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大腸水療能促進新陳代謝 降低肥胖發生率?

大腸水療能促進新陳代謝 降低肥胖發生率?#減重

「大腸水療法」是一種用水徹底清洗結腸的方法,在潔淨、隱私的舒適環境中,完成整個結腸回復的清潔過程,同時可重建結腸肌肉正常蠕動的節奏,使它獨立健康運作。家醫科劉大元醫師表示,過去國內大腸水療多由非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服務,行銷與服務方法引人爭議,衛生主管單位認為該等行銷方式有誇大醫療效果之嫌,予以取締。劉大元醫師認為,所有主流與另類醫療行為均不宜以商業包裝或行銷手法誇大療效,但如果能正確了解並使用大腸水療來保養腸道,對健康裨益甚大;大腸水療因政府單位的取締而被社會大眾誤解,殊為可惜!大腸水療若由醫療專業人員以正確的方式評估、施作,就能幫助患者真正體驗大腸水療的益處,並確保患者的醫療權益。劉大元醫師說明,便祕導致代謝機能惡化,使肌膚粗慥,引發肝斑、肩膀酸痛、焦躁不安、打呵欠、胸口鬱悶、頭重…等,是美容與健康的大敵;新陳代謝的不順暢,更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大腸水療」卻能藉著清潔結腸的方式,促進代謝和消化體內多餘的廢物,達到瘦身的效果。但我們不強調大腸水療的瘦身效果,而重視它對身體健康的預防保健功能。大多數尚未認識大腸水療的人,第一個反應是「恐懼」和「抗拒」,馬上聯想到當水從肛門灌入大腸,把大腸中的糞便沖走時的感覺。其實,大腸水療並不是直接用水在高壓下將結腸內聚積的廢物大力沖走,而是採用每平方吋一磅的水壓,這比自己平時用力排便的壓力還低。劉大元醫師解釋,施作大腸水療,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才可進行。大腸是人體最大的吸收器官,大腸末端腸壁上表皮可再回收維他命、礦物質、水及其他有益的物質,並排出不需要的代謝物與糞便。人體大腸腸壁應該要功能良好,能迅速排毒,否則易成慢性病。目前大腸水療是輔助療法,它是結合溫水刺激、按摩、多元化的大腸復健,用溫水浸泡、來回深度清洗。劉大元醫師提醒民眾,大腸水療和一般的清水灌腸Cleaning Enema不同,在精密儀器設備的協助下,更安全有效的清除大腸壁上黏結物。來回的用溫水浸潤來軟化黏結物並排出,直接且溫和的刺激腸蠕動,恢復腸肌原有的蠕動功能。大腸水療並結合按摩、腹式呼吸,直接或間接的幫助腸肌正常蠕動,同時結合營養學、腸道細菌學,重建健康的腸道機能及腸內細菌叢之正向生態。

遇到減重瓶頸,該怎麼辦?

