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超級愛健康/蛀牙也會遺傳嗎?!

超級愛健康/蛀牙也會遺傳嗎?!#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俗話說的好:「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我們以為蛀牙是小孩的專利,但根據統計顯示,現代因含糖飲料的盛行,35歲以下成年人罹患齲齒的比例大大提升,因為蛀牙導致牙痛的比率更是越來越高,所以可不容忽視小小的蛀牙!一般人對於蛀牙的生成原因大多圍繞在口腔清潔,或食用含糖食物。然而,潘懷宗博士解釋:「蛀牙也是會遺傳的。」他說,爸媽如果有嚴重蛀牙,小孩患有蛀牙的機率也會比較高。潘懷宗博士還說,牙齒不整齊的人,是蛀牙的高危險群;懷孕媽媽營養不足時,寶寶患有蛀牙的機率也較高;許多人認為預防蛀牙,飯後吃顆無糖口香糖清潔牙齒,方便又有效,其實也是錯誤觀念。究竟怎麼吃才能揮別黑黑的蛀牙?又如何才能幫助牙齒吸收多一點營養呢?潘博士說,玉米是含木糖醇食物,可預防蛀牙;芹菜富含豐富的纖維,可以幫助清潔牙齒;薄荷則可以幫助口齒清新,都是顧齒的好食物。而番茄含維生素A可促進骨骼鈣化,對牙齒組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加上維生素C的含量高,建議夏天可讓牙根炎、牙病、流鼻血和患出血性疾病的病人多吃蕃茄。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92

改善兒童蛀牙 國健局推幼童免費塗氟

改善兒童蛀牙 國健局推幼童免費塗氟#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5~6歲兒童乳牙的齲齒率,由84年的89.4%降至95年的73.6%,但100年上升為79.3%,同期間乳牙齲齒數則由7.31顆,分別降至5.58顆及5.44顆,口腔問題仍有改善空間,為改善口腔衛生、降低兒童齲齒率,國民健康局推動多項相關口腔篩檢。首先提供幼兒一般口腔篩檢,另外補助兒童牙齒塗氟,過去補助5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可接受一次牙醫師進行牙齒塗氟、詳細口腔檢查以及口腔衛生教育,未來將研議由5歲延長到6歲上學為止,讓學齡前口腔保健與校園口腔保健可以「無縫銜接」。每位兒童最多可增加2次塗氟機會。國民健康局表示,今年起開放受理「社區巡迴塗氟服務」,牙醫師可向衛生局申請,到幼稚園托兒所為兒童提供服務。此外,為加強提醒父母或兒童照顧者,養成「預防勝於治療」的就醫習慣,在兒童健康手冊內,列有請醫師轉介至牙醫師執行塗氟服務之提醒,並將加列給予父母勾填是否完成每半年塗氟之欄位,以及加重有關幼兒口腔保健之相關衛教資訊。另外國民健康局也結合教育部共同推動兒童口腔保健工作,於幼托園所、國中小學推廣餐後潔牙;並結合「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於各校推行口腔保健宣導、潔牙比賽;以及於國小一、四年級健康檢查中亦提供口腔檢查。此外提供山地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及身心障礙之國小1~2年級學童、非山地原住民族地區之國小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1~2年級學童臼齒窩溝封填(可降低齲齒率達48%)。國民健康局指出,雖然國人兒童齲齒率已有改善,但仍應持續努力,特別是多數父母只習慣等到孩子牙痛才帶去看牙醫師,忽略每半年免費塗氟一次的利用資源,實在可惜,由於乳牙的健康會影響孩童的生長發育及恆牙的排列,國民健康局希望101年5歲以下孩童每半年免費塗氟一次之利用率能由19.2%提高到至少30%,國民健康局更特別呼籲,請家長重視兒童口腔健康,預防勝於治療,要找牙醫師為牙齒保固,千萬別等牙痛才找牙醫師!

