一旦有頭暈或眩暈的困擾,詳細記錄自己的病程以及伴隨的症狀再來與醫師討論,會更容易得到正確的診斷;對「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的患者來說,耳石復位術是最佳的治療方式,而不是藥物。有這類困擾的民眾,建議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進行耳石復位術,往往會有立竿見影的療效。

你會耳鳴嗎?當心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

你會耳鳴嗎?當心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暈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相信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曾有過短暫耳鳴的經驗,如感冒、飛機起降時,但通常都會自行消失,如果耳鳴現象持續不斷且影響日常作息的話,就應該找耳鼻喉科醫師診治,台北榮總耳鼻喉科 耳科主治醫生黃啟原醫師表示,耳鳴的致病成因相當複雜,就目前臨床研究所能掌握,較主要的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的慢性病。耳鳴是指在沒有相應外部聲源的情況下,所產生之一種主觀的聽覺,此種聲音是由神經訊號異常或是受損所致,醫師無法用儀器偵測得到。當單側或雙側的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的刺激下,卻一再聽見哨聲、鈴聲、嗡嗡聲、轟鳴聲、嘶嘶聲或甚至更複雜的聲音,耳鳴會妨礙正常的聽覺,嚴重者會導致重聽或失聰。耳鼻科醫師蔡佳勳表示,臨床上常見的耳鳴暈眩是因為末梢性與中樞性引起,末梢性主因與內耳病變有關,而中樞性除了會有聽力障礙,有時還會出現視力模糊、手腳麻痺、言語困難等症狀。耳鳴會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嚴重者會導致重聽或失聰,而例如內耳的微循環不良,主要是因為供應內耳神經氧氣的血管,因為被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使得內耳神經得不到氧氣,造成短暫時性的耳鳴,這樣的情形在老年人裡很多。對於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所引起的各種問題,使用銀杏葉萃取物都能達到顯著改善。隨著萃取技術發展,德國已經有提煉出銀杏葉萃取物,成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病症,且臨床應用範圍也愈來愈廣泛,至今已有超過660篇相關醫學研究報告,能改善絕大多數與末梢血液循環有關的症狀。對於耳鳴的治療,銀杏葉萃取物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黃啟原醫師表示,中長期治療約需2至3個月。治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目前衛生署已有核准通過的銀杏葉萃取物藥品,適應症為「輔助治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但民眾必須在醫療院所由醫師開立,或是一般藥局由醫師藥師指示才能購買使用。

頭昏、感覺地板在晃!為何會暈眩?

頭昏、感覺地板在晃!為何會暈眩?#暈眩

「醫師啊,我的頭一直暈,地板一直晃,走路都不穩,耳朵嗡嗡叫,這樣是不是快中風了?!」頭暈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可能經歷過的不舒服,因為有不同的病因可以造成類似的症狀,最好經由醫師的詳細問診及身體檢查為您找出病因。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張毓倩表示,引起頭暈症的原因很多,「昏沉沉」或「頭重腳輕」跟感冒、疲勞、睡眠不足、藥物副作用、身體疾病、貧血等都可能有關係,「眩暈」天旋地轉的不平衡感則可能與神經系統較有相關,最常見引起眩暈的原因:姿勢性低血壓、藥物副作用、內耳淋巴炎、良性姿勢性眩暈。年紀大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高血壓的病人要比較注意,腦幹中風、後腦血液循環不好、小腦出血,就可能會有眩暈合併意識及神經障礙,此外,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低血糖、脫水、藥物副作用等都是可能引起眩暈的原因,而如果眩暈是突發性的發生,合併有意識障礙、複視、口齒欠清、單邊肢體無力,要小心跟腦血管疾病相關,若是合併耳鳴,聽力變差,則要注意可能是內耳迷路的問題,要進一步區別出原因,需要醫師問診以及神經學檢查。針對病友眩暈的主訴,醫師會根據每個病友各自的病況,安排最適宜的檢查。相關的檢查包含有:腦幹聽覺誘發電位、腦血管超音波等。如果有腦中風的疑慮,也會視病人狀況安排腦部影像檢查。張毓倩醫師也提醒大家,眩暈可以是其它很多潛在疾病的表現,老人家合併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者要小心主因是中風,尤其是眩暈並且合併意識障礙、單邊肢體無力、口齒欠清者,一定要儘早到神經內科門診求治,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是否可能合併其他尚未表現出來的症狀都需要神經科醫生做詳細問診與完整的腦神經、周邊神經檢查以進一步來區分,建議大家,早期接受醫師完整的診察,對症下藥,早些恢復身體健康。

別輕忽貧血 恐是大腸癌的徵兆!

