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嬰幼兒昏睡?小心恐為藥物中毒

嬰幼兒昏睡?小心恐為藥物中毒#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嬰幼兒常見的中毒原因是什麼嗎?竟然是誤食藥物!臨床上,有不少嬰幼兒因為吃了大人的藥物,進而導致中毒;還有就是小朋友食物中毒也很常見,尤其是夏季來臨,若是不注意清潔衛生,不只是小朋友易食物中毒,大朋友也易食物中毒,不得不慎。誤食降血糖藥、安眠藥大千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張濤澤表示,門診中,就曾經有小朋友因為誤食了降血糖藥,結果出現低血糖而導致昏迷,被家長送來就醫,也有嬰幼兒竟然會誤食安眠藥,而一直昏睡。嬰兒6個月之後愛亂抓東西來吃張濤澤醫師指出,由於很多藥物會有五顏六色的外觀,小朋友常會以為是糖果,再加上嬰兒6個月之後都會愛亂抓東西來吃,就有可能發生嬰幼兒誤食藥物中毒的事件。藥物應置放妥當 避免嬰幼兒誤食至於嬰幼兒誤食藥物中毒該如何治療?張濤澤醫師進一步指出,通常嬰幼兒誤食家中的藥物,會以症狀治療,等藥效過了之後,再觀察小朋友的心肺功能,以及是否有併發症出現,再做後續治療;所以,家長一定要將藥物置放妥當,避免嬰幼兒拿到後誤食。食物中毒也常見 清潔衛生要注意張濤澤醫師表示,一般嬰幼兒會誤食藥物而導致中毒,比較大的小朋友誤食藥物的情形就較少見,反而以食物中毒居多,吃到不衛生的食物,例如出現沙門氏菌感染而拉肚子發燒,尤其是天氣逐漸炎熱,食物的清潔衛生對於幼兒來說更加重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腸胃炎還手麻頭痛 罐頭肉毒桿菌中毒!

腸胃炎還手麻頭痛 罐頭肉毒桿菌中毒!#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13歲的國中女生去年底曾患急性腸胃炎,恢復後一周卻陸續出現手麻、頭痛、步態不穩等症狀,另還有合併口齒不清、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吞嚥困難症狀,並且出現上半身延伸到下半身的肌肉無力症狀。經過仔細詢問病史發現,病童發病前幾日曾食用玉米及鮪魚罐頭,研判為食因型肉毒桿菌中毒。住院期間出現肌肉無力、吞嚥困難、眼睛閉合困難等障礙。治療2周後出院時,病童雖吞嚥功能未完全恢復,症狀明顯改善,已可自行走動。症狀包含上吐下瀉、合併顏面神經麻痺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主任陳錫洲指出,肉毒桿菌中毒可能好發於1歲以下的嬰幼兒食用蜂蜜或糖尿病患跟免疫能力差的病人。陳錫洲醫師強調,肉毒桿菌中毒的神經性症狀通常於受感染後12~72小時間出現,但也可能一周後才發作。食因型肉毒桿菌中毒最為常見,發病的症狀包括疲倦、腹瀉及嘔吐,另外可能合併複視、眼瞼下垂、顏面神經麻痺、講話及吞嚥困難症狀、從上半身至下半身肌肉無力、甚至呼吸困難等相關症狀,但嚴重時會因呼吸困難而死亡。因此若有疑似案例,應立即通報衛生單位,以及時提供肉毒桿菌抗毒素,降低患者死亡風險。這個少見卻潛在高危險威脅之疾病,所幸經過醫師仔細詢問病史,才能及時診斷及治療。我們呼籲因為肉毒桿菌毒素不耐熱,若食用醃製及罐裝食品前應先加熱煮熟,以確保飲食安全。

