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

「碘」攝取不足 小心吸空氣都會胖

「碘」攝取不足 小心吸空氣都會胖#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維持甲狀腺基本功能的最主要元素,少不了「碘」。不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指出,高達半數以上的國人,每日碘攝取量未達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標準,又加上市售或進口食用鹽,未必見得全都含碘,導致不少人即使吃下鹽巴,碘攝取量依然少得可憐,倘又加上平日飲食失衡,長期下來恐讓甲狀腺功能低下,影響正常新陳代謝,落入吸空氣都會胖的窘境!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須營養素,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可促進身體代謝及組織生長,缺乏時容易覺得疲倦、怕冷、甲狀腺腫大及造成心智功能障礙,也會因為代謝變慢容易變胖。也因此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少不了碘營養素,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該怎麼確保能攝取足量的碘呢?1) 海鹽沒有碘,應選用加碘鹽/天然的海鹽中只含有極微量的碘,不足以供應人體所需,建議民眾選購食鹽時,注意看成分標示,選用成分標示有「碘酸鉀」或「碘化鉀」的加碘鹽。2) 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碘鹽和天然食物中含的碘會在烹飪過程流失,最好可以避免長時間高溫煎、炒、煮、炸,採用清蒸、涼拌的烹飪方式,並在起鍋前再放碘鹽調味,減少碘的流失量。3) 食用含碘豐富的天然食物/除了選用碘鹽,最好也能搭配攝取含碘豐富的天然食物,尤其外食者因為無法確定餐廳業者是否選用加碘鹽,建議平常要攝取含碘食物。其中,素食者可以選擇海帶、紫菜、海苔等海藻類食物,葷食者除了含碘最豐富的海藻類外,也可由海水魚貝類攝取。國健署指出,長期缺碘的人如果突然攝取大量的碘,可能會有誘發甲狀腺腫的副作用,建議最好是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慢慢補充。另外,罹患高碘性甲狀腺腫及因甲狀腺疾病必須接受碘131放射檢查或治療的患者,為了幫助提高治療的效果,應遵循醫師指示選用無碘鹽及避免含碘量較多的食品。

喝水都會胖!可能是甲狀腺低下

喝水都會胖!可能是甲狀腺低下#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手腳老是冰冷,活像個從冰山出關的雪女一般,永遠不敢跟別人握手,亦或體重突然上升,好似連喝水也會跟著發胖,當心是甲狀腺低下惹禍!台中一名三十二歲的林姓女子,近來手腳總是冰冷,體重直直竄高,容易疲倦,起初原以為是工作太累,影響肝功能,先是跑了肝膽腸胃科檢查,輾轉又到中醫門診調理,狀況仍未解除,直至去新陳代謝科才發現,甲狀腺功能正處罷工狀態,經補充甲狀腺素,才讓症狀獲得緩解。體重增加、虛弱、怕冷 甲狀腺可能異常台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建良指出,甲狀腺是人體的內分泌腺體,位置大約在喉結的下方。一般成人初期的甲狀腺功能輕微低下出現的症狀很輕微,容易被忽略,但隨著甲狀腺素越來越不足,可能會有身體疲倦、虛弱、怕冷、嗜睡、動作遲緩、肌肉酸痛、體重增加。他進一步解釋,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良,如無甲狀腺或甲狀腺發育不全、異位等;甲狀腺經手術切除或口服藥放射碘治療後、慢性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碘缺乏或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等都是。治療甲狀腺誤擅自停藥 嚴重恐昏迷林建良表示,有些民眾在吃了藥物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便不再繼續服藥,然而只要一停藥,那些疲倦、虛弱、怕冷、嗜睡、動作遲緩、肌肉酸痛、體重增加及心跳過慢等症狀就會再出現,更嚴重者還可能陷入昏迷,所以切記不可擅自停藥,一定要遵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與追蹤,千萬不要因為症狀緩解或一次抽血檢驗值正常,就擅自停藥。他建議若是甲狀腺低下的患者,除了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外,還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作息正常、 飲食均衡、適度運動及定期回門診抽血檢查是不二法門。因為甲狀腺低下的症狀有很多,民眾很難察覺,如果有體重增加、怕冷、疲倦、便祕、身體疲倦等狀況出現,做了其他檢查都找不到病因時,便可透過抽血檢查甲狀腺促素和游離甲狀腺素濃度,看是否甲狀腺異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甲狀腺患者不必跑遠!偏鄉也可做內視鏡手術

