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

婦女止痛藥命 研究:恐不孕流產

婦女止痛藥命 研究:恐不孕流產#流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女性在經期或排卵前後,時常有下腹悶痛的不適感,也因此,怕痛的女性易選擇止痛藥來舒緩疼痛。但你知道嗎?女性在排卵期前後長期使用止痛藥,容易干擾胚胎著床,恐導致不孕的危機。止痛藥要人命 女性不孕的隱性殺手 渴望生子的女性要注意!據以色列臨床研究證實,前列腺素減少可降低子宮內膜對胚胎的附著能力,也就是說,女性習慣服用止痛藥恐導致前列腺素降低,子宮內膜逐漸變薄,流產率也隨之增加;日前,就有一名29歲的楊小姐,因排卵期常感到下腹劇痛,也有服用止痛藥的習慣,不幸,肚皮長時間仍無動靜,而求子心切的她在婦產科醫師的建議下,戒掉長期仰賴止痛藥的習慣,終於成功懷孕。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影響婦女不孕、下腹劇痛的常見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併發佔60%,近20%為骨盆腔發炎;而其餘因素多為特殊個案,像是長期服用止痛藥所產生的不孕。市面上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有很多種,部分產品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恐引婦女不孕的風險,也因此蔡鋒博呼籲,有生育計畫的婦女,如有下腹劇痛等不適感,應盡快就醫,而不是忍一時方便,購買止痛藥舒緩;倘若真的痛到須服用止痛藥,蔡鋒博建議,應當避免選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以不影響生孕排卵、干擾胚胎著床為優先考量,例如:普拿疼,對女性不孕的影響也較低。

子宮頸「難緊閉」 她懷孕十次流產9次

子宮頸「難緊閉」 她懷孕十次流產9次#流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結婚10年、懷孕10次,她終於能如願生下寶寶了!日前,一名41的陳小姐,因患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症,使得她在求子的過程中非常辛苦,雖然曾有接受過六次的傳統子宮頸縫合術,但全都失敗流產,直到最後準備拚第10次懷孕時,在醫師的建議下,先接受腹腔鏡子宮頸環紮手術再懷孕,結果在去年12月時,順利產下一名男嬰。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蕭勝文醫師表示,陳小姐不僅過去曾有多次流產經驗,更是位合併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的高齡產婦,所以,這次在20週時,因腹部疼痛,且不規則性子宮收縮入院安胎,所幸在醫護團隊的照顧下,讓她在33週時,以剖腹生產方式產寶寶,如今,手裡抱著得來不易的小孩,心中湧現無限的感激。子宮頸自發性擴張 易造成胎兒提早產出蕭勝文醫師表示,所謂的子宮頸閉鎖不全,指的是在懷孕16~28週,在無任何子宮收縮的症狀下,子宮頸自發性擴張,容易使得胎膜及羊水囊因重力作用,而掉入陰道中,進而導致胎兒產出。且子宮頸閉鎖不全症,通常第一胎懷孕沒辦法事前得知,但可從超音波測量子宮頸長度,通常短於2.5公分則屬於高風險群,最好在12~18周左右時,進行子宮頸環紮術。環紮術 有助於抵抗子宮壓力為避免孕婦因子宮頸閉鎖不全,導致流產或早產,一般會採取子宮頸環紮手術,利用不吸收的縫線,將子宮頸作一個環形的縫合,等到足月時再將之剪開取出,便可以自然生。然而,蕭勝文醫師表示,傳統的McDonald子宮頸縫合術,主要是透過陰道進行縫合,但像陳小姐這樣多次流產,或子宮頸過短、有裂傷者,則建議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經由高位的子宮頸,進行環形的束綁,如此一來,就可避免過短的子宮頸,隨子宮逐日增大而發生閉鎖不全,更能有效抵抗子宮壓力,幫助患者增加成功懷孕生產的機會,而目前此微創手術,健保有給付。

