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主要為老化所造成,隨著年紀增長,眼睛的晶狀體和肌肉調節能力逐漸變差,影響了眼睛對近距離景物的聚焦能力,導致看近的能力減弱,也讓許多人疑問「近視可以抵銷老花嗎?」《優活健康網》特摘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所撰此文,分享老花眼的相關衛教,無論近視或老花,都可以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眼鏡。
老花眼主要為老化所造成,隨著年紀增長,眼睛的晶狀體和肌肉調節能力逐漸變差,影響了眼睛對近距離景物的聚焦能力,導致看近的能力減弱,也讓許多人疑問「近視可以抵銷老花嗎?」《優活健康網》特摘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所撰此文,分享老花眼的相關衛教,無論近視或老花,都可以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眼鏡。
許多戴眼鏡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眼鏡戴久了度數不足,導致眼睛看不清楚。其實,度數不正確不僅會危害眼睛,也會造成頭暈,沒食慾,肩膀痠等症狀。《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定期眼睛檢查的重要性,度數不正確的眼鏡,會對眼睛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影響生活品質。
現代長輩由於熱愛使用3C產品,近來發現眼科門診不少年長者開始有老花情況,加上白內障發生,變成看近跟看遠都不清楚。一名68歲婦人不僅有遠視又有散光加上白內障,裸視力只有0.05,頻繁更換厚重眼鏡讓她相當困擾。後來諮詢醫師選擇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今年4月先開了一眼白內障發現效果不錯,不到1個月又開了另一眼,5月時視力已改善至1.0,遠近都能看清楚,也不再需要戴眼鏡,非常開心。 水晶體是一種蛋白質,隨著年紀增長會有熟化現象,水晶體在變異後便會形成白內障,林宏洲眼科診所院長林宏洲醫師表示,白內障相當複雜,不同類型像是核性白內障、皮質性白內障、後囊下白內障,或是更難纏的後極性白內障等,透過影像檢查都會看到不同樣貌的病變,有時候是球狀、條狀甚至也有片狀,發生位置也不同,這些都會導致視力受影響,看東西變白、變黃,甚至出現條狀的扭曲狀態。白內障帶來的不只是看不清楚,在色彩、亮度上都會有影響。 手術技術進步,白內障不應過熟再開 白內障除非是虹彩炎或外傷、高度近視等因素,通常都是漸進式的病變,因此當病患意識到視力受影響,其實都已有一定的嚴重度,因此定期檢查視力相當重要。林宏洲醫師提到,現在不少40、50歲的族群有提早發生白內障的趨勢,與高度近視、用眼頻率、藍光刺激、飲食等因素都有關聯。 不少年長者有白內障熟了再開的迷思,林宏洲醫師說明,這是因為早期開刀方式是先在水晶體上劃一大刀,將變熟變硬的水晶體擠出,如果不夠熟不夠硬反而不利手術,其傷口也較大;現在白內障技術已相當進步,透過乳化技術傷口小也不需縫合,水晶體在沒有過熟的狀態下,手術時間僅需20分鐘左右,能改善視力品質。林宏洲醫師解釋,由於白內障是一種蛋白質熟化的狀態,一般眼藥水無法改善病變,以現代新技術來看,越早做白內障手術對視力恢復越有利。 「三焦點較接近自然水晶體使用狀態」 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林宏洲醫師表示,現代人用眼需求多元,從手機、電視、電腦都會用到,因此普遍會需要多焦點(三焦點)的水晶體,其實三焦點人工水晶體行之有年,只是以往有夜間眩光的缺點,而隨著材質優化,目前新的光動低眩新型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能減少眩光增加,也提高視覺上的清晰度。 針對現代人較常使用的像是看導航、看書、做菜等日常,新的三焦點水晶體也優化中距離視力,林宏洲醫師說明,三焦點其實是較接近自然水晶體的使用狀態,加上現代的人工水晶體功能更多,也讓散光、近視、老花能一併改善。 林宏洲醫師說明,光動低眩新型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能減少眩光增加,也提高視覺上的清晰度,幫助患者的散光、近視、老花一併改善。 林宏洲醫師強調,現在的技術對於置換人工水晶體從檢查、手術、產品選擇都相當進步,也不斷在優化,但即便做了白內障手術仍要有正確觀念,不是更換人工水晶體就是重現年輕時的視力,並非能清楚看到很精細的小字,應根據個人需求能維持良好的視力品質就是好的選擇。 醫師小檔案: 林宏洲眼科診所院長 林宏洲醫師 專長: 飛秒雷射穩定眼壓微創白內障手術 近視雷射手術、老花近視雷射手術 視網膜孔裂、剝離、出血、積水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青光眼、飛蚊症
