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市售甜食多含玉米果糖 吃多恐致肝硬化

市售甜食多含玉米果糖 吃多恐致肝硬化#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愛吃甜食的朋友,可要注意了!市面上大多數的烘焙麵包、糕點、含糖飲料,如果標示含有果糖的,都是含玉米果糖;沒有任何標示的,也大多數使用玉米果糖。而醫學研究發現,這種果糖,不如蔗糖或葡萄糖可以增加飽足感,反而會讓人一吃再吃,除了造成肥胖,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增加的風險。研究表示,玉米果糖恐怕是一種慢性毒素,不會讓你有飽足感,吃下越多累積在體內,還會形成脂肪細胞,最後會造成尿酸,甚至是肝硬化。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林杰樑更指出,現代人的肥胖、脂肪肝、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都是可能與過度食用玉米果糖有關。美國全國營養健康總調查,無家族高血壓病史的青少年以及成人,每天攝取愈多玉米果糖,血壓愈高,且1公克的玉米果糖,就有4大卡的熱量,林杰樑建議,能不吃就不要吃,為了自身健康,麵包蛋糕、含糖飲料等甜食,最好減量攝取,免得體重增加又傷身。

肝硬化不可不慎 老翁一個月吐血三次

肝硬化不可不慎 老翁一個月吐血三次#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彰化一名75歲陳姓老翁,患有慢性B型肝炎導致肝硬化,長期門診追蹤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但春節一個月內,出現肝硬化的致命併發症,連續三次吐鮮血而緊急送醫,發現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以及肝性腦變病,所幸經治療後,目前病況穩定。署立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蔡安順醫師表示,肝硬化初期是沒有特別症狀,常見的就是疲倦無力、厭食、腹脹、噁心、嘔吐或伴隨右上腹部不適。等到有特別症狀如腹水、黃疸、下肢水腫、胸前出現蜘蛛痣、男性女乳症、腹壁靜脈曲張、胃食道靜脈瘤出血、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或意識混亂或昏迷的肝性腦變病,常常已經是肝硬化的晚期。如何早期發現肝硬化呢?首先,在病史上需先知道是否患有病毒性肝炎(B型肝炎或C型肝炎)、酗酒、長期藥物使用史。若有這些病史,可藉由抽血檢查肝功能、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黃膽指數、血氨、血小板等。併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即可診斷。蔡安順醫師呼籲,日常生活上,肝硬化的患者需限制水份、鹽份的攝取,以減少腹水所產生的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必要時需投與利尿劑,也應避免便秘或高蛋白食物的攝取,以避免肝昏迷的發生,必要時需投與緩瀉劑或緩瀉藥水,保持每日解便約2至4次。(照片提供/署立彰化醫院)

B型肝炎非飲食不潔 性行為也可傳染

B型肝炎非飲食不潔 性行為也可傳染#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歷年的統計,在全國十大死亡原因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榜上有名,其中絕大多數是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中又以B型肝炎為主要因素。B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的最大禍首,台灣每年約有七千人死於肝癌,其中約有六至七成是B型肝炎引起的。有許多人都誤以為B型肝炎是因為飲食不潔而傳染的,其實不是,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可分為垂直傳染與水平傳染二種。垂直傳染是指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B型肝炎病毒經由胎盤或產道傳染給胎兒,因此又稱為「母子傳染」;水平傳染是有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經由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內感染,所以打針、針灸、穿耳洞、刺青或美容時器具消毒不完全,或是共用牙刷、刮鬍刀等,都有可能因為傷口接觸到B型肝炎病毒而感染。此外,性行為也有可能傳染B型肝炎。只有嚴重的肝炎發作才會感到疲倦;疲倦的程度跟肝臟發炎指數並沒有一定的相關。且通常在急性肝炎發作厲害的時候才會上腹部不適或腹脹的症狀。還有急性肝炎發作或慢性肝炎及性發作時,才會發生食慾不振的症狀,甚至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的情形。體內的紅血球代謝後,會在肝臟轉為水溶性的直接膽紅素排出體外,所以當肝臟發炎、受損厲害時,膽紅素無法代謝排出,就會積存在血液中造成黃疸,這時皮膚、眼白會看起來黃黃的;當過多的膽紅素隨尿液排出時,尿液的顏色變深,就出現所謂的「茶色尿」。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提醒民眾有效預防感染B型肝炎的原則,新生兒須按時接受肝炎疫苗注射,若母親為e抗原陽性的B型肝炎帶原者,新生兒除按時接受疫苗注射外,需於出生24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避免不必要的輸血、表面抗原陽性之帶原者不應捐血給別人、避免不必要的打針、針灸、刺青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針灸針、手術用具等醫療器材要消毒完全。使用無菌塑膠注射針筒,不能「只換針頭、不換針筒」。接受B型肝炎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血液中無B型肝炎表面抗原,即非帶原者,無表面抗體也無核心抗體的民眾尤其需要施打。

