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

想不開?12歲以下學童出現自殺想法

想不開?12歲以下學童出現自殺想法#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的自殺通報資料顯示,101年上半年接獲17歲(含)以下學生自殺未遂或具自殺想法的通報數為92人,不僅較去年同期增加10人,更出現極少數12歲以下的學童有自殺想法的出現,推測現代學子面對情緒挫折而有自殺想法的年齡層正在逐漸下降。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呼籲,現代家長應從小注重孩子的情緒管理與面對挫折的態度,來避免青少年期學子以自殺來解決情緒挫折!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9年針對248所國小、國中、高中職(合計57,475人)的調查顯示,有51%的父母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到5小時,顯示現代父母的忙碌,已開始壓縮到陪伴孩子的時間,拉大了親子的心理距離,許多父母更錯將孩子長期的情緒困擾當成一時的任性或是鬧彆扭,而輕忽了情緒累積的長期影響!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更進一步分析101年1~6月接獲的17歲(含)以下企圖自殺者的自殺原因顯示,高達89%的學生是因感情或人際關係因素而自殺,精神健康或物質濫用則佔29%,學校適應或生涯規劃因素則有15%;有57%的學生是同時因兩種以上的原因而採取自殺行為。再者,造成12~17歲者的自殺因素則是感情問題為首,家人相處困難次之,而12歲以下的學童則以家人相處與同儕人際困擾為主;顯示青少年學子很容易因一般生活事件中所引發的人際關係挫折而衍生自殺想法,所以,父母透過平日的家庭親子互動、校園人際互動,協助青少年學習面對情緒挫折的技巧會是最好的開始。

學童出現自殺想法 自殺防治中心盼父母多關心

學童出現自殺想法 自殺防治中心盼父母多關心#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的自殺通報資料顯示,101年上半年所接獲17歲(含)以下學生自殺未遂或具自殺想法的通報數,與去年同期相比較,除了有增加趨勢外,更出現12歲以下的學童有自殺想法的出現,為減少此現象,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提供幾項小叮嚀,來幫助現代父母培養學子的情緒管理。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指出,在面對孩子強烈情緒的表達,許多父母因為過於想幫忙而焦急,以致於讓孩子感受到被拒絕,或是被責罵的挫折,也因此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與衝突,導致孩子不想向父母表達情緒困擾,進而迫使孩子獨自面對情緒困擾而有負向的想法或是錯失求援的機會。因此,父母在面對孩子抒發情緒時,可以先平穩自己的焦急情緒,以接納的態度讓孩子的挫折情緒有可以抒發的空間。另外在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波折,父母必須「打從心底」接受孩子必須經歷長大的獨立過程,與承受過程中的跌倒與哭泣,放手讓孩子藉由探索與嘗試中學習抗壓力與增加挫折忍受力,也才能增強孩子面對環境的應對能力。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也說明,孩子有時可能會因為發展過程多變的特性而有莫名的自責、羞愧、傷心、罪惡感,及疑問等複雜心情;這些埋在心中的沈默信息是需要父母從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了解的,必要時也應尋求醫療及心理衛生資源,請專家提供諮詢與協助。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9年針對248所國小、國中、高中職(合計57,475人)的調查顯示,有51%的父母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到5小時,顯示現代父母的忙碌,已開始壓縮到陪伴孩子的時間,拉大了親子的心理距離,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呼籲,現代家長應從小注重孩子的情緒管理與面對挫折的態度,來避免青少年期學子以自殺來解決情緒挫折!

