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婦人膝蓋疼痛難行 竟是「異物」卡關節

婦人膝蓋疼痛難行 竟是「異物」卡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關節裡面有老鼠在跑?」許多人常覺得走路關節「卡卡」、有的甚至痛到舉步維艱,卻時常遭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而治療無果!當心很有可能是關節內有俗稱「關節鼠」的異物。成大斗六分院骨科翁閎楷醫師表示,門診收治一位41歲的女性,最近一年多來右膝關節持續疼痛,而且會有卡住的感覺,多次診斷為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接受治療均無改善。於是前來本院骨科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右膝關節前外側滑囊內有鈣化性的游離體,並從皮膚即可觸摸到有突出物的感覺,該游離體病理診斷為滑囊性軟骨瘤,在接受手術移除後改善。翁閎楷醫師也解釋,關節鼠並非有跑來跑去的老鼠在關節裡,而是指有小纖維、軟骨或骨所組成的游離體產生在關節裡。簡單地說,就是有一小塊碎骨頭掉落在關節裡卡住的感覺。避免異物磨損關節軟骨 建議手術移除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含退化性關節疾病、碎片骨折、一塊撕裂的軟骨、膝關節創傷或過度使用、剝離性骨軟骨炎或滑囊性軟骨瘤等。而有關節鼠症狀時,膝關節會卡住的感覺、疼痛和腫脹或有慢性關節僵硬,有時甚至可以摸到膝蓋裡面有物體的感覺。翁醫師說明,在治療方面,對於小的游離體,以緩解症狀為主。然而,即使是一個小游離體都有可能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任何造成關節症狀的游離體應該都要以手術移除。另翁醫師也呼籲,造成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退化性關節炎只是其中之一,有些病患在初期只是肌腱炎,但因缺乏運動,腿部肌肉較無力氣,膝關節周圍的肌腱就容易發炎,在惡性循環下,最後會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因此當膝關節疼痛合併有卡住的情形就需特別注意。

自己的血救膝蓋?注射PRP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自己的血救膝蓋?注射PRP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71歲的林姓婦人,自10多年前開始即常有膝關節疼痛問題,尤其是上下樓梯及蹲下時,經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先施予復健及注射玻尿酸,但近一年疼痛加劇,合併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醫師建議以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後,疼痛症狀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武俊傑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老人常見疾病,國人最好發於膝關節,傳統均先利用復健及非類固醇抗癌藥治療,局部類固醇注射在急性發作時可採用,但不適合長期使用,而玻尿酸膝關節注射發展約20年,但當膝關節已磨損至一定程度時,效果恐變差。關節每日磨耗   退化性關節炎能緩解難治癒武俊傑醫師說,每個人一生皆會因為活動使用到關節,所以都會產生程度不一的磨損,但關節每天仍處在磨耗的狀態,因此退化性關節炎不可能治癒,所以近年來,發展的利用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PRP),即抽取自己血液予以離心後萃取富含生長因子的部分,再予注射至膝關節內,其原理在利用生長因子促使修補損傷軟骨,但此治療屬自費。他也提醒,此種治療近年來在私人醫療院所已如火如荼進行,但技術良莠不齊,因此建議選擇PRP治療務必慎選值得信賴醫療單位。

補眠補到脂肪去 恐讓你越睡越胖

補眠補到脂肪去 恐讓你越睡越胖#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熬夜到三更半夜,以致睡眠不足,因此,到了週末有多人就會開始瘋狂補眠,來彌補平日所累積的疲勞,但根據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週末的生活作息與平日不同,容易造成生理時鐘錯亂,進而導致發胖、影響身體健康等。假日補眠要當心 睡多恐增肥胖率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醫學研究會,針對800多名受測者進行調查研究,其中包括受測者的身高、體重、腰圍、血液以及睡眠狀態,結果發現,睡眠差異越大者,變胖機率及罹患肥胖所引起的疾病率越高。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週末、假日狂睡的現象,可稱之為「社交時差」,長時間累下來,不僅會擾亂體內的生理時鐘,進而影響健康外,即使假日只比平常多睡了2小時,也會提高BMI的風險,甚至就連身體發炎、罹患糖尿病等機率都會跟著增加。所以,建議民眾就算放假,也不要改變生活作息或突然大睡,應盡量維持固定的睡眠時間,才不會增加毛病找上門的機率。