母為病所累 孝女願同「肝」共苦

母為病所累 孝女願同「肝」共苦#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肝」苦誰人知?B 肝一向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但近年來 C 肝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57 歲的李女士因為 C 型肝炎造成的肝硬化,產生大量腹水及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而反覆住院。因苦等不到有人大愛捐肝,女兒因此自告奮勇決定捐肝給媽媽,但由於女兒陳小姐肝內的血管及膽管構造異常複雜,也大大增加了換肝的困難度及挑戰性。奇美醫學中心肝移植團隊於術前匯集各方意見,終於在日前成功的完成了困難度極高的首例活體肝臟移植,這同時也是大台南地區第二家成功移植活肝的醫院。奇美醫學中心移植外科主任孫定平表示,雖然奇美醫學中心目前是全國單一醫學中心器官勸募最多的醫院,但是對於眾多在等候移植的病人來說仍遠遠不足。民國 97 年奇美醫學中心開始屍肝移植,經過四年多累積了三十幾例屍肝移植的經驗後,於今年成功的完成了首例的活肝移植手術。活體器官移植最重要的是保障捐贈者的安全,一般成人活肝移植是將捐贈者的半邊肝臟捐給對方。為確保雙方的安全,因此希望捐贈者的體重要大於受贈者且肝臟的血管及膽管要越單純愈好,但是李女士與女兒的情況卻剛好相反,在將風險及困難度向家屬表明後,李女士的女兒仍堅定的表示願意捐肝給媽媽。移植團隊克服困難,耗時約十個小時的換肝手術,母女均安。雖然術後李女士有輕微的膽汁洩漏的現象,在置放膽管內支架後狀況已改善許多,並於日前平安出院,目前情況良好。活肝移植的困難度遠高於屍肝移植,要以捐贈者安全為最高的前提下摘取有限的器官與組織。而保存全屍的觀念在亞洲仍牢不可破,也直接影響了大愛捐贈的意願。在慢性肝炎及肝癌仍居國內十大死亡主因的環境下,肝臟移植仍舊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方式,而活肝移植正是在器捐極度缺乏的王道做法。(圖片、資料來源:奇美醫院電子報第54期)

醫訊/肝癌治療照護及營養保健

醫訊/肝癌治療照護及營養保健#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臟負擔身體排毒與代謝的重責大任,所以有句話說,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現在隨著醫療的進步,肝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都不斷發展進步,提高了肝癌的治癒率。為關懷肝癌病友,期望透過專題講座,增進病友醫學知識及照顧能力,促進相互認識與支持之力量,高雄長庚醫院特舉辦「肝癌病友座談會」講座,當天將邀請胃腸肝膽科紀廣明醫師主講「肝硬化及肝癌之治療及照護」;營養治療科莊素芬營養師主講「肝癌營養保健」,最後有綜合座談,以利肝癌團隊與病友家屬交流,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肝癌病友座談會-肝硬化與肝癌之治療及照護&肝癌營養保健時間:101年11月17日(六)上午08:45~12:00地點:高雄長庚醫院(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兒童大樓6樓國際會議廳紅廳洽詢:07-7317123轉3401張韶文社工師

女兒展孝心 自願捐肝救母

女兒展孝心 自願捐肝救母#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們常說,母女心相連。日前,有位57歲的李女士,因為C型肝炎而造成肝硬化,產生大量腹水及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而反覆住院。然而這樣的情況,必需接受捐肝才能解決,但無奈李女士一直無法等到捐贈器官,因此女兒決定展現孝心,自願捐肝給媽媽。奇美醫學中心移植外科主任孫定平表示,李姓女士的女兒,陳小姐,雖自願捐肝給她母親,但由於陳小姐肝內的血管及膽管構造異常複雜,所以大大增加了換肝的困難度及挑戰性。為確保雙方的安全,因此希望捐贈者的體重要大於受贈者,且肝臟的血管及膽管要越單純愈好,但是李女士與女兒的情況卻剛好相反,在將風險及困難度向家屬表明後,李女士的女兒仍堅定的表示願意捐肝給媽媽。孫定平解釋,為了增加每一份植入的肝臟都有功能,奇美醫學中心換肝團隊採用受贈者的卵巢靜脈與植入肝上的三條肝靜脈,做多點吻合來取代中肝靜脈,因此確保了肝臟靜脈迴流不受影響,也增加了植入肝的存活。而在歷經了十小時的手術後,所幸母女均安,雖然術後李女士有輕微的膽汁洩漏的現象,在置放膽管內支架後狀況已改善許多,並於日前平安出院,目前情況良好,也讓女兒展現孝心的決心達到目的。(圖片來源:由奇美醫院提供)

