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

高市校園再傳肺結核 開學後將全面進行篩檢

高市校園再傳肺結核 開學後將全面進行篩檢#肺結核

在過年前高市校園才傳出一名國中老師感染開放性肺結核,造成班上51名同學出現陽性反應,現在又驚傳一名國中學生確定罹患開放性肺結核,目前在家接受投藥治療,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長韓永光表示,開學後將對曾與該名學生接觸過的師生,進行全面胸部X光及結核菌數篩檢。(圖片翻攝自疾管局。)根據成大醫院衛教文章指出,肺結核病人分為開放性病人和非開放性病人兩種,開放性病人是指,痰內含有結核桿菌,會傳染給別人的,而非開放性病人,是指痰內不含結核桿菌,不會傳染給別人,大部分的肺結核病人屬於非開放性,不過 開放性病人與非開放性病人具有互動關係,也就是開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療後,可以變成非開放性病人;相反的,非開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會變成開放性病人。疾管處強調,肺結核屬於飛沫傳染,現在的年輕宅男、宅女愈來愈多,缺乏運動又習慣待在密閉空間,導致免疫系統變差,就容易增加感染肺結核的機率,自從台北世新大學去年爆發肺結核疫情以來,各校均加強衛教,向學生宣導肺結核自我建議篩檢法,即:咳嗽兩週(2分)、有痰(2分)、體重減輕(1分)、沒有食慾(1分)、胸痛(1分),提醒學生如症狀達5分以上,應儘速就醫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扯!學生去年染肺結核 今年才要同學檢查

扯!學生去年染肺結核 今年才要同學檢查#肺結核

台北市一家補習班今天驚傳一名學生在去年7月感染肺結核,在10月份通報衛生單位後,近日才以簡訊通知百名學生做胸部X光調查,不禁令外界質疑補習班是否刻意隱匿消息。不過衛生局日前對外強調,絕對沒有隱匿疫情,目前都在仔細做追蹤當中。(圖片翻攝自疾管局。)根據電視報導指出,北市某家補習班一名學生在去年7月感染肺結核,但10月才向衛生局通報消息,且期間該名學生都有持續在補習班上課,事隔近半年,補習班近日才開始以簡訊通知曾接觸病患的百名學生,前往衛生局做胸部X光檢查,讓外界懷疑有隱匿疫情的行為。台北市衛生局解釋,在10月接獲通報後,開始緊急展開調查並在11月要到補習班的學生名單,經過1個多月的逐一比對後,才曉得有多達百名的學生曾與病患接觸,並通知補習班告知這些學生做胸部X光調查,衛生局表示很可能檢查人數還會增加,呼籲大家盡力配合,不要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而目前該名感染肺結核的學生,病情已在服藥的情況下受到控制。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衛教資訊指出,肺結核也稱為肺癆,主要經由飛沫傳染。肺結核在感染初時,約有95%的人會因自身免疫力未發病,但仍有終身再活化的潛在危險,只有5%的人在初感染後結核菌會經由血行或淋巴液之散播造成肺內或肺外結核(如結核性腦膜炎)。而臨床上,肺結核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等,由於早期的感染症狀並不明顯,當出現病徵時大都已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

影音/卡介苗效力低? 結核患者增

影音/卡介苗效力低? 結核患者增#肺結核

走進校園、戴起口罩,今年10月,台北世新大學爆發肺結核群聚感染事件,有8人確定感染,為避免疫情擴大,學生們都做好自我防範。國家衛生研究院所長蘇益仁就指出,台灣肺結核病患不斷增加,恐怕跟卡介苗疫苗效果下降有關係,對此,疾管局回應強調,目前全世界都還在研究更有效的疫苗。國家衛生研究院所長蘇益仁表示,台灣結核發病人數雖然下降,但每年新增加的人數還是多達1萬3千例,而且根據最新調查研究發現,結核病患不斷增加,和現有施打的卡介疫苗對抑制結核菌種效用下降有關。蘇益仁指出,北京現代型的結核菌株毒性強、抗藥性高,注射過卡介苗的30歲以下結核患者,有85%是感染這一型菌株;政府如不改變現今疫苗政策,可能會有愈來愈多年輕人罹患結核病。對此,疾管局表示,卡介苗對預防孩童感染結核性腦膜炎的效果極佳,過去這幾年,只發生過零星的1到2例,就是家長沒帶小孩打卡介苗才罹病。疾管局也說,目前全世界都還在找尋最佳預防結核菌的方法,包括研發出更有效的疫苗。

