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蛀」成大錯! 幼兒有齲齒勿輕忽

「蛀」成大錯! 幼兒有齲齒勿輕忽#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來說,嬰兒大概會在六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乳牙,父母餵食之後,要以清水替嬰幼兒漱口,或用紗布沾水輕輕擦拭牙床,以減少奶渣殘留,避免口腔成為細菌的溫床,當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時,父母就要開始幫他清潔牙齒,許多家長存在錯誤的觀念認為乳牙就算蛀掉,將來等恆牙長出來再維護也不遲,殊不知一口爛牙會直接影響飲食的攝取,並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影響學習成效。 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為轄區之幼托園所小朋友從9月18日至10月19日安排一系列健康檢查,計檢查14個園所、784 位幼兒,經由檢查中發現多達 290 位幼兒的口腔異常原因竟全部皆為蛀牙,異常率達36.99%,換句話說如果每檢查4位學童就會有1位齲齒的發生,可見幼兒蛀牙的嚴重性。小朋友平常愛吃餅乾、糖果、飲料等含糖或酸性零食,但要如何預防蛀牙呢?學齡前兒童由於還不能獨立將牙齒刷乾淨,因此父母必須肩負起督導的責任,在大部分情形下,應該在兒童刷完牙後,再替他刷一次;而正確替小孩刷牙的方式,可以讓小孩覺得刷牙是種享受,進而增進親子間融洽的關係。飲食方面,家長在選擇食物時應注意少食用含糖、易黏牙食物,選擇其他適合代用品,例如蔬果類,並鼓勵孩童餐後刷牙,及刷牙後就不再進食的良好習慣,父母與長輩也不要以糖果做為孩童表現的獎勵,家庭成員應立場一致,才不會混淆孩童牙齒保健觀念,小朋友通常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因此家長需妥善的監督,並配合定期檢查,將可避免蛀牙引起的諸多困擾,從六個月開始,乳牙陸續萌出時,應每半年定期帶小孩到醫院檢查,才是保護牙齒健康的不二法門。

潔牙變樂趣 口腔衛教育樂營宣導開跑

潔牙變樂趣 口腔衛教育樂營宣導開跑#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使學童重新正視自己的口腔健康問題,並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臺南市政府與台南市牙醫師公會將於10月20日在賢北國小舉辦「2012學童口腔衛教育樂營」,今年活動有別於往年潔牙比賽,除了宣導口腔保健知識外,還另增添三個育樂主題區、二個民眾口腔篩檢區及一個特殊需求者諮詢站,將口腔知識、潔牙技巧融入遊戲中,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將平常潔牙習慣變成一種樂趣。 衛生署為了降低我國學童齲齒率,自1992年開始推廣國小學童餐後潔牙運動後,又透過牙醫師主動進入校園教導貝氏刷牙法及牙線操作,並於1997年展開校園含氟漱口水的一系列計畫,但因現今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改變,使得齲齒問題仍舊困擾著大多數兒童。依據衛生署2006年所做的全國性調查顯示,12歲兒童齲齒指數為3.31顆,與WHO所定2000年小於3顆標準,仍有所差距。因此,如何將預防方法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以降低齲齒發生率,不只是現今衛生單位的責任,也是各位學童及家長的責任。「2012學童口腔衛教育樂營」活動現場將設置3大育樂主題區,共6個闖關遊戲,有潔牙小達人、不齒下問、以牙還牙繪繪看等一系列的活動,並讓小朋友穿上醫師袍、拿起口鏡互相檢查口腔裝況,活動結束後再安排參與學童穿上醫師服、配戴小小牙醫mark拍照留念,所以,歡迎家長帶著家中四、五年級小朋友一起前往同樂!

