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

艷陽難擋!室外待30分 紫外線就超量

艷陽難擋!室外待30分 紫外線就超量#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炎炎夏日即將到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因曬傷求診的病人總是特別多。當心過量的紫外線,恐讓皮膚產生黑斑、皺紋、皮膚彈性變差、變薄、血管擴張,曬傷,甚至是皮膚癌。因此,醫師也說,「防曬」成為夏天維護皮膚健康的重要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陳建宇醫師解釋,陽光對於皮膚的傷害大多來自紫外線,一般來說,每天在室外超過30分鐘,就可以算是接受過量的紫外線。但可怕的是,紫外線不但能直接穿透玻璃窗,也能經過物體反射,在陰雨天也僅是降低紫外線強度,並不能完全隔絕紫外線傷害。因此就算在室內或陰雨天也需要做好適度防曬。防黑、防癌? SPF、 PA作用大不同而陳建宇醫師也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分為UVA和UVB,UVB屬於中波長紫外光,會導致曬紅、曬傷,長期照射可能導致皮膚癌。而UVA是長波紫外光穿透力較強,導致皮膚老化、皺紋、曬黑等,此傷害屬長期慢性累積。而防曬方式有很多,最有效的當然是直接隔絕紫外線,但是要時時刻刻待在室內或撐著陽傘也有其困難,此時就要靠防曬乳。陳建宇醫師指出, 市面上的防曬產品多會看到SPF係數標示,SPF指的是防曬品對中波紫外線,即UVB的防護能力因此一般所謂皮膚曬紅、曬傷肌膚,指的就是UVB。因為易導致皮膚癌的正是UVB,所以SPF是防曬乳最重要指標。而如要挑選防曬黑的防曬乳,應該注意對UVA 防護等級,也就是以 PA為主要指標。PA 是以+表示防護力,+愈多防護力愈強。擦防曬乳還曬黑 醫:補充不夠而日常生活不進行戶外活動的情況下,SPF15~30即足夠,但若進行戶外活動等長時間曝曬大量陽光的情況下,選用SPF50等高係數防曬乳,可保護肌膚越不易曬傷。陳建宇醫師也強調,許多人常說自己擦了防曬,還是曬黑,是不是沒用?他解釋若沒正確擦防曬乳,效果就會不如預期,因為流汗會使防曬功能消失,多補充才是關鍵,至於補充頻率為:在戶外約1至2小時就需補擦,室內才可以3到4小時再補。 

她雷射除肝斑 竟換來臉反黑半年

她雷射除肝斑 竟換來臉反黑半年#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44歲的黃小姐,從小開始就熱愛運動,卻從不進行防曬措施,直到近幾年雙頰出現明顯斑塊後,才驚覺狀況不對,開始防曬,甚至連走路都撐傘,就怕斑點越來越明顯。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她接受的雷射除斑,殊不知術後眼睛下方,竟整臉反黑長達半年久,實在讓她苦不堪言。荷爾蒙變化、自由基累積 是造成肝斑的主因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王朝輝醫師表示,斑是由皮膚內的黑色素細胞所製造出來的,而肝斑則是東方人常見的頑固型色素,好發於35~45歲的女性,且隨著年齡增長,肝斑的顏色也越深,是所有斑種形態中最難根除的。肝斑形成原因主要可分為過度日曬、家族遺傳、荷爾蒙變化及自由基累積,且熬夜、壓力、生理期、過度洗臉等也會使得肝斑加重,一旦皮膚發炎後,天然防禦力減弱,膚質就會變差,進而加速肝斑生成、暗沉及膚色不均情況產生。平均每3.3人中有1人具肝斑體質在台灣約有70%女性具肝斑體質,其中隱性肝斑佔40%,可能因其膚色較暗沉或不均勻而在初期不易顯現,但經由長期日曬或作息不正常而導致肝斑現形,根據內政部戶政司103年8月人口統計,全台35至45歲女性約有2百多萬人,若以上述比例推算,平均每3.3人就有1人具肝斑體質,全台相當於有高達62萬女性陷入肝斑危機。多吃葡萄籽、花青素 可降低肝斑復發率在治療方面,過去多採用外用藥、口服藥進行治療,而現在大多則是採用雷射進行治療,王朝輝醫師表示,雷射後須加強防曬與保濕,不抽菸不喝酒,多吃蔬果,且應避免攝取含有動物性荷爾蒙(如:大豆異黃酮)、植物性荷爾蒙(如:蜂王乳)食物,並多吃富含抗氧化或維他命C食物,例如:Q10、葡萄籽、花青素、茄紅素等,才能降低肝斑再次復發的機率。 