注意!避免魚中毒這2特徵魚少吃

注意!避免魚中毒這2特徵魚少吃#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深海魚肉質細嫩、口感佳,愛吃的人要注意了,這些特質的魚可能讓你中毒!近日媒體報導香港出現民眾吃了魚出現雪卡毒中毒的案例,引發國人關切。雖然今年至目前尚無民眾誤食有毒魚類引發中毒之案例,食安問題仍不容小覷,民眾盡量別購買、食用來路不明的食材。食藥署也建議,民眾選擇魚種的時候,最好選擇食物鏈較底層以及族群量較多的魚,以避免不小心將含有毒素的魚吃下肚。魚體越大毒素越高南投醫院內科主任莊宗芳表示,海洋中有種叫做「雙鞭毛藻」的海洋微生物會依附著在死去的珊瑚礁和海藻上生長,雙鞭毛藻含有的雪卡毒素(Ciguatoxins)會被草食性小於吃入體內,大魚再吃草食性小魚而積聚於魚體內,因此魚體越大的海魚所含的毒素就越高。雪卡毒非常耐熱 中毒後有嘔吐、腹瀉症狀莊宗芳主任表示,雪卡毒素多積聚於魚的頭部、魚皮、內臟及生殖器官,對魚體本身無害,但人吃了含雪卡毒的魚有可能會中毒。雪卡毒素非常耐熱,不易經高溫烹煮而消除。雪卡毒素是神經毒,中毒的症狀有嘔吐、腹瀉、四肢及口角麻痹、冷熱感覺顛倒、關節及肌肉疼痛等;病徵可維持數天至數星期不等。常居於珊瑚礁、體型越大的魚恐有此毒素民眾若擔心不小心吃到中毒,其實從魚的外觀、氣味或者肉質上無法分辨,醫師提醒,若要避免中毒,應慎選食材別食用來路不明的魚類。出國旅遊時,常聚居於珊瑚礁一帶覓食、體型越大的海魚較可能含有此毒素,避免一次過大量進食、且避免食用這類魚的頭部或內臟。進食後如有任何身體不適,也應立即就醫尋求協助。

熱浪來襲安全吃 嚴防食物中毒

熱浪來襲安全吃 嚴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隨著夏天的到來,連日的氣溫也屢屢破歷史新高,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5~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機率最高,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微生物最適合生長在高溫且潮濕的環境,若沒有好好烹煮及保存食品,則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避免一次購買過多食材食材購買後應儘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以防食物中毒發生,同時食材購買不宜過量,以免同時有過多食材除藏在冰箱,導致冰箱冷卻效果下降,造成微生物孳生;同時調理食品前後應徹底洗淨雙手,生食與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餐點烹煮不過量,若未食用完畢,應儘速放入冰箱,不宜在室溫下放置過久,並儘早食用完畢。生食有風險生魚片、生蠔、蝦子等海鮮水產品,是許多民眾在盛夏愛吃的菜餚,若生食來自受污染水域,則有可能造成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食品中毒之發生,食藥署提醒,切勿因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之風險,食用前一定要加熱煮熟,避免食品中毒之發生。遵守衛生安全守則 降低食物中毒機率台灣天氣溫度高又潮濕,若未多加留意飲食衛生安全原則,很可能會提高高食品中毒發生之機率。謹記「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徹底加熱」之五要原則,才是遠離食物中毒的上上策。食藥署呼籲,若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時,應儘速就醫,並配合衛生單位調查,以釐清食品中毒發生原因。

病從口入! 食物中毒高峰期來臨

病從口入! 食物中毒高峰期來臨#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到來,近日來的溫度也屢屢破歷史新高,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6~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的高峰期,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提醒,高溫且潮濕的環境,是最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生長,若食品烹調及保存的不當,容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為防範食品中毒的發生,食材購買後應儘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且食材購買不過量,避免過多的食材儲存於冰箱,導致冰箱冷卻效果下降,造成微生物孳生,同時調理食品前後,應徹底洗淨雙手,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餐點烹煮不過量,若未食用完畢,也應避免在室溫下貯存過久,應儘速放入冰箱,並儘早食用完畢。海鮮易有腸炎弧菌、諾羅病毒生魚片、生蠔等海鮮水產品,是許多人盛夏時節食用的菜餚,若生食來自受污染水域的海鮮水產品,則有可能造成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食品中毒之發生,切勿因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可能存在的風險,食用前更需徹底加熱,以避免食品中毒之發生。台灣氣候高溫潮濕,若未留意飲食衛生安全原則,可能提高食品中毒發生之機率,因此調理食品應記住「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徹底加熱」之五要原則,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之發生,食藥署呼籲,若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時,應儘速就醫,並配合衛生單位調查,以釐清食品中毒發生原因。

