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

先戒菸吧! 抽菸為罹患心病最危險因素

先戒菸吧! 抽菸為罹患心病最危險因素#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可別以為年輕或是身體上沒什麼異常,就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存在!由於國人飲食習慣越來越西化,又無長期運動的習慣,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病例越來越多,因而產生許多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振興醫院外科部主任醫師張忠毅表示,現在年輕人的生活、飲食習慣都偏西化,罹患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年齡層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張忠毅說,心臟病發的症狀有很多,不是只會表現在心臟上。若是民眾有出現胸痛,特別是左胸;嘔吐和反胃症狀、頭痛;頸部跟手部有刺痛或是麻麻的感覺;手臂、下巴、頸部、背部痠痛,那都有可能是心臟病發的訊號。張忠毅進一步指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都是主因,尤其第一名危險的原因是抽菸,因此,要預防心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戒菸!一般來說,血壓要控制在120/80mmHg才算正常,若是患有糖尿病或心臟病的患者,則是要在130/80mmHg之間;高油脂有兩種指標,一種為三酸甘油脂,血液會呈現乳白色,另外一種就是膽固醇,超過200mg/dl就是高膽固醇,建議可多吃鮭魚、紅麴、麥片等食物降低;另外,空腹血糖如果大於126mg/dl、糖化血色素大於6.5%,就是有糖尿病,而我國65歲以上,每4位就有1人有糖尿病,顯現糖尿病已經是當前不可忽視的疾病;最後,肥胖也是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但減重不是快速瘦身就沒有問題,醫生建議每周減0.5公斤的速度,才是健康又能夠持續的方式。若是真的心臟病發作,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張忠毅說,心血管疾病不發作沒事,一發作就很危險,但很多潛在的風險,有時候不會看出有什麼異常,因此,定期檢查身體跟維持好的生活習慣,如運動、健康飲食等,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的不二法門。

標準落後歐美一大截 台灣百萬高血脂民眾危險!

標準落後歐美一大截 台灣百萬高血脂民眾危險!#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民眾飲食習慣,因時常接觸高油高鹽重口味之食物,加上生活習慣不佳等多項原因,進而造成台灣民眾有近175萬人血脂過高的情況,然而,高血脂帶來的無非是一項又一項危害生命的心血管疾病;但是,台灣健保局對於血脂治療用藥給付的規定過於嚴格,使得許多患高血脂之民眾,雖看得到藥,卻吃不到。然而,今年所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當中,竟半數皆與血脂控制有關。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殷偉賢醫師指出,心血管相關疾病佔總死亡人數之3成,且心臟病死亡率不降反升,而台灣過時的血脂治療準則就是罪魁禍首!從國際經驗來看,歐美國家多次修正血脂治療目標值,將高危險族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LDL)目標值自160mg/dL逐步下修至100mg/dL,每次調整皆成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現更積極朝向70mg/dL的目標邁進;反觀台灣,降血脂藥品給付規定至今仍未追上歐美先進國家的標準修正,讓高危險群患者無法獲得完善治療,更使得國內心血管病相關的死亡率一直無法下降。而殷偉賢強調,高危險群患者如做過心臟血管繞道手術、發生過心肌梗塞、接受過血管支架、以及糖尿病等患者,根據歐美先進國家的標準LDL超過100mg/dL就應該給藥治療,治療目標是至少要降到100mg/dL以下;但依照目前的規範,患者要達130mg/dL以上才可以接受治療;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就必須減量至最低有效劑量,甚至要停藥,此規範與國際治療趨勢大相逕庭。然而,血脂控制的成效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殷偉賢醫師呼籲,健保局應提供患者持續並且及時的治療,讓不該停藥的能繼續用藥、該治療的人及早治療;尤其針對高危險群患者,給予更積極的治療方針。人民的健康不能等,籲請給付放寬即刻上路!(圖片來源:由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提供)

醫訊/如何做好高血脂的生活照護

醫訊/如何做好高血脂的生活照護#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血脂可以透過生活習慣預防或延緩。雖有的家族遺傳無法預防;另外,有遺傳因子者若生活習慣及飲食不正常,也會有高血脂症。高血脂只能控制,無法全部治癒。除非是其他病症所導致的的高血脂。因此,台大醫院台北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舉辦「高血脂的生活照護」,邀請張玉娟護理長蒞臨演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高血脂的生活照護時間:101年12月6日(四)下午14:00~14:5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一東第七講堂(台北捷運紅、綠線台大醫院捷運站)洽詢:02-2312 3456轉62114