甲狀腺患者不必跑遠!偏鄉也可做內視鏡手術#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多數民眾的記憶裡,偏鄉地區的醫療資源,總是嚴重不足,為減少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縮短城鄉差距,日前在旗山醫院,有位75歲的女性,因右側甲狀腺腫與左側甲狀腺單一結節,接受了微創內視鏡輔助右側甲狀腺切除與左側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為旗美地區首位接受內視鏡手術的民眾,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傳統手術 傷口大、恢復期長旗山醫院一般外科暨消化系外科溫培宏醫師表示,傳統甲狀腺手術傷口較大,不僅會影響術後疼痛與恢復,在長期頸部處,也會有明顯傷口,對於外觀及美感上的影響極大。而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只需在頸部施行約3公分的切口,內視鏡影像系統更可將手術過程放大,有助於醫師分辨甲狀腺與頸部附近的重要神經與血管,此外,也無需長期住院,有助於快速回歸日常生活與工作崗位。但醫師表示,適合內視鏡甲狀腺手術的患者,包括了單一甲狀腺腫瘤小於3公分、早期甲狀腺惡性腫瘤等,若是甲狀腺腫瘤過大、復發性甲狀腺癌或甲狀腺腫、頭頸部有放射線治療病史則為禁忌症,因此,建議有甲狀腺疾病疑慮的患者,可至待抽血與切片完整後,接受手術諮詢與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甲狀腺疾病中西醫合併治療 助減少副作用

甲狀腺疾病中西醫合併治療 助減少副作用#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特別容易找上女性朋友,尤其好發於三十到五十歲的婦女,在治療期間,藥物的副作用恐怕會讓身體產生極大的不適,對此,中醫師就表示,甲狀腺疾病的治療,可運用中西醫合併的方式,減緩西醫對於身體的副作用,同時還可降低復發的可能性。西醫治療甲狀腺疾病 副作用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黃國欽指出,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起因於免疫系統異常,導致身體產生甲狀腺自體抗體,是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是低下最常見的主因。它和家族史有密切關係,中年婦女尤其要提高警覺。  西醫處理有兩大方向,或以抗甲狀腺藥物來抑制甲狀腺功能;或透過開刀和放射線碘,去除甲狀腺組織,削弱甲狀腺功能。臨床經驗顯示,服藥雖可抑制甲狀腺功能,但停藥後復發率高,副作用如出現皮疹、搔癢、肝指數上升等,也是一大困擾。開刀還會影響脖子美觀此外,開刀可能傷及聲帶和副甲狀腺,脖子上的疤痕則讓美觀減分。至於放射線碘,往往讓患者有輻射線安全性的疑慮。最重要的,開刀及放射碘兩者均為不可逆療法,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須終身補充甲狀腺素。 中醫治療的核心策略,則是針對腺體功能異常,而非調理免疫系統。黃國欽說,氣機逆亂和先天、飲食、環境,以及憂愁憤怒等情緒因素都可能有關,因體質不同,發展成氣鬱痰阻、心肝火旺、脾腎陽虛等不同型態。像是痰火交結形成眼突頸腫,火熱傷陰導致燥熱心悸、身體消瘦;陽虛不運引發水腫、肥胖、便秘。設法調整免疫系統與內分泌功能的紊亂,為患者在理氣開鬱、化痰軟堅、清熱養陰、溫補脾腎等各個方向中找到定位。

中醫針灸2個月 告別「大脖子」之苦

中醫針灸2個月 告別「大脖子」之苦#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年約37歲的女子,長期飽受甲狀腺囊腫困擾,吞嚥有異物感,偶而有呼吸不順狀況產生,藉由中醫治療約2個月已無任何症狀,脖子的外觀已接近正常粗細。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針灸搭配中藥如軟堅散結、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扶正甲狀腺機能,增強人體本身免疫系統,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適症狀與減少其復發機會。減低患者接受手術的機率與避免手術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說,甲狀腺結節或囊腫可分為良性及惡性兩大類,良性者占絕大多。甲狀腺如果出現腫塊,可以是單一囊腫,也可以是多發結節,症狀通常為吞嚥困難,腫塊會上下移動,脖子表面平滑、硬而圓圓的,可藉由超音波檢查或穿刺判斷甲狀腺結節良性或惡性。甲狀腺多發性結節檢查為良性病變,結節長太大影響外觀就是俗稱的大脖子,如果放著不治療,嚴重時有可能會壓迫氣管造成呼吸不順或食道造成吞嚥困難等嚴重症狀。而甲狀腺疾病偏愛女性,不良情緒是甲狀腺疾病的重要誘因。且女性在懷孕期甲狀腺激素需求量增大,有的人就會出現妊娠期甲狀腺腫大,產後甲狀腺囊腫在臨床也不少見,更年期後很多女性則會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形。不宜攝取過多含碘食物甲狀腺結節或囊腫患者飲食方面,平時不宜攝取過多含碘的食物,如:海鮮、海帶、昆布、紫菜等,以及避免過多刺激性飲料,如:咖啡、茶、酒等,並保持規律運動與正常作息,還有適當宣洩壓力。 

