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

中暑高峰期 逾75歲發生率高3倍#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年7、8月是中暑高峰期,面對大暑將至,氣溫逐漸攀升,老人是高危險群,專業醫師表示,面對熱浪來襲,75歲以上的老人因排汗反應較慢,發生中暑的機率為一般成人的3倍高,因此要格外當心。老人排汗緩慢 影響排熱功能易中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醫師鄭惟太表示,針對使用某些藥物的病患,有慢性疾病史,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等患者長期服用藥物,皆屬中暑高危險群。尤其老人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感,排汗也較緩慢,加上有有些藥物會影響身體排熱的功能應特別注意,特別應注意預防中暑發生。鄭惟太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當外在環境導致人體體溫上升時,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就會發號施令,命令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排汗,呼吸和心跳也會加快,幫助人體散熱,維持體溫平衡。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注意中暑鄭惟太醫師指出,當服用某些藥物時,藥物的作用可能會介入這個體溫調節系統的運作,因此使得人體無法有效率地散熱,中暑風險也會增加。這類藥物包括減少排汗功能的藥物如抗組織胺,乙型神經阻斷劑,抗膽鹼抑制劑;刺激新陳代謝而增加身體熱量的藥如甲狀腺素補充劑,安非他命,酒精飲品等。另外,利尿劑、三環抗憂鬱劑也都是風險藥物之一。穿淺色衣服、戴帽子 隨時補充水分鄭惟太醫師提醒,使用這些藥物的民眾要特別注意,避免在正午或烈日下曝曬,外出時穿淺色寬鬆衣服、戴帽子,謹記隨時補充水分。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上述藥品的患者也要提高警覺。只要一出現頭暈嘔吐等疑似中暑症狀,應儘快休息或就醫。

口乾小便黃?防中暑注意這5大點

口乾小便黃?防中暑注意這5大點#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張媽媽趁著假日去爬山,回來一直覺得口乾舌燥,整天下來都感到昏昏沉沉,非常暈眩。經醫師診斷後才知道原來張媽媽是中暑了。因為脫水,加上血壓反應較慢,血壓下降所以一直覺得暈眩。夏至到了,醫師提醒,包括老年人及愛運動等8種人應注意防曬、對抗中暑上身。8族群要當心中暑傷害內科醫師巫慶仁指出,本周夏至到了也代表梅雨季即將結束,台灣將進入炎熱夏日。近年因為環境變化,及溫室效應的關係,氣候也隨年越來越熱。包括嬰幼童、60歲以上者、慢性病的長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無空調的密閉空間工作者、體重過重者、到處活動曬太陽愛運動的年輕人均是容易因高溫而造成中暑等熱傷害的族群。尤其台灣夏天溫度動輒高達37-38度多,暑假又即將開始,很多人放假不是去避暑,反而是到處活動曬太陽,都應預防中暑的傷害。至於應如何抵抗中暑上身呢?巫慶仁醫師提醒注意以下5點:1) 輕便防曬裝束/避免或減少直接陽光下曝曬,可穿長袖透氣衣服及戴帽子。2) 注意烈日時間/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左右間太陽光很強的時間做戶外劇烈活動,尤其是幼兒、長者及體虛者避免這時段外出。3) 適時補充水分/尤其是運動員或戶外工作者,每小時適時補充500-1000毫升的水分。室內工作者或冷氣房工作者水分會不自覺從毛細孔蒸發,一樣要適時補充足夠水分。4) 保持室內通風/室內工作者要注意通風,避免悶熱。密閉室內工作者須注意使用空調降溫。5) 注意身體徵兆/處於烈日下或高溫的環境之後,有口渴或身體熱或是發燒、頭痛,皮膚乾,嘴唇乾或是微裂、舌頭乾或是不濕潤,小便減少或是變深黃,頭暈、血壓下降、低血壓噁心、心跳加速。這些症狀必須要注意是中暑的現象, 需要沖水及喝水休息,以防止惡化為熱衰竭。

鎮熱解暑綠豆湯 哪些族群不適合?