蹲下就「喀喀」響 恐是關節退化的警訊

蹲下就「喀喀」響 恐是關節退化的警訊#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你蹲下或站起來時膝蓋會「喀喀」響嗎?要小心,恐怕是關節炎退化的警訊!成大醫院骨科黃國淵醫師表示,膝蓋出現聲音不是正常的現象,有可能是膝蓋髕骨外翻或韌帶鬆弛,但最常見的是因為軟骨的磨損所造成聲響。因此提醒,若膝蓋出現「喀喀」聲,很可能是膝蓋在發出警訊,若置之不理,恐會引起日後膝蓋痠痛或提早退化等問題。驚!女性罹退化性關節炎比男性比例多黃國淵醫師說明,臨床發現,女性罹退化性關節炎比男性比例多,原因在於膝蓋軟骨上有動情素的受體,女性在停經後,動情素分泌不足,便會引起發炎的前驅物質,刺激軟骨細胞基質的分泌減少,造成軟骨的分解,因此比起男性,女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會比較多。「天氣寒冷,本身有關節退化問題的民眾也要特別注意!」醫師強調,像近期溫差變化大,下肢血液循環會較差,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將更加明顯,容易出現膝蓋僵硬、走路或活動時疼痛,導致近日因退化性關節炎而求診的病患增加不少;若再加上平時不常活動,在體重增加、肌肉越沒有力量的情況下,關節負擔會更大,病情恐怕雪上加霜! 初期退化性關節炎 服用葡萄糖胺才有效!「很多民眾都會自行服用葡萄糖胺來保養自己的膝蓋,這是有幫助的嗎?」黃國淵醫師解釋,臨床發現,葡萄糖胺針對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作用較大。因為葡萄糖胺在體內,會轉化成蛋白糖,這種蛋白糖會吸附水分,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膠原蛋白,修復軟骨組織,讓軟骨比較有彈性。此外,葡萄糖胺可以抑制發炎的前驅物,對於早期、較輕微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都有所幫助,不過,目前僅有藥用的葡萄糖胺才具有治療的效果,這點可要區分清楚。一般來說,葡萄糖胺建議量是一天1,500毫克,目前健保給付是一顆250毫克,一天分早中晚服用,連續服用三個月,臨床發現服用兩個月後,藥效會較明顯,但有些人一至兩星期就可以改善。天冷更要動 膝蓋軟骨才會有養分「少動關節,越不容易引起軟骨的磨損?」醫師嚴正否認。事實上,關節的軟骨養分是來自關節囊的滑液,靠的是關節液的滲透來提供,如果膝蓋沒有活動時,養分就不會跑到軟骨細胞,因此,適度的運動(快走、游泳)、增加大腿肌肉的訓練,對關節的健康很有幫助;另一方面,會讓膝蓋過度負重的運動則要減少,如:爬樓梯、爬山、蹲、跪等,否則若關節受力過大,軟骨磨損的機會也就會更加嚴重。

葡萄糖胺顧骨頭?醫:錯!應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

葡萄糖胺顧骨頭?醫:錯!應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一位老太太每天都會服用各種關節保健品,但關節疼痛的問題還是存在,直到某日不小心跌倒骨折,被醫師診斷需替換人工關節,才忍不住問:「我不是吃了幾十年的葡萄糖胺保健品,怎麼還要動手術?」台北醫學大學骨科呂憲宗醫師表示,很多民眾都有這樣的錯誤認知,但其實葡萄糖胺並不用於補骨或補鈣,而是針對退化性關節炎在膝蓋軟骨的改善,特別是在初期關節發炎的患者作用比較大。關節總是痠痛 就一定是退化性關節炎搞鬼?「老太太因為不清楚關節痠痛的原因,而用錯保養,經醫師診斷後才發現,關節痠痛是因骨鬆所引起。」但事實上,關節痠痛不一定是退化的問題。呂憲宗醫師就說明,膝蓋關節痠痛的因素推測有3種,分別是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或運動傷害,當發現有關節痠痛問題時,應先就醫找出正確的病因,否則自行吃了一堆保健品,沒有對症下藥也是無效,甚至可能延誤治療的黃金期。研究顯示 葡萄糖胺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研究指出,葡萄糖胺可以讓膝蓋軟骨增生,達到保健的作用;呂憲宗醫師也補充,根據臨床觀察,約3成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補充葡萄糖胺後,能達到緩解作用,特別是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最為明顯。而坊間葡萄糖胺又分成硫酸鹽及鹽酸鹽兩種,其中,具有治療效果的只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其中,葡萄糖胺一天的服用劑量是1,500毫克,治療時程是以八個星期為單位,目前健保給付是一顆250毫克的膠囊,分早中晚攝取,民眾可別混淆!退化性關節炎高危險群:運動過度、女性膝蓋髕骨軟化「關節退化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呂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許年輕人膝蓋也開始出現退化,綜合其原因與運動過度、膝蓋受傷,以及女性膝蓋髕骨軟化有關係。他解釋,劇烈的運動容易導致關節的受損,而女性因為體型的關係,骨盆較大、大腿骨較短,膝蓋在彎曲時,關節面容易往外翻,當膝蓋受力不平均,容易磨損外側的關節,久而久之就會有痠軟的問題,這類族群也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關節要適度運動才會有養分。」很多人覺得越動關節磨損越嚴重,其實不然,要知道關節平常就需要透過活動,像是走路、游泳等,膝蓋經過壓縮後,才能將營養素供應到關節內,不過若是容易傷害到軟骨或韌帶的衝撞型運動,就建議避免為佳。

