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

10秒改善下背痛、腰痠麻感!骨科醫教「仰臥起坐」改善坐骨神經痛

10秒改善下背痛、腰痠麻感!骨科醫教「仰臥起坐」改善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骨刺、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等症狀壓迫到坐骨神經,造成下肢麻木、疼痛甚至無力的症狀。《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骨科醫師指出,若想改善坐骨神經痛,首先要先訓練核心肌群,簡單做「仰臥起坐」就能有效改善,也提醒生活保健3招,並建議症狀嚴重者盡早就醫治療。

久坐屁股痛、跛腳不能走⋯醫揭「梨狀肌症候群」也會誘發坐骨神經痛

久坐屁股痛、跛腳不能走⋯醫揭「梨狀肌症候群」也會誘發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

41歲劉小姐,右腰以下從臀部到大小腿疼痛已經好幾個禮拜了,且近日疼痛感加劇,連輕觸皮膚都有明顯的痛感,吃止痛藥也無法緩解,活動及翻身轉側都需要小心翼翼,連帶晚上睡眠也受到嚴重影響,她到診間就醫時詢問:「這是不是坐骨神經痛呀?」但經中醫師觸診及理學檢查後發現,判斷主要是「梨狀肌症候群」在作怪,也會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的情形。

他坐骨神經痛用打止痛針、吃藥都沒效⋯醫用「這招」快速舒緩疼痛

他坐骨神經痛用打止痛針、吃藥都沒效⋯醫用「這招」快速舒緩疼痛#坐骨神經痛

一名32歲男性,右側坐骨神經痛已逾2週,該患者打止痛針,吃止痛藥仍無法改善,不僅行走困難,甚至疼痛到影響睡眠品質。就醫後經診斷為「椎間盤突出」,醫師採用介入性疼痛治療,經椎間孔硬脊膜上注射治療,接受治療後當晚疼痛明顯改善,亦可輕鬆平躺入睡、跛行症狀大幅改善。約2週後,患者便停用口服藥,經過半年後追蹤檢查,突出的椎間盤也已經吸收縮小。

手麻腳麻、坐骨神經痛...小心是晚期攝護腺癌!

手麻腳麻、坐骨神經痛...小心是晚期攝護腺癌!#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8歲黃姓老翁平時都很有朝氣與活力,儘管已屆退休年齡仍閒不住外出工作。某日上午外出工作時,發現左腳水腫嚴重,行走時伴有刺痛感。一開始只在家裡附近醫院就診拿藥,漸有好轉後也無多加注意,直到某天晚上左下肢發生劇烈疼痛,驚覺大事不妙,懷疑是不是前天吃了海鮮大餐,結果痛風找上自己,便緊急到醫院掛急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老翁疼痛狀況並不是痛風,而是晚期攝護腺癌骨轉移,陪同的家人們聽聞後也都震驚萬分!沈默的癌症  三成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黃志平表示,攝護腺癌是一個安靜的癌症,在初期及中期幾乎沒有症狀,少數人則會出現解尿困難的情況,因此在台灣大約有三成的病患,來到診間都已經是末期,癌細胞都已經轉移至骨頭、淋巴、肺、肝,其中又以骨轉移最為常見,因此病患通常都是因為骨頭疼痛來醫院求診。黃志平補充,臨床上攝護腺癌骨轉移的患者,常常會經由骨科轉介至泌尿科,病患會以為自己是坐骨神經疼痛,黃志平也提醒,兩者的差別在於,坐骨神經疼痛可能會對全身都有影響,會出現手麻或腳麻的狀況,但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半都是局部性疼痛。攝護腺癌複合式治療  維持患者生活品質黃志平說明,目前攝護腺癌的診斷方式為,抽血檢測攝護腺PSA指數,或是肛門指診,直接觸摸攝護腺是否有異常的硬塊,若攝護腺PSA指數大於4以及肛門指診有摸到硬塊的話,就會進一步安排取出攝護腺的切片,能夠更準確的判斷是否為攝護腺癌。黃志平進一步說明,攝護腺癌若早期發現的話,其實有高機會透過局部性治療,來根除攝護腺癌細胞,但假如癌細胞已發生轉移,就一定要接受全身性的荷爾蒙治療,倘若荷爾蒙治療無效,則可以使用細胞治療及放射治療,但要是患者發生的是多發性骨轉移,並伴有難以忍受的骨頭疼痛時,建議搭配健保給付的新型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利用安全又短距離的輻射線,鎖定骨頭中的癌細胞,在不傷及其他器官的前提下,精準治療轉移骨頭的癌細胞,降低患者骨頭疼痛感,提升後續治療與日常生活品質。疼痛症狀可能不是老毛病  主動諮詢醫師及早診斷治療黃志平提醒,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檢查PSA指數,若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者,則建議在40歲後定期檢查PSA;另外,若發現骨頭疼痛,或是持續性的疼痛、坐立難安,建議可主動諮詢泌尿科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吃海鮮大餐腿痛誤認痛風  竟是晚期攝護腺骨轉移!黃志平表示,攝護腺癌是一個安靜的癌症,在初期及中期幾乎沒有症狀,少數人則會出現解尿困難的情況,因此在台灣大約有三成的病患,來到診間都已經是末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快遞員長期搬重物 致坐骨神經痛發作