鎮熱解暑綠豆湯 哪些族群不適合?#中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到炎熱的夏季,家家都會煮綠豆湯來消暑,一碗碧綠、清澈的綠豆湯算得上是盛夏最經典的消暑湯水了。綠豆湯能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清熱解毒健胃 還能補充體液平衡中醫認為,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功效,夏令常喝綠豆湯,可防治中暑、目赤、喉痛、痱、便秘、尿赤、煩渴等症。尤其是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最宜喝綠豆湯,不僅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還能及時補充、維持體液的平衡。不過就這麼一道簡簡單單的綠豆湯,煮起來也頗有講究。由於綠豆皮肉的功能略有不同,綠豆皮味甘性寒,清熱之力稍強,而其肉解毒之功更勝。因此,若是夏日消暑,綠豆湯則不宜煮得過久,大火煮開繼續煮五六分鐘則可。此時綠豆湯顏色碧綠、清澈誘人,取清湯飲之便有很好的消暑功效。為了保健,最好把綠豆煮得酥爛,這樣的綠豆湯色澤渾濁,消暑效果雖減弱,但清熱解毒、健脾去濕的作用有所增強,也是非常適合夏季的飲品。哪些族群不適合?綠豆不僅是食品,也是一味中藥。從食療的角度來說,食物的溫熱、寒涼等天然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況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作用。盲目喝綠豆湯,會導致腹瀉或消化系統免疫力降低。中醫認為,寒涼體質者、老人、兒童、體質虛弱者,以及正在服用各類藥物的人、經期女性均不適宜喝綠豆湯。1) 寒涼體質者/這類人通常會有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脹腹瀉等症狀。他們不宜常喝綠豆湯,若經常飲用綠豆湯或食用綠豆會加重症狀,甚至引發其他疾病。2) 老人、兒童、體質虛弱者/這類人群腸胃消化功能較差,而綠豆中蛋白質含量非常高,不易消化。因此,老人、兒童及體質虛弱者,喝綠豆湯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3) 正在服藥的人/由於綠豆具有解毒作用,因此服藥同時喝綠豆湯會影響治療。特別是正在服用一些溫補性中藥的人,更不宜吃綠豆,以免降低藥效。不過,一些清熱瀉火的中藥,與綠豆湯(粥)或綠豆糕等同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經期女性/月經期她們的身體正處於失血狀態,體質偏差,再吃寒涼食物,容易傷害脾胃,因此,不宜飲用綠豆湯。另外,不少人喜歡把做好的綠豆湯放進冰箱裡,圖個口感更加冰爽。不過,這實在不是好主意,綠豆本已寒涼,再經過冰鎮,更是寒上加寒,容易造成脾胃失衡,引起腹瀉。對於不宜飲用綠豆湯的人來說,可以換一種方法煮綠豆粥,綠豆經過長時間熬煮會降低其涼性。比如「薏米綠豆粥」不僅能消暑解毒、健脾利濕,還能美白嫩膚,是理想的消暑食品。取綠豆一百克、薏米五十克、糖桂花十克;將綠豆、薏米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綠豆、薏米酥爛,關火、盛入碗內,均勻地撒上糖桂花即可。綠豆湯的妙用如果上火了,口舌生瘡、喉嚨腫痛,那麼不妨先把綠豆加適量水煮開後,蓋鍋煮三分鐘,此時湯還是黃綠澄清的色澤,盛出綠豆水放涼後直接喝,或加冰糖調味。這時的綠豆水清熱解毒作用最強。另外,以綠豆皮煎水,加白糖沖服,可治麻疹合併腸炎。(本文摘自/養生!吃對,不上火/八正文化出版)

中暑解熱第一步 先用溫水敷頭部!

