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飲料店愛用!肝炎、癡呆都與高果糖漿扯上一腿

飲料店愛用!肝炎、癡呆都與高果糖漿扯上一腿#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承璋/採訪報導)時序進入難耐的炎炎熱天,隨手一杯手搖飲料,就成了全民運動。然而,沁涼甜膩的飲品,雖能達到立即消暑,通體舒暢涼快的效果,但放眼望去,多數飲料店所使用的糖,幾乎都是透明無色呈黏稠狀的高果糖漿,營養師就特別指出,高果糖漿比起一般天然糖類,例如蔗糖、紅糖等,傷害更劇,除了引起肥胖之外,肝炎、肝硬化、老人癡呆症,都能與高果糖漿扯上一腿!董氏基金會尤宣文營養師表示,高果糖玉米糖漿主要是從基因改造的玉米,經過分解、轉化而成的一種人工糖漿,成本低廉、穩定性高,所以被廣泛運用在飲品中,不過高果糖玉米糖漿對身體容易產生危害,因此,營養師要提醒大家,應少喝為妙,以避免對身體造成許多負擔。人工果糖飲料越喝恐越餓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在2013年中所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餵食老鼠玉米果糖及葡萄糖時,透過核磁共振偵測腦部血流的變化,發現下視丘飽食中樞的血流量,餵食玉米糖漿的老鼠不會產生任何變化,而餵食葡萄糖血流量會降低,正代表著玉米糖漿並不會產生飽足感。對此,尤宣文營養師表示,高果玉米糖漿不但不會使我們的腦部荷爾蒙接受到飽足感的指令,反而會讓人再去攝取額外的熱量,容易使得身體攝取過多熱量,進而產生肥胖問題。高果糖玉米糖漿攝取過多 易在體內累積成脂肪肝整體而言,一般的天然糖份,例如蔗糖或天然果糖,攝取後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但高果糖玉米糖漿不會,也不會使血糖升高,不僅如此,倘若攝取過多的高果糖漿,會比天然糖類,更容易在肝臟、肌肉中累積成脂肪肝。且根據美國研究指出,高果糖玉米糖漿除了會使人肥胖外,更會造成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糖類攝取建議一天應少於總熱量的10%此外,2012年時美國加州有項研究指出,動物實驗上,若飲用含糖量高的飲料,特別是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再去試驗動物反應,結果發現受測動物,動作都會變得遲緩,將提升罹患老人癡呆症的風險。因此在糖分攝取上及使用,尤宣文營養師提醒,民眾應多加留意,像是果糖、蔗糖、砂糖等精緻糖,食用上需少於一天總熱量的10%,而慢性病、心臟病患則需少於5%才是最佳的攝取量。

民眾暑假出國 當心環境不佳感染A型肝炎

民眾暑假出國 當心環境不佳感染A型肝炎#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截至今(2014)年6月16日止,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確定病例共計55例,其中26例為本土病例,29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因應每年6月起為暑假旅遊旺季,A型肝炎常流行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國人前往上述地區觀光旅遊,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生飲生食。感染A型肝炎 恐併發猛爆性肝炎病毒性A型肝炎是透過糞口傳播,藉由食入遭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潛伏期約15至50天,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數天之後發生黃疸,大多數病例會自然痊癒,並終身具有免疫力。A型肝炎死亡率雖然不高,約為千分之1,但對於老年人或B型肝炎帶原及C型肝炎感染等慢性肝炎者,有較高的風險併發猛爆型肝炎而導致死亡。疾管署提醒,民眾於出發前2至4週可至國內23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建議無A型肝炎保護性抗體者,可自費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前往旅遊或洽公民眾,務必注意飲食衛生,選擇衛生良好之餐飲環境及食物,避免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餐點。

