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加入減重班 健康減重不孤單!

加入減重班 健康減重不孤單!#減重

減重路上,您孤單、挫折嗎?健康減重您心動嗎?臺北市政府聽見您的心聲,心動不如行動,就從此時起,臺北市全民瘋減重,讓您減重有成不孤單、賺得健康贏獎勵!鄧先生,58歲退休人士,90公斤的超級身材,因為「習慣了」而不以為意,直到面對年邁雙親先後臥病,這才深切體悟健康的重要以及肥胖對健康的威脅,更進而將這份體悟轉為具體行動:設定目標不求快、均衡飲食、細嚼慢嚥、規律運動、天天量體重是他的減重小撇步,除了經由飲食及運動控制體重外,「健康日誌」是自己減重路上的點滴紀錄,也是提醒自己的最佳利器。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提醒,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或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就可以每週減重0.5公斤、3個月減重6公斤、1年即可減重24公斤!坊間有許多宣稱可以快速減重的偏激飲食方法,如:禁食法、吃肉減肥法及減肥餐包…等,雖然瞬間可見減重成效,但卻容易因營養素不均衡而傷了健康。真正安全、有效的減重方法,一定需要符合「健康不傷身」和「營養均衡」的原則!也有許多人總是「單槍匹馬」在減重,但若在減重過程中能找個伴,並在減重前告知親朋好友,如此一來,除可有互相督促與鼓勵的力量外,旁人也同時發揮監督的功用,一起為您的體重把關。肥胖是健康的主要殺手!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包括:不孕症、胎兒畸形、下背痛、骨性關節炎、呼吸困難及皮膚濕疹等等。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臺北市18歲以上(含)成人有過重或肥胖的比率約佔4成(39.2%),需減重人口近70萬人。為使民眾更瞭解如何健康減重、力行健康生活,臺北市100年辦理「健康減重101 幸福臺北一等一」活動,提供「減重班」、「健康減重講座」及「體重控制電話營養諮詢服務」等一系列健康減重服務,只要報名即可獲贈實用的「健康生活動起來」及「卡路里聯絡簿」精美手冊1本。詳情請洽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或市民服務熱線1999。

減肥要注意!誤用單一食物控制飲食

減肥要注意!誤用單一食物控制飲食#減重

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人們穿著也漸趨輕便,無法再利用厚重外衣來掩飾突出的小腹及臃腫四肢,這正是大家最常想起減重的時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石宛沛說,正確減重的不二法門當然是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然而,究竟怎麼吃才能窈窕又健康呢?石宛沛表示,健康且均衡的減重飲食是以全穀類食物為基礎,搭配充足的蔬菜水果,適量奶類及蛋、豆、魚、肉類。油脂及單醣類的食物則不建議過量攝取,因此坊間常聽到的肉類減肥法或是蘋果減肥法,短時間內雖會使體重快速下降,但因為攝取的食物單調沒有變化而不易持久,且可能造成副作用,像是單純以肉類做為熱量來源,長期攝取會造成腎臟損傷,使用單一食物飲食控制也容易造成肌肉流失。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新版國民飲食指南草案建議,「全榖雜糧當主食,營養升級質更優」,即是三餐以全榖為主食,至少應有1/3為糙米、胚芽米、或雜糧等,全穀類富含鉀、鎂、鈣及膳食纖維,有助於血壓控制,此外,膳食纖維也有利於血糖穩定、調整血脂肪及促進腸道健康,還可增加飽足感。石宛沛進一步解釋,以每100公克的糙米與白米比較,糙米所含膳食纖維約為白米10倍,因此,她建議欲減重的民眾,以全榖類及其製品取代精緻穀物攝取,再搭配富含膳食纖維蔬菜水果,並適量攝取蛋、豆、魚、肉類。此外,石宛沛提醒,有些五榖雜糧類的食材容易被誤認為蔬菜類,如:地瓜、芋頭、南瓜、山藥、馬鈴薯或玉米等,若是將這些食物當作低熱量的蔬菜大量攝取,體重可能不降反升。延伸閱讀「全榖高纖飯糰」: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800