中暑解熱第一步 先用溫水敷頭部!#中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暑俗稱「發痧」,是指在日光下曝晒、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人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症狀的總稱。包括日射病、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四者可以單獨出現,亦可合併出現。顱腦疾病的患者,老弱及產婦耐熱能力差者,尤其容易中暑。中暑沒有馬上治療會威脅生命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就極易發生中暑;田間及露天工作時,受陽光直接曝晒,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曝晒,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熱氣集中,散熱困難。中暑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疾病,若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會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衰竭。核心體溫達41℃是預後嚴重的症狀;體溫若再略為升高一點,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者,可加重預後處理。先用溫水敷頭部擦身體 再用冰水、酒精擦全身首先要做的是:迅速離開易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解開衣釦和褲帶,把上身稍微墊高,然後先用溫水敷頭部及擦全身,然後用冰水或井水敷患者的頭部,或用酒精遍擦全身。同時,幫患者降溫,按摩四肢及皮膚,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散熱能力。如果患者神志清醒,給予大量的冷茶或糖水、鹽水、蘇打水、西瓜汁等。按摩這些穴道會和緩中暑症狀重按合谷、內關、人中穴,以患者醒著時按摩;然後按委中穴,按足三里穴1分鐘,待其清醒後,取坐姿,再按風池穴15至20次。熱盛傷陰:發燒、口乾、舌質紅或絳、脈細數,宜清熱生津。鮮竹葉3至5錢、生石膏1兩(先煎)、麥冬2至3錢、石斛3至4錢、甘草2錢半,以水煎,每日分2次服。氣分實熱:高燒、無汗、口乾而渴、脈洪大,宜清解氣熱。生石膏1至2兩(先煎)、知母3至5錢、甘草1錢半至3錢、香薷2錢,以水煎服。(本文摘自/常見病速效自療/源樺出版)

夏天脫水會中風?有這些症狀速就醫

夏天脫水會中風?有這些症狀速就醫#中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千萬不要以為腦中風只有冬天才會發生,進而疏於防範;其實,夏天不只容易中暑,也有很多人會中風。神經內科醫師即指出,每年夏天,都有人因為脫水導致中風的病例;最近天氣已逐漸炎熱,就有人因為長時間在戶外工作,忘了補充水份,以致出現脫水情況,並進而導致中風,不得不慎!炎熱夏天別忘補充水份大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夫表示,天氣越來越炎熱,高溫已達攝氏34度,最近就有人因為在戶外工作,忘了補充水份,出現脫水的現象,進而導致腦中風;而這些人的血管往往本身就已經很狹窄,如果脫水時,會因為血液變濃稠,就容易中風。脫水使血液濃稠易中風尤其是年紀大的老人家,也常會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宿疾,血管就比較狹窄,若是脫水時,會造成血容量減少,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變慢,這時往往就容易形成血栓,就很可能因此而在某個狹窄的血管內造成阻塞,進而引發中風。兩眼視力模糊、走路不平衡 恐為中風前兆林奕夫醫師指出,當發生中風時,會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走路會不平衡,而且會有半邊臉歪斜、半邊肢體無力、流口水等症狀,若是發現身旁親友或是陌生人有出現這些現象,就要趕緊將其送醫接受治療。點滴+血栓溶解劑+動脈支架取栓術通常因為脫水而出現的中風,該如何治療?林奕夫醫師進一步指出,因為有脫水症狀,所以要先給予點滴治療,而若是在中風後3小時內就到院,則是可以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療;另外,腦中風也有動脈置放支架取栓術可治療,則是可在24小時內到院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產後媽媽5迷思 一次報你知

產後媽媽5迷思 一次報你知#中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新手媽媽不能吹風?媽媽在月子期間, 需要避免吹風,因為身體抵抗力弱,常吹風可能會引起頭痛、或感冒。但如果生活空間完全不透氣也不好,尤其在夏天容易中暑,所以居家空氣應該要通風透氣,適當開電風扇或空調,但要避免強風直吹媽媽和寶寶,以防感冒。• 越晚下床越好?許多人認為媽媽生完寶寶需靜養,最好整天躺著不要動,其實這是弊多於利的作法。媽媽生完寶寶後,如果都不活動,血液不流通,媽媽很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等其他後遺症。一般來說,自然生產沒有限制活動,如果是剖腹生產的話,休息平躺八小時後,就能活動。媽媽產後有適度運動的話,不僅預防術後頭痛,有利於下肢血流增快和惡露排出,總之,越快下床利多於弊。• 雞蛋可以多吃?有媽媽覺得,雞蛋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多吃對身體很好,但吃太多也是會有副作用,一般來說,每天吃一個雞蛋就足夠囉。因為吃太多蛋,媽媽身體不能完全吸收,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其他營養素的攝取,造成營養不均衡,也對乳汁分泌產生不良影響。• 塑身內衣早點穿,身材不走樣?有些媽媽為了早點恢復身材,在坐月子期間,就開始穿緊身的塑身內衣。但是,生下寶寶後,媽媽比較容易流汗,長時間穿著緊身內衣會不舒服,還可能會因為流汗而長疹子,不利於產後恢復。親愛的媽媽,其實不用太擔心身材問題,雖然因為懷孕內分泌改變,身體容易堆積脂肪,但是生下小孩後,就會慢慢恢復,重點還是要把身體養好才是。• 多喝湯才有奶水?媽媽忙碌時,有時候沒有定時餵奶,或是寶寶含得不好,只有吸出乳房內一部分的奶水、媽媽的衣服或胸罩太緊、或是躺著壓到乳房,餵食姿勢不正確,乳房較大,使得下面部分的奶水不容易流出來等,都會使乳腺阻塞,此時若不注意而拼命喝湯,想要增加乳汁的分泌,可能會使分泌出的乳汁堵在乳腺管內,嚴重的話,還會引起發燒等疾病。(本文摘自/寶寶不是磨人精!:0~12m嬰幼兒聰明照護/博思智庫出版)