愛吃糖卻不懂刷牙 幼兒如何預防蛀牙

愛吃糖卻不懂刷牙 幼兒如何預防蛀牙#蛀牙

許多家長以為小朋友的乳牙就算蛀掉,長大後恆牙長出來再好好保護也不遲,但卻忽略,一口爛牙會直接影響飲食的攝取,並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影響學習成效,但是許多家長會說,小孩子平常吃了一些餅乾糖果,又不會自己刷牙,究竟要如何預防蛀牙?台南新樓醫院牙科醫師曾慈吟表示,幼兒預防蛀牙有幾個要點,第一、刷牙及使用牙線,因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發展尚未完全,獨自完成口腔清潔可能仍留有死角,一般建議父母幫忙孩子清潔口腔至小學二年級。刷牙前需先以牙線棒清潔牙縫,再進行刷牙,確保牙垢無殘留在牙齒任何一個角落,造成日後蛀牙。第二、及早看牙,建議當長出第一顆牙之後,就可每三至六個月檢查一次,定期檢查牙齒往往可及早發現蛀牙並及早處理。第三、塗氟,目前健保給付五歲以下孩童可每六個月塗氟一次,研究已證實氟化物可以增加牙齒防蛀的能力,但仍需配合基本的刷牙。但是萬一蛀牙了該怎麼辦? 曾慈吟醫師也說,早期蛀牙只需以填補材料填補即可恢復牙齒功能及美觀,若演變為深度蛀牙,已侵犯牙髓,則需進一步的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較脆弱,需用乳牙不鏽鋼冠保護起來以防牙齒斷裂,尤其是乳臼齒到10-12歲才換牙,施作不鏽鋼冠可同時維持牙齒空間,以免過早缺牙造成日後恆牙的排列不整。曾慈吟醫師也提醒家長,因小朋友通常自我管理能力較弱,需要家長妥善的監督,並配合定期檢查,就可避免蛀牙引起的諸多困擾。

擴大免費牙齒塗氟5、6歲童受惠

擴大免費牙齒塗氟5、6歲童受惠#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苗栗縣政府衛生局表示,為推廣幼童牙齒塗氟,將免費牙齒塗氟的福利,擴大到5歲、6歲,預估約有一萬多人受惠,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指出,齲齒和牙周病是牙齒的兩大疾病,我們不應只重視學齡前和學齡中學童的齲齒問題,也要重視牙周病的預防,依據衛生署統計資料在2000年台灣地區,6歲小朋友乳齒的蛀牙率約有88%,根據衛生署台東醫院指出兒童牙齒塗氟,有助於防止齲齒,降低國內兒童的蛀牙率。(圖片取自維基百科)苗栗縣政府衛生局與苗栗縣牙醫師公會合作,在2006年曾合作舉辦「寶貝牙牙 免費塗氟」活動,短短2個月內全縣就有7183位2~8歲之學齡前兒童參與口腔健檢塗氟活動,且根據2006年篩檢結果得知,本縣8歲以下之兒童,每10人就有8人有齲齒,平均齲齒顆數為3.35顆,若按兒童年齡層之平均齲齒數來做分析:2至3歲者約1.0顆、滿三歲者有1.34顆、滿4歲者有2.16顆齲齒、滿5歲者約3.4顆齲齒、滿6歲者約3.58顆、滿7歲者約3.5顆、滿8歲者約2.73顆。根據衛生署台東醫院衛教文章指出,「塗氟」可以達到預防蛀牙的效果,是因「氟離子」可以抑制牙菌斑內細菌的生長,同時又可將牙齒琺瑯質內的「氫氧磷灰石」結構轉變為「氟磷灰石」,能夠有效增強牙齒的抗酸性,所以蛀牙的發生率就降低了,而更神奇的是,氟可使脫鈣的牙齒結構「再鈣化」,因此對於初期的蛀牙甚至還有修復的效果,不會愈蛀愈大洞。特別要注意的是,苗栗縣衛生局為趨緩人潮避免門診擁爆,將實施分月免費塗氟,避免人數擠爆,原則上,3月:3足歲以上、4足歲以下;4月:4足歲以上、5足歲以下;5月:5足歲以上、6足歲以下;6月:6足歲以上、7足歲以下未入國小的幼童,衛生局也提醒,看診時,必須攜帶健保卡,除口腔檢查外,塗氟處理部分,5足歲以下幼兒不收取掛號費,不須自負額;5足歲以上、7足歲以下,且未進入國小就讀,不收取掛號費,須付自負額50元。

免費塗氟 兒童半年內不易蛀牙

免費塗氟 兒童半年內不易蛀牙#蛀牙

小朋友愛吃甜食,若沒有好好做牙齒清潔跟預防,很容易因此產生很多蛀牙,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在寒假期間,特別為5到12歲的兒童提供牙齒免費塗氟,地點分別在聯合醫院中興、陽明、和平、忠孝等院區,另更提供免費的口腔篩檢,自2月1日至7日,為期7天(不含例假日),一日僅供40位,民眾可把握機會,為兒童的牙齒塗上保護。(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主任陳立愷表示,牙齒塗氟的過程簡單、快速,只要在牙托塗上氟膠,置入口中1到2分鐘,待含氟藥劑與牙齒相互作用,就會形成一種「氟化磷酸鈣」,能在牙齒上形成保護層,增加牙齒抗酸蝕的能力、讓細菌不易滋生,塗完後半年都可維持牙齒健康,有效減少蛀牙的發生。陳立愷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平均約有65%的學童有蛀牙;身心障礙學童疏於照顧牙齒,蛀牙比率更高達95%,現在正逢學生放寒假期間,在家容易吃過量的甜食,若是沒有正確的刷牙習慣及維持口腔衛生,口中變酸容易滋生細菌,造成蛀牙,陳立愷說,牙齒局部塗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此次各院區每日限額40名,共有1200名額,民眾可多加把握。