兒童每半年塗氟 預防蛀牙發生

兒童每半年塗氟 預防蛀牙發生#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學齡幼兒蛀牙嚴重,塗氟是醫界公認防蛀牙的最佳方法,為提高塗氟服務之利用率,今(101)年起開放受理「社區巡迴塗氟服務」,牙醫師可向衛生局申請,到幼稚園托兒所為兒童提供服務。在兒童健康手冊內,列有請醫師轉介至牙醫師執行塗氟服務之提醒,並將加列給予父母勾填是否完成每半年塗氟之欄位,以及加重有關幼兒口腔保健之相關衛教資訊。 由於乳牙的健康會影響孩童的生長發育及恆牙的排列,多數父母仍只習慣等到孩子牙痛才帶去看牙醫師,提醒父母或兒童照顧者,養成「預防勝於治療」的習慣。包括正確的潔牙(每餐餐後潔牙、6歲以下兒童因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睡前應由父母協助完成刷牙);適量使用氟化物(如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等);定期口腔檢查;良好飲食習慣(不要吃黏甜、易蛀牙之零食、用餐時間不宜過久)等。 醫師在執行兒童健檢時,同時進行「一般口腔篩檢」。補助兒童牙齒塗氟與口腔保健:補助5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可接受一次牙醫師進行牙齒塗氟、詳細口腔檢查以及口腔衛生教育。國小學童含氟漱口水計畫:與牙醫師公會共同推動國小含氟漱口水計畫(可降低齲齒率達26%),提供國小學童每週一次含氟水漱口,以預防學童蛀牙。 健康促進校園與潔牙教育推廣:結合教育部共同推動兒童口腔保健工作,於幼托園所、國中小學推廣餐後潔牙;並結合「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於各校推行口腔保健宣導、潔牙比賽;以及於國小一、四年級健康檢查中亦提供口腔檢查。請家長重視兒童口腔健康,預防勝於治療,要找牙醫師為牙齒保固,養成定期帶兒童看牙醫、學習口腔保健、預防蛀牙的習慣,千萬別只等牙痛才找牙醫師!

預防牙齒疾病 告訴你刷牙小撇步

預防牙齒疾病 告訴你刷牙小撇步#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潔牙的正確觀念,應該從小開始培養起。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94~95年台灣兒童及青少年口腔狀況調查成果報告顯示,12歲兒童齲齒率為37.3%,17 歲青少年齲齒率提高至50.69%﹔92~94 年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顯示,成年人的平均齲齒盛行率甚至高達88%。數字會說話,可見國人口腔保健觀念仍待加強。口腔疾病最大殺手就是牙菌斑,大部分的人都有經驗,用手指或是取一段牙線,摳摳牙齒和牙齦交界處,會清出一些黃白的污垢,這就是牙菌斑。其實每個人的口腔裡面,都有許多無害的細菌,但當人們吃進食物時,有些細菌就會把這些食物當成養分,經過半小時,便形成牙菌斑,而在牙科門診中,「牙菌斑」是導致口腔疾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既然牙菌斑這麼可怕,是齲齒和牙周病的源頭,每天要刷牙幾次才正確呢?如果嬰幼兒或孩童可以接受刷牙,可要求至少3次,即3餐之後甚至是睡前再刷1次,每次至少3分鐘。但如果嬰幼兒無法配合時,每天2次,早餐後與睡前即可。尤其是睡前要刷得特別乾淨,因為人再睡覺的時候,口腔幾乎不分泌口水,如果沒做好潔牙的動作,等於是給了細菌腐蝕牙齒的大好機會。很多人也有一個錯誤觀念,以為刷完牙,喝牛奶或是飲料這種不塞牙縫的食物,就不會蛀牙,其實只要是食物,都能成為細菌的養分。尤其是還在使用奶瓶喝奶的小寶寶,晚上入睡前通常有用奶瓶喝牛奶的習慣,喝完沒有潔牙,嘴巴裡還殘留著牛奶,就容易蛀牙,此時疼愛孩子的家長,可使用氟錠防蛀牙,劑量依據孩子的年齡向醫師請教。在牙刷的選擇上,盡量選用刷頭小,直排刷毛3~4排,橫排6~8排,兒童使用的牙刷,刷頭應依其年齡,選擇更小的兒童專用牙刷。刷毛軟硬適中,太軟的刷毛刷不掉牙菌斑,太硬刷毛會傷牙齦,有病患牙齦萎縮是因為刷毛太硬所導致。平常牙刷要準備2~3隻,尤其北部氣候潮濕,更應該多準備幾隻,牙刷要放置在通風處,完全乾燥再使用,有些牙刷設計有盒子裝著,這是為外出時所準備的牙刷,在家要避免使用,免得受黴菌侵襲,而正確潔牙動作應該是,一邊照鏡子,一個一個鄰接後面牙齦溝清,一顆一顆牙齒刷。全口牙齒刷完大約需要4~5分鐘,且在正常情況下,刷牙時牙齦不會出血,如果經常流血,可懷疑是否得到牙周病,國民健康局也提醒正確刷牙,才能讓牙齒保持健康。

