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吳女士因停經後仍不定期出血,在門診追蹤檢查中,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其子宮內膜厚度異常增生,進行手術採樣時發現子宮中有一塊肉瘤,若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病變為子宮內膜癌。因此,雙方討論後,決定以摘除子宮的方式以根除病灶。術後吳女士不再受異常出血困擾,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60歲的吳女士因停經後仍不定期出血,在門診追蹤檢查中,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其子宮內膜厚度異常增生,進行手術採樣時發現子宮中有一塊肉瘤,若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病變為子宮內膜癌。因此,雙方討論後,決定以摘除子宮的方式以根除病灶。術後吳女士不再受異常出血困擾,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即將結婚的28歲上班族女性小蘭(化名),某天洗澡時摸到乳房有硬塊,「不可能吧!我還這麼年輕。」她不以為意,仍忙著籌備婚事。直到兩個月後,硬塊既未消失又有擴大而開始緊張,決定到醫院檢查。不幸的是,經進一步確認為乳癌第二期,是屬於年輕型乳癌常見的荷爾蒙陽性;經過完整治療一年後,日前卻發現又出現轉移。 精準治療可延緩疾病惡化期 新光醫院乳房中心主任鄭翠芬指出,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並不低,這群病人多半都還沒生育或孩子還小,很多還是職業婦女,正是要照顧家庭或拚搏事業的階段。 雖然荷爾蒙陽性的乳癌患者是屬於比較好治療的一群,使用對抗荷爾蒙的藥物有其效果,但據統計,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患者,經荷爾蒙治療五年後,仍然有1/4的病人有可能發生轉移,往往令人意志消沉、人生蒙上陰影。 隨著醫學進步,治療乳癌的武器也變得更加多元且更精準。鄭翠芬表示,針對停經前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透過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可延緩疾病惡化至少2年,更有機會使整體存活率達近5年時間,也能大幅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 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 健保擴大給付為乳癌病患福音 國內目前已經核准三款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擊癌利、愛乳適、捷癌寧),過去健保只有給付於晚期、停經後、荷爾蒙陽性的乳癌病患,但對於年輕型的乳癌患者卻未給付,這群社會中間女性,往往會因藥價昂貴而造成經濟負擔。 可喜的是,自今年1月起健保已通過將擊癌利、愛乳適納入有條件給付,可作為停經前乳癌患者的第一線藥物,該項政策預計有747人至1251人將因此受惠,能在化學治療或荷爾蒙治療外有更多元選擇。 鄭翠芬說明針對停經前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可透過CDK4/6抑制劑標靶藥物搭配停經針加荷爾蒙療法,不僅能延緩疾病惡化、有機會延長生命,且副作用低,也能兼顧生活品質;如今健保開放有條件給付,更不啻為一大福音。 她提醒,不幸罹癌難免沮喪,但現在治療武器愈來愈精良且多元,治療成效也進步很多,因此不必過度擔憂;只要遵循醫囑、按時服藥並定期回診,並在適時改變過去不良的生活型態,多做運動、採取均衡飲食,還是有機會找回彩色人生。 (圖/新光醫院乳房中心主任 鄭翠芬醫師)
更年期症狀失眠、盜汗、熱潮紅⋯除了引起身心不適之外,還會導致代謝疾病、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風險。此時該吃什麼,才能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中醫師建議5道「藥膳食補」,簡單食譜跟著做,透過多攝取芝麻、紫米、桂圓、紅棗、銀耳、何首烏、山藥、玫瑰等養生食材,幫女生好好補氣血兼養顏美容。
當月經已經連續1年沒有來,又沒有其他的病理因素時,就等於正式進入停經期,這同時也宣告著老年生活已然來臨,妳做好準備迎接第2個青春期了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中醫師提醒,更年期身體失去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除了記憶力減退、心悸等不適症狀之外,還會帶來糖尿病、高血壓、乳癌等疾病風險,先調適好心理準備,才不怕更年期來攪局!
正常情況下,婦女平均的停經年齡,大約在45~55歲之間,但卻無法得知自己會在何時停經。吳宛容表示,如果40歲以前就停經,有可能是「卵巢早衰」,常見的原因包括:先天基因異常、自體免疫疾病、曾接受化放療、婦科手術,以及環境荷爾蒙影響。
50歲後女性常出現盜汗、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但醫師提醒,除了調生養息緩解更年期不適,也要小心骨質疏鬆威脅正悄悄上身!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呼籲,更年期婦女應注意停經後的骨質疏鬆風險,特別是台灣骨質疏鬆比例高居亞洲第一,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宛如「老人沉默殺手」,一旦發生骨折,恐陷失能照護隱憂。
46歲陳小姐在3年前開始進入更年期後,面臨月經量逐漸減少且不穩定、睡眠品質下降等問題。這段期間,她雖有持續服用荷爾蒙補充劑,但仍無法解決睡眠問題,經常夜間醒來,常有淺眠和燥熱困擾。中醫師建議,更年期的睡眠障礙可用中藥調理,以及日常按摩「2穴位」安神舒緩。
53歲黃女士,最近1個月看到食物就想吐、食慾不振、全身無力沒精神,且舌頭有麻刺感,已達半年之久,吃東西時味覺也變差,於西醫看診檢查後,表示無特別異常。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狀況仍沒有緩解,於是尋求中醫診斷為更年期不適,經調理後,食慾改善能吃得下食物,味覺變化減輕,也比較不易疲倦有體力能出門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