別輕忽貧血 恐是大腸癌的徵兆!#暈眩

58歲的沈女士從一年多前就飽受貧血所苦,除了容易疲倦,平時運動就會喘,也常頭暈目眩,嚴重時還曾因為暈倒而被送到急診,接受輸血治療,曾有醫師建議做糞便潛血與腸胃鏡的檢查,但沈女士因工作繁忙而無法配合,直到再次因貧血而被家人送到急診,才下定決心到衛生署台南醫院血液腫瘤科就醫。衛生署台南醫院血液腫瘤科曹書儀醫師問診時發現,沈女士長期有疲倦、心悸、活動性喘、頭暈、姿態性低血壓等貧血症狀。在經過抽血與糞便檢查之後,發現沈女士患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且有腸胃道出血的症狀,接著安排胃鏡與大腸鏡檢查。胃鏡發現沈女士有十二指腸潰瘍,大腸鏡則在升結腸發現一處阻塞性的病灶,經切片證實是大腸癌。經過外科手術,沈女士恢復狀況良好,目前正在接受術後化學治療的療程。曹書儀醫師說,老年女性以及男性缺鐵性貧血代表著慢性出血,很有可能是腸胃道癌症的徵兆,所以凡是缺鐵性貧血的患者都應該留意腸胃道出血的可能,需要做糞便檢查,進一步需要做腸胃鏡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炎亞綸健康亮黃燈 胸口長硬塊、常暈眩

炎亞綸健康亮黃燈 胸口長硬塊、常暈眩#暈眩

『飛輪海』成員炎亞綸,最近因為演唱會與戲劇演出排程十分密集,過度勞累之下,感冒半個多月竟然一直沒好,而且還常常頭暈目眩,似乎是健康拉警報,而且根據他在微博表示,發現到胸口有硬塊,讓他的醫生父親十分擔心,緊急幫他安排健檢。(圖片翻攝自炎亞綸的微博。)昨天(3日)炎亞綸透過經紀公司表示,因忙拍偶像劇,加上演出商演,常覺得噁心頭暈,醫生診斷罹患「眩暈症」,且因胸口發現硬塊,昨做全身健康檢查,報告農曆年前才會出爐。但是這個消息讓所有關心他的粉絲,都紛紛上微博表達心疼之意。根據高雄長庚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症發生原因很多,像是頭部外傷所引起之迷路震盪、慢性中耳炎等都可能引起。通常患者會出現的症狀是當頭部轉至某一臨界點,便發生激烈的眩暈,改變頭位時,眩暈感即馬上消失。眩暈時間不會超過30秒,約2至5秒之後才會再出現。如果眩暈很厲害,會伴隨噁心、嘔吐、發冷等自律神經症狀。在日常生活上,會建議病人不可做太劇烈的運動。

感覺到暈眩噁心嗎? 循環不良惹禍

感覺到暈眩噁心嗎? 循環不良惹禍#暈眩

天氣變冷了,有時容易出現暈眩的現象,根據網路媒體報導, 一位60多歲婦人因莫名暈眩嘔吐送急診,打了止吐與止暈針後回家休息,第二天症狀仍未解決,轉到耳鼻喉科診所求診,經詳細檢查才發現婦人的耳鳴暈眩是因為循環不良所引起,經過治療已無大礙。永和耕莘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廖伯武表示,眩暈是一種症狀的描述,而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許多疾病都會以眩暈來作為表現,真正的眩暈是一種旋轉或是移位的感覺但實際上並未發生旋轉或移位的動作,所以可以說是一種旋轉或移位錯覺。主要是因為三大平衡系統中的前庭小腦系統出了問題所導致,又因為常常會刺激迷走神經所以會伴隨噁心、嘔吐、冒冷汗等不適症狀。媒體報導中,醫師更是提醒,耳鳴與暈眩有時候是一種「中風」的警訊,有些老人家強忍不理它,經年累月,中風的風險是正常人數倍以上,因此國軍桃園總醫院社醫部家醫科張哲輔提醒,時常有暈眩情況的民眾,飲食方面則要注意盡量採低鹽、低糖飲食,減少醃製品、濃湯、飲料等,多吃鮮蔬果,每天至少喝水2500cc,煙、酒、咖啡、濃茶、可樂、巧克力等刺激品都可能會加重暈眩,要盡量避免,健康飲食後,搭配適當的運動,必能改善暈眩情狀。怎麼會暈眩到感覺快死了?小心是「恐慌症」發作!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11449男暈眩嘔吐疑中邪 竟是腎臟病變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09暈眩!眩暈?到底該看哪一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134

嘔吐、昏迷不醒 男腎臟病變

嘔吐、昏迷不醒 男腎臟病變#暈眩

葉女士的生涯規劃是在退休後,陪著患有糖尿病的老伴一起開車環島旅行。她開心地選在七夕情人節出發,途中她的丈夫經常嘔吐,還怕掃興而欺騙太太自己是暈車,三天後先生在突然昏迷不醒。葉女士一開始以為是農曆七月撞邪卡到陰,連忙帶他去附近廟裏求神拜拜,直到發現毫無起色,才慌張前往醫院就診,發現是腎臟病變。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葉時孟說,國人常見的慢性腎臟病在初期不一定有任何不適,這些腎臟病惡化進展通常相當緩慢,但等到有症狀時又已經太晚。葉女士的先生送到醫院時,發現他因糖尿病造成血管病變,進而造成腎臟功能損傷時,已經是無法改變的慢性腎臟病第五期。一般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病人大多不會自己注意到,所以尿液檢查、血液檢驗、超音波掃描等定期檢查是非常重要。其它例如發現自己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和倦怠都是慢性腎疾的相關身體警訊。而如果是腰側疼痛、血尿等異常症狀十分明顯時,也要儘速就醫檢查診治。延伸閱讀「腎臟病變」: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0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