夏天防曬很重要 謹記4點防曬傷

夏天防曬很重要 謹記4點防曬傷#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炎炎夏日,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更要多注意自己的肌膚,當我們走在炎熱的路上時,若是感覺到皮膚快烤焦、全身發紅、熱烘烘或是忍不住開始抓癢時,就要注意了,因為你可能已經曬傷了,所以在出門之前,建議先做好事前準備,就可以遠離曬傷的威脅了。手臂、頸後及頭皮 都容易忽略的防曬重點 而最常也容易被曬傷的部位,包括身上較突出的部份,如臉頰、鼻子、頸背、耳朵,或是平常上班時被衣服遮住的肩膀、腿等,都可能是曬傷最嚴重的部位,不僅如此,其實身上有3個部位是非常容易被忽略,手背、頸後非常容易曬傷,但大家常常忘了做好防護措施,另外,頭髮較少的人也要小心頭皮曬傷,如果曬後出現輕微紅、腫痛現象,可自行塗上蘆薈等鎮定產品,但萬一出現水泡,建議要直接就醫,不可自行刺破水泡,以免造成二度感染。 除了防曬品外 也搭配帽子、遮陽用具效果更好若想要避免被曬傷,就要禁得起烈陽的烤驗,首要之務就是做好防曬萬全準備,除了遮陽用品外,防曬乳更是不能離手,出門前使用還不夠,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更需要適時的補充。此外,身上另一個防曬漏洞就是頭皮,針對頭皮部分,其實一般來說,頭皮有頭髮保護,不太容易曬傷,但如果頭髮較少、禿頭、光頭的人,需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時,就要注意防曬,最好可以戴上帽子,既能遮陽光、又能保護頭皮不受紫外線侵襲。除此之外,有些人認為只要擦上係數高的防曬乳就萬無一失,但其實就算擦了防曬乳,也要記得定時補擦,且最好可穿上長袖防曬外套、戴帽子,才能真正做到防護措施。防曬品挑選要注意 應同時具備UVA及UVB最後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在挑選防曬產品方面,衛生局提醒應選擇溫和不含香精、刺激性成分,並且能抗UVA防止老化與抗UVB防曬傷,都是基本必備條件,另外,衛生局也提供4點幫助民眾,在夏天防曬應該要注意的事情,降低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1)遠離強烈陽光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為陽光最強烈時刻,建議少出門。2)使用防曬品遮蔽,若要暴露在陽光下,包括登山,或到海邊、室外游泳池戲水,要利用防曬產品阻隔紫外線。3)減少肌膚曝露在紫外線的面積,外出時盡可能撐傘、戴寬邊帽子、穿長袖衣服、戴上太陽眼鏡,以及擦防曬乳。4)出門前30分鐘擦防曬乳,每隔2~3小時補充1次。

夏天不防曬 恐罹皮膚癌、白內障

夏天不防曬 恐罹皮膚癌、白內障#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夏季天氣炎熱,溫度一路攀升,依據中央氣象局之觀測資料顯示,近日全臺各地均為高溫炎熱的天氣型態,臺北今(103)年7月已出現高達37.6的溫度;另依據行政院環保署紫外線預報資料,臺北站7月份的紫外線指數最高為12,已達危險等級(超過11以上即為危險級)。未做任何防曬措施 二十分鐘即曬傷臺北市環保局表示,連日高溫除了讓民眾不舒適外,更會因為紫外線過量,讓民眾眼睛及皮膚暴露在致病的危險之中;當紫外線指數達過量級時,皮膚經紫外線直接照射,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下,20分鐘之內就會曬傷。 然而,雖適量的紫外線對健康有正面的效益,可促成維他命D3的生成,增強對鈣和磷的吸收;但研究也顯示,紫外線的過度曝曬將會對人體的皮膚、眼睛及免疫系統產生負面的影響,提高皮膚癌、白內障、黑素瘤的發生率。中午民眾盡量避免外出臺北市環保局說明,由於現在的陽光越來越強烈,提醒民眾防曬的措施也要做的越來越完善,戶外活動時,應避免皮膚直接曝曬,高量級紫外線指數(6~7)在30分鐘內將對人體造成傷害,如皮膚及眼睛等器官,必須戴帽子、撐洋傘、戴太陽眼鏡或塗抹防曬乳液,儘量待在陰涼處。過量級至危險級紫外線指數(8以上)在15~20分鐘內將對人體造成傷害,除採行上述的防曬措施外,應避免皮膚直接曝曬,需要穿著長袖衣物,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最好不要外出。環保局長吳盛忠說,美國曾提倡「兒童時期的太陽,成人時期的皮膚癌」觀念,在於小時候太陽光對肌膚所造成的傷害,將成為日後皮膚病變的原因。環保局也特別呼籲,暑假期間,家長帶小孩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以避免紫外線對日後小孩的危害。