結婚9年流產多次 高齡婦喜獲麟兒

結婚9年流產多次 高齡婦喜獲麟兒#流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在台灣平均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1人是早產兒,且人數正逐年增加中!日前,一名41歲的劉小姐,結婚9年懷孕過四次,但先前三次的經驗,不是流產,就是寶寶早產出生後不幸離世,使得她根本不敢奢望這輩子能有機會當媽媽。直到一年前,劉小姐下定決心在試看看,只是沒想到女兒在26週時,仍提早來報到,體重僅有1020克,比一個寶特瓶還小,且更歷經了嚴重呼吸窘症候、腸胃道出血併消化障礙、肺動脈導管未關閉、急性腎衰竭、敗血症等,但所幸她都一一克服,目前身體況狀相當良好。早產兒要注意 發生併發症機率高雙和醫院小兒部吳君山醫師表示,劉小姐之所以會不斷流產、早產,主要是因為她患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症,當子宮無法閉鎖,胎兒就容易從中掉出來,造成流產或早產。一旦發生早產,約一半以上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是需要仰賴呼吸器維持呼吸,而其他的早產兒,也有極高的機率會發生併發症,例如:黃疸、敗血症、呼吸道疾病、視網膜病變、或顱內出血所遺留的神經傷害及腦性麻痺等。年紀大、多胞胎 都是造成早產的因素之一除了子宮閉鎖不全症易早產外,吳君山醫師表示,目前發生早產的原因,僅有5成可以找得出來,包括生活行為(如抽菸、喝酒)、孕前狀況(如年齡大、曾流產過)以及懷孕期間的身體狀況(如多胞胎、妊娠毒血症)。而另外的5成原因不明,且經評估為高危險群者,也並非一定會早產,因此,提醒懷孕中的婦女,只要出現早產徵象,例如:陰道分泌物增加或夾雜紅色血絲、腹瀉、腸絞痛、陰道流出清澈透明的水漾液體等,都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如此一來,才能降低早產的發生率。

樂閱讀/懷孕3個月內不能說 否則孩子留不住?

樂閱讀/懷孕3個月內不能說 否則孩子留不住?#流產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屢屢可從媒體上聽到有女藝人否認自己懷孕一事,事後被拆穿時皆以「懷孕三個月內不能說、否則孩子容易留不住」的說法來推卸。當然這是沒有什麼根據的,只是以訛傳訛,倒成了大家最常聽到的禁忌之一。不過,也能從這一點看出,初為人父母的緊張和喜悅,為了順利生產、希望母子均安,即使再荒誕不經的說法也會有人相信。好比舊時農業社會裡營養和醫藥技術都不佳,小孩子很容易養不活,所以有的父母寧可相信把小孩的名字取得卑微低賤一些,就不會引起神鬼的覬覦,孩子也才容易養育成長一些,因此才會有罔「市」(「養」的台語發音)、查某(女人的意思,但此名多用於男生身上)或「阿醜」(意謂小孩醜陋)這樣的名字或小名。其實嚴格來說,懷孕未滿三個月不說也是有些原由的。因為懷孕初期三個月內,胚胎正處於一個相對不穩定的狀態中,如果著床得不好或胚胎本身不健康,很容易就有流產的機會;再者早期的驗孕技術並不好,初期是否真有身孕的驗檢正確率也不如今日,如果在初期就大肆宣揚,萬一日後發現只是假性懷孕或者因故小產,在公婆丈夫、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的殷切盼望下,叫人空歡喜一場不說,當事者難免難堪且身心俱疲。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情況發生,所以才有此一說,不僅是提醒孕婦在懷孕初期先耐住性子觀察,等到三個月狀況穩定後,再向外界宣佈喜訊不遲,並不是真的說了之後,會有什麼外來因素會不利於胎兒的緣故。(本文作者/春光編輯室)(摘自/不知道會被笑的66個禮俗禁忌/春光出版)

