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

調整4個習慣姿勢 擺脫自律神經失調

調整4個習慣姿勢 擺脫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為切身經歷過這一連串「自律神經不自律」的過程,發現有許多人都有相同的症狀卻不知如何應對,於是決心鑽研相關學術,以不花錢、不吃藥、不麻煩的居家自療方式改善失調的自律神經,導回健康的生活。透過姿勢贏回健康!1)站立時縮小腹如果持續駝背等的不良姿勢,背部和肩膀的肌肉會變硬,與這些肌肉相連結、包覆頭蓋骨的肌肉也會變僵硬。而且,不良姿勢會導致內臟受到壓迫,使得內臟功能變弱。最簡單易懂的內臟代表就是胃。當胃功能變弱,胃會往上方上提,影響橫隔膜的上下運動。而且,肺部的膨脹範圍也會因此縮小,背部和肩膀肌肉擴張變硬。連帶地,包覆頭蓋骨的肌肉也會僵硬,導致腦脊髓液循環變差,成為自律神經失調的導因。不良姿勢真的是百害無一利啊!除了駝背,不良姿勢還有很多種。胸部過度擴張的背部反弓姿勢也是不良姿勢。盤腿坐姿、翹腿坐姿也是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不良姿勢。背部反弓的姿勢會讓胸椎(背骨)和腰椎(腰骨)有負擔,進而導致骨骼歪斜。骨骼一歪,連結突出於椎骨之間的身體各器官的神經就會被壓迫,各器官功能變弱。 優良姿勢首先請輕鬆站立。胸部不要擴張,也不要屈胸,感覺腹部和背部是貼在一起,然後縮腹。一縮腹,背脊就會呈現筆直線條,這就是理想站姿。還有,視線請看正前方。養成不須刻意,也能隨時保持良好站姿的習慣。2)搭電車時,臉要往前看,不要朝下上班族雖然會留意平日姿勢,但常會忽略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的姿勢。如果幸運地在通勤途中的車廂有空位可坐,這時候你是否一坐上去就睡死了呢?這時候如果頭部從頸部往下垂,呈現低頭姿勢的話,可要小心了。對自律神經而言,這是不良姿勢。還有,每次放眼望去整個車廂時,常會看到所有的乘客都是低頭盯著手機螢幕看。長時間頭部低垂,會對頸部造成負擔,頸部肌肉會僵硬。當頸部肌肉僵硬,頸部肌肉所支撐的頸椎(頸骨)就會被拉展而歪斜。頸椎一歪,椎骨之間的神經會受到壓迫,出現痛感,該神經的功能也會變差。環繞在頸椎之間的神經,是連結頸部上方的頭部周邊器官的神經,當這些神經被壓迫,會出現眼睛深處疼痛或頭痛的症狀。此外,頸部肌肉僵硬的話,頭蓋骨的活動性會變差,腦脊髓液循環也會變差。關於腦脊髓液的重要性,本書一再提及,也如前面所述,千萬不要輕忽。腦脊髓液循環變差,就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3)不要緊咬牙齒當我們緊咬著牙齒時,胸鎖乳突肌會處於緊張狀態而僵硬。胸鎖乳突肌是位於頸部前方的肌肉,與胸部連結在一起。當胸鎖乳突肌變僵硬,擴胸難度會升高,而且肩膀會往內縮,很容易就出現聳肩或駝背的姿勢。一旦駝背,就無法大口深呼吸,也會讓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即交感神經作用強大)。重點在於平日就要多加留意,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咬牙。4)隨時提醒自己要「胸式呼吸」基本上,呼吸短淺時,正是交感神經作用之時。人一緊張,呼吸就會變短變淺,請想像自己一直持續在這樣的狀態。此外,相反地,大口深呼吸時,就是副交感神作用的狀態。請想像我們在泡澡或泡溫泉,全身放鬆,忍不住大口深呼吸的狀態。我們可以自己控制呼吸,如果持續大口深呼吸,大腦會誤以為現在處於放鬆狀態,就會啟動副交感神經的開關。我們只要大口深呼吸,就可以輕易地調整自律神經功能。(本文摘自/70%的人都有自律神經失調?!:別讓失調釀成疾病,自律神經居家調理指南/時報出版)

13個自律神經失調徵兆 你中幾條?