改善健康問題 健康減重101

改善健康問題 健康減重101#減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致力於推廣健康減重活動已有多年成效,今年度更為配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所舉辦的「健康減重101 幸福臺北一等一」系列減重活動,只要BMI>20即可參加自主管理健康減重,同時持續在職場、社區、學校等推廣並舉辦健康減重班,為有需要的民眾提供服務。參與仁愛院區社區減重班的學員楊建國先生,原本體重94公斤,經過六個星期的營養與運動等課程,漸進的持續減重已達5公斤。楊姓學員表示,些日前其岳父生病住院,因體重過重造成住院過程中的許多不便,開始警覺到減重的重要性。另外,他在近期做健康檢查時也發現血中膽固醇數值偏高,開始擔心如果自己生病了,可能會帶給家人許多負擔及困擾,因此決定痛定思痛、報名參加該院區所辦理健康減重課程,希望可以藉由專業人員的相關知識提供,而達到健康減重目的,進而改善自己的健康問題。楊姓學員在此次課程與活動中,除了課間全勤之外、幾乎每天都準時到仁愛院區提供的健身中心運動,且該學員表示,現在已按照課程所學開始改變生活習慣,雖然中途曾遇挫折與困難,但仍持續抱持著高度信心與意志力,決心要把健康減重當作一生的志業持續努力。楊姓學員也強調,在減重過程中覺得最艱辛的就是意志力維持。偶爾在朋友盛情邀約之下,還是會難以婉拒的多吃幾口美食,但是現在自己已經有了「只要多吃一口,就要多動很久」的想法,所以只要不慎多吃一些額外食物,隔天就會更認真的加強運動。同時也開始養成每天紀錄體重的習慣,他表示,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醒及查看自己的減重計畫是否需要修正,也可以持續增強自己的決心。現在,楊姓學員雖然體重還未達其理想數據與目標,但在減重過程中努力不懈的態度與想法,很值得分享給正在為減重煩惱或困惑的同伴。希望可藉此學員的經歷與分享,能激勵更多正在進行健康減重的同伴們,進而一起達成健康減重的共同目標。延伸閱讀「肥胖的危機」: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652

斤斤計較聰明吃 健康減重不麻煩

斤斤計較聰明吃 健康減重不麻煩#減重

根據國民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為44.1%,兒童則每4人就有1人為過重及肥胖,顯示肥胖已逐漸對人民健康造成威脅。「飲食控制」是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法門,但在許多人的觀念裡,「減重」總與「餓肚子」劃上等號,讓人覺得痛苦不堪。其實,只要學會「聰明吃」,把握健康飲食原則,既能享受美食也能健康減重,國民健康局在此提供您每週減重0.5公斤「聰明吃」健康飲食秘訣。每週減少0.5公斤的體重,需減少熱量攝取約3500大卡,約等於每日減少500大卡熱量,或減少攝取300大卡,並以運動消耗200大卡。其實減少熱量攝取並不難,只需把握下列重點便可輕鬆達成:少油、少鹽、少糖分:避免選擇油炸及過度醃製的食物;少喝含糖飲料,若一時無法戒掉,則可由減糖開始做起。多蔬、多果、多咀嚼:多攝取各種蔬菜水果,提供身體所需纖維質及各種維生素,幫助體內環保;每口皆充分咀嚼,讓腦部有足夠時間產生飽足感,避免過食。減少熱量小秘訣:減少100大卡熱量,約等於少吃三分之一碗飯,或將炸排骨改滷排骨,或少喝1瓶三合一罐裝咖啡,或半杯連鎖茶飲店之全糖飲料。減少200大卡熱量,約等於少吃半個太陽餅,或一個鳳梨酥,或一個桂圓蛋糕,或少喝一杯連鎖飲料店之全糖飲料。減少300大卡熱量,約等於少吃炸雞排的裹粉油炸皮(兩個巴掌大),或少吃三球冰淇淋。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為提昇國人的營養及熱量知能,於本(100)年推動「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健康體重管理計畫,歡迎民眾與親朋好友揪團參加,一起實踐「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技巧,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擁有美好人生。延伸閱讀「100大卡熱量食物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603

減重就是不吃東西?營養師籲:錯誤觀念!