遇到減重瓶頸,該怎麼辦?#減重

減重過的朋友相信都遇過類似的經驗,就是剛減重時,少吃、多運動,有一段時間體重會掉得很快,但後來維持一樣的食量及運動量,體重就卡在定點不動了,這對減重的人來說會感到很挫折。減重到這個階段叫做「減重平原期」,通常也是減重的人最容易放棄的時候,因為這段時間往往不只有一兩天,有可能持續一兩週,甚至更久。減重者這時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努力不夠,或者覺得自己用的方法無效,於是選擇放棄。但減重計畫一卡住就喊停,很可能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會碰到「減重平原期」是減重者一定要有的認知。首先,我們要認清,身體絕不會讓我們的體重毫無止境的一直瘦下去,這是身體自救的一種本能,它會自動啟動調節的機轉。當你有一陣子體重一直掉下去時,身體會有警覺,為了保持原來的體重,它會自我調整,讓食物的利用率提高,換句話說就是讓食物產生更多的熱量來維繫體重。減重者要認清,減重平原期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別否定自己,要用耐心渡過這個階段。你可以和一起減重的同伴相互鼓勵,強化減重的意念。很多人看到自己的體重定點停留了,乾脆就卯起來不吃了,或是吃更少,其實這樣做只會讓我們的身體的代謝速率變得更低、更慢。最恐怖的是,你在這時期吃更少,減掉的恐怕只是肌肉。其實,在減重平原期階段,我們攝取的熱量不需要特別去減少,維持和之前的熱量就可以。想征服這個時期,比較重要的應該是運動。減重平原期階段,你的首要之務就是增加運動量。如果你原來維持一星期做三次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有氧舞蹈等),請在你減重平原期的時候多做一次。還有,在這個時候增加你的肌力訓練,如多舉幾次啞鈴、多做一些伏地挺身等,強化肌肉,也等於強化體內的脂肪燃燒器,讓身體有更多燃燒脂肪的能力。總之,減重時,身體絕對不可能讓你一路瘦下去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我一再強調,減重絕不能速成,遇到減種平原期時,你更要堅持下去,這對人性也是一種考驗。一旦過了減重平原期,你會再進入下一波減重快速期,屆時你又會享受到減重的成就感了。所以,請別在減重平原期放棄!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由臉譜出版社發行。作者:吳映蓉。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73

掌握健康 從體重控制開始

掌握健康 從體重控制開始#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即使肥胖及過重這項公共衛生議題已流行多年,體重控制仍然是全民運動,但為何減重還是這麼難,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主要是肥胖的導因超複雜的,包含基因、代謝、生活型態、家庭、文化、環境、政策等面向;如果未針對問題,可能徒勞無功。衛生署台南醫院營養室蔡佩芬組長表示,雖然各式各樣的減重方法在坊間流傳,但是減肥產品不僅花錢又傷身,而一般民眾的知識水準越來越高,也了解控制體重不是坊間各種減肥偏方就可以輕易成功,又要健康不復胖更是難上加難。其實一般民眾欠缺的除了動機、毅力與恆心外,未能了解自己的問題核心,自然無法心想事成。若經由專業人員指導,學習正確的減重方法與營養、醫學相關知識,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與運動習慣,將受益無窮。蔡佩芬組長指出健康的減重方式強調是均衡營養、六大類食物適當的攝取,依個人的身體需求,修正飲食及生活方式,調整失調的營養狀況、提升能量的代謝,讓身體處於健康的循環,自然就不易囤積脂防。所以搭配各種運動課程,不只可消耗囤積脂肪,亦可修飾體型,促進代謝等好處。  