女老師罹甲狀腺癌 不追蹤治療骨頭遭癌細胞吃癱

女老師罹甲狀腺癌 不追蹤治療骨頭遭癌細胞吃癱#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大家都誤認甲狀腺癌,不會造成生命危險,結果他就死給你看」甲狀腺癌不如其他癌症一樣,因症狀較為明顯,透過觸診脖子處,就可以輕易知道是否有腫塊,能盡早進一步檢查,使得甲狀腺癌的十年存活率遠高於其他癌症,但部分病患卻因此而毫無警覺心,第一次治療後往往不再定期追蹤檢查,導致每年還是有超過200多位國人死於甲狀腺癌,醫師就提醒,別以為甲狀腺癌較為和善,但事實上它一樣是癌症,同樣會轉移,也同樣會致死,呼籲病患可別輕忽!甲狀腺癌十年存活率極高甲狀腺癌是內分泌門診最常見的癌症,且好發於20~40歲年輕女性,每年每十萬人中約有3至10位的確診案例。目前對甲狀腺癌的發生原因仍不明,一般而言,女性的發生率高於男性(民國100年男性4人女性13人)。因為甲狀腺是一個很表淺的器官,很容易為人察覺和發現。通常腫瘤大到看到或觸摸得到時,百分之90%還是良性的結節。而甲狀腺癌的預後及存活率極佳,經過手術等治療後都能得到相當好的控制,對病人的生活並沒有特別的影響,通常病人能夠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部主治醫師暨正子中心主任諶鴻遠表示,甲狀腺癌的10年存活率至少8~9成,男性病患較差可能只有7成。病患時常無法乖乖回診追蹤但也因如此,許多病患在第一次治療後,認為可以大病痊癒,而不願再進一步長期追蹤,諶鴻遠指出,一般甲狀腺癌第一次治療後要追蹤六年以上,且前三年需每半年就追蹤一次,但病情較嚴重者,則需延長至11年的追蹤期,可是部分病患卻不聽從醫囑,自認不用追蹤,醫師勸到嘴角全泡,還是無法讓病患乖乖回診。過去諶鴻遠就曾治療過一名甲狀腺癌病患,為一名五十歲的女性老師,罹患甲狀腺後,經過第一次治療,病情還控制得宜,但她卻疏於追蹤,原本每年至少要追蹤一次,卻一拖好幾年才回診,不料,腫瘤復發轉移至附近淋巴,之後,又轉移到骨頭造成癱瘓,沒多久後就不幸離世。然而,雖甲狀腺癌患者須定期接受追蹤檢查,但因患者須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在追蹤期間須停藥長達一個月,不只會造成精神恍惚、幻聽、幻覺等問題,也會嚴重肥胖,「過去就有一位病患停止甲狀腺素後,竟然出現幻覺,還翻牆去偷竊」諶鴻遠印象深刻的說著。追蹤期間可使用人工甲促素諶鴻遠說,甲狀腺癌患者的治療在手術和放射碘治療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不過傳統在進行約28天的追蹤檢查期間,須止使用甲狀腺素,此時就容易發生如恍神、疲憊、代謝異常等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症狀,此時甚至不建議開車以免有安全的疑慮。諶鴻遠表示,許多女性甲狀腺癌患者在罹癌時已結婚生子,身負親職重責,或正值衝刺事業、力求職場表現的時刻,停藥副作用恐為她們的生活帶來劇烈的影響。如配合醫師指示施打基因重組人工甲促素,不僅可以緩解副作用,也能將放射性碘自身體裡快速排除,使患者無需經歷停藥期的不適,兼顧家庭與工作。他也呼籲病患,第一次治療後,務必定期回診追蹤,以免復發後卻不自知,導致腫瘤轉移全身,無法治療。