減重就是不吃東西?營養師籲:錯誤觀念!#減重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形態改變,物質條件提昇,民眾愈吃愈好,體重也跟著直線上昇。體重向來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過胖的體重不止讓身體負擔過重,同時容易成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根據國民健康局數據顯示,BMI值大於24即算是過重,而我國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達44.1%,其中男性比率更高達50.8%,可見得體重過重及肥胖問題已成為國人不可輕忽的隱形健康殺手。北醫附設醫院李飛鵬院長指出,過重及肥胖雖不似一般急重症有立即的病癥,但卻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高風險因子,是影響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北醫附設醫院要扮演好社區民眾健康守護者的角色,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呼籲民眾維持適當體重、保持健康,除了全院員工並結合社區民眾宣誓減掉5公噸體重。北醫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表示,一般人肥胖的成因,不外就是運動量不足及飲食不正常或不正確,因此減重關鍵就是聰明吃、健康動。蘇秀悅主任認為,很多民眾以為減重就是不吃東西,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減重不是不吃,而是要懂得正確的飲食並配合運動,才能減掉體重而不是減掉健康。有鑑於此,營養室推出「健康350減重餐」要教民眾聰明且正確的飲食,「健康350減重餐」共有6種選擇包括:鄉村餐、水果餐、蔬食養生粥、綠豆薏仁粥、生菜總匯沙拉及雞腿雜糧飯,每份平均熱量約350大卡,相較市售便當750~850大卡熱量而言,午餐選擇「健康350減重餐」,二週就能輕鬆減掉1公斤,若再配合適度運動效果會更顯著。蘇秀悅主任指出,一個成年人一天所需熱量為每公斤30大卡,以65公斤重的男性為例,一天約需1,950大卡,而市售便當熱量約850大卡,就幾乎佔了一天所需熱量的一半,若再加上喝飲料、零食等,以及缺乏運動,長久下來不胖也難。以五榖根莖、蔬菜及適量蛋白質食物為主的「健康350減重餐」,熱量降低,但營養素不減反增。營養師說,此餐設計比一個排骨便當的熱量少了400~500大卡的熱量。市售便當份量多且油膩,有些民眾常因吃不完丟棄造成浪費,以節能減碳的觀念,北醫附醫提供適量的減重餐可讓民眾健康、減少浪費。延伸閱讀「健康350減重餐」: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406

喝酒還是喝油脂?1CC酒精的熱量是7大卡

喝酒還是喝油脂?1CC酒精的熱量是7大卡#減重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調查指出,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最高的縣市是台東縣,肥胖比率逼近50%。台東基督教醫院營師彭莉玲指出,油脂、酒精、含糖飲料攝取過多,是台東縣常見的飲食問題。如果體內攝取的熱量大於需要量,每當體內累積到7,700卡時,體重就會上升一公斤,若長期「供大於需」,攝取熱量大於體內所需,又加上缺乏活動量,肥胖就自然產生。彭莉玲營養師進一步說明,肥胖是依照衛生署所公佈的定義做依據,當BMI≧27為肥胖,介於24及27之間為過重。BMI就是「身體質量指數」,計算方式=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單位kg/㎡。以台東縣常見的喝酒習慣來說,酒量的建議攝取量為男性一天至多兩杯360CC的啤酒,女性則為一杯。但是彭莉玲營養師卻發現,每天喝過量啤酒的台東民眾不在少數。啤酒不只是單純的飲料,一CC的酒精有七大卡,酒精進到人體的代謝途徑與脂肪相似,換句話說,喝酒精和喝油脂是相似的。如果民眾正常吃三餐,加上喝酒,以及高熱量、高脂肪的下酒菜(如:花生米、炸雞翅等),體重想不上升都難。黃湯下肚後,身體是如何代謝的呢?彭莉玲營養師表示,酒精(化學名是乙醇)進到人體後,主要在肝臟中進行代謝,民眾若大量飲酒,超過肝臟的解毒極限就容易引起酒精中毒。現代人因工作忙碌而運動量不足,若長期過度飲酒加上攝取飲食大過體內所需,易導致過多熱量轉化成脂肪囤積在體內,使得酒精性脂肪肝提早出現,如持續飲酒,則可導致「肝纖維化」或「酒精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還有另一個造成肥胖的問題就是500CC的現調飲料。很多上班族在下午時分,都會團購飲料來打打牙祭,殊不知每一杯都暗藏著肥胖的元凶:高熱量的果糖及額外的澱粉,如珍珠粉圓。長期下來,累積在身體裡的熱量也不容小覷。再加上現代人忙碌,三餐老是在外,長期攝取油膩的食物也是造成游泳圈的主因。減重一定要用健康的方法,才不會帶來後遺症。彭莉玲營養師建議,民眾可先從飲食控制及增加運動量做起。飲食控制採取三低一高的原則「低油、低糖、低熱量、高纖維」,最重要的是戒除酒癮,若真的要喝,也必須節制。增加運動量方面,建議民眾每週達到150分鐘的運動,其中以有氧運動最能達到減重、瘦身的目標,例如:跳有氧舞蹈、跑步、游泳、騎腳踏車等。唯有飲食控制加運動、雙管齊下,才能增加減肥成功的機會。