結核病死亡率下降?恐還有努力空間

結核病死亡率下降?恐還有努力空間#肺結核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長蘇益仁說,台灣每年新增結核病多達一萬三千個病例,根據研究發現,結核病患之所以不斷增加,是因為現有卡介疫苗抑制結核菌種效果變差。疾病管制局指出,我國結核病疫情控制成效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新加坡,排名第三。比南韓、香港均略好,但仍有待大家持續努力。疾管局表示,在全國醫療衛生人員、民眾與政府共同的努力下,我國近五年結核病死亡率下降達32.8%,每年發病人數也從一萬六千多人下降至一萬三千多人;在臨床上並未發現不同型的結核菌株有治療上困難度的差異,一般結核病病人接受政府的都治治療關懷服務,以及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接受政府指定醫療團隊的整體照護及進階都治關懷,都有很好的治療成效。新生兒全面接種卡介苗,最主要是要有效預防致死率和神經學後遺症非常高的結核性腦膜炎,我國一歲以下嬰幼兒的卡介苗接種率雖然已達97%,但是近年仍有因家長未讓新生兒接種卡介苗,而發生結核性腦炎的零星病例。依據疾管局的監測資料顯示,沒有接種卡介苗得到結核性腦膜炎的機會,是有接種卡介苗者的16倍以上,在我國目前結核病疫情處於中度疾病負擔狀況下,新生兒接種卡介苗仍有其必要性。疾管局表示,雖然全球專家正努力發展研製出更好的結核病疫苗,但在更好疫苗問世之前,我國現階段最重的結核病防治政策為:(一)推動都治計畫和多重抗藥性醫療照護,提供高品質醫療照護管理,阻絕傳染鏈。(二)進行結核病接觸者追蹤,以早期發現病人,阻斷社區傳播路徑。(三)對於年輕且有高發病風險的接觸者,提供結核菌潛伏感染檢查及投藥治療,以減低發病風險及後續傳播。

不僅肺部 結核桿菌也會侵襲生殖器!

不僅肺部 結核桿菌也會侵襲生殖器!#肺結核

近日多所國高中及大學爆發校園肺結核群聚感染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戴孟平指出,秋冬季節轉換之際,肺結核的發病機率也會提高,然而因肺結核初期無明顯症狀或類似感冒,容易被忽略。若民眾曾經接觸肺結核患者或出現咳嗽超過三週、咳血、午後近傍晚有發燒、疲倦、體重減輕、夜間盜汗等症狀,皆應盡速就醫接受檢查。戴孟平醫師表示,結核病主要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傳染疾病,結核病可以進入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如腦膜、淋巴腺、生殖器等,其中又以侵犯肺部之機率最高,佔所有結核病中的九成。此外,肺結核又分為開放性及非開放性兩類。開放性肺結核其痰中帶有結核菌,具傳染性。非開放性肺結核其痰中則不帶有結核菌,不會傳染給別人。然而,需注意的是,非開放性肺結核患者若未經妥善治療,也有可能轉變為開放性肺結核。對於肺結核的預防及治療,戴孟平醫師提供四要訣:「咳三週、快驗痰、勤服藥、全都治」。當出現久咳不癒情況,應立即就醫檢查。若確診罹患肺結核則須耐心配合藥物治療,並持續半年時間。此外,他提醒,肺結核患者除了須按時服藥,也應該注意家裡的通風,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立即摀住口鼻,若咳出痰液也應立即由馬桶沖走。另外,幼童、老年人或抵抗力較差的民眾也應盡量避免進出公共場所或戴上防護口罩保護自己。他指出,其實預防疾病的不二法門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及運動習慣,疾病自然就會遠離。