熱浪我不怕 3合1抗暑妙招

熱浪我不怕 3合1抗暑妙招#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戶外工作者不可避免會感到不適的症狀,然而中暑是可以預防的,盡量選擇遮陰處活動,而由於人們偏好飲用清涼飲料,水分量補充變少也是危險因子之一,多喝開水補充水分,防止中暑的發生。熱中暑延遲處理 死亡率高達80%童綜合醫院急診部醫師吳肇鑫指出,真正符合熱中暑定義的病人很少,但非常嚴重,若延遲處理死亡率高達80%,大部分都是因高溫環境,造成流失太多水分和鹽份的熱衰竭症狀,少部分會合併熱痙攣。熱中暑因為併發症多而產生高死亡率,體溫若於10至15分鐘內持續升高則為熱中暑,要讓體溫高達42度C的嚴重熱中暑病人平安恢復,相當不容易,除了肝、腎功能受損,其中還包括:˙ 神經功能異常 /腦水腫、癲癇、昏迷 。˙ 心臟功能異常 / 心律不整、充血性心衰竭、低血壓。˙ 肺功能異常 /肺水腫、呼吸窘迫症候群 。˙ 凝血功能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多喝水補充鹽分 曝曬不逾15分鐘                民眾若因從事戶外活動、工作等須曝曬在烈日下,建議多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子以及太陽眼鏡,若覺得精神混亂、虛弱、目眩應儘快至涼爽的地區休息,謹記每15分鐘補充水分。吳肇鑫醫師表示,喝冰水或全身泡冰水,易造成全身性血管收縮更不易散熱,急救時無法電擊,揮發性散熱方式是最有效的方法,脫除全身衣物,使用電風扇強力吹風,加上噴霧器噴水3合1是最好的選擇,另外,多喝水也補充鹽分,可以在白開水中加入梅子,避免在烈日下曝曬超過15分鐘,才能避免中暑的威脅。

熱死人! 3要訣遠離熱傷害

熱死人! 3要訣遠離熱傷害#中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的資料顯示,今年因為熱傷害而送醫的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7成, 6大危險族群包括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人、服用藥物暨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需加倍警覺防範熱傷害。15分鐘體溫逾41度 恐致死中暑是因身體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可能在10到15分鐘內體溫上升超過攝氏41度C,嚴重可致死亡,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後,未正常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時可能導致熱衰竭,尤其以年紀大、高血壓及在燥熱環境工作者容易發生。靜脈血管擴張 產生熱暈厥熱痙攣常由於大量流汗導致水分及電解質流失,引起手、腳或腹部肌肉強烈抽筋及疼痛,熱暈厥則是突然起身時發生,原因是周邊靜脈血管擴張,相對血管內液體不足而產生姿勢性低血壓,由於供應腦部的血流減少導致昏迷,昏倒後由於腦部血流供應漸漸恢復而再度清醒。行動不便長者 在家也會中暑近年來流行馬拉松和單車運動,因此增加許多因為激烈運動而導致熱傷害的案例,勞工朋友也占大宗,提醒民眾要特別留心家中有慢性病、行動不便的年長者,即使整天都沒出門,由於天氣過度炎熱而發生中暑的案例並不少見,只要對熱傷害有初步的了解,一定能遠離夏天的隱形殺手。熟記預防的3要訣: 1) 保持涼爽2) 補充水分3) 提高警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