醫訊/高血脂用藥指導

醫訊/高血脂用藥指導#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血液裡的脂肪超過正常標準,即稱為高血脂,血脂越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究竟得了高血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血脂又該降到多少才是好?有鑑於此,亞東醫院主辦「高血脂用藥指導講座」講座,邀請陳翊齊藥師主講,藥師將在課程中介紹目前降血脂的藥物種類,與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標。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高血脂用藥指導講座時間:101年10月31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一樓思源廳洽詢:02-7728-2123

饕客品秋蟹 當心高血脂

饕客品秋蟹 當心高血脂#高血脂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秋高氣爽,又到了秋蟹肥美的饕客們最愛的蟹黃蟹膏,卻也是甜蜜負擔。但是蟹膏富含膽固醇,擁有高血脂疾病的民眾要如何享受美食又可以控制血脂呢?中醫師建議民眾,多吃燕麥、核桃,有助降血脂。血脂乃血漿或血清中的脂類統稱,高脂血症又稱為高脂蛋白血症,它與動脈粥樣性硬化、糖尿病、脂肪肝、腎病等關係十分密切,尤其在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中有重要地位,而日益引起人們重視。◎生活上的危險因素嗜食甜食:過多碳水化合物會再合成為TG(三酸甘油脂)。大小餐:常常一餐吃足所需熱量。體重超標的人:體重過重通常跟血液中的膽固醇量成正比。運動量低的人:運動有調節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及LDL(低密度脂蛋白)和VLDL(非常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HDL(高密度脂蛋白)。 其他因素:飲酒、壓力、年齡等,都會影響血脂肪的高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吳修安表示,中醫認為高脂蛋白血症屬於「濁阻、痰濕、肥胖、濕熱」。高脂血症與肥胖有關,中醫認為,許多人喜歡嗜食肥甘,飲食不節為主要原因。臟腑功能失常,尤其是脾、腎、肝、心等臟關係十分密切。綜合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以及作息和飲食習慣,現在高血脂症以虛實夾雜居多,實證主要表現為濕濁、痰濁與血瘀。虛證則以肝、脾、腎的虛損為主,主要分成下列三種不同類型:腸胃濕熱郁結:腹部脹,消化不良,尿黃,舌苔黃膩。脾虛濁痰:腹脹,腹脹,浮腫,舌苔白膩,舌體胖。氣滯血瘀:胸悶憋氣,胸痛酸痛,苔薄,舌質暗有瘀斑或瘀點。吳修安強調,中藥不建議單味藥物長期服用,要使用降血脂肪中藥,應尋求醫師意見,複方配伍後的療效更為顯著。◎建議降血脂可以服用的食物燕麥:燕麥的水溶性纖維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改變血中脂肪酸濃度,降低壞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但是腸胃道虛弱的人,建議不宜三餐都只吃燕麥,以免有腹瀉的後遺症。其他食物如海帶、黑木耳、蘋果等,都有類似療效。核桃:2004年研究顯示:給58例糖尿病患者每日吃一把核桃,結果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增加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平均下降10%。同年三月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宣布,在不增加熱量攝取的條件下,每天攝取1.5盎司的核桃,做為食物中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素來源,不只不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同時具有降低罹患冠狀動脈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心血管病變之保健功效。吳修安提醒,原味核桃對人體最好,但是核桃等食物較難消化,應該要配合細細咀嚼,才可以發揮核桃最大功效。