防治自殺重視警訊 1問2應3轉介

防治自殺重視警訊 1問2應3轉介#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阿祥的鄰居吳叔叔可能是自殺高危險個案,不斷藉酒消愁,鬱卒,失去興趣,不願與他人互動,暗自哭泣,阿翔因此向台南市衛生局尋求協助,據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這些症狀都是自殺危險因子。具100年度統計共有316人死於自殺,代表造成316個破碎家庭,而每1位自殺死亡者至少影響6-8位親友,且自殺未遂者是自殺死亡者的10-20倍,可見自殺是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自殺行為是受到疾病因素、經濟景氣、社會環境、家庭及個人等多重因素之影響。衛生局連續幾年積極推廣市民主動擔任珍愛生命守門人,而什麼是珍愛生命守門人?指有意願並有機會協助與關懷他人,以預防自殺事件發生之,守門人扮演著「關懷、支持」的角色,能夠在對方最需要的時候看到、覺察到所發出求救的訊息,而能在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並提供資源協助,陪伴當事人度過想死的低潮期。衛生局呼籲民眾應認識「自殺警訊」及「自殺危險因子」來共同關心周遭的親友,「自殺警訊」有:藉由話語、文章、書信、日記等,表現出想死的念頭;情緒憂鬱或激躁,覺得絕望、孤寂、無助;認為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沒有用、我的存在無意義、沒有人會在乎我、只要我消失,所有問題就會結束…等;突然的行為改變,如立遺囑、分送喜愛的東西等。而「自殺危險因子」就如最近經歷親人死亡、重大疾病、失業、離婚、過去曾有自殺行為等。衛生局再次鼓勵市民朋友們當心理有打不開的結及遇到人生難關時,應積極尋求親友及社會資源等援助。根據統計自殺行為高達95%是一時衝動,如能對身處困境的人及時伸出援手,您就是珍愛生命守門人,您可以簡單的3個步驟「1問、2應、3轉介」來助人,「1問」是主動關心與積極傾聽,關心我們周遭的親友,順口問候一聲『您最近好嗎?』、『您看起來心情不好,是怎麼了?』懂得辨認自殺徵兆,並透過簡易的評估工具(簡氏健康量表)共有6題,瞭解當事人最近一週來的身心適應狀況。簡氏健康量表有6題分別是:感覺緊張不安、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感覺憂鬱、心情低落、覺得比不上別人、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或有自殺的想法;「2應」是給予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對自殺高危險群做適當回應,包括提供傾聽與支持回應,說服當事人積極地延續生命;「3轉介」是指懂得尋求適當資源協助及轉介,根據居住地轉介醫療單位或心理諮商等資源。

青少年不爽也是疾病 破壞性情緒失調

青少年不爽也是疾病 破壞性情緒失調#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青少年因一時衝動,打架殺人及情緒不穩的社會事件,常時有所聞,這種在年輕人常見的一種重複發作,遇到挫折或達不到要求時就容易生氣的情形,在新的精神科診斷裡被重新認定是ㄧ類新的診斷,叫做嚴重情緒失調或破壞性情緒失調。三軍總醫院葉啟斌主任,在高一新生做的調查,發現700人中大約有10 %符合嚴重情緒失調的診斷,與國外的結果相符合,有這樣的問題的學生最後以會談確認後發現有約六成的人確定為有嚴重情緒失調的診斷,這確定診斷的人之中除了有嚴重情緒失調之外,有45.5%的人同時也有過動症、36.4%合併有對立性反叛疾患,31.8%合併有嚴重型憂鬱症,18%有躁鬱症。這樣子常有共病不同診斷的現象也使得診斷不易及較難治療。嚴重型情緒失調一般出現的症狀包括在遭受自己覺得不公平的待遇之後產生言語上或是行動上的破壞或報復行為,持續時間至少一年以上。嚴重的狀況時,這些青少年會有割脕、用刀片劃傷自己,撞牆、用菸燙傷自己等自傷行為,不僅如此,對於他們而言,直接以暴力破壞東西或攻擊師長、同學;或精心設計報復他們認為妨害他們達到想要的目標的人也常見。這樣情緒失調的人ㄧ般還常見有睡眠問題、講話的時候別人插不上嘴、或常常侵擾別人的空間,譬如待在你的身邊要求立刻給他所需要的東西、講話很直,不考慮場合或別人的感受下直接問他人私人問題、造成他人莫大的內心創傷。葉醫師在進一步的會談發現,這樣體質的人常常有衝動控制不良的問題,一些注意力欠缺過動症、對立性反叛疾患及妥瑞症的人,或者是自我中心無法體會別人感受譬如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還有情緒障礙如躁鬱症及憂鬱症患者都有情緒失調的問題。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沒有早期診斷會導致嚴重型憂鬱症的產生,而且過去這樣的問題常被誤診成躁鬱症,而未能及時給予適當治療或不當之治療,將使情形惡化。葉醫師認為許多社會案件中所存在的衝動控制不良以致於有一些攻擊行為譬如情殺案件,若早期辨認並給予適當治療就有機會阻止此類案件發生。葉醫師也建立了一個網站(www.kimogi.org.tw)給心情不爽的青少年或年輕成人做自我篩檢。

