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膝關節受損不治療!老翁竟連拄拐杖走路都困難

膝關節受損不治療!老翁竟連拄拐杖走路都困難#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現在因退化性關節炎而行走困難的人也變多了!日前,一名90歲的老先生,因膝關節受損,連拿拐杖走平路都窒礙難行,長久下來腰部就開始痠痛不適,也容易跌倒,直到就醫後才發現,原來他的關節已磨到連軟骨都沒了,當下便鼓起勇氣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不到一週,他的雙腳就重獲新生,可以自己走路,不需要拐杖了。老人怕痛、留下後遺症 多數都不願治療安南醫院骨科黃鐙樂醫師表示,門診觀察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主要介於58~85歲,特別是年過8旬的長者更為常見,但因為怕痛、留下後遺症、恢復速度慢長,所以,大多都打退堂鼓。以往傳統式的人工關節手術,都建議病人在手術後須拿柺杖3個月,並積極復健3個月至半年,膝蓋關節的功能才可能恢復正常,但醫師建議,可用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來治療,對軟組織、肌肉韌帶傷害較小,復原速度快。及早發現、治療 可免於換置人工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使活動力降低,久而久之,肌肉、骨骼都可能萎縮或退化,走上換人工關節一途,尤其是老人家總是能拖則拖,往往拖到症狀嚴重,打針吃止痛藥已失靈,才會選擇置換人工膝關節。醫師表示,大多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都已第4或5期,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前期可透過其他方式,來延緩退化速度,甚至避免換人工關節的命運,所以,提醒民眾只要發現關節不適,應盡快就醫。骨鬆與關節炎不同 別再將它劃上等號手術開刀雖然有後遺症,但據台灣統計,術後感染率不到1%,有症狀的血栓者更少,至於手術的半身麻醉可能帶來風險,經詳細評估後,老人家也可考慮置換人工膝關節。最後,黃鐙樂醫師也提醒民眾,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會將其症狀和骨質疏鬆症劃上等號,於診間詢問是否吃鈣片補鈣就有效,但其實這2種病症的成因與後續治療方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千萬勿再搞混。

梅雨季膝痠痛 6大高危險群要注意!

梅雨季膝痠痛 6大高危險群要注意!#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春天的腳步悄悄來臨,除了忽冷忽熱的氣候外,梅雨季節所引起的潮濕,也會影響人體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筋骨、關節不舒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趙顗絢醫師表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濕冷的天氣可能是造成關節不舒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以下所列的6大好發族群,在濕冷的天氣更應做好關節保暖的動作:1)活動量較大的勞動者/這類族群因時常需要負重工作,尤其是需承受全身重量的膝關節、腰椎及頸椎,退化的機率也較高。2)更年期/退化是必然的過程,因此,年紀較長的民眾,因關節磨損而退化比例也較高。3)女性/研究指出,女性較男性容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原因與賀爾蒙雌激素有關係。4)O型腿或外八/當腿部構造不正常或發育不良時,因膝蓋受力或施力不當,導致膝蓋內側軟骨過度磨損,膝關節退化的機率也跟著增加。5)膝蓋曾受過傷/如:骨折、韌帶斷裂或軟骨受傷等情況下,膝關節退化比例較高。6)肥胖/體重越重,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越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加速磨損的速度。清明時節雨紛紛 「膝蓋痠痛」欲斷魂!趙顗絢醫師解釋,過去濕冷天氣引起的筋骨痠痛,以及血循不良等說法,多侷限在中醫角度;然而,近年來也有許多醫學研究(多半是內科)顯示,氣候寒冷潮濕時,人體會出現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創傷,啟動痛覺的受體,增加關節痠痛的機會。提醒關節有受傷或上述好發族群,在氣候多變的時節,更要加強身體保暖。膝蓋僵硬、痠痛、無力 關節恐怕已經開始退化了!「該如何知道自己的關節開始有狀況?」醫師舉例,分辨膝蓋退化的方式很簡單,若發現自己起床時膝蓋會僵硬、痠痛、無力,下樓梯時感覺痠痛,甚至是蹲下後站不太起來,這都這說明你的關節退化了!事實上,很多民眾都會藉著攝取葡萄糖胺來改善退化的膝蓋,對此,趙顗絢醫師強調,葡萄糖胺是軟骨形成的主要成分,的確有研究指出,透過補充硫酸鹽葡萄糖胺可改善初期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每天的建議量約為1500毫克,一次療程約兩個月,但還是需要聽從醫囑建議下服用。3招強化大腿肌肉 預防膝關節退化!最後,趙顗絢醫師也建議民眾,透過運動來強化膝蓋周邊的肌肉,絕對能夠預防及緩和膝關節的疼痛,運動的方式相當簡單,趕緊來試試看!1)找一張椅子,腰挺直,維持正確坐姿。2)右腿往前用力伸直,這時會感覺大腿肌肉緊繃,維持5秒鐘,反覆做10次。3)左腿重複以上動作,每日做3回。

