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時序已進入深秋,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下一個節氣則即將迎接冬天到來。中醫提醒民眾,霜降天氣明顯轉涼、日夜溫差逐漸擴大,此時要小心皮膚、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上身,並建議3招「霜降節氣養生法」,在入冬前多吃些溫補食物,如粥品及潤肺茶飲,以及穴位按模方法,讓身體準備好暖暖過冬。
今年時序已進入深秋,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下一個節氣則即將迎接冬天到來。中醫提醒民眾,霜降天氣明顯轉涼、日夜溫差逐漸擴大,此時要小心皮膚、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上身,並建議3招「霜降節氣養生法」,在入冬前多吃些溫補食物,如粥品及潤肺茶飲,以及穴位按模方法,讓身體準備好暖暖過冬。
秋季是疾病流行高峰季,流感、腸病毒疫情肆虐,加上開學之後,更容易校園群聚感染,傳播到家庭及社群。不過一旦有症狀,要如何區分是流感還是腸病毒感染?耳鼻喉科醫師列出「3大症狀差異」,提醒民眾如有口腔潰瘍症狀,罹患腸病毒的機率較大,而流感病程發展較快,約半天到1天會開始發燒。
秋冬正值流感流行季節,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28日為止,流感門急診突破7萬5千人次。受新冠疫後免疫負債影響,夏天流感疫情一直持續到秋冬,感染科醫師提醒,今年流行病毒株是H2N3,以65歲以上老人及兒童為高風險群,不過目前已有新型抗病毒藥物可使用,服藥順從性更高,比起傳統口服藥可降低40倍病毒量。
赴日旅遊注意!日本「會行走的肺炎」黴漿菌疫情升溫,感染人數已連續2週創新高,全日本平均病例數也創近10年新高,部分患者更出現抗藥性。感染科醫師示警,秋冬原本就是呼吸道疾病盛行季節,但目前肺炎黴漿菌沒有疫苗可打,又容易有抗藥性,提醒民眾平日戴口罩、勤洗手可防範。
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同時也是秋天的第5個節氣,天氣逐漸轉涼,露水增多,寒露與白露時節相比,氣溫下降較多,地面的露水也更冷了,故名寒露。中醫師建議,寒露慎防感冒與呼吸道感染、皮膚乾燥與過敏等不適症狀,民眾可飲用百合大棗銀耳茶來潤肺,也能透過按摩列缺穴調理胸肺相關疾病。
當颱風來襲時,我們的身體不僅要面對狂風暴雨,還需應對潛在的健康威脅。隨著氣壓驟降和氣溫急劇變化,呼吸道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甚至恐懼與焦慮感也會加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日本研究揭密低氣壓對人體的「隱形攻擊」。了解颱風帶來的健康影響,學會3招應對,能讓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在颱風季節裡保持健康。
秋冬換季是氣喘、過敏的好發季節,統計指出,全台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問題,每5名氣喘患者就有1人控制不佳,21%未定期回門診追蹤。醫師提醒,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出現喘、悶、咳等3大典型症狀,可透過過敏原檢測找到致敏關鍵,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有助避免氣喘發作。
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4年多,考量疾病發展與國際作法,疾管署宣布今年秋冬COVID-19疫苗將選用JN.1疫苗,10月1日起與流感疫苗同步分2階段開打。感染科醫師表示,目前每週仍舊有幾十個死於新冠併發重症案例,同時病毒株不斷在變異,民眾對疫情仍舊不可輕忽。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醫師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表示,目前COVID-19本土案例的病毒以KP.2、KP.3為主,也有JN.1,與境外移入病毒株相近;從8月中旬的數據來看,單週新增死亡個案有57例,累積併發症案例65歲以上占79%,累積死亡個案中長者更是佔了9成[1],這些案例多是去年沒有接種疫苗的對象。張峰義醫師指出,目前每週仍有幾十個案例因為感染COVID-19併發重症死亡,實際感染情況恐怕都被低估,且病毒的傳播力仍舊相當強大,目前所知像是照顧機構仍舊有群聚感染狀況。 年長者、免疫力差族群,建議10月新冠與流感疫苗同步施打 COVID-19輕症仍以咳嗽、喉嚨不適、發燒為主,重症則多因併發嚴重肺炎導致多重感染。張峰義醫師強調年長者與免疫力低下族群,是需要被疫苗保護的重點對象。張峰義醫師表示,COVID-19病毒株具有免疫逃脫性,從抗體的觀點來看,過去打過疫苗,現在保護力也已大幅下降。且對年紀大或者免疫力差的人來說,本身不管是抗體或是細胞免疫持續度本來就較差,重症機會也高,因此建議不論是年長者,或者是有呼吸道疾病、代謝症候群、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都一定要施打最新疫苗來自我保護。 疾管署規劃10月1日起COVID-19與流感疫苗同步開打,張峰義醫師說明,流感與新冠的高風險族群是重疊的,疫苗一起施打可以有雙重防護作用,如果有服用慢性病藥物者,沒有特殊禁忌,只要不是吃大量抗凝血劑的病患都沒什麼問題,如果擔心可與主治醫師先做討論再施打。張峰義醫師也補充,目前對疫苗有過敏反應的人比率相當低,如果有些局部注射部位疼痛或者是發燒,準備退燒藥即可。 新冠重症者多數是疫苗沒施打完整,甚至是沒打 張峰義醫師強調,以現階段的防疫政策來看,雖然不是朝群體免疫方向,但保護高危險族群相當關鍵。門診不少年長者都是因為疫苗沒有打完整甚至沒有打,一開始感染症狀不嚴重,也覺得不用看醫師,結果病情急轉直下,忽然喘起來得進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後又發展成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或是治療好出院之後又二度感染,反覆進出醫院,這樣的個案幾乎沒有停過。 「過去經歷的,還是會再發生。」張峰義醫師呼籲,面對疫情不可輕忽,一般民眾仍舊要注意呼吸道禮儀,一旦有症狀在公共場所都應配戴口罩,同住家人因容易互相傳染,有症狀時要盡量避免接觸家中長輩。張峰義醫師提醒,以真正專一性保護力來說,施打疫苗仍是最好的方式,10月的JN.1疫苗對現階段流行株有較好的保護作用,高風險族群務必盡早施打疫苗以防止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