如何吃不胖,讓您照吃不發福!有撇步

如何吃不胖,讓您照吃不發福!有撇步#減重

這是人人面對年節美食後遺症的煩惱:外表發福也就算了,若血管裡的油多、醣高,甚至尿酸高造成痛風、膽結石引發急性膽囊炎,血壓高導致中風、心肌梗塞,那才真糟糕!多蔬菜、多纖維、多運動、少菸、少油、少鹽、少糖、少酒、甚至少吃──誰不知道,但一年一度咱們中國年節,有幾個人做得到?!在這野人獻曝,介紹如何細嚼慢嚥,讓您有可能照吃,但不一定會發福。狼吞虎嚥──錯誤的吃飯通病一般人吃飯:飯菜入口,嚼不了兩三下,吞下一部份食物,嘴裡含著剩餘的老飯、老菜,就夾新飯、新菜入口,嚼不了兩三下,再吞下一部份食物,嘴裡仍有老飯、老菜時,又夾一些新飯、新菜入口,永遠口裡有老飯,又有新飯,永遠嚼不了幾口就吞,一頓飯,快的人,三、五分鐘就吃完了──這種不健康的吃飯習慣,一定要改!胃腸道消化食物  按部就班  層層負責當我們將食物由口中吞下,8秒鐘就經食道進了胃。以正常的消化速度來說,如果是澱粉類食物,待在胃袋的時間最多是2小時,蛋白質則是最多待4小時,脂肪最多待6小時。然後,食物往下到了十二指腸,這裡吸收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礦物質。接下來到了空腸,空腸主要是吸收水溶性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再經過迴腸,這裡吸收的養分包括:脂溶性維生素、脂肪、膽固醇、膽鹽等。這一段就是我們所謂的「小腸」。 人體的消化道就像是工廠的生產線,如果我們狼吞虎嚥,兩、三分鐘就將一頓飯囫圇吞下肚,就好比上工的生產線,履帶由前向後不停的轉動,若第一關的工作人員隨便做,到了後面拼裝組、品管組的人可就要累死了!同樣地,人體的消化道也是環環相扣,如果上一個環節草率,吃得太快,則負責之後消化功能的器官,就會負擔過重而容易出問題。 消化差  疾病多食物沒有被細嚼就會加重胃腸道的消化工作量,胃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消化食物,一些輔助消化的器官也會加重工作量,例如:到了小腸,胰臟就得持續、大量、過勞地分泌化解澱粉、蛋白質、脂肪的各種消化酵素,分別將它們轉化成單醣、胺基酸及脂肪酸,以利吸收運用。如果因此無法來得及在小腸將粗糙的食物分解、消化、吸收,就會形成一些大分子毒素,滲漏進入體內,引起腸邊的淋巴組織類似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會讓身體許多部位慢性發炎、病變、老化甚至癌化,此即俗稱的「腸漏症」。此外,長期吃得多、吃得快,讓分泌消化酵素的胰臟過度操勞,經年累月之後,胰臟一定不堪負荷。所以很多大吃大喝、不細嚼慢嚥的人到了中年,就因胰臟再也分泌不出足夠的酵素而開始罹患所謂的富貴病,如:化解不了醣而產生糖尿病、消化不了脂肪而造成血脂過高症。如何細嚼慢嚥  當一口飯菜入嘴後,就停止再夾菜扒飯,開始用舌頭均勻攪拌食物,讓牙齒上下不斷咬動研磨,二、三十下後,嘴裡感覺有汁了,嚼到第50下,一半以上的固態食物可能都消失被磨成水了,此時,可整口吞下。然後開始夾下一口新飯菜入嘴,繼續細嚼慢嚥50下…習慣吃飯快的人,先從嚼30下才吞開始,然後進步到50下。若能每口飯菜嚼到100下,幾乎80-90%的食物都變成液態,均勻混合唾液中的殺菌素、澱粉及脂肪酵素後吞下,整個食道以下的胃腸肝膽都如釋重負,輕鬆的不得了!細嚼慢嚥 增健康  1. 胃脹、腹脹減少,排便順利因為食物消化得細膩完整。2. 不容易過食、不容易增胖,血脂血糖不易增長因為細嚼慢嚥會讓食物消化吸收的時間加快,血糖也會較早的緩慢上升,我們也會比較快有飽足感,便會減少進食量;反之,當我們狼吞虎嚥時,食物來不及消化吸收,血糖上升得慢,飽足感延遲產生,容易多吃、過量,當然容易過胖。3. 多叩齒, 有助健康中國養生古法提倡叩齒,有助牙齒、牙齦的健康。德國傅爾電針經絡系統也認為牙齒與全身各系統對應相關連:正中間上、下共8個門牙是與腎臟有關;上、下兩側最外邊的大臼齒則是與心臟相通。4. 臉部肌肉咬動有助經絡健康臉部經絡密佈,一口飯嚼50下,一頓飯吃30分鐘,一天三餐飯下來等於做了兩個小時的全身運動印度聖雄甘地曾說:「飲你的食物,嚼你的飲水。」把固體的食物細嚼成液體後才「飲」,已經是液體的水還要把它當成是固體的食物「嚼」後與體熱同溫才嚥,極有哲理,真是細嚼慢嚥的極致。細嚼慢嚥、少量多餐,絕對是健康飲食養生的第一守則,“吃,不胖”的開始。中華文化五千年。身為文化大國的一份子,讓我們展現一下斯文進餐、細嚼慢嚥、體會得出菜根香的精緻而高雅的文化水平吧!

