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

年終總體檢! 健康減重101

年終總體檢! 健康減重101#BMI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0年度「健康減重101,幸福臺北一等一」獎勵活動將年終總體檢訂於11月30日上午8時至下午5時在信義區行政中心(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15號)舉行。凡是9月30日前已報名臺北市健康減重活動而且具有減重成效的朋友,請攜帶國民身分證及減重前照片,前往量測身高體重,前300名參加者將可獲得健康好禮1份。臺北市「健康減重101,幸福臺北一等一」活動吸引逾10萬人參加,個人績效獎勵是依減重前BMI分3組評比,包括健康獎為減重前BMI值大於20且小於24,取減重成效最佳前5名,舒活獎為減重前BMI值大於或等於24且小於27,取減重成效最佳前15名,樂活獎為減重前BMI值大於或等於27,取減重成效最佳前20名。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副處長歐佳齡表示,三組個人績效獎可分別獲得最高5000元、1萬元及2萬元獎勵,衛生局將於12月12日辦理成果頒獎。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就是「多運動、健康吃、天天量體重」,民眾可撥打臺北市營養諮詢專線2956-6356,詢問健康減重相關問題。

保持BMI值正常範圍 可減少心臟病機率

保持BMI值正常範圍 可減少心臟病機率#BMI

針對國民健康局於2002年完成的「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調查」6,600名15歲以上個案,於5年後(2007年)追蹤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但無心臟病的民眾,每1千人會有68.4人發生心臟病!但如果這群體重過重及肥胖的民眾能夠減輕體重,將BMI下降至正常範圍,就可以減少23.3%的人發生心臟病。另對於已經患有心臟病之民眾,是否會因此而進行體重控制呢?根據前項調查結果顯示,20~64歲有過重及肥胖情形之心臟病民眾,採取控制體重者僅有6成多,仍有進步的空間。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已被證實是控制體重的有效方式,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三民眾以飲食自我控制為主要方法,半數以上民眾透過多運動來控制體重。

開學不只要收心! 你的體重「Hold」住了嗎?

開學不只要收心! 你的體重「Hold」住了嗎?#BMI

開學了,不只要收心,還得管管你的BMI和體重!新北市衛生局指出,雖然新北市內279所國、高中及國小自民國97年起即推動「健康促進校園」計畫,但每每到了寒、暑假期間就容易「破功」!因此,開學時除了要收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回正常的生活作息與健康的生活習慣。

覺得「卡卡」的嗎? 精算熱量就對了!

覺得「卡卡」的嗎? 精算熱量就對了!#BMI

美食會讓您「卡卡」嗎?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李欣容表示,跟著以下的指示做,就可一步步解決卡路里的負擔。肥胖的定義是指一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理想標準,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單位kg/㎡;BMI值若為18.5~24→標準範圍;24以上→過重;27以上→肥胖。此外,以腰圍來看,當男生>90(公分)、女生>80(公分)者,就屬肥胖。理想體重為22×身高(公尺)×身高(公尺);每日熱量需求=理想體重×30大卡-(300~500大卡);每日熱量需求減少500大卡,一星期可減少3500大卡,約0.5公斤體重,兩週約可瘦一公斤。營養師提醒,為了得到足夠營養,每日熱量攝取女生不可低於1200大卡,男生不可低於1400大卡。致胖的飲食習慣因人而異,可找營養師針對個人飲食給予建議。此外,運動也是減重必做,如果每天快走一小時,可再甩掉200大卡熱量。

改善健康問題 健康減重101

改善健康問題 健康減重101#BMI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致力於推廣健康減重活動已有多年成效,今年度更為配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所舉辦的「健康減重101 幸福臺北一等一」系列減重活動,只要BMI>20即可參加自主管理健康減重,同時持續在職場、社區、學校等推廣並舉辦健康減重班,為有需要的民眾提供服務。參與仁愛院區社區減重班的學員楊建國先生,原本體重94公斤,經過六個星期的營養與運動等課程,漸進的持續減重已達5公斤。楊姓學員表示,些日前其岳父生病住院,因體重過重造成住院過程中的許多不便,開始警覺到減重的重要性。另外,他在近期做健康檢查時也發現血中膽固醇數值偏高,開始擔心如果自己生病了,可能會帶給家人許多負擔及困擾,因此決定痛定思痛、報名參加該院區所辦理健康減重課程,希望可以藉由專業人員的相關知識提供,而達到健康減重目的,進而改善自己的健康問題。楊姓學員在此次課程與活動中,除了課間全勤之外、幾乎每天都準時到仁愛院區提供的健身中心運動,且該學員表示,現在已按照課程所學開始改變生活習慣,雖然中途曾遇挫折與困難,但仍持續抱持著高度信心與意志力,決心要把健康減重當作一生的志業持續努力。楊姓學員也強調,在減重過程中覺得最艱辛的就是意志力維持。偶爾在朋友盛情邀約之下,還是會難以婉拒的多吃幾口美食,但是現在自己已經有了「只要多吃一口,就要多動很久」的想法,所以只要不慎多吃一些額外食物,隔天就會更認真的加強運動。同時也開始養成每天紀錄體重的習慣,他表示,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醒及查看自己的減重計畫是否需要修正,也可以持續增強自己的決心。現在,楊姓學員雖然體重還未達其理想數據與目標,但在減重過程中努力不懈的態度與想法,很值得分享給正在為減重煩惱或困惑的同伴。希望可藉此學員的經歷與分享,能激勵更多正在進行健康減重的同伴們,進而一起達成健康減重的共同目標。延伸閱讀「肥胖的危機」: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652