眼睛是靈魂之窗,越年輕的孩子越應瞭解該如何保護眼睛!因為依據國健署「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資料顯示,台灣的幼兒園小班近視率為6.9%、大班為9.0%、國小1年級為19.8%,到國小6年級已達70.6%,顯示學齡前期至學齡期階段,是預防近視的關鍵時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歲的陳小弟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而且越走越近,爸媽帶他到眼科檢查,右眼最佳視力為0.5,左眼0.4。進一步經過散瞳後檢測,陳小弟雙眼遠視超過400度、散光超過200度,醫師發現,陳小弟有弱視問題,需要配眼鏡來矯正視力。4歲未達0.6,5歲未達0.7,6~7歲未達0.8~1.0,即有弱視問題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兒童眼科醫師陳葆如表示,一般而言,正常新生兒兩眼眼球結構正常情況下,視力的進展會隨著成長不斷發育變化,然而因為許多因素造成視覺刺激不足或者不良,會造成視力發育的障礙。臨床上,矯正視力在4~6歲之間有一定標準。若4歲無法達到0.6,5歲無法達到0.7,6~7歲不能達到0.8~1.0,即有弱視的問題,需要矯正治療。弱視的檢查最重要的兩個項目為「矯正視力檢查」及「散瞳後驗光檢查」。重點在散瞳後的驗光,主要是因為在散瞳後,小朋友真正的度數(通常是遠視),才會顯現出來。另外,在門診檢查中,同時也會判斷是否有斜視、眼瞼下垂、白內障、角膜白斑等疾病。若有疾病引起的視力發育問題,須盡早治療。陳葆如表示,許多家長會詢問「戴眼鏡之後,度數就可以消除了嗎?」答案是「不會!」戴眼鏡的目的是矯正因為度數,眼球無法正確發育所引起的視力不良。小朋友的度數如遠視和散光,通常會繼續存在的 ,不過,隨著年紀可能也會慢慢的改變。怕戴上眼鏡就拿不下來?醫:視力發展不良影響一輩子另外,很多爸爸媽媽很害怕小朋友戴眼鏡,怕戴上就拿不下來了。事實上,發育的問題遠比兒童戴不戴眼鏡重要許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弱視的治療有黃金期」,如果在7歲前沒有治療到發育的問題,通常7歲後進步的幅度會非常有限。也就是說,一輩子的視力都會有影響。因此,與其在意眼鏡的本身,應該把重點放在小朋友視力發展,將視力發展做為第一重要的目標。至於度數的部分,長大成年後,再依據當時情形,可決定隱形眼鏡或雷射手術。在7歲以前,要將小朋友視力發展當成首要的目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歲的王小弟近半年常常變成鬥雞眼,看電視也都靠很近,似乎看不清楚東西,父母帶他到眼科經過詳細檢查,發現王小弟弟右眼有350度的遠視,左眼500度遠視,而他最好的視力,經過矯正後也只有0.5而已。醫師表示,王小弟弟因為高度遠視,引起內斜視和弱視的情形,需要配眼鏡治療。遠視超過300度 易引發內斜視和弱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眼科陳葆如醫師表示,斜視分四種型態:內斜視、外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其中以內斜視和外斜視,在臨床上最為常見,以王小弟弟的狀況而言,是屬於遠視型的內斜視,遠視的孩子為了看清楚近的東西,必須用力把焦距調到近的地方,眼球往內用力,看起來就會像鬥雞眼。一般而言,小朋友有遠視度數是正常的,不過,絕大多數的遠視並不會超過300度,若超過300度稱為「高度遠視」,高度遠視容易引起內斜視以及視力發育的異常,一般會建議要配鏡。戴眼鏡矯正 3個月至半年可改善陳葆如醫師建議,遠視型內斜視的治療,先由醫師正確驗光,確認為遠視型內斜視後,請孩子先戴眼鏡矯正遠視,讓孩子看得清楚、視力能正常發展,眼鏡戴3個月到半年後,內斜視的狀況大多會改善,甚至完全正常,除非斜視的角度外觀上還是很明顯,再評估是否要開刀治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種假性內斜視的情形,產生假性內斜視的原因,是因為小朋友的鼻子比較扁平,嬰兒時期的眼睛內側的眼皮比較厚,就會遮住內眼白,看起來內側眼白比較少,就會看起來很像鬥雞眼,這種情形等大一點鼻樑長出來就會恢復。假性內斜視 定期追蹤觀察變化陳葆如醫師說,在門診有許多家長會帶疑似有內斜視的嬰幼兒來院檢查,眼科醫師初步會以燈光照射,看兩眼角膜上的光反射是否落在瞳孔中央,再進一步以兩眼交替遮蓋的方法,看眼睛是否移動,來確定是否有斜視。若懷疑嬰幼兒有內斜視,即便是假性內斜視,建議三到六個月再追蹤,以觀察是否有變化。陳葆如醫師建議,家長可以觀察孩子鬥雞眼的頻率,如果只是偶爾出現,可以不必太過擔憂,但若長期出現鬥雞眼狀況,就須盡快到眼科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視、遠視、散光、老花與斜視等,都是國人常見的屈光問題,多數原因都與錯誤用眼習慣有關,尤其3C產品發明以來,各種屈光問題逐漸年輕化;而想要矯正視力,一定得要有良好的驗光,才能有適合的眼鏡好使用,能夠看得清楚、戴得舒適。