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樂閱讀/早上第一個入口的食物 決定你的身體健康

樂閱讀/早上第一個入口的食物 決定你的身體健康#減重

進食的順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早上起床後第一個入口的食物是什麼。甜麵包、咖啡都是NG的選擇。特別是甜麵包,消化分解需要花時間,當中的蔗糖(砂糖)又會浪費酵素,還添加了許多會擾亂細胞作用的反式脂肪(乳瑪琳或起酥油)。抽菸也會增加造成老化的活性氧,所以最好別抽。理想的早餐並非白飯、味噌湯和煎荷包蛋,而是含有豐富酵素的生蔬果。不過,一大早實在很難吃下大量的沙拉。因此,最理想的早餐是水果。沒時間的話只吃一根香蕉也可以。香蕉不需要切或洗,攜帶起來也方便。吃完很有飽足感、不容易餓。此外,香蕉富含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酵素,比起綠皮或黃皮的香蕉,轉熟帶黑點的香蕉中酵素最為豐富。有時間的話,將水果打成汁飲用是最好的方式。使用榨汁器或用紗布擠壓都可以。把水果壓榨成汁,細胞壁被破壞酵素就會變活絡,這麼一來就能立即攝取到大量的酵素。當然,如果有慢磨機就更方便了。現下很流行喝綠果昔(green smoothie,把生的綠色葉菜類蔬菜加水果、水攪打成的飲品)。這種方式宣稱可有效攝取葉綠素等葉菜類蔬菜的營養素,但我認為能夠獲得酵素這點也佔了很大的優勢,因為酵素是讓身體狀況變好的大要因之一(只限用慢磨機做成的綠果昔)。不光是綠色的葉菜類蔬菜,早上吃水果或喝果汁對腸胃不會造成負擔,也不會浪費消化酵素是非常棒的食物。不過,接觸到空氣就會開始氧化,所以打成汁後請盡快飲用。(本文作者/鶴見隆史)(摘自/最強酵素餐,讓你肌膚Q彈,不便祕!/健行文化出版)

焦慮、睡不好易分泌「壓力賀爾蒙」 恐成易胖體質

焦慮、睡不好易分泌「壓力賀爾蒙」 恐成易胖體質#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採訪報導)民眾面對減重一事,除了必須努力運動與控制飲食之外,「心無雜念」恐怕也是必要的減重途徑之一!經《優活》採訪整理,根據國外的各種研究指出,無論壓力過大、焦慮甚至是睡眠品質不佳,皆會讓身體吸收更多熱量,成為易胖體質。國內減重門診醫師也直指,身體若長期處在壓力大的情況之下,會讓所謂的壓力性荷爾蒙分泌大增,進而傳遞「趕快儲存脂肪熱量」的訊號,使體內累積脂肪來抵禦不可測的意外,當然,身體就容易發胖。研究指出 壓力過大易吸收更多熱量近期,一份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他們找來五十餘位的女性,進行壓力檢測,再分別讓她們吃下相同熱量與份量的食物,發現,壓力過大的女性,將會比沒壓力的女性,少消耗一部分的熱量,而過了一年之後,壓力大的組別,體重平均暴增了五公斤以上。睡眠品質差 腰圍會變粗焦點再轉移至日前來自瑞典的研究,研究指出,噪音會使人們的睡眠品質變差,導致脂肪更易堆積在腹部處,讓腰圍日漸變粗,值得注意的是,住家周圍噪音平均每增加十分貝,腰圍就會比他人粗上一公分以上,而住在機場旁的人們,影響更是顯而易見,因飛機的起落噪音過大,平均腰圍更硬是比他人多出六公分以上。壓力荷爾蒙作怪 身體偏愛堆積脂肪綜觀兩項研究結果,壓力過大與噪音導致睡眠中斷,都會使得體內的壓力性荷爾蒙大幅增加,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說明,人體只要碰到壓力情境,就會使壓力性荷爾蒙分泌增加,而此種荷爾蒙將傳遞給身體,趕快堆積脂肪的訊號,以抵禦未來不可測的意外,所以長期處在壓力環境之下的人,不管吃下的食物熱量多寡,總體而言,會比他人吸收更多熱量,而成為易胖體質。此外,睡眠不足,或睡眠中斷的人,除了壓力性荷爾蒙大幅分泌外,就連促進身體代謝的成長激素,也會跟著減少,意即睡眠品質不佳,體質就易胖,新陳代謝也會跟著日漸下滑,讓民眾肥胖的程度,雪上加霜! 方銀漢憶及,近日就有一名肥胖病患,兩年前進入科技公司當作業員,並職大夜班,長期日夜顛倒,睡眠品質不佳的後果,就是讓她從六十公斤的體重,暴增至八十七公斤,顯見睡眠對於肥胖程度,呈現極大的正相關。方銀漢提醒,睡眠不足或壓力過大的民眾,應尋找方法,把這些問題排除,另有呼吸中止症的民眾,其睡眠品質也會較他人來得差,建議盡快尋求醫師協助解決問題,才能一路享瘦成功。