快遞員長期搬重物 致坐骨神經痛發作#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需經常搬動重物、從事快遞的45歲李先生,曾因工作時拉傷腰部,但當時仗勢年輕並無積極治療,直到近年來經常感到腰與下背疼痛不適,即使吃了止痛藥也不見效,嚴重時還會出現腿部痛麻、無力等症狀,甚至痛到像蝦子一樣彎曲,赴醫確診為「坐骨神經痛」,後來採用「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症狀大幅緩解,目前已重返工作崗位。長期久坐久站 小心椎間盤突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五薦椎第一節的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因症狀已對工作及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讓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相當苦惱。羅達富指出,在骨科門診裡,下背痛或合併坐骨神經痛的患者不在少數,椎間盤是位於兩個脊椎骨之間的軟骨構造,由中間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所構成,具有吸收及緩衝來自身體重量與壓力的功用,當長時間彎腰工作或搬重物、運動傷害、曾發生過車禍者,就很容易造成腰薦椎的椎間盤壓力過大而突出,因而壓迫到神經產生疼痛。不過造成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椎間盤突出、薦髂關節失衡、梨狀肌發炎,甚至是風濕性關節炎、腎結石等等,因此得逐一排除,而多數患者經適當保守治療後,症狀可以獲得控制或緩解,但如果症狀嚴重,就得透過手術才能減緩。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可避免全身麻醉脊椎手術目的主要就是解決神經方面症狀,以及穩定脊椎的平衡,如李先生透過「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刮屑與夾除突出的椎間盤,僅需局部麻醉,術後患者能立即感覺到壓迫解除,也能避免因全身麻醉誤傷神經的機率,且術中流血量少,術後傷口疼痛感較輕,住院時間短。羅達富提醒,手術中只要達成解決患者不適的目的,多半不會有復發的問題,反倒要注意術後併發症的出現,如新的神經症狀、傷口疼痛加劇、頭暈無法坐立等,因此術後休養和功能恢復的復健很重要,才能避免鄰近節段加速退化,此外,平時應避免姿勢不良,並勤做運動維持腰背肌力,才是避免需進廠維修的不二法門。

坐骨神經痛不想手術 神經阻斷助改善

坐骨神經痛不想手術 神經阻斷助改善#坐骨神經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醫師,我下背痛好久了,每天都坐立難安很痛苦,一定只能開刀處理嗎?」根據統計,80%的民眾都有神經壓迫下背痛的問題,其中坐骨神經痛是最常見且容易影響日常生活的問題之一。後龍診所復健科醫師吳明哲建議,坐骨神經痛若尚未達到非開刀不可的急迫程度,可由專業疼痛科醫師進行疼痛治療,協助改善症狀不適。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因素及族群1)常見於中老年患者,因脊柱退行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所引起的疼痛。2)懷孕者,因子宮擴大直接壓迫的結果所導致。3)患有脊椎腫瘤者,腫瘤直接壓迫坐骨神經或神經根就會造成症狀。4)損傷造成,如骨折、感染或炎症引起。5)經常搬重物、長時間彎腰或久坐。6)糖尿病病患。坐骨神經痛非老年專利,年輕人也要注意,若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也可能提早報到!坐骨神經痛典型特徵是腰部脊椎到臀部、大腿、小腿肚直到足踝的各種異常疼痛感,如:刀割、觸電麻木或燒灼熱等;更嚴重時可能造成下肢無力、刺痛、麻木、行走困難、坐臥不安,影響日常生活,併發症可能影響腸道或膀胱控制喪失,造成排泄機能異常。「神經阻斷術」治療 可緩解疼痛一般保守治療先以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維他命B群來治療,並配合復健腰椎牽引,但若沒有明顯效果,就要考慮手術。在坐骨神經痛症狀明顯、但尚未達到開刀的急迫程度時(如:大小便失禁),吳明哲醫師建議可由專業疼痛科醫師進行「神經阻斷術」治療。根據病況不同,在超音波顯影下將治療藥物注射至神經孔、腰椎橫突或硬脊膜外腔,來緩解疼痛症狀。過程中無需麻醉、安全性高且在診間即可執行。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疾病常與腰椎的不當使用有關,造成的結構變形磨損,進而傷害神經,保養的方式就是要善待腰椎,注意姿勢正確,少搬重物、不睡過軟的彈簧床、避免穿高跟鞋、座椅應有適當靠背、多做拉腰、拉單槓、游泳等運動。對於長期因坐骨神經痛而煩惱,且不想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建議可與醫師討論並接受檢查評估,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