每兩人就有一人有腸瘜肉,逾六成腸癌患者BMI異常

每兩人就有一人有腸瘜肉,逾六成腸癌患者BMI異常#BMI

許多人都知道體重過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但你可知道,過重者不僅容易有腸瘜肉,甚至容易身陷罹患腸癌的高風險下?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2009年腸鏡受檢者的資料顯示,在BMI(身體質量指數)≧24的「重量級人士」中,高達52.7%的人檢查出腸瘜肉,換句話說,每兩位重量級人士中,就有一位腸瘜肉上身;再進一步分析罹患腸癌的受檢者資料後發現,BMI≧24的比例更超過六成。根據美國研究發現,體重過重者的瘜肉發生率比一般人高,且腺瘤型瘜肉的再發率也較高,腸癌多由腺性瘜肉轉變而來,腸道內有瘜肉者,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更是常人的數倍,顯示BMI與腸瘜肉有正相關性。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鄭乃源院長指出,國人飲食逐漸西化且缺乏運動習慣,發現腸瘜肉的比例逐年升高,呼籲重量級人士應提早規劃完整腸道篩檢,並養成正確飲食及運動習慣。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針對2009年共10,100位接受腸鏡檢查的受檢者進行分析發現,BMI24以上的「重量級人士」中,有高達52.7%的人有腸瘜肉,其中男性重量級人士的瘜肉發生率達53.7%,女性重量級人士瘜肉發生率為49.2%,不論男性或女性的重量級人士,腸瘜肉的發生率都相當高。從年齡層來看,年齡層愈高,罹患腸瘜肉的比例也隨之攀升,而且,30歲以下的受檢者中,也有超過2成檢查出腸瘜肉,年輕人不應自恃年輕,忽略了自身腸道的健康狀況。鄭乃源表示,大腸瘜肉分為增生型和腺瘤型,有超過八成的大腸癌與腺瘤型瘜肉有關,且瘜肉若長於右側的腸道遠端,包括橫結腸、升結腸與盲腸段,診斷及處置上較困難,應特別留意。分析聯安2009年受檢者的資料發現,BMI愈高者,腺瘤型瘜肉與長於右端的遠端腸道瘜肉的比例確實愈高。以BMI≧24與27的受檢者相較,被檢驗出疑似腺瘤型瘜肉的比例分別為近20%、31.5%;有三顆以上瘜肉的比例各為55%、66%;瘜肉大於0.5公分的比例各為22.2%、34.4%;瘜肉長在橫結腸、升結腸或盲腸段等較易癌變區域的比例分別為8.7%和12.1%,顯示BMI的數值與瘜肉數量、腺瘤型比例以及生長位置有密切的正相關。鄭乃源院長指出,若檢查出為腺瘤型瘜肉,或位於右側大腸較大、數量較多的增生型瘜肉,最好當場進行切除,且應持續密切觀察,以確保腸道健康。進一步針對有腸瘜肉的重量級人士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進行分析發現,喝水少、運動少、油脂量攝取多的「二少一多」生活習慣,是導致他們容易罹患腸瘜肉的原因,其中,超過九成的人每天喝水量少於2000c.c.,超過六成沒有規律運動習慣,且有超過五成的人平日喜好油炸、燒烤等高油脂烹調的食品。「重量級人士」不僅是腸瘜肉容易上身的族群,更可能成為腸癌的高危險群。聯安針對2005年至2009年的受檢者資料統計分析顯示,罹患大腸癌的45人中,有28位BMI≧24,佔62.2%,意味著重量級人士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性亦高於常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罹患大腸癌的重量級人士中,有兩成的人糞便潛血檢測呈現陰性反應,顯示要檢測出大腸癌,光靠糞便潛血檢驗是不足的。鄭乃源指出,正確的腸道保健應以BMI控制和定期篩檢並進,重量級人士可考慮提前自30歲接受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若家族有癌症病史、飲食和生活型態不正常,可考慮再提早安排,篩檢項目包含腫瘤標記(CEA)檢查、糞便潛血檢測並搭配大腸鏡檢驗,才能算是完整。此外,鄭乃源提醒,民眾除應戒菸、酒外,也應戒除「二少一多」的生活習慣,三餐要注重纖維質、蛋白質及脂肪量的攝取平衡,有助促進新陳代謝,避免儲存過多熱量而轉化為脂肪,使體重直線上升。運動方面,可做抬腿、躺姿踩腳踏車、登階有氧等具燃燒脂肪效果的有氧運動,並配合531原則:每週5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達110下,幫助控制BMI竄升,避免腸瘜肉甚至腸癌找上門。延伸閱讀:「BMI控制餐 三餐挑對飲食」 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457