夏季減重基本觀念 先學會再減重!

夏季減重基本觀念 先學會再減重!#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夏天一到,短袖短褲紛紛出櫃,但因冬天累積的贅肉尚未消除,使得夏季減重,就成了許多民眾的重要課題,但對於減重,因拜網路謠言所賜,導致眾多錯誤且傷身的減重偏方紛紛出籠,也讓民眾急於效法,所得的效果就是愈減愈胖,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雖老生常談,但減重的不二法門,就是飲食控制、適當運動、體重控制三大原則。暑假期間,女性減重話題升溫,各種親子減重活動也紛紛登場,台中慈濟醫院顏慧菁營養師指出,改善生活作息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之外,加上持之以恆的運動,只要用對方法,健康減重不再遙不可及,建議方法如下:1) 聰明吃/多吃各種蔬菜、水果、未精製全穀根莖類等天然食材,多喝白開水,避免含糖飲料,限制攝取高能量密度食物(特別指高糖、低纖維、高脂肪加工食品如蛋糕、炸雞、冰淇淋),避免加工肉製品的攝取及減少食用高鹽及鹽漬食物,養成均衡飲食的健康飲食型態。2) 快樂動/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減重除了減少攝取熱量,也需要增加體能活動消耗熱量,體重過重及肥胖者每天若能減少攝取500大卡,或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就可以每週減重約0.5公斤,且足夠的身體活動量是預防「復胖」、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關鍵。3) 天天量體重/每天固定時間量體重,隨時監控體重變化,提醒自己維持健康體重,一旦重量上升,就應檢視最近的飲食情形及身體活動量,力行「聰明吃、快樂動」撇步,避免成為過重或肥胖一員。4) 健康減重三要素/運動,持續不間斷運動,建議每天運動,每次30分鐘。行為改變,付諸行動、毅力、恆心改變不健康生活習慣。均衡營養,三餐定食定量,建議每天熱量控制1200~1400大卡,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十大錯誤「荒唐」減重法 你不可不知!