防止自殺悲劇 醫療人員齊把關

防止自殺悲劇 醫療人員齊把關#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自殺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臺南市100年度自殺死亡人數共334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自殺身亡佔全數23.4%,較99年的27.7%,降低的幅度有限。預估臺南地區至少有近93500人正為憂鬱症所苦,而重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又為自殺的危險因子,為防止自殺悲劇之發生,如何提升憂鬱症患者之篩檢及診治率是憂鬱症防治重要的一環。台南市衛生局上個月接獲本市基層診所轉介自殺高風險個案,67歲阿火伯,3個月前喪偶,開始有失眠、食慾降低、不喜出門、有輕生念頭,經衛生局提供定期關懷及心理諮商服務並鼓勵看診精神科,個案目前狀況漸穩定。衛生局長期推動憂鬱症及自殺防治,基層診所醫療人員與社區有長期及緊密的接觸,同時較容易被當地民眾接受,考量基層診所醫師對於憂鬱症的評估、診斷及轉診治療等專業知能之迫切需要。而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自殺死亡前30天內就醫比率達到62.3%,而65歲以上老人更達89.2%,更可見基層醫療人員在自殺防治上佔有很重要的角色。而依5%~10%之憂鬱症盛行率推估,而憂鬱症的照護,需要結合非精神科醫療人員共同參與,據臨床資料顯示,憂鬱症常與其他情緒疾患或酒癮共病,有多數罹患憂鬱症身心疾患者,在症狀初期會出現類似身體不適的症狀,大多數民眾是到基層醫療或非精神科門診求治(如:內科、神經內科、家醫科、復健科、中醫等)。台南市衛生局介紹本市憂鬱症共同照護網轉介機制,希望基層診所醫師及護理人員遇有高度情緒困擾民眾,運用簡式健康量表檢測民眾情緒狀態,倘若篩檢出自殺高風險個案,積極提供精神醫療及心理諮詢資源,病況嚴重者應協助盡快就醫,能適時以簡單的3個步驟「1問、2應、3轉介」扮演珍愛生命守門人角色,或協助轉介至衛生局,避免憂鬱症患者病情惡化及衍生自殺等問題。

老人自殺率居高 販賣農藥提高警覺

老人自殺率居高 販賣農藥提高警覺#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彰化縣衛生局為加強自殺防治宣導,於7月5日(星期四)上午10點,與彰化縣縣政府舉辦「珍愛生命 希望無限─農藥販售安心門市 自殺防治一起來!」記者會,邀請縣內9家優良農藥販售商門市,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示範門市,並以農藥商五大守則為:「劇毒農藥要上鎖、購買農藥要登記、生活近況要關心、疑似個案不要賣、發現個案要通報」為宣導主題,以建立緊密的自殺防治網絡,希望喚起民眾對老年人的重視。彰化縣衛生局統計100年彰化縣老人服用農藥自殺的比例高達31.2%。因此,彰化縣縣長卓伯源與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邀請彰化縣各鄉鎮農會及彰化縣政府相關局處共同合作,結合各鄉鎮販售農藥門市,共同建構自殺防治網絡,並由彰化縣自殺防治中心人員進一步針對全縣339家農藥販售門市逐一進行電話訪視,並預計於3年內完成所有門市實地拜訪及解說,邀請門市販售人員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建立販售人員的敏感度,發現有情緒低落的個案來買農藥時,能夠警覺並通報,為民眾生命安全把關。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自殺已退居第12位,但65歲以上老人的自殺死亡率仍遠高於其他年齡層,因此今年彰化縣的自殺防治措施也特別著重在老年族群。由於彰化縣為農業縣,農藥取得容易,今年度優良農藥商示範據點也將逐漸擴展,希望達到一鄉鎮一示範門市之目標,最重要的,也希望透過各項宣導措施的安排,讓民眾能多加重視身邊的老人,雖然生活忙碌,也盡量能做到每周一通電話問候,每月一次探訪聚餐,多多關懷、傾聽老年人的心聲,疼惜身邊的老寶貝!