過年大吃大喝 快帶孩子塗氟防蛀牙

過年大吃大喝 快帶孩子塗氟防蛀牙#蛀牙

為降低齲齒率及落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該院牙科醫療部將於寒假期間舉辦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主任陳立愷指出,蛀牙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過年期間適逢寒假,生活作及改變,兒童容易攝取過多甜食,此時若疏於口腔照護,更易罹患蛀牙,而蛀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牙齒、細菌、食物加上時間等因素形成。醫師指出,塗氟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是目前最有效、經濟,達到預防蛀牙的方法,就像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減少蛀牙的機會。當然正確的刷牙及保持口腔衛生的良好習慣,仍是最重要的。為使塗氟達到最好的效果,陳立愷醫師建議,要塗氟的兒童,應在塗氟前請先將牙齒清潔乾淨;若尚未洗淨,則必須在塗氟前再刷一次。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免效果不佳,此次引進先進氟膠,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聯合醫院表示,本次活動利用寒假101年2月1日至2月7日止(不含例假日),每週一至週五上午09時至12時,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在各院區(中興、陽明、和平婦幼、忠孝)同步實行。各院區每日限額40名,共計1,200名,額滿為止,並請事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牙科報名,電話預約就醫時間,不需掛號費、健保卡,但需帶家長私章、戶口名簿及兒童牙刷。低收入戶、身心障礙等弱勢團體學齡兒童不受名額限制,弱勢團體部份可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將派專責醫師前往服務。

過年吃太爽不刷牙 年後恐蛀牙

過年吃太爽不刷牙 年後恐蛀牙#蛀牙

過年期間,很多家庭都會準備很多食物,如果是到別人家拜年的時候,通常會一邊聊天一邊吃東西,結果不知不覺吃下過量的食物,不但容易造成肥胖,還可能造成牙齒磨損,結果還不到年初三,就已經痛到不行。署立雙和醫院牙周病科的主治醫師高珮琪表示,去年雙和醫院牙科大年初三一開診,就有很多病患湧入,就醫人數讓醫師都大吃一驚,居然比平常一口氣增加超過6成,讓醫師頭痛。(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Dozenist。)高珮琪醫師表示,很多人在過年的時候,很容易大吃大喝,有人甚至一天吃到8餐飯,或是一直吃牛軋糖、軟糖、肉乾、魷魚絲等容易塞牙縫、黏牙的零食,如果沒有常刷牙的習慣,會有一些食物殘留在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再加上熬夜、作息不正常,很容易讓免疫力下降,所以去年才會在年初三牙科門診開診時,病患幾乎擠爆牙科診區,而且大部分的病患都是因為牙周病、蛀牙等原因來求診。因此高珮琪醫師建議民眾,在用餐過後的10分鐘是口腔酸性的高峰期,所以每次吃完東西時,只有漱口是沒有用的,最好能刷牙或是牙線,將把牙縫清潔乾淨,如果沒有牙線或是不方便刷牙的話,可以吃無糖口香糖,因為嚼口香糖可以促進口水分泌,降低口中酸性,避免酸性物質腐蝕琺瑯質。

無糖口香糖 反而會導致蛀牙風險

無糖口香糖 反而會導致蛀牙風險#蛀牙

隨著瘦身與養生的風潮依舊流行,使得市面上充斥許多註明無糖的食品,幫助消費者達成低熱量攝取的目標,不過美國幾所大學日前聯手合作的一項研究顯示,口香糖中添加的代糖物質容易產生酸性物質,以至於侵蝕牙齒琺瑯質,不但可能無法幫助預防蛀牙,甚至可能惡化。(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為蛀牙的照片,作者是Dozenist。)美國波士頓大學、南內華達大學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日前聯手發表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市面上稱做「無糖」的口香糖其實無法完全預防蛀牙,只能幫助減少蛀牙的風險,且無糖口香糖中的代糖成分,如山梨醇(Sorbitol)、木糖醇(Xylitol)等與唾液作用後,會刺激產生酸性物質導致琺瑯質受到侵蝕。研究員Sok-Ja Janket博士提醒大家,別因為產品註明「無糖」而肆無忌憚地吃,過量除了會有蛀牙的風險之外,也可能引起肥胖、胃部的問題。研究員Sok-Ja Janket博士表示,雖然木糖醇與山梨醇已被證實能有效減少蛀牙的機率,不過代糖產生的酸性物質停留在牙齒上的時間較長,因此對琺瑯質的傷害其實更大。Sok-Ja Janket博士強調,沒有東西對身體是完全無害的,一旦過量都是不好,並提醒大家最好養成飲食後漱口的習慣,且絕對不能懈怠早晚刷牙的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