13個自律神經失調徵兆 你中幾條?#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自律神經不自律,就是生活品質低落的開始。身為一個現代人,我們時常聽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個醫學名詞,但對其內容卻是一知半解,許多名人都曾遭受此疾侵擾,根據台灣臨床推估,全台灣約有六至七成的民眾深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其中上班族更有近九成的人罹患自律神經失調而不自知!顯見大眾對於自律神經的認識仍然相當不足。自律神經看似是人體的一小環節,但若長期處於紊亂、失調的狀況,將可能導致睡眠障礙、腸躁症、心血管疾病,嚴重的話更可能引發憂鬱症、腦中風及癌症。現在就用以下13個自律神經失調的徵兆來做初步檢測,看看你符合了哪幾項呢?-時常失眠-眩暈或耳鳴-胸口悶煩-搭捷運或公車會心悸-手腳總是冰冷-身體只有某個部位會出汗-持續覺得胸口灼熱或飽腹感-頻繁且反複地腹瀉或便秘-肩頸腰背的問題無法根治-天氣一變化,馬上感到不適-有時會覺得眼前很刺眼-喉嚨不適-沒有感冒卻莫名頭痛→→→上述症狀的產生都跟生活習慣有極大的關聯,只要調整習慣,就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本文摘自/70%的人都有自律神經失調?!:別讓失調釀成疾病,自律神經居家調理指南/時報出版)

長期身體不適?恐為壓力過大警訊

長期身體不適?恐為壓力過大警訊#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自律神經負責調節人體裡的心臟血管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甚至包括內分泌系統,是維持生命與體內平衡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身心失調障礙的統稱。症狀很多元,但看了各科醫師都未獲得緩解,表示自律神經正在抗議中。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出現許多症狀,例如:倦怠、口乾、心悸、頭暈頭痛、焦慮、恐慌、心律不整、胸悶、偏頭痛、失眠等、姿態性低血壓、呼吸急促、胃痛等。自律神經的功能若受損,身體的調節功能下降,就容易對大腦與身體的運作造成不良的影響,若忽視這樣的狀態,很可能演變成疾病。改變生活方式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遇大考的學生,因忙碌而犧牲紓壓時間,特別是對於自己要求過於完美的人,容易因長期累積壓力而使身心狀態失衡。平時多加練習抒發自己情緒的方式,擺脫自律神經失調。1.)規律運動養成:慢跑、健走、騎腳踏車、游泳、瑜伽、冥想、氣功、打太極,如每週3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的運動333。2.)補充適量營養素:維他命B群、鋅離子和鎂離子。3.)培養興趣及紓壓管道:看電影、登山、打電動、唱歌跳舞、郊外旅遊、找親友吐苦水、賞花賞畫、閱讀書寫等,任何在法律規範下,做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4.)保持正常作息:維持睡眠品質、規律的生活作息。5.)妥善安排時間管理:時間運用不當,易導致挫折、緊張與壓力。6.)學習放鬆技巧:如腹式呼吸、冥想、瑜珈裡的大休息、肌肉放鬆法。

生理年齡幾歲?別輕忽自律神經的重要

生理年齡幾歲?別輕忽自律神經的重要#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年近九旬的企業家接受年度例行健康檢查,雖然自覺體能慢慢不比從前,但他仍堅持每天運動2小時。除了日行萬步以上也搭配重量訓練,因此維持很好的體態,上班時也感覺精力充沛。自律神經功能檢查(心律變異性分析)顯示他的自律神經整體活性極高,比實際年齡少30歲以上。一同前來體檢的第二代,雖然年紀較輕但作息不正常,也幾乎沒有運動習慣,自律神經整體活性不僅低於同齡族群,甚至比他的父親還要低很多。自律神經控制人體心跳、血壓、呼吸等重要功能家醫科醫師康宏銘表示,自律神經控制人體的心跳、血壓、呼吸、消化道、膀胱、腺體分泌等功能,對身體健康相當重要。目前多以心律變異性分析(HRV)檢查來量化自律神經的功能,利用心跳與心跳間距的變化,來觀測呼吸運動、血管運動與內分泌活動的狀態。藉由數據分析與頻譜轉換,可以測量交感神經活性、副交感神經活性,以及自律神經整體活性。康宏銘醫師解釋,自律神經整體活性會隨著年齡而變化,自20歲後開始逐漸下降,40歲後更是明顯降低。一般來說年輕男性的交感神經活性較高,年輕女性以副交感神經的活性較高,隨著年齡增加兩者逐漸接近。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有如油門與煞車,必須有一個適當平衡;自律神經整體活性是越高越好,代表一個人的生命力旺盛與否。除了外觀 可從4項指標來測量生理年齡一個人的年齡不能只看身分證,還要看生理年齡!除了從外觀來看是否有皺紋、白髮等,也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測量:(1)體適能狀態,包括肌肉質量和骨質密度等;(2)動脈硬化指數,可以測量血管年齡;(3)內分泌狀態,包括生長激素(IGF-1)、性荷爾蒙等;(4)心律變異性分析,可以測量自律神經整體活性。以上幾項都有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的特性,因此也是評估生理年齡的指標。坐息規律、運動習慣、必菸酒噪音等 可提生自律神經功能康宏銘醫師表示,有許多因素會影響自律神經的活性,如年齡、性別、壓力與情緒、睡眠狀況、體適能好壞、有無規律運動習慣、有無慢性疾病(特別是糖尿病)等。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固定的體能鍛鍊,避免菸、酒、噪音暴露,適度放鬆活動(禪坐、瑜珈等),並配合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都能提升自律神經功能。最後康宏銘醫師提醒,自律神經整體活性高代表身體的抗壓性高,可降低心肌梗塞、腦中風、失智症、癌症的發生率。平時養成良好運動及生活習慣,能提高自律神經整體活性,讓生理年齡比身分證上更年輕。