研究:老人甲狀腺亢進 易罹憂鬱症

研究:老人甲狀腺亢進 易罹憂鬱症#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甲狀腺功能的亢進與低下,都可能造成病患情緒的變化,但根據最新的外國研究顯示,甲狀腺亢進的老年人,其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將會增高。來自荷蘭Erasmus醫學中心的研究者針對1500多名、平均年齡70歲的老人進行調查。研究開始時這些老人並未罹患憂鬱症,經過8年多的追蹤,甲狀腺功能屬正常範圍、但比平均值活躍的人較有可能發展出憂鬱症。而這樣的結果讓我們了解甲狀腺活動可能對情緒和心理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 甲狀腺功能為小變化 對情緒將會有顯著影響該研究結果文中指出,即使甲狀腺功能僅有微小變化,也可能產生與其出現大變化時對心理健康所造成的類似影響。研究者認為該研究結果可能會影響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的流程,以及甲狀腺疾病患者的治療。對此,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表示,從該研究來看雖然還不能證明甲狀腺功能與憂鬱症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但根據經驗,甲狀腺功能的確與我們的情緒狀態有關。老年人突然情緒低落 家人得提高警覺劉嘉逸醫師也提醒,會造成老人憂鬱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身體疾病、身體功能退化、腫瘤或是藥物,因此對於家中有長輩者,我們不妨特別注意兩點,一當家中長輩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喪失興趣,如本來喜愛登山、繪畫或攝影,但卻不再從事;二是情緒持續低落,超過兩周以上,仍沒有改善,那就該適時的尋求協助,不妨和平常習慣看診的家庭醫師討論,相信會得到妥善的幫助。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也認為,老人憂鬱症常常與其他身體疾病有共病現像,卻常被忽略。注意的方向除上述醫師所提醒,主要需要與他個人之前和現在的情形做比較。若明顯變沉默、不快樂、常常流淚,在睡眠、飲食上有大的改變,都可在疾病就診時提出來和醫師討論。

婦四肢無力癱軟 竟是甲狀腺低下惹禍

婦四肢無力癱軟 竟是甲狀腺低下惹禍#甲狀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一名48歲的劉姓婦人,因為突然四肢無力而緊急送醫,發現婦人有紋肌溶解症現象,醫生以為是病患因長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所導致,遂要求她停藥,但沒想到症狀還是無法改善,再進一步檢查,發現是罹患了橋本甲狀腺炎,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出現高膽固醇與四肢無力狀況,經服用甲狀腺素後,症狀已明顯好轉。症狀難辨 連醫師都誤診這名劉姓病患去年出現頭昏、嘔吐、噁心、耳鳴及聽力變差等情形,到鄰近醫院檢查後發現嚴重高血脂,其總膽固醇高達500mg/dl(即指每100毫升的血清中有500毫克的膽固醇,正常值應為240 mg/dl以下)),因此醫師開立降固醇藥物讓患者服用。但服用降膽固醇藥物近一年,卻發現雙下肢沒有力氣無法行走,到台中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看診,檢查後發現是因為服用降膽固醇藥而導致紋肌溶解症發生,醫師建議停止使用降膽固醇藥,但停藥一個月後下肢無力情形仍未改善。安排住院進行抽血、超音波等各項檢查,會診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後,發現患者罹患了橋本氏甲狀腺炎,才造成身體甲狀腺功能低下,進而引發膽固醇過高與四肢無力情形, 讓患者服用甲狀腺素後,下肢無力症狀明顯改善,可下床行走。橋本氏甲狀腺炎 初期病狀不明顯童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蔡婉妮醫師表示,橋本氏甲狀腺炎又叫做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會因為家族遺傳、體質而產生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會產生抗甲狀腺抗體,破壞自己的甲狀腺組織而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發生在30~50歲的女性,會出現疲倦、怕冷、便秘、貧血、肌肉關節疼痛、膽固醇升高等症狀,服用甲狀腺素後就可以改善並控制病情。蔡婉妮醫師呼籲,橋本氏甲狀腺炎初期病症並不明顯,病程長且緩慢,很容易只因局部症狀而誤判病因,所以若民眾有血脂肪或膽固醇異常過高問題時,應考慮是否為其他疾病所造成,諮詢相關科別的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