連假後爆關節「退化潮」 4原因惹禍

連假後爆關節「退化潮」 4原因惹禍#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不少報導指出,每當連續假期過後,因關節問題而就診的比例也跟著爆增,其中,更不乏青壯年族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趙顗絢醫師就舉例,像上個月6天農曆年節後接著228連假,許多民眾就因年節打掃的錯誤姿勢、長時間久坐、低頭滑手機,以及過度活動等原因,引起疼痛甚至誘發關節發炎。建議民眾,若出現關節酸、軟、無力的現象時,應趁早就醫檢查,以保護關節。4大原因 容易引起關節疼痛就像是家庭主婦的張太太,過年前夕卯起來打掃家裡,之後卻感覺膝蓋蹲下後站不太起來,才發現是因為打掃姿勢不對,過度使用的結果進而引發退化性關節炎。醫師也整理診間常見4種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1)長時間打掃不休息/許多人會趁放假休息打掃家裡,但長時間的蹲下及負重,使得膝關節受力增加,容易引起膝蓋的退化,常見於家庭主婦及勞動工作者。2)低頭滑手機/頸部的前傾及震動對頸椎傷害最大,尤其是低頭滑手機這個動作,非常容易引起頸關節的退化。3)長時間久坐/連假期間許多年輕人喜歡賴在沙發,除了容易發胖而造成膝蓋負重外,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關節連接處會也因缺乏關節滑液而變得乾燥,使關節變得僵硬,進而引起關節炎的發生。4)過度活動/許多民眾會趁連假安排戶外活動,但若平時很少運動,在短時間過度活動的狀態下,也容易造成腰椎及膝關節的傷害。膝蓋感覺痠痛 可能就是退化了?!「該如何發覺自己的膝關節退化?」趙顗絢醫師解釋,膝關節退化的症狀表現可分為早中晚期。早期是膝蓋常會覺得僵硬,偶爾會伴隨痠痛,需要原地活動才感覺舒服;中期則是一蹲下就站不起來,下樓梯也會感覺無力;到了中晚期,膝蓋一彎就不舒服,根本不太能蹲,上下樓梯也都會覺得不舒服。葡萄糖胺有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而有許多民眾會攝取葡萄糖胺來保養關節,對此,醫師解釋,葡萄糖胺是軟骨組織的一種成分,研究顯示,透過葡萄糖胺的補充,可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趙顗絢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上發現,葡萄糖胺對於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改善幅度比較大。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胺依製程可分為硫酸鹽及鹽酸鹽葡萄糖胺,目前具有治療效果的只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而一天服用劑量約為1500毫克,一次療程約是2至3星期。避免長假後關節退化 減重最重要!事實上,因為放假暴飲暴食造成體重增加,對膝關節無疑是一個大負擔,提醒民眾,收假後首要之務便是減重,同時進行大腿的肌力運動,增加大腿肌肉強度,分散膝關節的受力重量。此外,醫師也建議民眾,平時要避免久坐、久站或是久蹲,少走樓梯,多運動,也可以減少退化性關節炎發作。