吃美食當心高血脂 可吃燕麥、核桃降血脂

吃美食當心高血脂 可吃燕麥、核桃降血脂#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秋高氣爽,又到了秋蟹肥美的時節,饕客們最愛的蟹黃蟹膏,卻也是甜蜜負擔。蟹膏富含膽固醇,擁有高血脂疾病的民眾要如何享受美食又可以控制血脂呢?中醫師建議民眾,多吃燕麥、核桃,有助降血脂。血脂乃血漿或血清中的脂類統稱,高脂血症又稱為高脂蛋白血症,它與動脈粥樣性硬化、糖尿病、脂肪肝、腎病等關係十分密切,尤其在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中有重要地位,而日益引起人們重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吳修安表示,中醫認為高脂蛋白血症屬於「濁阻、痰濕、肥胖、濕熱」。高脂血症與肥胖有關,中醫認為,許多人喜歡嗜食肥甘,飲食不節為主要原因。臟腑功能失常,尤其是脾、腎、肝、心等臟關係十分密切。綜合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以及作息和飲食習慣,現在高血脂症以虛實夾雜居多,實證主要表現為濕濁、痰濁與血瘀。虛證則以肝、脾、腎的虛損為主。吳修安強調,中藥不建議單味藥物長期服用,要使用降血脂肪中藥,應尋求醫師意見,複方配伍後的療效更為顯著。建議降血脂可以服用的食物:燕麥的水溶性纖維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改變血中脂肪酸濃度,降低壞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但是腸胃道虛弱的人,建議不宜三餐都只吃燕麥,以免有腹瀉的後遺症。其他食物如海帶、黑木耳、蘋果等,都有類似療效。 而核桃是2004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宣布,在不增加熱量攝取的條件下,每天攝取1.5盎司的核桃,做為食物中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素來源,不只不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同時具有降低罹患冠狀動脈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心血管病變之保健功效。吳修安提醒,原味核桃對人體最好,但是核桃等食物較難消化,應該要配合細細咀嚼,才可以發揮核桃最大功效。

飲食油膩膩 小心高血脂找上你

飲食油膩膩 小心高血脂找上你#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台灣高血脂的盛行率逐年上升,因無症狀常被醫師歸類為無聲的疾病,多數的人平日身體大都無異狀,但抽血檢查結果卻高的嚇人,因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不當,高血脂症常常會提早報到,危害健康。 70多歲的許奶奶,參加基隆市社區闔家歡健康篩檢,檢查出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都過高,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公衛護士訪視時,奶奶表示平日愛吃肥豬肉、雞內臟而已,身體沒有不舒服,表示拒絕配合再次檢查,經多次苦口婆心的與她說明,並說明隔壁鄰居陸爺爺的故事(中風與心臟缺氧),奶奶終於答應去做檢查,檢查後再次訪視時,許奶奶表示,醫生告訴我要吃清淡點,多運動,不然會很容易中風,很感謝衛生所的關心。健康飲食、多運動、不喝酒、不抽菸及控制體重是控制高血脂的最好良方;飲食烹調宜改用清蒸、水煮或燻烤,減少用油炸或勾芡及少用糖,避免食用油炸食物,內臟、烏魚子、蟹黃或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食用肉類時先把肥肉或皮去除;並少吃肉丸、獅子頭等含有肥肉的製品,少吃芶芡濃湯,可選擇清湯,食用較多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麥、黃豆、麥片、豆莢及全穀類食物,是避免三高的危害,更提醒定期抽血檢查,定保健康。

外食族少油膩低膽固醇 遠離高血脂!

外食族少油膩低膽固醇 遠離高血脂!#高血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脂是一種文明病,飲食生活習慣不當,高血脂症會提早報到,危害健康。血中的脂質含量過高,俗稱「血油太高」。現代人的飲食中經常吃入過量的膽固醇,又缺少纖維質的攝取,易造成肥胖產生高血脂。高血脂可能引發相關危險除了心血管疾病外,也與腦血管疾病(俗稱腦中風),當然和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有相關,所以高血脂症的控制不容輕忽。對高血脂患者而言,維持理想體重及適當飲食控制是很重要。澄清醫院平等院區施麗香護理長提醒掌握以下幾個飲食原則,不僅可以協助控制體重,更能避免攝取過多的脂肪增加身體的負荷。首先,最重要是避免攝取過度油膩的食物,外食族盡量挑選調理較不油膩的餐廳,少吃油炸或酥油類食物;在家做菜烹調方式以清蒸、水煮或涼拌為佳。食用油的選擇最好使用植物油,如葡萄籽油、橄欖油、菜籽油等;建議多食用含纖維食物,如五榖雜糧、蔬果等食物可降低血脂肪。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蟹黃、蝦、魚卵等,若膽固醇過高,則每週以不超過攝取二~三個蛋黃為原則。規律的運動可以幫助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增加,可依個人喜好來選擇運動項目,包含有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時間30-40分鐘,運動次數每週2至3次,需持之以恆。另需謹慎控制自己抽煙及喝酒的習慣,因香菸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都會破壞動脈管壁,造成膽固醇堆積,加重高血脂的情況。綜合以上建議,高血脂是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或延後發生,因其初期沒有徵狀,如果你是高危險群或年齡已達40歲以上,建議定期的健康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