病態肥胖想瘦身 健保不給付

病態肥胖想瘦身 健保不給付#減重

根據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臺北市18歲(含)以上成人有過重或肥胖的比率約佔4成(39.2v),需減重人口近70萬人。國人十大死因中,有7項死因與肥胖有關,包括惡性腫瘤(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臟病等。由於肥胖是健康的主要殺手,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呼籲民眾一同以健康方式減重101噸(10萬1,000公斤),創造健康幸福台北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邱榮鵬說,針對BMI值超過25 kg/m2的民眾,建議必須開始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和監測腹圍。而BMI值超過27 kg/m2以上的民眾,除了前面所述以外,可能需要配合藥物治療。真正列入肥胖等級(BMI值超過30 kg/m2以上)的民眾,則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了。邱榮鵬表示,如何控制自己的體重,當然要先知道體重是否過重,BMI值和腰圍是最簡單的評估方式。能夠達到持續控制體重最重要因素在於毅力和努力,從哪裡下手呢?從您的筆開始,每天每餐每次食指大動的時候,順手寫下吃了甚麼,不用像專業營養師列出所有進到肚子裡的食物熱量,只要清楚寫下品名就好,例如:午餐:雞腿便當一個(高麗菜、白菜、海帶)或是午餐:奮×湖便當一個(熱量KCal)下午:波霸奶綠大杯一杯…等這樣就可以了,邱榮鵬指出,研究文獻提到記錄的越完整,體重下降的越穩定,越不容易再胖起來!邱榮鵬強調,要有正確的減重方法,一定要經由中醫師、新陳代謝科醫師診斷,並配合營養師諮詢,依不同肥胖程度的患者提供個人化諮詢與治療,希望讓民眾可以回到標準BMI值的範圍內,重新建立適合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避免復胖,並以每周減輕0.5~1Kg的安全速度甩掉10%的體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除了有專業的中醫師診斷體質與規劃適合的治療方式外,並配合營養師飲食控制與相關諮詢課程,以針灸、中藥調整體質、穴位埋線等不同方式讓民眾更輕鬆甩掉肥油,同時有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解決代謝疾病產生的病態肥胖,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輔助下,希望讓民眾儘速遠離過重或肥胖的煩惱,進而減少罹患慢性疾病機會,在多重交織火網的密集攻擊下,擁有更多信心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以達到標準體重的終極目標!臺北市將號召學校、社區、職場、醫院及市民朋友揪團來減重101公噸,並於3月1日正式啟動,依據不同場域分組,越多人揪團參與健康減重,或是健康減重公斤數越多者,就可以獲得獎勵,自3月1日~7月31日成功報名者可連5月每月連續參加抽獎,歡迎BMI超過20的市民朋友踴躍至衛生局活動網站(http://fit101.health.gov.tw/)或是洽詢各區健康服務中心報名參加。宥因健保規定,除代謝疾病引起之病態肥胖,皆屬於健保不給付範圍,民眾需自費接受所有諮詢、檢查及治療。延伸閱讀「醫療小常識/針刺穴位埋線護理」: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049

肥胖是健康的主要殺手 衛生局邀你一起:健康減重101噸

肥胖是健康的主要殺手 衛生局邀你一起:健康減重101噸#減重

臺北市市長郝龍斌昨日(3/1)率市府團隊宣誓,並正式啟動「臺北健康減重101噸」活動。根據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臺北市18歲(含)成人有過重或肥胖的比率約佔4成(39.2%),需減重人口近70萬人。國人十大死因中,有7項死因與肥胖有關,包括惡性腫瘤(例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由於肥胖是健康的主要殺手,郝市長呼籲民眾一同揪團甩油賺健康,以健康方式減重101噸(10萬1,000公斤),創造健康幸福臺北城。肥胖的形成與環境營造及個人行為習慣相關,郝市長表示「多運動、健康吃」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民眾切勿採用不當節食或濫用藥物的方法,達到減重的目的。郝市長進一步指出臺北市多年來一直推動健康城市,積極營造可供市民休閒運動與健康飲食的支持性環境,包括:20條親山步道營造、微笑單車與120.2公里的市區自行車道路網與110公里河濱公園腳踏車道、十二區運動中心與運動地圖資訊網、66座大型主題公園運動環境,及推動節能減碳週一蔬活日與健康餐飲衛生自主OK認證及健康盒餐等,這些市政軟硬體建設都是希望讓民眾享受飲食健康化、運動生活化的幸福友善健康環境。為使民眾更瞭解如何健康減重,力行健康生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林奇宏說,從本月(3月份)起臺北市將辦理「健康減重101噸活動」,將推出一系列健康減重服務,由醫療服務團隊到社區、職場、學校等場域開辦減重班及健康減重講座,並提供電話營養諮詢服務。凡是年齡6歲~64歲以健康飲食及運動進行體重管理的民眾,即可揪團或個人報名健康減重活動,惟孕婦、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小於20的成人、BMI正常範圍的兒童及青少年不可報名。民眾個人可透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所設立的健康減重專區進行線上報名或逕向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報名;團體報名者則可透過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市立聯合醫院及臺北市衛生局指定之社區藥局、基層醫療診所、醫院、十二區運動中心等地點報名。延伸閱讀「醫藥小常識/體重過重與肥胖的比率」: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99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