樂閱讀/3重點 幫寶寶正確防曬

樂閱讀/3重點 幫寶寶正確防曬#防曬

保護寶寶皮膚的第一步就是避免暴露在陽光下,6個月以下的寶寶最好避免曬太陽,當太陽光線最強時,大約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盡量不要在這個時候帶寶寶出門,如果一定要外出,也要縮短時間。此外,地勢比較高的地方、或者水邊、光害都比較強的地方,要避免帶寶寶前往。我建議媽咪們,如果要帶寶寶出門的話,最好在嬰兒車或推車上加一個遮陽蓬,幫寶寶穿長袖薄的棉質衣服,避免皮膚直接曝曬,不過要注意,太薄的衣服,紫外線還是會穿透,現在市面上有一些含有防曬功能的衣物,可以參考看看。另外,還要幫寶寶戴上有寬邊的帽子防曬,最好是把臉和脖子一起遮住,如果天氣真的很熱,要注意保護寶寶的手臂和腿部不被曬傷,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膚最好擦上防曬乳液,不過防曬乳液的選擇上,也不可以馬虎喔。防曬乳的選擇及塗抹重點! 1)SPF不要太高。為寶寶選擇防曬乳液時,要選有同時可預防UVA及UVB傷害的,最好是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於15的,因為防曬系數太高,可能會造成寶寶皮膚的刺激敏感。2)質地和內容物越溫和越好,最好是有品牌的保證,才是安全的。3)有一點要特別提醒你的是,幫寶寶擦防曬乳液時,要注意不要擦到眼睛周圍,以免寶寶揉眼睛時刺激到眼睛。外出時防曬乳液最好隨身帶著,每隔1、2個小時,要記得再幫寶寶補擦防曬乳液。(本文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醫療團隊合著)(摘自/健康‧育兒一定要知道的大小事/台灣廣廈出版)

好熱!氣溫升1度油脂分泌增加15% 防曬不當恐致痘

好熱!氣溫升1度油脂分泌增加15% 防曬不當恐致痘#防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夏天到來,氣溫一天比一天還要悶還要熱,導致許多女性臉部出油的情況也日趨嚴重。根據研究顯示,氣溫每升高1度,將使臉部的油脂分泌量增加15%左右,但最讓女性朋友躊躇與猶豫的是,倘若在出油不止的臉部上塗抹防曬乳,容易使臉部更加油膩,造成毛孔阻塞,進而長出粉刺與痘痘;但不擦防曬乳,又會害怕曬黑甚至長斑,時常陷入擦與不擦的兩難之中!防曬用品選擇認知不足 擦了無效還長痘根據調查,女性朋友最怕防曬乳會產生油膩與長痘狀況。其中,女性因害怕高係數防曬所帶來的悶熱黏膩感,而減少防曬乳使用量,甚至不擦防曬就直接出門,反而造成肌膚不良狀況增加。對此,皮膚科醫師廖苑利就指出,曾碰過擦防曬乳,痘痘狂長的案例;還有民眾明明都有乖乖擦防曬,但臉上的雀斑還是一直長不停,甚至一天還比一天黑,這些都是防曬用品認知不足的狀況。夏天防曬乳液到底擦不擦?重點要「無油、抗UVA」廖苑利醫師表示,目前門診最常見的防曬問題就是「油膩不舒服感」,主要是因為市面上的防曬乳大多添加合成油脂,藉此達到潤膚效果;但事實上,這些添加油脂不但會造成黏膩厚重感,若是遇到高溫與日曬,可能造成油脂氧化,因此加重肌膚的傷害。提醒女性,除需瞭解本身的膚質狀況外,建議防曬的產品盡量挑選「無油」添加,以避免黏膩感上身。研究新發現 超長波UVA影響肌膚問題更深層防曬到底有多重要?醫師表示,陽光中的紫外線是肌膚老化的最大元兇!又紫外線會依照不同波長分為UVB與UVA,前者波長較短,主要影響於皮膚的表皮層與真皮層的交界,雖然深度未達真皮層,但會造成紅腫、起水泡與曬黑;另一方面,紫外線中有90%以上為UVA,能量深達肌膚真皮層,進而影響纖維母細胞、膠原蛋白細胞的正常運作,久而久之,肌膚老化的現象就會產生。而近期研究甚至發現,UVA中還有所謂的「XL超長波UVA」,對於肌膚的影響深度更廣更深,使得出現皺紋、斑點、細紋、鬆弛的風險暴增!因此提醒,除了選擇合適膚質的無油防曬外,在戶外活動時,也要記得固定時間進行補擦防曬的動作。廖苑利醫師表示,防曬補擦可依照SPF進行推算,例如:若站在太陽下10分鐘即會曬傷,就以曬傷的時間乘上SPF係數,作為補擦防曬的時間參考;而長期在戶外奔走則會因流汗脫妝,建議可以2小時作為基準。此外,防曬的塗抹量需達50元銅板大小才算足夠,以幫助減少肌膚傷害的機率!呼籲女性,防曬不可避免!根據多個案例顯示,發現老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紫外線,因此女性千萬要慎選防曬產品,建議可挑選適合自己膚質的「無油」防曬,以避免油膩感增加;同時留意產品是否有抵抗造成老化的UVA,才能避免其他肌膚問題找上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