十大錯誤「荒唐」減重法 你不可不知!#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對於減重,相信民眾一定有自己一套減重心得,但為了讓體重能夠在短時間內大幅下滑,透過旁門左道,甚至猶如馬戲團玩命式的減重方式,時有所聞,事實上,減重毫無任何捷徑,最主要方式就是運動與飲食控制,兩項缺一不可。近幾年,拜網路謠言所賜,讓各種減重偏方,能逍遙且橫行無阻,能快速的在減重界裏頭,大行其道,立即成為眾人捧在掌心的減重方法,台中慈濟醫院就列出他們所觀察到的,「回顧」錯誤減肥法,條條令人咋舌:1) 吞寄生蟲減肥法/利用寄生蟲減重的效果雖快,但容易出現貧血、營養不良、腹瀉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2) 使用藥物/例如瀉藥、利尿劑減肥法:利尿排出水分,體重暫時下降,副作用很多;血壓下降、虛弱、嘔吐、暈眩,可能引發糖尿病、腎臟病,甚至危及生命。3) 吞棉花減肥法/除了會營養不良以外,棉花可能堵塞氣管窒息、或是阻塞腸道造成結石。4) 單一食物減肥法/例如香蕉、蘋果減肥可迅速減輕體重,但營養素供應不足,長期使用對健康影響很大。5) 斷食法/各種營養素缺乏,除造成體重掉落太快,肌肉流失,也可能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6) 催吐減肥法/嘔吐時,胃酸會傷到食道、喉嚨和牙齒,輕者會引起食道水腫,嚴重則會引起食道潰瘍,甚至嘔吐物長時間腐蝕食道,會增加患食道癌的機率。7) 阿金飲食法/光吃肉,都不吃澱粉的高蛋白飲食,易造成頭暈、精神不佳、尿液酸臭等酮酸中毒,且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負擔,如腎功能不佳者,會加速腎臟惡化。8) 胃內水球減肥法/此法是用於病態減肥胖患者在進行手術的過度期的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易有嚴重噁心和嘔吐的情形。9) 魚油減肥法/没有配合飲食或運動基本是没有效果的,且大量長期食用,對於吃抗凝血或本身血友病的人,一但受傷可能會有大出血的危險。10) 清腸減肥法/例如肚子餓就喝檸檬水、紅辣椒水,長期食用易傷害腸胃健康。

飯前喝無糖豆漿 母子3個月甩肉15公斤

飯前喝無糖豆漿 母子3個月甩肉15公斤#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親子減重成效倍增,有對母子檔連續12週,在營養師的建議下早晚餐前飲用無糖豆漿,並搭配飲食指導及運動,結果兩人共減下15.5公斤。對此,開業減重蕭敦仁醫師表示,若只單靠節食而不運動來減肥的話,對身體而言減去的脂肪反而比較少,相對來說卻減掉較多的肌肉或水分,就容易造成較高的復胖機率,所以,減重還是要以飲食搭配運動才是最佳辦法。豆漿減肥法 不適合3種病患使用蕭敦仁醫師表示,若是在飲食之前飲用無糖高纖豆漿,不僅會增加飽足感,更有助於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減少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不過,提醒民眾若是患有子宮肌瘤、腎臟功能不佳、痛風者,不適合透過豆漿來減重,可改成三餐飯前30分鐘飲用500C.C.的水,也可達到減重功效。李姿儀營養師表示,無加糖高纖的豆漿中的膳食纖維能增加腸道及胃內的食物體積,可增加飽足感,又能促進腸胃蠕動,可舒解便秘,若是搭配大豆蛋白以及無糖,是減重的好選擇。飯前半小時攝取豆漿效果佳若要透過豆漿來達到減肥的話,李姿儀營養師表示,需在早晚餐前半小時飲用即可,以成人來說大約450C.C.,小朋友則是200C.C.,但一天不要超過1000C.C.,且在以飲食方面還是要以均衡為主,建議可多攝取蔬菜,但像是碗豆、菱角、紅豆、綠豆、南瓜及玉米等皆屬於澱粉類,所以,提醒民眾要多注意。另外,水果攝取上建議放在餐與餐之間當成點心,不僅能增加營養,更能減少攝取零食的機會,在份量上以八分滿為主,若是屬於甜份較高的水果較不利於減重,可選擇奇異果、小番茄、百香果、芭樂、蘋果等甜度不高,卻含有豐富纖維質的水果為佳。最後,營養師教導民眾在家中也能自製無高纖糖豆漿,只要20克的黃豆加上200C.C的水直接榨取不加糖,連同渣渣一同飲用即可,讓民眾在家也能安心飲用。