過年壓力大?必知3步驟迎擊親友詢問

過年壓力大?必知3步驟迎擊親友詢問#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春節即將到來,不少人想到要面對親朋好友們逼問對象、生小孩及薪資等惱人問題,便感到心情沉重、焦慮及痛苦。人們面對不喜歡的事物往往選擇逃避,等到逼不得已面對時,勢必更加痛苦;若長期處於壓力之下,負面情緒超過負荷,容易發生失眠、焦慮、憂鬱,甚至是自律神經失調等現象。預先設想情境、準備說詞 應對親友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發現每年過年後精神科門診量會增加2、3成,特別提供「減敏療法」,幫助民眾有效面對過年期間親戚逼問的挑戰。過年聚會前可利用「減敏療法」練習,也就是(1)先設想情境、(2)研擬問題、(3)準備說詞等方式面對。過年聚會是開心的時刻,沒有人想把氣氛搞僵,通常是沒話找話講。可根據不同的聚會情境,預想即將面對的問題,提前想好答案再回應。對於只想炫耀自家情況,毫無同理心的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禮貌、輕鬆帶過即可。搶得先機主動說明 避免不愉快至於父母等長輩的關心詢問,建議「搶得先機」,先主動說明目前情況,讓他們多了解自己的想法。為人父母者,可利用這次機會先了解再關心,而非一味逼問,造成雙方不愉快。潘建志醫師觀察,每年年後精神科的門診量會上升,更有研究指出華人傳統節日容易導致精神壓力增加。建議民眾多溝通,多了解彼此處境,別讓原本是全家團圓的好日子,變成身心不適的來源。

口臭是肺出了毛病?去味還可以這樣吃

口臭是肺出了毛病?去味還可以這樣吃#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身體中的氣、血、水的循環停滯,就會造成口臭、體臭。痰飲型、氣滯型、血瘀型體質者特別容易遇到此類窘境,可先由暢通氣血著手,並多攝取能使口氣芳香或具排毒效果的食材。抽菸、常熬夜 31歲​男出現口臭問題31歲的德奕是某房屋公司的房仲,每天賣命工作。但近日家人、客戶常常詢問他最近口中氣味有點重,是否身體不適,德奕害怕嚇跑客戶,深感困擾而上門求診。門診過程中,我詢問了他的個人病史,發現德奕有抽菸習慣,每日至少半包以上,加上常熬夜加班,或跑遍各區帶著客戶看屋,休息不足,久而久之口中會出現許多困擾的異味。若已看過牙醫,口中仍有異味,建議多吃添加茶葉碎的清香拌飯,可去除腸胃道的濁氣,讓口中的腐味一掃而空,清爽宜人。以茶入藥去胃 再以藥物治療趕走口臭金元4大醫家之一的張從正,曾在著作《儒門事親》裡提到一個故事:趨平這個地方有位尚先生,20幾歲,患有口臭的疾病,臭到跟髒汙的廁所沒兩樣,就連親朋好友都不肯跟他說話。張大夫診察之後,認為尚先生的肺出了毛病,由於未曾接受治療而產生腥氣,加上火氣大,久而久之這些味道從嘴巴冒出來,變成口臭。後來張大夫先以茶入藥,去了七分的味道,再以其他藥物治療,替尚先生治好了口臭毛病。茶對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會造成失眠茶中含有多酚類化合物,茶湯中的苦澀味道,即來源於這種物質。多酚類化合物具收斂性,有解毒的作用,也是緩解便祕的主要物質。此外,該物質還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可清除生物體內的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更重要的是,茶多酚還有抗發炎、驅蟲、降血壓等作用,可說是好處多多。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茶可以提神醒腦、解油膩、解酒,但內含的茶鹼容易使心跳加速、引起心悸毛病,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更會造成失眠問題。凡是有以上症狀的患者,應減少茶飲量。(本文摘自/寶中醫的易筋操/大是文化)