自殺遺族心更傷 團體活動助開導

自殺遺族心更傷 團體活動助開導#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一翻開報紙,幾乎每天都有自殺新聞事件,尤其是自殺死亡案例更是佔盡社會頭條版面,不僅令人感到心情沉重,而家屬面們對惡耗更是無法接受,在未來的日子裡,心理需承擔無法衡量的苦痛,許多自殺死者家屬也因此活在親友自殺的陰霾中,台南市衛生局為這些自殺遺族規劃活動,陪伴他們走出過去的傷痛情緒。「早知道會這樣,今天就不要上班了…」50多歲的陳媽媽於日前在衛生局辦理的自殺遺族工作坊中道出不甘願、捨不得的沉重心情,她35歲的女兒阿鳳(化名)在今年5月上吊自殺身亡。陳媽媽非常自責當天沒有更高的警覺性,才害女兒走上不歸路。「我女兒當天還有打電話跟我說:「媽媽,我真的很愛您!」,她很後悔當時沒有馬上衝回家。衛生局體認到他們的痛心及照顧這群遺族的重要性,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及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台南分院合辦自殺遺族者支持團體活動,經由資深心理師的引導下,讓參與成員藉由活動、團體成員的分享,宣洩累積已久的低迷情緒,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對自殺亡者和事件的想法,受創的心靈能得到安慰,增進正向生命經驗,也漸漸地顯露笑容。台南市衛生局統計101年1月至5月大臺南自殺死亡人數為128人,每一位自殺死亡者會影響6至8位親友,因此推估有更多心碎的家人與朋友生活在遺憾、痛苦中,而自殺遺族也可能成為自殺高風險對象,值得我們更關注這群朋友。衛生局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服務,行政院衛生署也提供24小時免費的安心專線,由專業人員傾聽、陪伴您度過人生的低潮。

基市防自殺成效佳 遠離陰霾看見陽光

基市防自殺成效佳 遠離陰霾看見陽光#自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日前公布了100年國人主要十大死因排名,雖然惡性腫瘤癌症的排名仍然奪冠。自殺死亡在100年排名退居第12名,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但「自殺死亡」名列100年基隆市十大死因的第7名,統計基隆市近5年自殺死亡率百分比來看,從95年死亡率高峰29.26%下降至100年22.6%;顯示基隆市歷年來推動自殺防治策略奏效,得以減少自殺死亡的發生。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表示,民眾必須對情緒、心理需求有所認識,以尋求協助。許明倫表示:「自殺行為是一個多元問題所衍生的結果,基隆的氣候、雨量、文化、經濟、福利均獨特於他縣市,再加上老化人口持續的成長。『「自殺」-有時小到連社區的氛圍都會影響到「意念」的誘發!』」許局長說:「當外在環境、壓力無法透過個人來掌握、改變時如何去面對?及如何因應?這個問題都要回到個人身上去運作、思考」又,「環境、壓力不是問題,用何方式、態度去面對、處理才是問題」。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分析100年基隆市自殺未遂原因與全國統計相同,多以家人情感因素及憂鬱傾向佔76.7%為自殺行為主要原因,許明倫局長表示:「數據只是提供瞭解,透過具體數字分析,擬定策略方針,並隨時檢討改進,而民眾自己對壓力、憂鬱、情緒的瞭解及認知,需即早尋求協助,讓資源服務即早介入!才不致發生無可挽回的憾事!」即早妥適的資源協助,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呼籲民眾多利用簡易心情溫度計的測量,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並透過鄰里內的網網相連,彼此多一份關心問候,每個人都是守門人!讓「自殺意念」檔在門外,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可多利用心情溫度計測量自己及家人心情狀態,透過自我檢測瞭解自己的情緒、心理需求並知道向他人say help!讓基隆市遠離自殺的恐懼,民眾如有任何心理困擾,可以電話連絡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預約心理諮商時間電話,讓我們在陰霾的背能後學會看到「陽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