包粽不包重!吃粽甩油六招不「重獎」

包粽不包重!吃粽甩油六招不「重獎」#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粽葉打開,一顆顆油亮亮的粽子,無論是包五花肉、蛋黃、土豆,再沾上必備的甜辣醬,咬上一口,簡直口齒留香,但你知道一顆粽子的熱量到底有多高嗎?跟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指出,一顆傳統肉粽肉量就達到760大卡,接近2.5碗白飯,60公斤者須慢跑93分鐘才能消耗完.因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吃粽包粽六大招,希望民眾吃粽不包「重」!1)減熱量/若是購買連鎖通路販售的粽子,民眾可先檢視型錄或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熱量較低或體積較小的粽子。2)選食材/建議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薏仁、燕麥、糙米、紅豆,不但可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也可增加顏色及口感。而餡料可選擇杏鮑菇、香菇、地瓜、南瓜、竹筍等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材,並用瘦肉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以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3)搭配蔬果/蔬果富含多種營養素及纖維素,建議吃粽子的時候,為家人準備蔬菜及水果,例如芭樂、聖女番茄、蘋果,炒青菜或是生菜沙拉,以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建議量,除了補充維生素,還可以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4)替代正餐不過量/糯米跟米飯、麵條一樣屬於主食類,而餡料中的油脂和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因此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食用時記得切成數等分,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購買時也應適量、避免浪費。5)少沾醬/吃粽子時常搭配甜辣醬、蒜泥醬油、番茄醬等醬料,鈉含量高,食用過量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風險;而吃甜粽、鹼粽時喜歡沾的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口感,卻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熱量,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等風險,建議吃粽子時以原味為主。6)慢性病友要注意/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友,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並減少食用鈉含量較高的沾醬;糖尿病友則須注意含糖量高的甜口味粽子,並列入飲食計畫中;若腸胃不適者,食用時除了要適量攝取,也要注意細嚼慢嚥。

台灣人!你為什麼要那麼討厭「喝水」

台灣人!你為什麼要那麼討厭「喝水」#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放眼望去,在車潮川流不息的路旁,總會有招牌醒目的飲料店,等著顧客光臨,打開電視機,偶爾也能瞧見茶飲廣告,正以各種姿態,勾起購買慾望,在茶飲與飲料商機日漸龐大的情況下,各大廠商無非使盡力氣招攬客人,無論用香甜解渴的冰飲,或是透過機能無糖茶,不同品牌,各領風騷,然而,在茶飲風潮大行其道的現今,使台灣許多民眾喝慣了「重口味」茶飲,見「白開水」竟開始退避三舍。《優活》觀察,愈來愈多的民眾排斥喝水,甚至在「白開水」身上,加諸水腫、瘦身困難、增加腎臟負擔等莫須有罪名,但事實上,人們要打開抗老、養生、瘦身、預防疾病的關鍵鑰匙,無非他人,就是最易取得的「水」。英國女記者乖乖喝水 一個月後回春焦點先轉移到英國,不久之前,一名四十二歲的女記者莎拉史密斯.因有長期消化不良與頭痛的問題,所以治療她的醫師,建議她每天喝足三公升的水,而她實行計畫的第一天,也開始天天拍照,紀錄喝水的變化歷程,就在一個月後,竟發現她的樣貌出現了重大的改變,包括皺紋、黑眼圈明顯變淺,讓原先蒼老的模樣,頓時年輕了不少,就連頭痛症狀也減輕許多。綜觀整理國外對於喝水的研究發現,喝足水分可以提高注意力、提高免疫力、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增加身體熱量消耗、預防感冒、抗憂鬱、預防癌症等多項好處,顯見喝水對於身體的重要性,但探究這些「好處」的背後,是否因為人們每天喝下的水分,總是不夠一天身體的需求量,導致身體失去原有的正常機能,才會有喝足水分,身體突然就像吃了「大力丸」的各種研究呢?國人厭惡喝水 健康拉警報曾有媒體調查指出,國人喝水習慣不佳,高達三成以上的民眾,每日喝水不超過1000c.c,甚至不超過500c.c,反而每天一杯含糖飲料的民眾佔多數,「現在飲料那麼多,口味多種好喝,誰還會在意喝水?」預防醫學醫師洛桑加參指出,不願意喝水的民眾愈來愈多,其中還有部分民眾認為喝水會水腫、喝太多會對腎臟造成負擔,但對於腎臟功能正常的人,喝水反而是在保護腎臟,並非傷腎。另外,當人們花大錢研究抗老與購買抗老化妝品的同時,卻不願喝水,反而顧此失彼,老化當然繼續纏身。喝水好處多 你幹嘛不喝?洛桑加參說,喝水能夠提高代謝能力,也可加速身體排毒,加速細胞的汰換與更新,能夠抗感冒,還能夠防皺紋抗老,少喝水的人皺紋也可能比較多,且更容易便秘,引起腸癌及其他癌症的產生。營養師蘇慈閔也指出,民眾普遍認為喝水與水腫有關,單喝水其實與水腫根本毫無任何關係,水腫的主因有三,一是熬夜,二是女性月經來時,三是吃太鹹,而正在瘦身的女性,更要好好喝水,才能增加身體代謝瘦得更快。因此專家就建議,每天至少喝足2000c.c~3000c.c的水,但也不宜喝超過3000c.c,以免造成身體的負擔,此外,洛桑加參也提醒,就算是無糖茶飲,也不能代替水來喝,因咖啡因會造成失眠問題。肝膽腸胃科蕭敦仁醫師也建議,喝水「53535」要訣,即是三餐前30分鐘喝500c.c的常溫水,餐與餐之間,即早午餐之間和午晚餐之間,各喝300c.c的水,如此加起一天共喝足2100c.c的水,有助於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新陳代謝等效果。