3C產品發展 屈光問題年輕化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睛好比照相機,角膜、水晶體如同鏡頭,而視網膜就是底片。隨著年齡發育,多數人的眼睛狀態會從低度數遠視,隨著眼軸增長慢慢趨向正視。但是年紀越小、越早接觸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習慣,容易讓人罹患近視,甚至是高度近視;若未即時控制,正確矯正,恐遺害終身。及早發現屈光問題 預防變成弱視王孟祺醫師說明,多數近視、老花為後天造成,而遠視、斜視較常為先天,散光是因天生角膜弧度形狀不對稱,通常都可以藉由配戴眼鏡矯正屈光問題。當3歲前的孩子,若近視超過600度、遠視超過300度、散光超過200以上,或有明顯斜視,都應及早接受檢查與治療 ,避免因為這些原因造成弱視。定期視力檢查 及早矯正屈光問題如何早期發現屈光問題呢?王孟祺醫師建議,3歲前的孩子,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若有經常跌倒、撞到東西、看東西吃力、學習力不佳、專注力差等異常現象,應立刻到眼科接受檢查;3歲後,每年應定期接受視力檢查,包括裸視檢查、矯正視力檢查、眼位檢查;40歲後加做眼球睫狀肌調節力檢查。他提醒,兒童屈光度數檢查前應點散瞳藥水,量測的屈光度數才正確,一旦發現有屈光問題,應及早接受矯正。驗光是矯正屈光的關鍵「屈光矯正的目的,是利用最少度數達到最佳視力、舒適度。」連鎖眼鏡行驗光師陳錦賢強調,驗光是矯正屈光問題的關鍵,若是驗光不正確,可能導致容易暈眩、距離感不明確,發生踩空、撞到、跌倒等意外,多數民眾可能不會聯想是眼鏡的問題。配戴適合的眼鏡 先問診再驗光陳錦賢驗光師說明,正確的驗光流程首先會詳細詢問使用目的、用眼需求,例如是否有開車習慣、工作內容,以及有無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接著進行驗光,參考舊的眼鏡度數,再量測現在的眼睛狀態,並與民眾進行溝通,決定新的處方,最後選擇適合的眼鏡。多焦點鏡片眼鏡 提供精密度數矯正陳錦賢驗光師舉例,多數年輕人通常只有近視、散光,只需要配戴一般眼鏡即可,而40歲以上的民眾,可能伴隨老花的問題,建議配戴多焦點鏡片眼鏡,鏡片上有高達2萬至5萬個漸進度數,且有多達3、40種的鏡片,提供較精密的屈光矯正,能夠符合生活中各種需求選擇,而變色片的鏡片也可減少紫外線傷害眼睛。另外,他提醒,當鏡框發生擠壓可能影響度數矯正,最好及早到眼鏡行處理。配戴隱形眼鏡先評估至於隱形眼鏡的選擇,陳錦賢驗光師表示,首先要評估是否適合配戴隱形眼鏡,若是睫毛倒插、有淚液及油脂分泌量不足就不建議;雖然,市面上的隱形眼鏡,已能滿足7成以上民眾,但仍建議測量眼睛弧度,才能提供最佳的舒適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眼睛的構造非常複雜,雖然都是視力問題,但卻有很多不同的病況,從近視、遠視、斜視、散光、老花,到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且治療方法也都不同;尤其是黃斑部病變有好多種,治療方式也有兩種。醫師並提醒,如果單眼視物發現影像扭曲,就要及早就醫,針對不同的黃斑部病變,必須對症治療才能有效改善。睜一眼閉一眼檢查 黃斑部病變速治療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蔡裕棋表示,黃斑部病變有非常多種,常見包括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黃斑部水腫、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民眾可睜一眼閉一眼檢測,若發現有視物扭曲的情形時,應盡快就醫,一旦確認有黃斑部病變,就要盡快治療。治療方法有手術和打針 老化造成以針劑治療至於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則是可分為兩種,其一是可手術,其二則是只能打針;蔡裕棋主任指出,如果是老化造成的黃斑部病變,就只能用針劑治療,例如老年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主要以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治療。黃斑部皺褶或裂孔 可用手術治療可以採用手術治療的則是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蔡裕棋主任解釋,如果是因為黃斑部上增生膜或拉扯引起的病變,就會以玻璃體切除合併薄膜撕除手術,目前可透過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檢查,以及最小切口的微創視網膜手術,如果一發作就進行手術治療,可以使視力恢復到1.0。(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