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林阿嬤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連擰瓶蓋、擰毛巾都扭不動,提重物時也會感到極度不適,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1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
70歲的林阿嬤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連擰瓶蓋、擰毛巾都扭不動,提重物時也會感到極度不適,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1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
冬天的日常保養最重要的是要先保暖,同時要經常伸展、彎曲手指等各個關節。尤其當氣溫下降或是陰雨,關節很容易因為氣溫的變化,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引起腫痛。所以關節保暖方面,建議除了戴手套外,睡前也要先暖被。平常可以泡熱水、用熱毛巾熱敷。《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提供5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冬季生活秘笈。
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疾病,年紀輕輕骨鬆找上身!1名40多歲女性,因體質長年受到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一直使用類固醇控制病況,某日雨天騎車,輪胎壓到路面標線突然一滑,直覺用左腳撐地穩住車身,馬上覺得腿部疼痛,就醫檢查確認脛骨骨折,手術後檢測骨密度,竟然年紀輕輕就罹患骨質疏鬆症。 骨鬆不是年長者專利 長期服用類固醇也要定期檢測骨密度 臺北榮總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姚又誠表示,停經後女性、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但骨鬆不是高齡專利,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免疫性疾病,需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免疫力,也很容易導致骨質流失,可能在30至40歲左右,就不知不覺罹患骨鬆。 姚又誠醫師補充,40歲個案沒有發生車禍,僅用腳撐地面,腿部脛骨就發生骨折,手術接骨當下鎖骨釘時,就察覺骨質不如一般人牢固,使用石膏輔助固定時間也比較久,DXA骨密度檢測發現T值僅-2.7,年紀很輕就罹患骨鬆,手術後立刻用骨鬆藥物約1年,促進骨質快速生成,目前生活恢復往常能騎車通勤。 骨密度T值小於-2.5即罹患骨鬆 治療第一線用藥抑制骨質流失 姚又誠醫師強調,不論年齡為何,只要是骨鬆高風險族群,就應與醫師討論,是否規律接受DXA骨密度檢測,一旦骨密度T值小於-2.5,就確診罹患骨鬆,首先會做骨折風險評估,如果評估發現具有高風險,甚至已經有骨折跡象,最好馬上用藥展開治療,目前有兩種機制藥物,協助穩定與增加骨密度。 姚又誠醫師說明,身體維持骨頭新陳代謝,有噬骨與成骨兩種機制,破壞舊骨長出新骨,原則上兩種機制保持穩定,但骨鬆患者往往噬骨速度太快,新生成骨頭速度趕不上,健保第一線骨鬆藥物,就是抑制噬骨作用阻擋骨質流失,假使治療效用不佳,病患再次發生骨折,就可使用第二線促進骨質生成藥物。 骨生成藥物能快速提升骨密度 骨鬆嚴重可考慮儘早使用 姚又誠醫師補充,雖然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在台灣是第二線用藥,但國際醫學界已經發現,如果嚴重骨鬆患者應直接使用骨生成藥物治療,來快速提升骨密度。且骨鬆患者手術前,也可先利用骨生成藥物快速提高骨質,能夠讓骨釘與鋼板鎖定更牢靠,手術出血也能減少,術後癒合與恢復比較好,所以如果手術病人經濟許可,會建議自費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增加手術預期效果。 治療骨鬆最怕自行中斷用藥打回原型 營養補充與增加肌肉也很重要 姚又誠醫師提醒,臨床經常有骨鬆病患,治療一段期間確認骨密度回升,對於降低骨折風險相當開心,卻覺得規律回診很麻煩,或混淆軟骨保養品,甚至用了偏方,就自行停止就醫,讓骨頭沒有了藥物保護,骨質再次快速流失,讓骨密度回到治療前,然而保護骨質必須長期治療,不能隨意中斷用藥。 姚又誠醫師也說,維護骨頭健康除了用藥外,營養補充也非常重要,每天鈣質攝取量最好在1200至1500毫克,如果已有骨鬆性骨折,最好要在1500毫克以上,維生素D則要攝取800 IU以上,同時也要配合適量肌力訓練,如果身體肌肉量不足,很容易發生意外跌倒,骨鬆病患經常伴隨著肌肉不足。 骨科與新陳代謝科攜手對抗骨鬆 提醒高風險病患注意骨質狀況 姚又誠醫師提到,骨鬆已是普遍認知的慢性病,臺北榮總同時在骨科與新陳代謝科,都在密切關心高風險族群骨質狀況,評估高齡長者骨折風險外,具有特定疾病年輕族群,也會提醒注意骨質狀況,正在治療骨鬆患者,都會有個管師隨時追蹤病患用藥狀況,也會定期提醒回診,確保病人能穩定維持骨頭健康。 (圖/臺北榮總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 姚又誠醫師)
