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長輩走路上秒正常,下秒又雙腳無力?醫揪「脊椎狹窄症」神經受壓迫

長輩走路上秒正常,下秒又雙腳無力?醫揪「脊椎狹窄症」神經受壓迫#骨科

66歲陳先生退休後時常爬山、踏青,還會出國旅遊,享受打高爾夫球及欣賞美景的樂趣。他原本走路5、6公里毫無問題,但近1年來,逐漸感覺到腰部痠痛,常走不到500公尺就因腰痠腿麻需要停下休息,還突然感到雙腳麻木無力,不慎跌倒,雖然僅是輕微擦傷,也讓他下定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

扁平足穿「矯正鞋墊」有用嗎?醫教正確挑選法:鞋墊最好選「這種」

扁平足穿「矯正鞋墊」有用嗎?醫教正確挑選法:鞋墊最好選「這種」#骨科

一名43歲男患者因腳底疼痛,造成走路越來越不舒服,走路一下子就會一跛一跛的,使用痠痛噴劑、貼布等,都無法獲得改善,反而越來越痛。後續,到童綜合醫院骨科看診,經醫師問診後,發現患者本身就有「扁平足」問題,因為聽人介紹去買了號稱可以矯正扁平足的硬底足弓鞋,反而造成了足底筋膜炎。

轉脖子聽到「咔咔聲」正常嗎?是關節退化警訊?醫揭「2症狀」當心

轉脖子聽到「咔咔聲」正常嗎?是關節退化警訊?醫揭「2症狀」當心#骨科

久坐低頭一段時間,轉動脖子竟產生咔咔聲?《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脊椎外科醫師提醒,扭動脖子產生聲音,其實是骨頭附近的韌帶、肌腱磨擦,或失去軟骨保護的骨頭間磨擦聲音,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出現「2症狀」要小心關節退化;建議常做簡單1動作放鬆頸後方肌肉,保養頸關節預防退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真正病因不是退化?骨科名醫呂紹睿:這2點加速惡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真正病因不是退化?骨科名醫呂紹睿:這2點加速惡化#骨科

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症狀是膝蓋會感到深層的抽痛或割裂痛。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於《自己的膝蓋自己救》一書中,分享「退化性膝關節炎」迷思、盲點以及釐清醫學界的誤解,其實95%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因並不是「退化」,內側摩擦現象才是關鍵。以下為原書摘文:

關節保健品怎麼選?常見「3大營養成份」葡萄糖胺、UC2功效一次看

關節保健品怎麼選?常見「3大營養成份」葡萄糖胺、UC2功效一次看#骨科

天氣一冷,膝蓋關節就卡卡!骨科醫師提醒,秋冬因氣溫降低、影響血液循環,民眾容易感覺關節部位僵硬。若民眾感覺關節部位痠痛、卡卡,甚至有沙沙聲,就要當心是關節液不足警訊,建議諮詢醫師並調整生活習慣,補充葡萄糖胺、龜鹿雙寶等營養,及早加強關節保健,避免症狀加劇。

她上班手指麻痛,竟已肌肉萎縮⋯醫示警「手肘隧道症候群」3症狀

她上班手指麻痛,竟已肌肉萎縮⋯醫示警「手肘隧道症候群」3症狀#骨科

手部麻刺又無力,小心手肘隧道症候群!33歲陳小姐是一位上班族,工作上常常需要搬運沉重的文件和書籍,這1年多來她開始出現左手前臂痠麻和手指頭無力的症狀,拿在手上的東西常常不小心掉落到地上。診所一開始診斷是頸椎的問題,然而做了5個月的復健依然沒有改善,手掌甚至開始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

銀髮族「做錯運動」竟會導致肌少症?骨科醫:「阻力訓練」是首選

銀髮族「做錯運動」竟會導致肌少症?骨科醫:「阻力訓練」是首選#骨科

隨著年紀增長,肌肉量也飛快的速度流失,此時運動必須要以增強肌力和骨質為第一優先。骨科醫師吳肇基於《大夫訓練Ⅰ》一書中,整理醫學新知以及第一線臨床治療經驗,剖析身體老化、退化的現象,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的嚴重性,以及肥胖、代謝問題的對抗之道,給予讀者現代主動式健康行動的新方針。以下為原書摘文:

男愛運動竟致「半月板破裂」膝蓋痛!醫1招治療:術後立即下床走路

男愛運動竟致「半月板破裂」膝蓋痛!醫1招治療:術後立即下床走路#骨科

近幾年運動風氣越來越盛行,加上奧運熱潮剛過,不少運動迷也想大展身手,隨之而來的運動傷害也越來越多。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徐振恆提醒,運動不慎除了造成筋骨拉傷、扭傷外,膝蓋半月板破裂也成為門診常見的疾病之一,若未妥善治療可能無法再恢復到原有運動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