退化性關節炎多年 關節置換術助改善

退化性關節炎多年 關節置換術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5歲的尤姓男子,多年來深受右肩退化性關節炎所苦,20年前一場車禍受傷後,右肩關節持續疼痛,夜間更因疼痛緣故亦無法安眠,至骨科求診,經手術右肩關節置換術後相當成功,右手由無法舉高超過90度,術後已可恢復舉高至135度。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骨科周禮智醫師說,許多罹患肩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的患者,當藥物及復健治療都已無法緩解,可透過全肩關節置換術得到紓解,並重獲肩關節運動能力。目前健保給付置換關節材質為鈷鉻鉬合金,全肩關節置換術後的併發症發生率較低,嚴重併發症,如肩關節感染,約發生在1.9% 患者中。但術前評估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藥物及復健治療效果欠佳、疼痛狀況嚴重、關節功能差,活動受限,一般平舉角度在90度以下者,較會使用全肩關節置換術。而值得一提的是感染,周禮智醫師提醒,雖然感染是任何手術皆有的風險,全肩關節置換術後感染發生的最常見原因,是在牙科手術中,或皮膚、尿路、指甲上的感染細菌進入血液所造成,對於肩關節置換術後前兩年,建議進行外科或牙科手術前須採取預防性抗生素,以防感染。

醫訊/運動傷害健康講座之退化性關節炎

醫訊/運動傷害健康講座之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類關節疾病中最普通的一種,主要肇因是兩個骨頭的關節接觸面,也就是關節軟骨受到傷害及磨損,其將導致疼痛、僵硬、腫大和變形,且常見於膝、手部關節等部位。因此,為增進民眾對退化性關節炎的預防及治療方法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桃園長庚特邀請骨科陳思元醫師主講「退化性關節炎」,現場並提供醫療諮詢服務,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運動傷害健康講座之退化性關節炎時間:12月12日(五)9:00~11:00地點:桃園長庚醫院1樓中央大廳洽詢:桃園長庚社會服務組 林琬瑜小姐(03)3196200轉3419

姿勢不良、3C盛行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姿勢不良、3C盛行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常感到脖子痠、肩膀疼痛、早上起床時間肩頸特別沉重或時常落枕,小心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報到。醫師表示,以往退化性關節炎多發生於50、60歲以上長者,但近來門診發現,30、40歲罹病族群急遽增加,以頸椎最多;尤其近年3C產品盛行,許多人長時間辦公再加上滑手機,可得要小心痠痛悄悄找上門。肩頸卡卡 4招遠離退化性關節炎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邱佳儀表示,現代人長期姿勢不良、少運動再加上壓力大,導致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但也有部分是因為椎間盤突出、頸椎狹窄、或頸椎的退化性關節炎所引起。因此,要遠離頸椎退化性關節炎,除了可以透過伸展活動肩頸,平時也別太常坐在椅子上,不時要起身走動,才能減輕對椎間盤所造成的壓力負擔。而邱醫師也特別提供4招伸展動作,讓肩頸舒緩遠離痠痛:●第1招鍛鍊肌力首先,將右手放置頭部右側,頭部與手同時出力,相互抵住保持頭部姿勢,約五秒,再將手放至於頭部後方,同樣同時出力,保持姿勢,用此方式,依序於頭部右、左、前、後方進行,利用雙手與頭部的力量,強化頸部肌力,重複10下。  ●第2招伸展肌肉將右手放在左耳上方斜側拉頸部肌肉至出現緊繃感,左邊亦同,姿勢維持十五秒,左右肩頸痠痛是常見的情形,此動作可拉開脖子兩側的肌肉,舒緩上斜方肌及提肩胛肌。●第3招頸部伸展雙手十指交叉抱後腦勺,兩手輕輕施力,讓臉部從正前方慢慢向下看, 雙手肘與地面平行時停住,慢慢伸展頸部肌肉15~20秒。接著,雙手合掌後,藉由大拇指的力量將下巴往上往後抬,視線盡量向後看,頸部要放鬆並且輕輕地向後伸展前頸肌肉。●第4招推下巴在視線向前方看,下巴保持水平後,藉由食指的力量,將下巴推向頸部,維持5秒後放鬆。簡單4個動作,讓久坐的上班族,短短幾分鐘就達到伸展肩頸的效果。邱佳儀醫師也提醒,過度專注於工作或滑手機,往往會忽略身體不適的警訊,要定時起來動動身體換姿勢、改變睡姿、熱敷、避免久坐久站,就可以改善酸痛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