你的減重方式正確嗎?

你的減重方式正確嗎?#減重

減重的方法很多,大原則不外乎飲食控制、運動、生活習慣養成、與堅持到底的決心。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陳世峰醫師表示在飲食方面,外食者去自助餐可點「瘦肉一份、青菜一份、白飯半碗」,或是小吃店可點「燙青菜一份、陽春麵一碗」,有時候青菜可以換其他小菜,如「海帶一份、豆乾一份」,早餐則可以選擇「原味蛋餅一份,無糖奶茶」若不吃蛋餅可以吃「土司夾蛋」,不喝奶茶可選擇「無糖咖啡」。重點不在於吃了什麼,而是份量要少,一天吃三餐,不要吃第四餐,也就是一般所說宵夜不要吃,但是大夜班的則不能避免宵夜,原則上還是吃三餐就好。若是一時嘴饞,也盡量挑選低熱量的飲食,如:「脫脂牛奶/無糖豆漿+仙草凍」或是「蒟蒻」。高纖低脂沙拉(不要加美奶滋)也是很好的選擇,如「芹菜拌和風醬」,好吃又沒有負擔。陳世峰說明另一種為運動方式,在日常生活就可以做,例如在床上也可減重,對著天空踩腳踏車,可鍛鍊大腿的肌肉,大腿肌肉是人體最強壯的肌肉,鍛鍊這些肌群可以大大提升基礎代謝率,而且可以瘦腰,每天作五至十分鐘,簡單又不會花時間。此外走樓梯,可加強心肺功能,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養成不坐電梯不搭手扶梯的習慣,多走樓梯,為保護膝蓋,宜上樓梯,不宜下樓梯。看電視時,可以邊舉啞鈴,沒有啞鈴可以用500c.c.保特瓶裝水取代啞鈴,舉完啞鈴可以坐著以雙手撐椅子的方式將身體微微撐起。舉啞鈴可以鍛鍊二頭肌,在椅子上將身體微微撐起可以鍛鍊三頭肌,對於想要瘦手臂的人是很好的運動方式。關於運動和飲食,著重習慣的養成,才不易復胖。陳世峰進一步解釋,要營造成功的減重環境是很重要的,外食點小份餐點、自助餐點半碗白飯、不吃烤炸辣食品、飲料不加糖、避免點小菜、家裡不放食物,這些都是減重的一些小技巧。最後就是要堅持到底,減重容易遇到瓶頸,家人或朋友的支持與監督是堅持下去的主要動力。減重的模式並非一成不變,運動的方式可以多變化,飲食物的內容也可以多樣化,適時的更換減重模式可以加強堅持到底的決心。陳世峰提醒民眾,當您試過以上的方法仍無法減重成功,切忌不要尋求偏方或聽信不實的廣告,不論您是因為意志力不夠還是體質因素造成減重無法成功,都應尋求正規的醫療協助,才不會花了大錢又傷身體,而體重仍然沒有任何改變。延伸閱讀「中醫減重方式」: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130

你的進食順序 可以看出是否容易發胖!