醫訊/杜絕蟲蟲危機!夏日防蛀大作戰

醫訊/杜絕蟲蟲危機!夏日防蛀大作戰#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張開嘴,只要咬住氟膠牙托約1至2分鐘,半年內蛀牙就不會找上你」,為降低齲齒率及落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於暑假期間舉辦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陳立愷指出,蛀牙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一般小朋友約65%有蛀牙,身心障礙的小朋友,因不懂得刷牙技巧,蛀牙率高達95%。尤其是暑假期間,兒童容易攝取過多甜食,此時若疏於口腔照護,更易罹患蛀牙,而蛀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牙齒、細菌、食物加上時間等因素形成。塗氟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達到預防蛀牙的目的,就像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減少蛀牙的機會。當然正確的刷牙及保持口腔衛生的良好習慣,仍是最重要的。氟化物施用方式繁多,包含有飲水加氟、局部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使用等。由於飲水加氟影響人口及環保層面較複雜,且濃度不易控制,所以局部塗氟經評估是目前最有效、經濟的預防蛀牙方法。此次引進先進氟膠,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為使塗氟達到最好的效果,陳立愷建議,要塗氟的兒童,應在塗氟前請先將牙齒清潔乾淨;若尚未洗淨,則必須在塗氟前再刷一次;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免效果不佳。本次活動利用暑假於同部實行舉辦5歲至12歲兒童免費口腔篩檢及塗氟,各院區每日限額40名,共計1200名,額滿為止。囿於人力請事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牙科報名,電話預約就醫時間,不需掛號費、健保卡,但需帶家長私章、戶口名簿及兒童牙刷(必要時刷牙用)。低收入戶、身心障礙等弱勢團體學齡兒童不受名額限制,弱勢團體部份可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將派專責醫師前往服務。活動時間:101年8月1日至8月14日(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報名時間為101年7月23日至8月14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額滿為止。活動地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中興、陽明、和平、忠孝)仁愛院區週一、週三、週五上午9時至12時,婦幼院區週一、週二上下午、週四下午、週五上午門診時間內實施。

進食完半小時 細菌便可形成牙菌斑

進食完半小時 細菌便可形成牙菌斑#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管長得多美,因為蛀牙或是缺牙,連微笑都不自然,如果是因為牙齒引起口氣不佳,與人交談時,都得保持距離,免得尷尬。其實每個人的口腔裡,都有許多無害的細菌,但當人們吃進食物時,有些細菌就會把這些食物當成養分,經過半小時,便形成牙菌斑,而在牙科門診中,「牙菌斑」是導致口腔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的人都有經驗,用手指或是取一段牙線,摳摳牙齒和牙齦交界處,會清出一些黃白的污垢,這就是牙菌斑。根據國民健康局100年統計,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為79.32%,即20.68%沒有齲齒,可見國人口腔保健觀念仍待加強。到底要如何正確刷牙呢?刷牙時一定要照鏡子,將牙刷以45~60度角,擺在牙齦與牙齒交接的地方,使刷毛進入牙齦溝。以2顆牙齒唯一個單位,左右來回(幅度不宜過大,幾乎在原地)輕輕地刷10次,以此方法刷完所有牙齒內外面。後方牙齒的咬合面,也是2顆來回地刷,全口牙齒刷完大約需要4~5分鐘。力道要輕,刷太用力會傷到牙齦, 如果聽到「刷刷」的聲音,表示太用力,刷牙的方式也不對,因為來回2顆地刷,幾乎不會發出什麼聲音,當刷牙出現分岔或彎曲時,就要換牙刷。正常情況下,一隻牙刷應該可以用2~3個月,如果在這之前刷毛就分岔或彎曲,表示刷牙的方法不對,力道太大。正常情況下,刷牙時牙齦不會出血,如果經常流血,就應懷疑是否得到牙周病,應儘速就醫。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主任謝鈴琴呼籲:潔牙的正確觀念,應該從小開始培養起。如果嬰幼兒或孩童可以接受刷牙,可要求至少3次,即3餐之後甚至是睡前再刷1次,每次至少3分鐘。但如果嬰幼兒無法配合時,每天2次,早餐後與睡前即可。而健保局自93年7月起,推出兒童預防保健措施,凡5歲以下的兒童,都可以持健保IC卡到特約牙醫醫療院所,接受醫師的專業塗氟防齲齒處理及檢查,每年至多2次,只須付掛號費免部分負擔。

