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敢吃粿條、米粉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為國內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強烈毒性引發民眾恐慌,不少民眾怕道不敢吃相關製品,部分店家更直接停賣米粉、粿條等米製品。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其產生有3大條件,過往在台灣的案例也少,將與專家討論是否改名,以免污名化米製品。
你還敢吃粿條、米粉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為國內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強烈毒性引發民眾恐慌,不少民眾怕道不敢吃相關製品,部分店家更直接停賣米粉、粿條等米製品。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其產生有3大條件,過往在台灣的案例也少,將與專家討論是否改名,以免污名化米製品。
近期食安問題頻傳,讓人不免思考「我吃的食物有沒有毒?」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暨外傷中心毒物科主任洪東榮於《然後,你就中毒了》一書中,解析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從震驚社會的毒蠻牛飲料、中藥鉛中毒事件,到新聞經常出現的農藥傷害、工安意外都包含,帶領讀者探索毒物科學。以下為原書摘文:
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嚴重食安問題,多名民眾食用炒粿條及香蘭葉飲料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等身體不適,其中2名民眾併發器官衰竭不幸死亡,其餘重症個案多以肝、腎衰竭為表現,截至3月28日下午5時截稿前已累計18人受到影響,多曾出現噁心、腹瀉等中毒症狀,食藥署晚間也召開臨時記者會證實,從死者身上驗出導致中毒的元兇就是米酵菌酸。
近日,食安問題連環爆,其中大馬風味蔬食餐廳「寶林茶室」疑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目前接獲越來越多起通報,數名顧客在用餐後出現嘔吐、腹瀉,甚至腎衰竭狀況。對此,疫調專家認為,這次算得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仙人掌桿菌毒素、肉毒桿菌毒素及菇類都可能是釀禍凶手。
雖然海龜在多數國家都屬於保育類動物,但是在部分區域仍然有吃海龜的習慣。日前,非洲國家發生食用海龜肉後集體中毒意外。對此,醫師楊振昌說明,海龜毒素對人體多器官有毒性,且無解毒劑,依嚴重程度可分3級,嚴重可能引發器官衰竭,未及時治療恐致死。
高雄知名老牌冰店爆出食安問題,共計44位民眾吃完冰後集體食物中毒,不少人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遭高市衛生局檢出沙門氏菌陽性。毒物專家顏宗海特別提醒,沙門氏菌最常在雞蛋和肉製品孳生,特別是長者、幼兒若不慎吃下肚,嚴重恐致敗血症。建議冰品、手搖杯飲料最好在1小時內吃完,預防食物中毒。
微波是現代人忙碌的方便料理方式,不少上班族到超商也能買到即熱即食的便利食物。但有陣子一直流傳著少吃微波食品,或者是用微波爐加熱要離遠一點因為怕有輻射,真的是這樣嗎?
藝人楊丞琳的「海鮮論」掀起網路熱議,其實台灣四面環海,不必上高級餐廳,光是各種街頭小吃,就少不了海鮮參與,就連調味品也含有昆布、蝦米等,讓料理鮮味十足。而且海鮮更是各種營養素的優質補充來源,只要跟著營養專家們挑選適合的種類、烹調方式和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