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

4症狀告訴你 腎病可能已經找上門

4症狀告訴你 腎病可能已經找上門#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腎臟是除了皮膚以外,其具有排毒的功能,毒素經過肝臟的代謝後,再把毒素(大部分是有毒的水溶劑化合物轉換來的)運送到腎臟,再由腎臟藉由尿液排放出來。腎臟還有其它的功能,具有賀爾蒙的功能及代謝的功能,例如維他命D的轉換也需要腎臟的幫忙;同時腎臟也是腎素,紅血球生成素先激素的主要製造器官等。腎臟也具有調節水分、鹽類、及其他電解質甚至調節體內酸鹼的平衡。泡泡不會消失、尿中有臭味恐為蛋白尿烏日林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燕蘭表示,檢測蛋白尿時,通常會先採簡便且快速尿液試紙,進行初步篩檢,只是會受到當次尿液濃度的影響準確度,這時可選擇用「定量」來分析是否有蛋白尿,即收集一整天(24小時)的尿液來做檢查及分析,此方法最為精準,缺點是必須收集24小時的尿。如果來到腎臟內科的門診,可以藉由尿液甚或血液的檢查來做為醫師判斷的指標,會安排患者檢查早上的首次尿液,即當次尿中的蛋白質總量除以尿中的肌酸肝值(UPCR),此方法相較方便,也較接近實際每天流失的蛋白量數值。如果尿液中出現以下狀況,可能有蛋白尿的產生:1) 如廁時發現尿液中有泡泡。2) 尿中的泡泡不會自動消失。3) 尿液中帶有臭味。4) 泡泡會持續出現在馬桶內。尿中蛋白量大於150毫克 盡快諮詢醫師當出現上述狀況時,這時就要懷疑是否有蛋白尿!一般健康的人每天會有少許的尿蛋白從腎臟中排出來,健康的腎臟每天所排出的尿蛋白量是小於150毫克,當尿液中蛋白的排出量大於150毫克/天,意謂著病患有蛋白尿的情形,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為避免腎臟的功能可能出現問題,導致體內調節的功能失衡,進而產生出不同的問題,甚至造成患者的不適,必須盡快就醫治療。如果發現尿中有泡泡,務必提高警覺來腎臟內科向醫師諮詢、進行相關檢查!

謹「腎」吃烤肉 快學這幾招!

謹「腎」吃烤肉 快學這幾招!#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月圓人團圓,中秋節這天,大啖燒烤、喝汽水對於患有腎臟疾病的腎友而言恐造成負擔,腎友該如何在享受美食之餘注意飲食問題呢?衛福部南投醫院於中秋前夕舉辦健康講座,只要腎友在飲食上多留意鉀、磷、油脂、鹽分、蛋白質等飲食原則,就能輕鬆歡度佳節。柚子分食、烤肉食材先用水汆燙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月餅及烤肉常用食材如培根、梅花肉、香腸、貢丸等皆為高脂食品,多食可能造成血脂肪過高,建議烤肉多以瘦肉或鮮魚為主。烤肉食材可以先以水汆燙,不但可以減少鉀離子攝取,又可以減少燒烤時間。月餅的餡料大多含蓮蓉、滷肉、蛋黃、堅果、果乾等,屬高磷高糖食品,多食可能造成血磷及血糖不易控制。若有限磷飲食的腎友或是有糖尿病者,營養師提醒在食用月餅時,切小塊品嘗即可,或是搭配磷結合劑使用。烤肉醬可用天然檸檬汁加醋代替另外,若食材已醃製再刷醬汁恐在無形中會攝入過多的鹽分,可將市售烤肉醬稀釋或是自製醬料,例如用檸檬汁加入少許醋、洋蔥當沾醬。若本身又有糖尿病者,建議不要在醬料裡加糖,以避免血糖升高。如有限制蛋白質的腎友,肉類的攝取量不宜過多,大約3~4兩即可。並建議以瘦肉為原則。親朋好友相聚大啖烤肉之餘,難免會喝酒助興。但營養師強調酒精屬高熱量飲品,過量的酒精會加重肝腎負擔。1公克的酒精相當7大卡熱量,而酒精濃度越高相對熱量也越高。洪弘昌院長也呼籲民眾,與家人聚餐時,建議慎選食材、小分量攝取,便可以度過健康又快樂的中秋佳節。      

近50%腎病患者 同時也是糖友!