不再習慣性流產 菟絲子粥安胎助順產

不再習慣性流產 菟絲子粥安胎助順產#流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流產比例隨著年齡提高,一般年輕婦女即有15~20%的流產率,但是到了40歲可能有高達30%的流產率,因為年齡大,卵子品質相對就會比較差。一名32歲女性,在過去2年內皆在懷孕5到6周時,出現出血流產先兆,最後皆自然流產,經抽血檢查發現體內抗磷脂抗體過高,診斷為免疫性習慣性流產,經中醫給予活血化瘀,滋陰清熱,健脾補腎等藥調理半年後,再配合飲食調理,保持正常作息後,半年內即順利再懷孕,在懷孕前3個月仍以健脾補腎中藥調理後順利產下1子。調補脾腎為首要 2藥膳好孕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陳怡如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習慣性流產在中醫謂之「滑胎」,指凡墮胎或小產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者。因此,調補脾腎對準備懷孕的女性,尤其是有流產病史更是重要。因此陳怡如中醫師建議,在平常食療上可多食杜仲、桑寄生、菟絲子等性味較平和,且有滋補肝腎作用的藥膳,作法如下:●菟絲子粥1)材料/菟絲子50克、粳米100克及白糖適量。2)製法/將菟絲子搗碎,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將粳米放入該藥汁中煮成粥;粥熟時加入白糖即可食用(亦可改為加入少量鹽巴)。●杜仲雞湯1)材料/挑選重400克的烏骨雞1隻,炒杜仲及桑寄生各30克。2)製法/用紗布將杜仲和桑寄生包好放入雞腹內,然後加水將雞煮至爛熟;之後將雞腹內的杜仲和桑寄生丟棄,加入調料,即可食用。陳怡如醫師也強調,多數習慣性流產是可以治療成功,關鍵就在於掌握其複雜病因,有針對性的治療,並注重預防的重要性,做到早預防早治療。

30歲以上女性兩成罹子宮肌瘤 她不幸中標流產兩次!

30歲以上女性兩成罹子宮肌瘤 她不幸中標流產兩次!#流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國內三十歲以上的女性,罹患子宮肌瘤的比例,高達兩成,四十歲以上,更攀升至三成,若女性罹患子宮肌瘤,恐導致懷孕後流產的機率大增!台北就有一名黃小姐,結婚兩年曾經懷孕過兩次,沒想到,兩次懷孕,分別在八周與十二周,就出現流產情況,寶寶二度保不住,讓她傷心欲絕,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竟發現有「黏膜下肌瘤」,才找出導致流產的元凶。子宮肌瘤分三種 黏膜下肌瘤易導致流產、經血爆量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發生的原因至今還不明確,推估可能和遺傳及長期不當使用女性荷爾蒙補品,造成動情激素過度刺激有關,另外肥胖及晚婚也都是影響因子。她進一步解釋,子宮肌瘤由於生長部位不同,可區分為子宮最內層的黏膜下肌瘤、子宮間質層的子宮壁內肌瘤和子宮最外層的子宮漿膜下肌瘤等三類,其中黏膜下肌瘤(submucous type)因肌瘤長在靠近子宮內膜位置,最容易引發經血過多、經期過長、亂經、嚴重貧血、不孕、早產或流產等症狀。即使是小小的肌瘤也可能造成經血過多;如果肌瘤較大,甚至有血崩的危險。 郭安妮說,黏膜下肌瘤約佔所有子宮肌瘤的5%-10%,不像其它肌瘤會因體積變大向身體外突出,所以不易察覺,而有些黏膜下肌瘤是從子宮內膜長出來,臨床上就經常看到患者在經期時大量出血,最嚴重的患者因經血量太大,衛生棉包不住,只好天天穿成人紙尿布防止經血滲漏,苦不堪言!對此,郭安妮提醒女性,若有出現經血過多、嚴重貧血、不孕或反覆性流產等症狀時,應盡快至婦產科門診就醫,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她3年流產2次 中西醫「翻土」助成功受孕