小動作別輕忽 對牙齒危害大

小動作別輕忽 對牙齒危害大#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口潔白的牙齒不僅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而在享用美食之時,更能細細品味,牙齒 如果照顧得宜,它將會是自己一生中最受用的寶貝之一。但是很多人常常因為牙齒不夠美觀而感到苦惱,平時在人際的互動上也因此較缺乏自信心,你也有牙齒的困擾嗎?有研究發現,吃蘋果對牙齒的危害竟是汽水的3.7倍,甚至連喝果汁都會提高牙齒受損的風險。牙醫師呂孟頻說,其他像李子,石榴,葡萄,檸檬這類水果,儘管十分富有營養,但它們都含有高濃度的檸檬酸,蘋果酸或酒石酸。這些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齒的琺瑯質;因為pH值低於5.5,牙齒的琺瑯質就會受侵蝕。而市面上頗受歡迎的果汁和碳酸飲料,有些酸性偏高,恐侵蝕兒童牙齒的琺瑯質。呂醫師表示,根據美國研究顯示,當牙齒琺瑯質接觸運動飲料、提神飲料五天便會受到損害。特別是提神飲料,對牙齒琺瑯質的傷害更勝於運動飲料,提神飲料對牙齒的傷害程度更是運動飲料的兩倍之多。更不用說,碳酸飲料的酸度可到達pH值2.5,對牙齒的傷害更是嚴重。而許多人認為加強刷牙力道,可以讓牙齒更乾淨,但刷牙時用力過大,可能會讓你的琺瑯質有被磨損的現象,呂醫師也說,如何判斷是否力道過大?標誌是你的牙刷使用2至3個月即出現刷毛彎曲(在無接觸熱水的情況下)。刷牙用力過大會造成牙齒表層釉質與牙本質之間過分磨耗,出現牙齒過敏、牙髓暴露、甚至使牙齦損傷、退縮,露出被包埋的牙根部。我們平時很難注意到,很多人都是偏側咀嚼,這是一種不良習慣,呂醫師叮嚀,如果時間長了不予糾正,不常參與咀嚼的一側會因為缺少唾液的沖洗、食物的摩擦,自潔作用則降低,容易堆積菌斑、軟垢和牙石,出現齲齒和牙周疾病的幾率大大提高;還能引起顳下頜關節病、對側牙齒的咬合系統功能紊亂等,並且會造成面部兩側發育的不對稱,從而影響面部外觀、語言、呼吸和咀嚼等功能。

兒童蛀牙率回升 預防蛀牙可塗氟

兒童蛀牙率回升 預防蛀牙可塗氟#蛀牙

國民健康局表示,預防蛀牙的方法,包括正確的潔牙(每餐餐後潔牙、6歲以下兒童因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睡前應由父母協助完成刷牙);適量使用氟化物(如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等);定期口腔檢查;良好飲食習慣(不要吃黏甜、易蛀牙之零食、用餐時間不宜過久)等。為改善口腔衛生、降低兒童齲齒率。補助兒童牙齒塗氟與口腔保健:過去已補助5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可接受一次牙醫師進行牙齒塗氟、詳細口腔檢查以及口腔衛生教育提供幼兒一般口腔篩檢:「一般口腔篩檢」乃是7歲以下,醫師在執行兒童健檢時,同時進行「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之項目,希望養成家長定期帶兒童看牙醫、學習口腔保健慣。國民健康局表示,今年起開放受理「社區巡迴塗氟服務」,牙醫師可向衛生局申請,到幼稚園托兒所為兒童提供服務。此外,為加強提醒父母或兒童照顧者,養成「預防勝於治療」的就醫習慣,在兒童健康手冊內,列有請醫師轉介至牙醫師執行塗氟服務之提醒,並將加列給予父母勾填是否完成每半年塗氟之欄位,以及加重有關幼兒口腔保健之相關衛教資訊。政府更提供山地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及身心障礙之國小1~2年級學童、非山地原住民族地區之國小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1~2年級學童臼齒窩溝封填(可降低齲齒率達48%)。國民健康局指出,雖然國人兒童齲齒率已有改善,不過,今年的調查顯示乳牙齲齒率回升,齲齒數的下降也呈現停滯。由於乳牙的健康會影響孩童的生長發育及恆牙的排列,國民健康局特別呼籲家長重視兒童口腔健康,千萬別只會等牙痛才找牙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