近50%腎病患者 同時也是糖友!#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師,我的血糖都控制很好,為什麼腎臟會出問題?」、「藥還要吃多久才會好?」據世界糖尿病協會統計到2015年的資料顯示,每11未成年人中即有1位為糖尿病患者。台灣腎病年報也統計出至2014年已有75,422正在接受透析治療,其中49%患者合併有糖尿病。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的徵兆之一亞東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曾博郁表示,糖尿病腎病變為糖尿病最主要的併發症之一,可以透過蛋白尿檢查得知早期的糖尿病腎病變。當進行至較後期時,腎臟的過濾功能逐漸損害,最後導致腎臟功能衰竭,因為無法從尿液清理身體中有害的尿毒素,便會造成血中尿素氣及肌酸酐的上升,而導致尿毒症狀產生,終將走向洗腎人生。糖尿病腎病變可以透過以下生活習慣改善:1) 血糖控制/研究顯示控制血糖可以減少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目前建議的目標為糖化血色素7%,不過也不用嚴格控制到7%以下,因為會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2) 血壓控制/當腎病變產生時,絕大多數病人會同時合併高血壓,血壓控制已證實可以減少蛋白尿及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因此高血壓的控制在糖尿病腎病變的預防和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目前認為糖尿病病人若合併蛋白尿,血壓控制的目標應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且應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或其受器阻斷劑(ARB)這類的高血壓藥物,除了有降低血壓及蛋白尿的功效外,對腎功能也有直接的保護作用。3) 血脂異常的治療/糖尿病病人血脂異常者,有較高的機會發生腎功能異常或衰退,所以應避免高脂飲食,建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4) 限鹽及低蛋白飲食/限鹽及低蛋白飲食皆能減少腎臟的負擔,延緩腎臟的惡化。5) 戒菸/已有許多臨床研究證據顯示,戒菸對糖尿病腎病變有好處。6) 避免使用傷腎的藥物/避免使用到會傷腎的藥物,例如消炎止痛藥、特定抗生素及來路不明的藥物。生活習慣改變、嚴格控制飲食才能癌患腎功能惡化曾博郁醫師表示,一旦診斷糖尿病腎病變最重要的治療原則即為規則的追蹤,配合醫師的治療,藉由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及生活模式的改變,包括嚴格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及戒菸,透過以上全方面的治療才可以有效地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奶粉照三餐喝 腎友高血鉀險致命!

奶粉照三餐喝 腎友高血鉀險致命!#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整理)腎友三餐喝奶粉,竟呼吸衰竭,心跳差點停止!腎友因為無症狀而忽視高血鉀的危害,飲食上不加節制,攝入富含鉀離子的飲食就可能因高血鉀而產生嚴重的後果!南投一名7旬蔡姓阿公洗腎已經長達6年,近來購買了奶粉三餐沖飲用,結果某天早晨起床家人發現他突然不省人事,心跳差點停止。高血鉀輕者無症狀,嚴重會心悸、暈厥急診醫學科主任洪世昌指出,患者當時入急診時已呈現呼吸衰竭,經急救後暫時穩定生命徵象,血液檢查顯示患者鉀離子高達9.1mmol/L,因此照會腎臟科安排緊急血液透析治療,將鉀離子快速移除體外,解除高血鉀的危機。腎臟科醫師葉哲廷表示,鉀離子是由腎臟處理排出身體,所以腎功能差(如慢性腎臟病患者)較易產生高血鉀。高血鉀輕者無症狀,嚴重會心悸、暈厥、四肢無力、呼吸淺促,甚至產生致命的心律不整而猝死。洗腎的病人雖然可藉由血液透析除掉部分的鉀離子,但血液中鉀離子隨著每餐食物的攝取,仍會逐漸累積,因此到了下次洗腎前是血鉀最高、最危險的時刻。可以吃瓜類、香蕉、草莓 避免喝肉湯蔡秀雯營養師表示,一般市售奶類每一份(鮮奶240cc 奶粉3湯匙)約含350-400毫克的鉀,提醒洗腎患者,由於腎臟功能代謝鉀、磷離子等電解質的能力變差,故應該要特別控制飲食中攝取含高磷高鉀的食物,牛奶也可以選擇洗腎專用的低磷鉀配方。避免身體中突然電解質升高造成危險,含有高鉀的食物要注意控制份量,例如:瓜類、香蕉、草苺、蕃茄、奇異果,而葡萄乾等果乾以及蔬菜湯、肉湯等應特別避免。洗腎患者除了避免高鉀食物攝取,在烹調上面,蔬菜及肉類應以大量開水川燙過以減少鉀離子。 