她3年流產2次 中西醫「翻土」助成功受孕#流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住桃園的37歲陳小姐,3年前流產2次至今不孕,接受試管嬰兒治療2次也沒成功懷孕。每次月經來時下行不暢,要去蹲馬桶經血才稍微下來,但是血量很少夾有血塊,伴隨出現下腹疼痛、腰痠膝無力、乳房脹痛及情緒不佳等症狀。經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多次性流產造成子宮內膜沾黏,受孕困難;到中醫治療診斷為氣血不調、子宮環境不良所致。後來經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李世明醫師及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黃貴松醫師採中西醫聯合「翻土」療法治療後,陳小姐目前已懷孕7個月,狀況穩定。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李世明醫師表示,影響不孕症婦女成功受孕的主要因素包括胚胎品質及子宮內膜環境,目前的醫學技術,針對胚胎品質可以採用染色體鑑定取到品質好的胚胎,但子宮內膜環境的好壞,卻是胚胎順利著床的關鍵因素。過去子宮內膜環境因受到沾黏、免疫排斥、發炎等因素影響,造成胚胎著床不易,提高流產機率。李世明指出,目前婦產科做法就像在田地裡「翻土」的概念,在婦女月經來前7到10天,用內視鏡或吸管在子宮內膜做切片及刮騷,改善原本子宮內膜環境,重新刺激內膜生長因子細胞釋放,使內膜重新生長及進行修補,促進子宮內膜新陳代謝。臨床發現這樣可以讓植入的胚胎著床成功率提高一倍!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黃貴松醫師表示,其實中醫對不孕症的治療也有「翻土」的思維,中醫的「翻土」動作是在月經期進行的,趁著月經來時,用中藥將子宮內的經血、瘀塊、內膜組織等清理乾淨,讓此次月經週期按時結束,促進新的週期開始,子宮內膜也獲得良好的新陳代謝,這樣的方法也提高了自然懷孕的機率! 李世明提醒,女性朋友應要有早孕的觀念,因為超過35歲以後,子宮及卵巢功能逐漸老化,容易影響受孕。另外要特別注意安全性行為,避免骨盆腔遭到感染而出現不孕後遺症。此外,女性朋友也應特別注意別接受多次人工流產手術,才能避免子宮內膜沾黏造成不孕。(圖/台北中山醫院提供)

孕婦肚子痛 當心盲腸炎恐致胎兒流產

孕婦肚子痛 當心盲腸炎恐致胎兒流產#流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名懷孕二十四週的準媽媽,日前睡覺時感到右下腹部疼痛,原以為是一般的產痛,沒去理會,但隔天疼痛依舊,於是趕緊到醫院檢查,經核磁共振檢查確認是急性盲腸炎,緊急手術後,母親、胎兒均安;醫師則指出,孕婦肚子痛,除懷孕所產生的疼痛外,可能是盲腸炎作祟!若未及時處理,恐會導致流產。孕婦到婦產科求診時,婦產科醫師起初認為是腸胃問題所引起的肚子痛,並把她轉給腸胃科醫師,初步評估後,懷疑是盲腸炎所造成的疼痛,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是急性盲腸炎(闌尾炎),緊急進行切除盲腸手術。負責手術的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群明表示,一般盲腸炎的症狀,通常是腸胃道不舒服,肚臍的部位會痛然後移轉到右下腹部的疼痛,食慾會變差、白血球上升等,但是孕婦生理狀態會改變,平常就可能出現這些症狀,有時候要診斷孕婦盲腸炎並不容易,不過當時這名孕婦有輕微的發燒,且靠著影像學的幫忙,才確定診斷。張群明醫師指出,懷孕中得到盲腸炎的機率大概是千分之一左右,後醫師也提醒,孕婦出現肚子痛時,絕對不可大意,要及時找出原因,盲腸炎如果超過三天以上,恐因盲腸破裂,引發腹內感染而變成腹膜炎,拖到這時候開刀,孕婦必須進行全身麻醉,心跳、血壓會因為麻醉而產生變化,且因腹部感染較嚴重,容易造成流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