婦人膝蓋疼痛難行 竟是「異物」卡關節

婦人膝蓋疼痛難行 竟是「異物」卡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關節裡面有老鼠在跑?」許多人常覺得走路關節「卡卡」、有的甚至痛到舉步維艱,卻時常遭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而治療無果!當心很有可能是關節內有俗稱「關節鼠」的異物。成大斗六分院骨科翁閎楷醫師表示,門診收治一位41歲的女性,最近一年多來右膝關節持續疼痛,而且會有卡住的感覺,多次診斷為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接受治療均無改善。於是前來本院骨科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右膝關節前外側滑囊內有鈣化性的游離體,並從皮膚即可觸摸到有突出物的感覺,該游離體病理診斷為滑囊性軟骨瘤,在接受手術移除後改善。翁閎楷醫師也解釋,關節鼠並非有跑來跑去的老鼠在關節裡,而是指有小纖維、軟骨或骨所組成的游離體產生在關節裡。簡單地說,就是有一小塊碎骨頭掉落在關節裡卡住的感覺。避免異物磨損關節軟骨 建議手術移除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包含退化性關節疾病、碎片骨折、一塊撕裂的軟骨、膝關節創傷或過度使用、剝離性骨軟骨炎或滑囊性軟骨瘤等。而有關節鼠症狀時,膝關節會卡住的感覺、疼痛和腫脹或有慢性關節僵硬,有時甚至可以摸到膝蓋裡面有物體的感覺。翁醫師說明,在治療方面,對於小的游離體,以緩解症狀為主。然而,即使是一個小游離體都有可能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任何造成關節症狀的游離體應該都要以手術移除。另翁醫師也呼籲,造成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退化性關節炎只是其中之一,有些病患在初期只是肌腱炎,但因缺乏運動,腿部肌肉較無力氣,膝關節周圍的肌腱就容易發炎,在惡性循環下,最後會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因此當膝關節疼痛合併有卡住的情形就需特別注意。

自己的血救膝蓋?注射PRP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自己的血救膝蓋?注射PRP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71歲的林姓婦人,自10多年前開始即常有膝關節疼痛問題,尤其是上下樓梯及蹲下時,經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先施予復健及注射玻尿酸,但近一年疼痛加劇,合併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醫師建議以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後,疼痛症狀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武俊傑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老人常見疾病,國人最好發於膝關節,傳統均先利用復健及非類固醇抗癌藥治療,局部類固醇注射在急性發作時可採用,但不適合長期使用,而玻尿酸膝關節注射發展約20年,但當膝關節已磨損至一定程度時,效果恐變差。關節每日磨耗   退化性關節炎能緩解難治癒武俊傑醫師說,每個人一生皆會因為活動使用到關節,所以都會產生程度不一的磨損,但關節每天仍處在磨耗的狀態,因此退化性關節炎不可能治癒,所以近年來,發展的利用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PRP),即抽取自己血液予以離心後萃取富含生長因子的部分,再予注射至膝關節內,其原理在利用生長因子促使修補損傷軟骨,但此治療屬自費。他也提醒,此種治療近年來在私人醫療院所已如火如荼進行,但技術良莠不齊,因此建議選擇PRP治療務必慎選值得信賴醫療單位。

補眠補到脂肪去 恐讓你越睡越胖

補眠補到脂肪去 恐讓你越睡越胖#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熬夜到三更半夜,以致睡眠不足,因此,到了週末有多人就會開始瘋狂補眠,來彌補平日所累積的疲勞,但根據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週末的生活作息與平日不同,容易造成生理時鐘錯亂,進而導致發胖、影響身體健康等。假日補眠要當心 睡多恐增肥胖率該研究主要是由英國醫學研究會,針對800多名受測者進行調查研究,其中包括受測者的身高、體重、腰圍、血液以及睡眠狀態,結果發現,睡眠差異越大者,變胖機率及罹患肥胖所引起的疾病率越高。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週末、假日狂睡的現象,可稱之為「社交時差」,長時間累下來,不僅會擾亂體內的生理時鐘,進而影響健康外,即使假日只比平常多睡了2小時,也會提高BMI的風險,甚至就連身體發炎、罹患糖尿病等機率都會跟著增加。所以,建議民眾就算放假,也不要改變生活作息或突然大睡,應盡量維持固定的睡眠時間,才不會增加毛病找上門的機率。