5大慢性疲勞高危險群 輕忽當心升級成肝炎

5大慢性疲勞高危險群 輕忽當心升級成肝炎#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生活腳步快、加上工作時間長、壓力大,是否讓你經常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好痠也總是睡不飽,甚至覺得全身肌肉痠痛、四肢無力,當心!你可能是罹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黃士懿博士指出,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般會發生在工廠作業員、新聞傳播業、銀行業、上班族、工程師等5大族群,女性的發生率較男性高,患者又以25至40歲的女性居多,且因慢性疲勞是一種緩慢的發炎過程,容易加重肝臟的負擔,嚴重甚至會引發肝炎,民眾可不得不慎。素食者竟也是慢性疲勞高危險群!由於慢性疲勞對身體的影響可說是全面性,除了眼睛、肌肉、關節會出現較明顯的不適,其他像是睡眠、精神、注意力也都會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現代3C產品普及,不只上班需要緊盯螢幕,下班也還拿著手機滑不停,這些都可能會加重慢性疲勞的症狀;其他像是外食族或是素食者,也會因為飲食攝取不均,而成為慢性疲勞的高危險群。事實上,慢性疲勞其實也與肝臟有關係,因為慢性疲勞是一個程度低而緩慢的發炎過程,而發炎會使身體產生許多廢物,加重肝臟代謝負擔,且大部分的肝病以及早期肝炎幾乎都沒有症狀,當患者自覺疲勞而就醫時,通常肝已經出現很大的問題。好累!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胺基酸或螺旋藻由於疲勞壓力會增加人體能量的代謝,因此想要戰勝慢性疲勞,除了運動、休息,飲食也是一大的保養關鍵。黃士懿博士表示,常見像是維生素B群、胺基酸或螺旋藻等,對於改善慢性疲勞症狀都有所幫助,其中,根據人體試驗發現,螺旋藻中包含大量的胺基酸、維生素B群,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並調節身體機能,特別是長期素食者,因為無法從肉類攝取足夠胺基酸,更易加重疲勞,也可透過攝取適量螺旋藻來改善。黃士懿博士進一步解釋,螺旋藻除了營養價值高,且具大量胺基酸及維生素B群外,還富含身體每日所需的6大類營養素,以及多種礦物元素、高量的胡蘿蔔素、葉黃素等抗氧化營養素,能夠減少因慢性累積的疲勞壓力所造成的氧化攻擊,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並加速體力的恢復。提醒民眾,想改善慢性疲勞,最重要的還是改變生活型態。保持定期運動的好習慣,也可以從事讓自己身心放鬆的休閒活動,幫助紓解平時工作中所累積的壓力;另外也要採取均衡飲食,同時補充適量的營養素,以食品安全的考量上,建議民眾可選擇來自純淨養殖環境,並有專利冷凍乾燥技術製成的螺旋藻保健產品,對於改善慢性疲勞的症狀都能有所幫助。

罹患肝癌 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

罹患肝癌 七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101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約有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研究更發現死於肝癌的患者中約有70%為B型肝炎帶原者,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這些數字顯示出罹患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主因與B、C型肝炎感染息息相關。由於台灣罹患肝病患者比率較其他已開發國家高出許多,經多年的努力投入,目前台灣的肝炎治療成效在世界上數ㄧ數二,且健保有給付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因此,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呼籲民眾若經篩檢發現感染B、C型肝炎,只要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並善用健保資源來進行治療,就能夠讓自己遠離肝病帶來的痛苦和威脅,重新掌握健康人生。

當心!7成肝癌來自B型肝炎

當心!7成肝癌來自B型肝炎#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成年人每年有1萬3000人死於肝病和肝癌,相當於每40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肝病和肝癌。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鴻運指出,肝癌中約有6至7成是B型肝炎所引起,2至3成是C型肝炎引起,感染B型或C型肝炎後,有一部份人會演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陳鴻運醫師指出,肝癌高危險群包括已有肝硬化、慢性肝炎病、B型肝炎帶原及C型肝炎感染者,或是家族中有罹患肝癌的人,如同其他癌症一樣,肝癌的成因十分複雜,通常是經由許多致癌原因相互作用,最後才形成肝癌。皮膚癢不是肝不好 大多為皮膚疾病坊間對於肝臟保健仍存著許多迷思,例如皮膚癢大多不是肝不好、經常疲倦就是肝病、熬夜會爆肝、口臭與嘴破和肝臟絕對有關係,醫師表示,如果沒有黃疸,皮膚癢通常只是皮膚太過乾燥,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慢性濕疹或乾癬等疾病;少數是其他慢性引起;口臭、口乾、口苦,事實上8、9成來自於口腔疾病。 陳鴻運醫師提醒,已有肝病患者應採新鮮清淡飲食、少油少鹽等為原則,肝硬化患者絕對禁止飲酒,咖啡、紅茶、綠茶可酌量飲用。