45歲的怡君是一名家庭主婦,每日忙於照顧孩子及整理家務,2年前手指出現莫名腫脹,且常常起床時感到全身痠痛,多次就醫都無法緩解疼痛,後來連騎機車或打開醬油瓶都出現困難,常常痛到忍不住對家人發脾氣,親朋好友卻直指她是想偷懶不做事,讓她苦不堪言。後來轉診到風濕免疫科,才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台灣每年新增近五千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且以正值事業上升期的青壯年族群為最大宗!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鄭添財理事長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須長期仰賴治療,幸好過往十餘年已有專門抑制細胞活化的生物製劑可以穩定病況,然而,症狀多變、每位患者的發病程度不同,更需要整合各界資源,讓患者能積極面對治療過程中的每一步。 同屬羅氏集團,且向來以病患為中心的羅氏大藥廠及台灣中外製藥,在風濕免疫疾病領域已深耕多年,從診斷到治療皆投入大量心力,為了提供更全面性的照護,於10月16日正式組成策略聯盟,後續將共同推動多項病患支持、市場行銷以及醫藥學術活動,開啟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治療新旅程!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人數每年增加 完善醫療資源每年造福兩千組患者家庭! 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約有2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且人數持續增長,為風濕免疫疾病大宗,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鄭添財理事長分享,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0~50歲女性,病程發展快速,近85%患者會於發病兩年內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同時因全身性慢性發炎,所有器官都可能受影響。 鄭添財理事長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過往使用傳統化學藥物,但僅能緩解症狀,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亦有生物製劑出現、提供患者更多元的選擇。不過,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複雜,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治療方式,也可能在效果、副作用表現上有很大的差異,加上疾病不可逆且無法痊癒,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更需要仰賴醫師及藥物的幫助,也多期待能有更好的醫療資源。鄭添財理事長表示,相信在羅氏大藥廠與台灣中外製藥的雙強聯手之下,將能提供給全台病患更完善的用藥計畫。 羅氏大藥廠在台深耕多年 以「先患者之需而行」為核心推動多項計畫 長期關注風濕免疫疾病領域的羅氏大藥廠,做為全球知名的生物技術公司和醫療診斷設備的領導者,多年來秉持「先患者之需而行」理念,從罹病前的診斷、確診後的治療方案以及用藥前的風險評估,都比患者多想一步,並因應不同患者的狀況而有即時且完整的規劃,才能讓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也落實以病友為中心的企業關懷。 羅氏大藥廠總經理Girish Mulye分享,羅氏在台灣投入許多資源協助風濕病患的照護,舉例來說,羅氏自2008年啟動「病患衛教計畫」,協助醫護人員進行生物製劑的衛教,以確保病患在用藥上的可近性與順從性;同年度,為了病患用藥安全,羅氏同步啟動「用藥前檢測補助計畫」,以降低B型肝炎、C型肝炎與肺結核的相關用藥風險。此外,定期的衛教與檢測計畫也幫助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能更安心地接受治療,每年平均為超過2500組家庭帶來更穩定的照護與生活品質。 羅氏大藥廠、中外製藥組成策略聯盟開啟台灣風濕免疫疾病治療新篇章! 中外製藥於2002年成為羅氏集團成員後,在台灣也與羅氏大藥廠共同為病患利益而努力。為了提供風濕免疫疾病及狼瘡性腎炎患者更全方面的照護,自10月中起,羅氏大藥廠與台灣中外製藥正式合作,往後中外製藥將主要負責藥物的市場行銷,而羅氏將持續提供醫藥學術服務,讓資源整合最大化,也達到集團內企業分工的目的。 台灣中外製藥董事長岡本崇表示,作為羅氏集團的成員,中外製藥專注於創新藥物的研發和銷售,特別是台灣中外製藥在風濕免疫疾病領域深耕多年,對於患者需求具有深厚的理解及使命感。羅氏大藥廠總經理Girish Mulye則分享,期待在組成策略聯盟之後,可以結合雙方專業,發揮更強大的力量,讓台灣病患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以及生活品質。
35歲的小婷體態豐腴、體重破百公斤,12年前當她23歲大學剛畢業時,兩側手腳關節開始出現僵硬疼痛,原以為是工作忙碌所致,不以為意,沒想到漸漸地連日常中的開門、開瓦斯爐煮飯、開車等動作都感到困難,甚至幾乎無法出門,工作表現也受到影響。就醫後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張小姐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多年,長期都在醫學中心拿藥控制,但因不符合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對象,所以主要都依靠類固醇、消炎藥及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在控制,雖然發炎指數維持在些微偏高的況狀,但關節腫痛變形卻是時好時壞,身體也因長期使用類固醇,而出現諸多後遺症。
「醫師,我的體重跟以前都差不多沒有變胖,可是鞋子好像越買越大雙,是生病了嗎?」復健科醫師指出,醫院門診常見長輩問這樣的問題,其實除了肥胖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足部老化也會導致足弓塌陷,變成後天扁平足,腳漸漸變寬,鞋子就會需要買更大雙。建議透過「3招訓練」加強足底肌力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