蹲下就「喀喀」響 恐是關節退化的警訊

蹲下就「喀喀」響 恐是關節退化的警訊#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你蹲下或站起來時膝蓋會「喀喀」響嗎?要小心,恐怕是關節炎退化的警訊!成大醫院骨科黃國淵醫師表示,膝蓋出現聲音不是正常的現象,有可能是膝蓋髕骨外翻或韌帶鬆弛,但最常見的是因為軟骨的磨損所造成聲響。因此提醒,若膝蓋出現「喀喀」聲,很可能是膝蓋在發出警訊,若置之不理,恐會引起日後膝蓋痠痛或提早退化等問題。驚!女性罹退化性關節炎比男性比例多黃國淵醫師說明,臨床發現,女性罹退化性關節炎比男性比例多,原因在於膝蓋軟骨上有動情素的受體,女性在停經後,動情素分泌不足,便會引起發炎的前驅物質,刺激軟骨細胞基質的分泌減少,造成軟骨的分解,因此比起男性,女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會比較多。「天氣寒冷,本身有關節退化問題的民眾也要特別注意!」醫師強調,像近期溫差變化大,下肢血液循環會較差,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將更加明顯,容易出現膝蓋僵硬、走路或活動時疼痛,導致近日因退化性關節炎而求診的病患增加不少;若再加上平時不常活動,在體重增加、肌肉越沒有力量的情況下,關節負擔會更大,病情恐怕雪上加霜! 初期退化性關節炎 服用葡萄糖胺才有效!「很多民眾都會自行服用葡萄糖胺來保養自己的膝蓋,這是有幫助的嗎?」黃國淵醫師解釋,臨床發現,葡萄糖胺針對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作用較大。因為葡萄糖胺在體內,會轉化成蛋白糖,這種蛋白糖會吸附水分,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膠原蛋白,修復軟骨組織,讓軟骨比較有彈性。此外,葡萄糖胺可以抑制發炎的前驅物,對於早期、較輕微的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都有所幫助,不過,目前僅有藥用的葡萄糖胺才具有治療的效果,這點可要區分清楚。一般來說,葡萄糖胺建議量是一天1,500毫克,目前健保給付是一顆250毫克,一天分早中晚服用,連續服用三個月,臨床發現服用兩個月後,藥效會較明顯,但有些人一至兩星期就可以改善。天冷更要動 膝蓋軟骨才會有養分「少動關節,越不容易引起軟骨的磨損?」醫師嚴正否認。事實上,關節的軟骨養分是來自關節囊的滑液,靠的是關節液的滲透來提供,如果膝蓋沒有活動時,養分就不會跑到軟骨細胞,因此,適度的運動(快走、游泳)、增加大腿肌肉的訓練,對關節的健康很有幫助;另一方面,會讓膝蓋過度負重的運動則要減少,如:爬樓梯、爬山、蹲、跪等,否則若關節受力過大,軟骨磨損的機會也就會更加嚴重。

葡萄糖胺顧骨頭?醫:錯!應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

葡萄糖胺顧骨頭?醫:錯!應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一位老太太每天都會服用各種關節保健品,但關節疼痛的問題還是存在,直到某日不小心跌倒骨折,被醫師診斷需替換人工關節,才忍不住問:「我不是吃了幾十年的葡萄糖胺保健品,怎麼還要動手術?」台北醫學大學骨科呂憲宗醫師表示,很多民眾都有這樣的錯誤認知,但其實葡萄糖胺並不用於補骨或補鈣,而是針對退化性關節炎在膝蓋軟骨的改善,特別是在初期關節發炎的患者作用比較大。關節總是痠痛 就一定是退化性關節炎搞鬼?「老太太因為不清楚關節痠痛的原因,而用錯保養,經醫師診斷後才發現,關節痠痛是因骨鬆所引起。」但事實上,關節痠痛不一定是退化的問題。呂憲宗醫師就說明,膝蓋關節痠痛的因素推測有3種,分別是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或運動傷害,當發現有關節痠痛問題時,應先就醫找出正確的病因,否則自行吃了一堆保健品,沒有對症下藥也是無效,甚至可能延誤治療的黃金期。研究顯示 葡萄糖胺可幫助膝蓋軟骨增生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研究指出,葡萄糖胺可以讓膝蓋軟骨增生,達到保健的作用;呂憲宗醫師也補充,根據臨床觀察,約3成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補充葡萄糖胺後,能達到緩解作用,特別是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最為明顯。而坊間葡萄糖胺又分成硫酸鹽及鹽酸鹽兩種,其中,具有治療效果的只有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其中,葡萄糖胺一天的服用劑量是1,500毫克,治療時程是以八個星期為單位,目前健保給付是一顆250毫克的膠囊,分早中晚攝取,民眾可別混淆!退化性關節炎高危險群:運動過度、女性膝蓋髕骨軟化「關節退化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呂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許年輕人膝蓋也開始出現退化,綜合其原因與運動過度、膝蓋受傷,以及女性膝蓋髕骨軟化有關係。他解釋,劇烈的運動容易導致關節的受損,而女性因為體型的關係,骨盆較大、大腿骨較短,膝蓋在彎曲時,關節面容易往外翻,當膝蓋受力不平均,容易磨損外側的關節,久而久之就會有痠軟的問題,這類族群也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關節要適度運動才會有養分。」很多人覺得越動關節磨損越嚴重,其實不然,要知道關節平常就需要透過活動,像是走路、游泳等,膝蓋經過壓縮後,才能將營養素供應到關節內,不過若是容易傷害到軟骨或韌帶的衝撞型運動,就建議避免為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