想瘦身先喝「水」!否則免談減重

想瘦身先喝「水」!否則免談減重#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節食、只吃肉、針灸、各種運動、減肥藥等等,為了對抗脂肪大軍,努力甩肉,減重一族幾乎無所不用其極,所有繁複的偏方法寶紛然使出,但你知道,當我們匆匆囫圇吞棗,吸取各種減重經驗時,總有些路邊小花含蓄綻放,卻被急於甩肉的我們輕易忽略嗎?經《優活》採訪整理,發現減重大功臣:「水」,榮登最易遭忽視的減重法寶之冠。每日喝2000~3000c.c的水,除了補充一日身體所須的水分之外,更能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毒素與增加代謝能力,而肥胖族群,減重首要,就是要增加代謝能力,以及把日常生活累積的毒素排出,才能夠瘦的健康。研究證實 喝水有助減重台灣肥胖研究學會副理事長蕭敦仁指出,在台灣,水與減重的關聯性一直不被受到重視,但其實國外早有研究顯示,受測者餐餐飯前三十分鐘,喝上規定分量的水,三個月後發現,這些受測者能較常人多減去兩公斤以上的體重,可見水對於減重的重要性。蕭敦仁另外說明,水其實也能直接達到減重效果,他計算,以常溫水20度來說,因人體體溫落在37度,所以當我們把水喝下肚,身體為了平衡水與體溫溫度,必須把20度的水,加溫至37度,因此每喝下1c.c的水,就能多消耗17卡熱量,一年累積下來,若每天喝足2000c.c,則可多減1.6公斤左右。水喝不夠造成便秘 恐讓減重打折扣台灣肥胖醫學會方銀漢醫師表示,水除了能夠增加身體的代謝能力,若身體喝水不足,將容易便秘,值得注意的是,減重族群,最忌諱的就是在減重期間出現便秘症狀,方銀漢直指,腸子會不斷吸收宿便的毒素、水分,更會持續吸收宿便中的「熱量」達10%左右,因此若二至三天才排便一次,一個月下來減重效果將會少「30~40%」,簡直讓減重成果大打折扣!蕭敦仁也提出減重的喝水方式「53535」要訣,即是三餐前三十分鐘喝500c.c的常溫水,餐與餐之間,即早午餐之間和午晚餐之間,各喝300c.c的水,如此加起一天共喝足2100c.c的水,有助於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等效果。因此你還在試盡各種方法減重嗎?每天先喝足2000c.c的水分,拿到減重門檻的首張門票,才能瘦的健康又輕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