夏日美食當前 小心腸炎弧菌

夏日美食當前 小心腸炎弧菌#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夏天氣溫高,食物若是沒有好好存放,容易滋生對人體有害的細菌,民眾食物中毒的病例也在夏季暴增,若依照病因物質檢出件數來排名,第一名為腸炎弧菌、第二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第三名則由仙人掌桿菌及組織胺並列。第一名的腸炎弧菌,主要引起中毒的食品為海產類, 第二名則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常存於人體的皮膚、毛髮、鼻腔及咽喉等黏膜及糞便中,尤其是化膿的傷口, 分析並列第三名的仙人掌桿菌,容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污染食品,食品被仙人掌桿菌污染後,大多沒有腐敗變質的現象,多數食品的外觀都正常,主要原因是冷藏不夠,保存不當,再加上食用前未徹底加熱,因而導致中毒。第三名的組織胺中毒最常發生於食用鮪魚、鯖魚、鰹魚等魚類,但非鯖科魚類,如旗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也常發生組織胺中毒,主要是因為這些魚種的魚體內含有高量的組胺酸,當魚體因為保存不當遭到細菌污染時,細菌會把魚體內的組胺酸分解成組織胺。抗菌好方法 清洗、加熱和冷藏為避免健康受到細菌危害,就須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而預防腸炎弧菌的方法有清洗、加熱和冷藏,腸炎弧菌為好鹽性,在淡水中不易存活,而且不耐熱,在60℃經15分鐘即易被殺滅,對低溫極敏感,在10℃以下不但不生長且易致死。第二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預防方法有調理食品時應戴帽子及口罩,食品如不立即供食時,保存於5℃以下,分析並列第三名的仙人掌桿菌預防方法,食品烹調後儘速食用,如未能馬上食用,應保溫在65℃以上或5℃以下冷藏保存。

普渡祭品下肚前 復熱滅菌防食物中毒

普渡祭品下肚前 復熱滅菌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農曆七月半是傳統祭拜好兄弟的月份,大家都會準備三牲好料來普渡。由於夏季氣溫炎熱再加上傳統普渡祭拜的時間都過長。衛福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祭拜的食物常因溫度及時間造成細菌繁殖導致變質。因此,在選購時要注意食材的新鮮度,處理祭拜後的三牲食品手部要注意清潔衛生,料理烹調的具要生熟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引起食品中毒。罐頭蓋隆起、凹陷  當心肉毒桿菌汙染蔡玉思營養師表示,食物要食用前需測底的加熱復熱以殺滅病原菌,並注意儲藏溫度以利食物保存,盡量在一至二天內食用完畢。至於其他像飲料、餅乾及罐頭等食品,就要特別留意製造日期,挑選保存期限較久的較好,如果發現蓋子隆起或有其他凹罐等現象,表示已有細菌污染,尤其要當心肉毒桿菌的汙染,如發現有異味或腐敗情形千萬別食用。避免造成腸胃道不適及食物中毒等情形。 蔡玉思營養師也呼籲,祭祀其實不需要大魚大肉購買太多,肉品盡量少量,以減少食物損壞與食物中毒的機會。並且注意,餅乾、零食熱量的攝取,若有食用就應在正餐時減少白飯及麵食,而魚類肉類等應適量食用及注意新鮮度,並增加青菜攝取才可維持均衡飲食。

夏天高溫細菌增生快 慎防食物中毒

夏天高溫細菌增生快 慎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連日高溫氣候,食物中毒的事件層出不窮,在每年的6到8月是台灣食物中毒最常發生的季節,營養師提醒,細菌最容易生長的危險溫度為5~60度 ,故容易腐敗的食物,在這樣高溫的氣候,不能久置在室溫下,否則容易發生食物中毒。芥末能殺菌? 營養師:殺不死蟲卵衛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許多民眾常因悶熱的夏日而喜歡享用生魚片,但是生魚片若保存不當,生菌數過高,就會引起食物中毒,選購生魚片時應注意:生魚片顏色是否呈現鮮紅色且有光澤、觸壓魚肉是否有彈性、不可以出現血水、生魚片應置於保鮮冷藏袋中,冷藏過的生魚不可置於室溫下超過一小時。而很多人認為芥末有殺菌功能,吃了生魚片不會拉肚子是因為沾了芥末,但是其實芥末中的芥子油雖有抑制微生物活動的功效,卻不能殺死所有細菌、或蟲卵;因此,若生魚片本身不夠新鮮或處理過程不當依然會造成食物中毒。  另外,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要預防食物中毒,在食物選購的部分,應選擇新鮮乾淨的食品,並清楚註明有效期限;生熟食必須分開處理,以避免交叉感染。食物一定要煮熟後才食用,以徹底殺除細菌。而烹調好的食物應立即食用,避免放置過久造成細菌繁殖;未食用完的食物應妥善包裝後,放入冰箱保存,再食用時需將其煮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