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BF.7之後,最新2種變異株BQ.1和XBB都攻進台灣了!到底哪個會取代BA.5成為下一波疫情的主流株?病毒特性、症狀又有哪些?現在打次世代疫苗還有效嗎?《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最新疫情相關資訊。
繼BF.7之後,最新2種變異株BQ.1和XBB都攻進台灣了!到底哪個會取代BA.5成為下一波疫情的主流株?病毒特性、症狀又有哪些?現在打次世代疫苗還有效嗎?《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最新疫情相關資訊。
新冠病毒最新變異株BF.7,已在國內外迅速傳播,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雖然感染BF.7可能不會增加疾病嚴重度,但仍要留意病毒更加進化的「2大特性」,恐是秋冬新冠疫情「重複感染」最應當心的關鍵!
台灣BA.5疫情仍處高原期,但隨邊境政策放寬,又有最新變異株Omicron BF.7殺入台灣國門!目前變異株Omicron BF.7已席捲中國、歐洲多國,外界擔心將取代BA.5成為未來主流病毒株。但BF.7到底是什麼?病毒特性有哪些?症狀和BA.5有何不同?《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5大關鍵QA一次看懂!
台灣疫情仍持續處於高原期,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數在今年10月已突破670萬人,約佔總人口3成,許多還沒染疫的民眾認為自己就是「天選之人」。不過先前有中醫師舉英國研究指出,天選之人是因身體狀況比較差,對此羅一鈞也回應,人體內其實有多種「自然抵抗力」機轉,並表示「天選之人跟身體差其實沒有關係」,打臉中醫師說法。
新冠疫情流行逾2年,在邊境控制得宜、疫苗未能面世的前期,「普篩」一直是新聞熱門話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卸任衛福部部長前,於《溫暖的魄力》一書中,娓娓道來,流行病感控的政策,必須考量人性對社區的可能影響,而非一昧追求科學,而冒險承擔偽陰性與脫框率。以下為原書摘文:
BA.5疫情來勢洶洶,你的家用快篩準備好了嗎?快篩的使用方式真的正確嗎?現在複習還來得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可用「5方式」檢視自己是否落入快篩誤區,以免影響測試結果。
除了清冠一號,中醫治療新冠病毒又有新突破!基隆長庚醫院運用中西醫治療模式,發表最新研究結果發現,接受中西醫治療組死亡率僅有1成5、痊癒率高達8成4,相較只接受西醫常規治療者,相差近3倍,證實中西醫治療可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死亡。
台灣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今天起,取消入境旅客需持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而入境檢疫措施維持3天居家檢疫和4天自主防疫,但自主防疫期間,原必須一人一戶或在防疫旅館,自9月1日起,放寬為「可回家一人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