感染C型肝炎沒發覺 男子吐血就醫

感染C型肝炎沒發覺 男子吐血就醫#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日前一名林先生,因突然吐血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是C型肝炎加上有喝酒情形,引發的肝硬化食道靜脈出血併發症,需作長期的追蹤治療,署立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陳詩典說,大部分C型肝炎沒有症狀,所以有些C型肝炎患者透過健康檢查的時候發現時,已經是慢性C型肝炎,部份C型肝炎更會變成肝硬化、肝癌。陳詩典主任表示,會感染上「C型肝炎」的原因,是體液與血液傳染,而C型肝炎大部份沒有症狀,只有少部份有茶色尿、倦怠、或黃疸等肝炎症狀,而有C型肝炎的林先生長期有喝酒情形,更加快肝硬化的病程,吐血是因為肝硬化的併發症食道靜脈破裂出血。 林先生更在去年(100年)病情加劇,因大量腹水並併發腹膜炎,反覆住院、數度危及生命,後在今年5月經由小兒子捐肝完成換肝手術,目前精神狀況恢復良好,再也沒有大腹便便的負擔。  陳詩典主任說明,當肝臟發炎太厲害時,超過肝臟修復能力,就會形成纖維組織,久了就會變成了肝硬化。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種,大多數的肝硬化,是由病毒性、酒精性、藥物性三類肝炎演變發展的結果,另外有一小部分的肝硬化是屬於遺傳性,而在台灣最常見的則是因B型肝炎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很多肝硬化的病人都沒有症狀,如果沒有定期作健康檢查,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有C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嚴重的地方是它的併發症:食道靜脈曲張,肝昏迷,腹水(有時併發腹膜炎),同時肝硬化的病人,有機會會轉變成為肝癌。 陳詩典主任強調,肝病民眾應切記不要相信偏方治療,如民間中草藥等,以避免再造成肝臟負擔。另外,一般的工作生活相處並不會傳染C型肝炎,所以民眾並不需要排斥C型肝炎者,只是C型肝炎者患應該注意處理自己沾有血液及體液的污染物(如衛生棉、皮膚傷口等),不要讓這些污染物直接接觸其他人,即可避免生活上的傳染機會。

聽信保肝偏方 男子保肝不成反傷肝

聽信保肝偏方 男子保肝不成反傷肝#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名台南凃先生,42歲就被診斷出肝硬化,本身是B肝帶原者,因肝指數飆升,過去一直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但凃先生為讓肝指數快速下降,聽信偏方及民俗療法,最後卻演變成嚴重的肝硬化及腹水,又因藥物產生抗藥性導致免疫力下降,感染病毒併發腦膿瘍,台中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凃忠文主任提醒肝炎患者,勿聽信偏方或民俗療法,應尋求正確的醫療方式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腦膿瘍病發時,醫師一度宣判他病危,後家人緊急轉院至台中林新醫院,凃忠文主任立即安排外科行開腦手術,術後更換新的抗病毒藥物,慢慢的才救回一條命,凃先生肝指數從GOT:123 GPT:99降到GOT:39 GPT:32 。現在51歲的凃先生已恢復健康,想到過去發病的那段時間,臉部發黑,平時不敢照鏡子也不敢出門,大呼再也不敢聽信偏方,目前凃先生將失而復得的生命全心投入志工服務,以感恩的心回饋社會。現在上班族工作時數長,壓力也大,甚至日夜加班,都容易反覆的發生急性肝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凃忠文主任表示,B肝患者應定期追蹤檢查!該名凃患者因相信偏方及草藥,使得肝臟無法負荷,最後才會快速演變成肝硬化。凃忠文主任也提醒,市面上許多宣稱有保肝功能的食品、藥丸一籮筐,不論是哪一種,B型或C型肝病帶原者,最好別輕易嚐試。因為B、C肝帶原者對某些調節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反應可能比較激烈,保肝不成反而傷肝,建議還是吃新鮮天然食品最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