你的進食順序 可以看出是否容易發胖!#減重

眼前是一桌豐盛的佳餚,包括香噴噴的白米飯、美味的紅燒排骨、清脆的花椰菜、甜美的羅宋湯、綜合水果盤,請問你會先吃哪一種食物?這不是請你做心理測驗,而是,由你的進食順序可以看出,你容不容易發福?其實大部分的人的飲食習慣都一定是先動筷子吃飯,然後,配一些肉、魚,很多人就這樣地把一碗飯吃完了,最後覺得自己沒吃到蔬菜有罪惡感,所以就隨便夾幾口吃一下;之後再喝湯及吃水果。不過這樣的進食方式真的比較容易肥胖,因為先吃大量的精緻的米食,一方面很容易吃下過多的熱量,二方面這些精緻的米食吃下去,血糖很容易快速上升,並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一分泌以後,也很容易讓體內的脂肪堆積。如果我們每一餐可以讓血糖上升的速度變緩慢,不但能舒緩高血糖的問題,也能減少胰島素的快速分泌,不讓脂肪堆積得太快;所以,把握進食順序也是減重者應該注意的飲食細節:順序一:先吃蔬菜我自己有一個飲食習慣,就是每一餐我會拿一個盤子,把餐桌上所有我能看到的五顏六色的蔬菜都夾到我的盤子中,每餐一開始我吃的食物就是這盤五色蔬菜。減重者一定要把握著一個原則:「熱量密度」愈低的食物要先吃,像蔬菜這種食物,不但熱量密度低,又是高纖的食物,更重要的是這五顏六色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更含有幫助我們預防疾病的「植化素」。我們可以把蔬菜想成在胃壁放置一個「柵欄」,這個「柵欄」可以防止之後吃進來的營養素被快速吸收,這對於延緩血糖的上升非常有幫助。記得蔬菜的烹煮方式應盡量用水炒的方式,不要放太多油或是肉燥。順序二:喝湯吃完那一盤蔬菜以後可以喝一些湯,幫助剛剛那一盤蔬菜在胃中更有飽足感;但記得在減重時,不要喝太多「濃湯」,應盡量選擇清湯為宜。順序三:吃肉、魚、蛋等蛋白質食物此時,你的胃已經快要半飽了,可以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補充每日的蛋白質需要,但要記得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用高溫油炸、煎的方式,因為不僅熱量會增加,還容易產生致癌物;建議這些高蛋白的食物多用滷、蒸、燉的方式。順序四:吃米飯我們習慣吃白飯,但白飯滿容易讓血糖上升, GI值算是不低的食物,選擇最後再吃白飯,可以延緩血糖的上升。而且,此時應該不會感覺很餓了,就不會一下子吃太多高澱粉的食物。不過我們也不能不吃澱粉,所以最後再來吃飯這種方式,不但能均衡飲食,也能減少熱量攝取。如果,能把白米飯換成五穀飯或是糙米飯,對於體重控制更是有幫助。順序五:最後吃水果很多人會覺得飯前吃水果能幫助消化,但若以減重的概念來看,我建議水果放在最後吃,因為水果多含單醣,而且很多水果的甜度很高是屬於高GI的食物,若是空腹吃水果,其實很容易使血糖上升,並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並不利於減重。想減重時,建議多選擇甜度低的水果如蘋果、芭樂、番茄等。稍稍調整進食順序,會發現體重會慢慢下降!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73