肺結核案例連環爆 永和某國中也淪陷

肺結核案例連環爆 永和某國中也淪陷#肺結核

永和某國中二年級一名女學生,今年七月經醫師確診感染開放性肺結核,當時正逢暑假,女學生自行在家隔離治療,不料開學後至今,新北市政府卻在昨晚宣布,同班級有十五名學生經結核菌素檢測為陽性反應,不過衛生局也強調,並非群聚感染,已經有9名學生預防性投藥。根據台南成大內科衛教文章表示,肺結核病人分為開放性病人和非開放性病人兩種,開放性病人,痰內含有結核桿菌,會傳染給別人,這種病人比較少,非開放性病人,痰內不含結核桿菌,不會傳染給別人,這種病人比較多,大部分結核病人不會傳染給別人,開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療後,可以變成非開放性病人,不過相反的,非開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也會變成開放性病人。成大衛教文章中提醒民眾,因為早期的肺結核病人根本沒有什麼症狀,也不會不舒服,所以很容易忽略而延誤病情,到症狀出現,如咳嗽、吐痰、吐血等時,可能已經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了,只要一個人身體抵抗力差(如年紀大的人、營養不良、糖尿病、矽肺症、愛滋病等病人),受到結核桿菌感染時,就比較容易患上肺結核病。 台北榮總醫院也在衛教文章中表示,平時肺結核病人應養成,當咳嗽、打噴嚏時以手帕、紙巾遮掩口鼻的習慣,以防飛沫隨意噴出,開放性病人只要積極接受藥物治療,按時服藥,在服藥後大約三至六個月後就會轉變成非開放性。結核防治要做好,接觸篩檢不可少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38咳三週、快驗痰 以免結核病找上門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313肺結核初期症狀易忽略 你有長期咳嗽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139

台中沙鹿高工兩生肺結核確診 初步調查排除群聚感染

台中沙鹿高工兩生肺結核確診 初步調查排除群聚感染#肺結核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分別在今年9月23號及10月10號接獲兩名結核病個案之確診報告,經衛生局疫調後發現,兩名個案均為本市沙鹿高工學生,衛生局於接獲報告後立即與校方聯繫溝通,召開專家說明會,並完成完成77位接觸者胸部X光及結核菌素檢查工作,9名結核菌素陽性個案轉介執行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衛生局初步發現,該2名學生屬不同年級、班級,且無地緣、接觸史等流行病學相關性,初步排除群聚。衛生局表示,臺中市每年約有1300名結核病個案,分布於社區、學校、職場等,以校園為例,每年約有20至40名個案通報,衛生局均依照標準作業流程,迅速進行疫情調查,並安排胸腔科醫師進行校園衛教說明會及接觸者檢查轉介等相關防治工作,該校2名結核病菌株已送疾病管制局比對中,以近一步釐清其相關性。 衛生局呼籲,結核病最主要的傳染途徑係由飛沫傳染,一旦受到結核菌的感染發病,只要遵照醫師的囑咐,持續接受 6 至9個月正確有效的藥物治療,就能痊癒,衛生局強調本市配備有2台數位巡迴X光車,可於第一時間掌握接觸者檢查時效,再配合後續之轉介治療,可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民眾可以以七分篩檢法進行自我檢測:凡有咳嗽二週(2分)、咳嗽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如上述症狀合計達五分以上者,務必儘速就醫,並注意咳嗽禮節,以衛生紙或手帕遮口鼻,若有呼吸道症狀要戴口罩、勤洗手。※新聞內容由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怪病!早咳晚不咳 竟是罹患妥瑞氏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12&HN_Yr=0&HN_Mon=0以為半夜被蚊子咬? 結果是蕁麻疹發作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11&HN_Yr=0&HN_Mon=0預防腸癌要少紅肉多纖維外 有家族病史者患病機率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08&HN_Yr=0&HN_Mon=0

影音/世新肺結核篩檢 8人異常需複查

影音/世新肺結核篩檢 8人異常需複查#肺結核

世新大學爆發肺結核群聚感染之後,針對三百多位師生進行篩檢,結果發現有八人的胸部X光出現異常,需要複查;另外還有159人的皮膚結核菌素超過標準,將由醫生評估是否進行預防性投葯,接下來還要持續追蹤兩年。世新大學爆發肺結核群聚感染,疾管局和北市衛生局在本週一前往校園,針對與八名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的三百多位師生進行篩檢,檢驗報告在週五傍晚出爐,結果有八位胸部X光出現異常、需要複查。另外還有159位皮膚結核菌素試驗,超過標準10毫米,需要轉介到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不過疾管局強調,這些發現異常的潛伏結核感染者,沒有傳染力,民眾不必過度恐慌,而且即使遭到感染,終其一生只有5%到10%的發病機率,如果醫師評估,需要進行預防性投藥,就可減少九成、日後發病的機會。疾管局說,之後還會對世新三百多位師生進行健康管理,每半年安排胸部X光檢查,並持續追蹤兩年,以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新聞內容由公視晚間新聞提供「浴火鳳凰」Selina終步紅毯 三度灼傷疤痕難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30&HN_Yr=0&HN_Mon=0死於肝癌病患 約70%為B型肝炎帶原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5&HN_Yr=0&HN_Mon=0死前看到「上帝」或「親人」 科學家認為是大腦的惡作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6&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