醫訊/「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

醫訊/「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眼壓太高會造成青光眼嗎?有尿蛋白是腎臟病的早期徵兆嗎?因應3月份的世界腎臟日與世界青光眼日,林新醫療社團法人烏日林新醫院將從3月15日至3月31日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由專業醫護人員為民眾免費測量眼壓、驗尿服務,及早發現不利健康的危險因子,用實際行動來關心您的健康。早期症狀不明顯 容易面臨洗腎危機林新醫療副院長暨烏日林新醫院腎臟主任徐國雄表示,根據統計國內約有2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也不會有疼痛感,易忽略腎功能出了問題,如果沒有定期驗尿檢驗,以及未加以控制與追蹤,恐面臨洗腎、換腎危機。只要提升對疾病的預防觀念及民眾對腎臟病嚴重性的認知,改善飲食習慣與運動規律性,相信可降低台灣的洗腎人口。5迷思恐讓眼睛全盲烏日林新醫院眼科醫師阮國華表示,由於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病過程不會感到疼痛,很多老人眼睛霧霧的,都以為是眼睛退化沒有加以理會,拖了幾年才發現眼睛已將近全盲,原來是因為青光眼所造成的視神經盤凹陷,導致視神經壞死,視力已無情地被剝奪。一般民眾對青光眼有哪些常見迷思呢?阮國華醫師表示,1) 要確定是否為青光眼會先量測眼壓,很多人以為眼壓高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眼睛疲勞,但其實主要是受到本身體質和有無家族史影響2) 點用含類固醇眼藥水,容易出現眼壓升高的反應,而病人不自知導致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3) 三是眼壓過高是指眼壓大於正常值21mmHg,但通常這時還不會產生疼痛感,一旦眼壓急劇上升至50-60 mmHg,才會出現眼睛脹痛、噁心嘔吐等不適感,這時視神經已遭受明顯損傷,只能看到中央部份,周邊視野模糊,恐會有失明風險;4) 急性期青光眼有明顯症狀並不可怕,當下可被診斷出來,最可怕的是慢性青光眼,會一點一點剝奪視力,發現多是末期5) 是若沒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比較不會罹患此症,但如果因為體質帶有青光眼好發基因、水晶體過熟、本身有用類固醇藥或是罹患葡萄膜炎,也會造成續發性青光眼。建議青光眼潛在發病族群,每年須定期至眼科進行健康檢查,保護視力、維持眼睛健康。名稱:「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時間:106年3月15日至3月31日(周一~周五)上午8:30-12:0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轉診中心04-2338-8766#6366

是真的!簡單2句話助降血壓

是真的!簡單2句話助降血壓#腎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高血壓與體重、運動、飲食、生活壓力等日常作息都息息相關,高血壓患者的年輕化趨勢更是家庭中的不定時炸彈,然而國外研究指出,只要適時關心問候,「血壓量了沒?」、「乖乖吃藥!」簡單2句話也可幫忙降血壓!家庭成員的關懷對增加高血壓患者有正向的影響,甚至可幫助降低舒張壓與收縮壓。臉紅當喜氣 竟是高血壓警訊今年30歲的劇場演員陳先生,因為喜氣洋洋得臉紅現象被暱稱為「財神爺」,身高170公分體重卻超過158公斤,曾在籌備演出夜晚因高血壓昏倒送醫,檢查才發現平常的臉紅現象,竟是血壓發出的健康警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醫師指出,台灣高血壓人口近500萬人,但僅約一半曾被診斷並接受治療,而高血壓與腦中風、心臟衰竭、腎臟衰竭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有密切關聯,若輕忽積極治療的重要性,除了危及患者健康,也為全家人的生活與經濟帶來潛在的壓力。血壓控制應該更嚴格過去多建議一般高血压患者收縮壓應控制在140 mmHg以下,然而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於1月底刊登的2017血壓目標建議提到,50至74歲患者收缩壓控制在130 mmHg以下,75歲及以上患者則應低於140 mmHg。嚴格的控制標準在不同試驗中分別被證實可助於顯著降低非致命性中風風險,甚至可減少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性死亡率。吃湯圓、久坐少動都可能惡化病情林俊立醫師表示,元宵節應景湯圓下肚,再加上春酒聚餐,吃太多高糖高鹽份食物, 久坐少動,熬夜疲勞未恢復等,都是惡化高血壓病情的危險因子。為落實全民血壓健康衛教,並迎合民眾大量使用通訊軟體聯繫家人的習慣,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攜手台灣諾華推出全台首款三高貼圖【UPUP舉牌小人x健康心人物】暖心上架,期望藉此喚起大眾對三高慢性病親友的健康關懷與鼓勵。   