營養攝取是抗癌成功的關鍵

營養攝取是抗癌成功的關鍵#BMI

文/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組專員 林伊玲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吳秋玲您知道癌症病人的營養攝取不足,對於癌症治療過程有很大的影響嗎?營養不良與體重減輕是腫瘤病患常見的營養問題,因為營養不良的癌症病人,常常無法接受積極的治療,也很容易會增加治療的合併症及感染率,減低放療或化療的治療效果,甚至會降低癌症病患的存活率。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正確的營養與飲食觀念,才能吃得健康,獲得均衡的營養補給,進而提升癌症病患的治癒率及存活率。癌症病友在治療的過程中極需要有均衡的營養,然而食慾不振卻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而形成所謂的「惡病質」。「惡病質」泛指身體組織的流失、內臟器官耗盡、骨骼肌耗盡、食慾不振、虛弱、脂肪流失以及無力等症狀,而這些狀況深深的影響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甚至是蛋白質、熱量,進而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功能不佳,傷口不易癒合以及癌症治療療程受到阻礙。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楊陽生醫師表示,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只要有良好的營養支持,高達八成能增進臨床癌症治療的效果、能夠進行更廣泛的治療選擇,以及延長病患的存活率。另外,楊醫師建議癌友的營養補充有靜脈注射和腸胃道等方式。然而,對晚期癌友在營養的補充上,靜脈注射的效果反而不如經由腸胃道吸收得佳。同時,相較於靜脈營養補充,腸胃道的營養補充有著較少的併發症,價位上也比較便宜,且較合乎生理機能。營養良好的病人較能對抗腫瘤對身體所造成的壓力,也才能接受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並加速手術治療後的復原。然而,如何了解身體的抵抗力是否足夠。因此監控及管理病患的體重,將是癌症營養治療的重要一環。要如何監控體重呢?可以運用「身體質量指數(BMI)」的計算公式來了解,BMI的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建議癌症病人的BMI值應盡量維持在22~24之間。癌症病人不需要特別進補,維持飲食均衡即可。根據個人體型及活動量不同,依個人需要增減攝取量。每日飲食所需的份量如下:3~6碗飯,1~2杯牛奶,4~6份蛋、豆、魚、肉類,3~5碟蔬菜,2~4個水果及2~3湯匙的油。台灣癌症基金會吳秋玲營養師表示,化療患者須特別注意,因治療而出現白血球減少、免疫力低下時,應避免食用未經煮熟的食物,如生魚片、生菜沙拉,水果則應洗淨後削皮,並以熱水川燙後食用。一旦發生食慾不振而導致體重減輕時,需先檢視原因,若是因治療引起,則可考慮使用藥物或營養補充給予矯正,並遵守少量多餐原則並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可利用牛奶、豆漿或米漿作為口渴時的飲料,在無形中不但補充了水分,也達到補充熱量及蛋白質的目的。另外要注意高營養濃度的食物應優先進食,如雞湯、魚湯應先吃肉再喝湯,固體食物才是具有營養價值的食品。很多癌症病人會想問:「偏方有效嗎?我要不要吃呢?」台中榮總中醫科蔡真真醫師表示,健康食品或是民間草藥和中藥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這些產品不受醫藥法規的督導與要求,往往成分標示的不夠明確、品質的穩定度很容易依廠商的規模不同而有所落差,同時也無安全劑量的設定。雖然不敢擔保健康食品或民間草藥一定沒有療效,還是建議在服用前請先諮詢您的主治醫師,同時對產品有著更多的了解,避免成了實驗的白老鼠。以下就中醫的觀點在各種狀況下的調養建議:手術後的身體調養:病友在接受手術之後,一個月內盡量避免酒類或麻油等進補食物,以及避免冰冷食物的食用,以防傷口發炎出血或恢復變慢的情形,同時適度的活動可以增進身的器官功能恢復。化療後的身體調養:除了飲食避免生食之外,更重要的是中醫師必須要了解病友目前使用的化療藥物以及西醫的治療計畫,以利中醫的輔助治療療程。而食慾不振的問題可以借用針灸以及中藥的功效,良好的營養吸收是很重要的關鍵。放射治療後的身體調養:由於放療會令粘膜或組織器官受損,避開食用溫補的藥膳,不可泡湯,可多吃蔬果、魚油、綠豆湯及薏仁湯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除了營養的攝取,往往還會搭配藥物以及心理支持,藉以提高病友的食慾以及降低噁心、虛弱無力及疼痛的感覺,甚至跨科的醫療團隊合作治療,訂定不同病友的專屬身心治療照顧計畫,幫助病友過著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進而邁向康復之路。以上文章由「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