笑口常開多休息 4步驟簡單增免疫力

笑口常開多休息 4步驟簡單增免疫力#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很多,不外乎壓力過大、生活不規律、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等。自律神經一旦失調,身心就會出狀況,免疫功能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自律神經失調,才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門。只要做到下列幾點,就能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增進免疫力:1) 避免囤積壓力/人活著就有壓力,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壓力的囤積。有時不妨「糊塗一點」、「大剌剌一點」,一點一點地適度發洩心中的壓力,千萬不要一下子釋放過度,否則會傷害NK細胞活性,得不償失。2) 白天勤活動,晚上好好休息/自律神經順應體內的生理時鐘,調整身心各種機能,要是生理時鐘遭到破壞,免疫力勢必跟著降低,所以應避免晚睡或熬夜,才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3) 順應氣候的自然變化/讓身體自然順應氣候變化,是對自律神經的一種良性刺激。無視生理時鐘的生活方式,只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免疫功能無法正常運作。4) 笑口常開/不管有沒有遇到開心的事,永保笑容就對了。多項科學實驗證明,「笑」能夠提高NK細胞的活性,是最能增進免疫力的絕招。現在開始就笑口常開,保持好心情吧!(本文摘自/免疫細胞才是最好的醫生/采實文化出版)

早上容易賴床、心情差?缺鐵警訊報你知

早上容易賴床、心情差?缺鐵警訊報你知#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請試著想想看,自己的身體是否有「鐵質」(薪水)含量不足的情形呢?是不是為了應付最低所需鐵質(固定支出),就已經很吃力了?如此一來,你沒有多餘的「置裝費」,必須領出「活期存款」甚至必須解除「定期存款」才能維持生活開銷。這種狀態稱為「潛在缺鐵性貧血」。缺鐵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儲備用的鐵質,會存在肝臟、脾臟裡,身體鐵質不足會從此處取用。當儲備用的鐵質逐漸減少時,身體狀況會邁向潛在缺鐵性貧血的初期,完全用盡儲備鐵質,就會轉而消耗血清鐵質。若一般健康檢查結果為「輕度貧血」時,即表示身體已經開始消耗血清鐵質。等到血清鐵質消耗完畢,則輪到組織鐵質,這時會診斷出「缺鐵性貧血」。等驗出「缺鐵性貧血」才開始想辦法補救已經太晚。健檢的數據,無法呈現「潛在缺鐵性貧血」,因此,即使健檢數字在標準值內,仍可能覺得身體不適。由於這時的不適程度,多半屬於「忍一忍就沒事」,因此很少人會想到要認真治療。若是放任身體持續缺鐵,那麼貧血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等。不要以為健檢沒有問題就可以安心,若有身體不適情形,請在還沒有演變成為疾病之前,好好照顧身體,盡力打造不容易罹患疾病的體內環境。鐵質不足檢查表● 久坐站起時常常頭暈目眩,容易耳鳴。● 情緒不穩。● 早上容易賴床。● 食慾不佳。● 皮膚容易出現濕疹。● 常常想吐。● 動一動身體就覺得喘、心悸。● 一年四季都會打噴嚏、流鼻水。● 休息以後仍覺得「疲倦、發懶」。● 臉色暗沉、上妝感覺不服貼。● 容易感冒。● 身體總在不知不覺間多出幾道瘀青。● 牙齦會出血。● 覺得腦袋很沉重、常頭痛。● 洗髮很容易掉髮。● 有水腫問題。● 經常腰痠背痛。● 容易便秘或腹瀉。● 有時會感到胸口悶痛。● 眼皮粘膜泛白。● 容易嘴破。● 不容易集中精神。● 個性變得神經質,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心浮氣躁。● 覺得沒有精神。● 記憶力變差。● 生理期經血變多。● 生理期曾在1個月內報到2、3次。● 生理痛很嚴重。●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瘤。(本文摘自/斷糖飲食打造燃脂體質/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