甩掉游泳圈 教你如何遠離代謝症候群

甩掉游泳圈 教你如何遠離代謝症候群#減重

一陳不變的職場工作壓力,加上外食精緻文化的潮流,造就出職場中壯年已成為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1萬1,935位,平均年齡41.54歲之市府員工,進行之「高血壓盛行率與血壓之影響因子分析」調查發現,員工每週平均工作時數為40.55小時,而每週平均運動時數僅有1.98小時;另外,BMI(身體質量指數)過重及肥胖者佔33.3%、腹部肥胖者佔27.2%、血壓部份,高血壓前期者佔43.1%,高血壓患者約佔8.9%,除此之外發現「腹部肥胖」及「血壓」2部分,皆有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趨勢,顯示上班族常因工作超時、生活型態不正常、運動量少等因素,而成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使得職場員工面對未來退休生活,健康堪慮。為提供職場員工「多運動 健康吃」氛圍,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大同運動中心,於99年6月2日起每週三下午6時30分至8時30分(為期12週),假大同社區大學(大同區長安西路37-1號)辦理「甩掉游泳圈 拒絕代謝症候群」職場健康促進團體,歡迎大同區各職場老闆鼓勵員工踴躍報名參加,額滿為止。此活動除了提供正確飲食、運動及慢性病預防概念外並安排律動課程,活動免費,但報名學員須全程參加,內容提供學員身體前、後檢測,包括身高、體重、腰臀圍、Inbody身體組成分析及三高檢查,透過身體組成分析學員可以了解自己體內的肌肉重、體脂肪重、脂肪比率、分佈、營養狀況及肢體平衡情形,經由醫師、營養師的諮詢及專業運動教練提供運動處方,使參與學員可獲得個別化運動指導,進而達到健康減重、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目的;更重要的藉由學員間團體支持的力量,相互鼓勵、督促,一起「甩掉游泳圈、遠離代謝症候群」。疼惜員工由關心員工健康做起,呼籲職場老闆們可以在自己的職場中規劃挽救職場三高族的健康促進系列活動,領導職場員工形塑健康生活,累積健康資本,打造未來樂活退休人生。相關活動方案及此次活動報名請洽臺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王梅娟護理師(聯絡電話:02-25853227分機203)。備註:當日由大同運動中心專業教練現身示範簡易上班族「甩掉游泳圈 其實很簡單」的運動小撇步!延伸閱讀「教練示範訓練基本動作」: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616

袖狀胃減容手術 改善病態性肥胖 達到理想體重

袖狀胃減容手術 改善病態性肥胖 達到理想體重#減重

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約20%的成年人達到肥胖標準。大部份肥胖患者只要正確的飲食、運動、及熱量控制的指導並身體力行,即可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然而對於病態型肥胖(BMI大於40)的患者,上述治療是不足以解決迫切的問題,必須以減重手術來幫助達到減重的目的。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外科醫師 - 王偉表示,減重手術是幫助病態肥胖病患重獲健康的終極武器。 減重手術的方式有許多種,目前最常施行的是胃繞道和胃束帶手術。胃繞道是利用胃腸改道達到吸收減少的效果,但接受胃繞道手術患者,長期可能會有貧血、骨質疏鬆等合併症,維生素缺乏可能導致夜盲症、甚至腦病變。因此,手術後病患必須”一輩子”服用維他命補充並定期抽血檢驗,才可避免上述的後遺症。至於胃束帶,是利用矽膠材質的束帶像手銬 一般束住胃上部,因此,患者必須接受體內終身有一個外來的植入物。如果不想一直服用維他命;又不想體內一輩子有個植入物該如何?這個問題在過去無解,但現在有了袖狀胃減容手術。 王偉醫師指出,袖狀胃減容又名袖狀胃切除,它的原理是把原本袋狀的胃部修整成如腸道般的管狀,如此便可減少食量而達到減重的效果。打個比方,就像是把四線道的公路修改成只有一線道,如此一來沒有因改道所引發的維生素缺乏,也沒有植入外來物的考量。此外,胃底部含有大部份誘發食慾的分泌細胞,手術會將此一區域切除,因此手術後進食的慾望會大大地減低,而達到更理想的體重下降。袖狀胃減容手術目前在肥胖問題嚴重的美國已有許多文獻証實它的效用及安全,它在韓國更是病態肥胖手術的首選。今年四月王偉醫師受邀至新加坡示範該國第一例的袖狀胃切除,引起熱烈的迴響。大家最關心的減重效果,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以術後第一年而言,可減去超重體重的70%。目前讓部份醫師有所遲疑的是,手術後長期是否會將胃再撐大而復胖?目前追蹤五年的文獻結果未出現此現象。 最後,王偉醫師仍要再次強調,減肥手術不是兒戲,不可憑衝動決定,術前完整的評估分析、多次的諮商、飲食習慣的解析、甚至第二意見的諮詢是選擇出最適合每個個案的不二法門。腹腔鏡減肥手術是困難度很高的手術,美國肥胖外科醫學會認定醫師必須經過約一百例的實地操作才可將手術危險降至最低;如何在國內落實病患篩選及手術安全或許是衛生當局該慎重思考的課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