過年零食怎麼吃 2原則告訴你

過年零食怎麼吃 2原則告訴你#腎臟病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採訪報導)麻荖、花生糖是許多民眾家中的年節必備零食,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精緻醣類與油脂被視為養生殺手,堅果逐漸代替傳統點心成為看電視閒嗑牙的零嘴,但隨手一把抓、邊看電視邊吃,很容易在不知不覺當中攝取過量油脂,要怎麼吃才不會把油脂留在身上以致身體負擔,聽聽營養師怎麼說!堅果挑選一定要注意2原則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張家豪表示,門診患者大多都是慢性病患,往往都在過完年回來發現不只是體重增加,血糖、血脂指數也跟著飆高,堅果類零嘴衛生署建議量為一天一份,大約30至50克的量,除了花瓜子份量約為1/3碗外,腰果、夏威夷豆、開心果等每天總共只能攝取5到8顆。另外,喜歡吃堅果的民眾注意,堅果挑選一定要注意2原則:1) 選原味/許多堅果為了讓味道吃起來更順口,會添加楓糖、鹽巴等調味料,張家豪營養師提醒,選擇養生零嘴,吃原味最好。2) 烘焙製/一般來說,許多民眾都不清楚堅果的製作過程,油炸的堅果吃過量容易使慢性病患血脂增高,因此堅果還是應選擇無油的烘焙為主。乾果類零食磷含量高 腎臟病患要避免吃柳營奇美醫院營養科主任李春松表示,過年大魚大肉,乾果類零食又屬油脂類,吃多會影響體重及血糖的控制。此外,這些食物的磷含量高,腎臟病患要盡量避免食用。高蛋白、高油脂年菜吃完,配上啤酒、再吃點零食,連續幾餐這樣吃,會讓高膽固醇提早出現的機率升高,張家豪營養師建議,年假吃多動少,又幾乎都是高熱量食物及飲品,不想因為吃零食而發福,記得認清生產方式,簡單步驟,讓你輕鬆過好年!

小腿軟趴趴 恐為糖尿病前兆

小腿軟趴趴 恐為糖尿病前兆#腎臟病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被喻為第二顆心臟的小腿肚,就像每個人的私人醫生。不但可直接從外表確認狀態,還能觸摸診療,觀察身體有哪些不適症狀,並按摩緩解不適與疼痛。身體健康的小腿肚,像皮球一樣有彈性,有點溫溫的,像現做麻糬一樣很柔軟。但是倘若腎臟機能不佳時,小腿肚就會喪失彈性,變得像單薄的皮包一樣軟趴趴的、沒有活力。血壓高 小腿易浮腫血壓比較高的人,小腿肚會膨脹變得硬梆梆,而且容易發燙。患有腰痛、肩膀痠痛、頭痛、糖尿病等宿疾,或是煩惱很多、壓力很大的人,小腿肚大多會浮腫得很厲害,肌肉內部會有硬塊,輕壓就會感到劇痛。5大不適症狀危險群1) 小腿肚又熱又僵硬→高血壓。2) 小腿肚熱熱的但不僵硬→急性發炎、感冒……。3) 小腿肚冰冷且僵硬→手腳冰冷、婦科疾病、自律神經失調。4) 小腿肚冰冷,但觸感柔軟→糖尿病。5) 小腿肚冰冷、柔軟,可是沒有彈性→腎臟病。按摩、多喝水  保命關鍵小腿肚經常水腫的人,代表血液循環不佳,是容易形成血栓(小血塊)的體質。血栓像塞子一樣,一旦阻塞在血管裡,血液便無法繼續流通,最糟的情形會造成「猝死」!為了避免出現腦梗塞或經濟艙症候群,務必要養成按摩小腿肚的習慣,還要大量攝取水分,因為水分才是讓血液順暢流動最基礎的一環。(本文摘自/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