醫訊/認識藥物性肝炎

醫訊/認識藥物性肝炎#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病成因為肝細胞受到受傷,導致肝臟的機能呈現障礙。肝病的種類多元,最有名的就是肝炎,大多的肝炎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因為現代流行暴飲暴食,喝酒,此外,工商社會也異常忙碌,種種因素使得肝病發病的比例有慢慢增加的趨向。有鑑於此,國泰醫院特舉辦「藥物性肝炎」講座,邀請黃以信教授主講。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請說明欲陪同與會的家屬或朋友人數。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藥物性肝炎時間:102年10月26日(六)上午9:30~11:30地點:國泰醫院(台北大安區仁愛路4段280號)本館七樓第七會議室洽詢:02-2708 2121轉3123 肝臟中心

肝臟病變三部曲 定期篩檢免癌威脅

肝臟病變三部曲 定期篩檢免癌威脅#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肝炎」、「肝硬化」、「肝癌」堪稱肝病三部曲,其中B型和C型肝炎帶原者是肝癌的高危險群,所以肝病三部曲的治療重點在於阻絕肝病、肝硬化,避免惡化成肝癌,若患者都能定期篩檢、提早發現肝病並積極治療,國人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率就有機會降低。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肝癌的高危險群為B肝、C肝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者中,有40%的患者會持續有肝炎的發作,5年內有15-20%發生肝硬化,因此轉變成肝癌的風險也提高;C型肝炎患者則是5成以上會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成病患會因此導致肝硬化;而每年也約有3-5%肝硬化者變成肝癌。定期肝炎篩檢 避免肝病演變為肝癌 肝癌的成因主要又可以分為感染性(如B、C型肝炎)跟非感染性(如酒精性肝炎),其中慢性肝炎感染是最重要的致癌原因,台灣就以B、C型肝炎佔大宗,高達90%,其餘才是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因此影響肝癌人數的關鍵,就在於肝炎,如果患者都能定期篩檢並積極治療,國人肝硬化死亡率10年減半目標不是夢,肝癌死亡率也能降低。肝病並無明顯症狀與徵兆、不易查覺,加上肝腫瘤生長快速,使得肝癌確診時通常已是中晚期,治療效果相對早期較差,因此預防或治療肝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早期診斷、好好治療肝癌的前身「肝炎」與「肝硬化」,呼籲民眾一定要配合肝炎篩檢,若發現帶原更要積極治療、定期回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免於癌症威脅。

肝癌不易察覺 摸到硬塊恐為時已晚

肝癌不易察覺 摸到硬塊恐為時已晚#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臟是「沉默的器官」本身沒有痛覺神經,不易有疼痛的感覺,且肝病不一定會有症狀,許多患者常不知道自己有肝病,往往需要血液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肝臟早期病兆。8成以上的肝癌、肝硬化個案為B肝或C肝病毒帶原者,帶原者都不僅會傳染給別人,最可怕的是病毒將潛伏在肝細胞內,而演變成致命的三部曲: 1.慢性肝炎2.肝硬化:臨床顯示,從小就帶原的人,在20至40歲時,是形成肝硬化的高峰期。3.肝癌: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大約是非帶原者的150倍,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男性、有肝癌家族病史等高危險群帶原者,人們常認為無症狀,且肝指數正常就忽略了它,等到摸到硬塊往往為時已晚。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建議民眾愛肝就要作從日常保健做起:應注意生活作息正常、均衡飲食及遠離菸酒。避免服用成分不明的藥物或偏方,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B、C肝帶原者定期每半年做腹部超音波檢查。以早期發現肝臟病變,早期治療方能遠離肝癌及肝病的威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