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阿如原本從事美容美甲,個性內向、勤奮,20年前出現妄想及幻覺,以為被明星跟蹤騷擾,經常與家人爭吵,甚至自傷,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然而,阿如抱怨服用傳統藥物後,出現肢體僵硬副作用,自行停藥後導致病況加重,不在乎衣著清潔、拒絕與人接觸,失婚又失業,直至醫院團隊介入,使用新型長效針劑治療後才穩定控制疾病,目前已回歸職場。
50歲的阿如原本從事美容美甲,個性內向、勤奮,20年前出現妄想及幻覺,以為被明星跟蹤騷擾,經常與家人爭吵,甚至自傷,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然而,阿如抱怨服用傳統藥物後,出現肢體僵硬副作用,自行停藥後導致病況加重,不在乎衣著清潔、拒絕與人接觸,失婚又失業,直至醫院團隊介入,使用新型長效針劑治療後才穩定控制疾病,目前已回歸職場。
今年四旬歲陳先生在大學時,因無法承受感情生變的壓力,陸續出現幻聽、自言自語、多疑等症狀,曾被人誤會是「中邪、鬼上身」,甚至帶到宮廟求神問卜仍不見改善,最後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因抗拒用藥,家庭關係緊張,反覆惡化,多次住院治療,直到5年前住院期間接受長效針劑治療與專業醫療團隊照護,逐漸穩定疾病,如今與父母相處和樂,也重拾音樂教學的工作。醫界一致建議長效針劑為思覺失調症優先用藥選擇之一,而在政府德政下,我國於2022年開始專款給付長效針劑,讓思覺失調症病友在發病早期即可使用,不需經歷多次復發的折磨,讓人生有更多美麗的經驗。 思覺失調症治療及早介入 預防腦部功能惡化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蔡景宏主任表示,思覺失調症「原來是大腦生病了」,病友可能因腦部功能失調,出現妄想、幻覺幻聽、激動不安、整理思緒困難、辨識動作或解讀面部表情困難等症狀,好發於20-30歲,國內罹病人數約15萬人。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周煌智院長表示,思覺失調症是需要持續醫療介入的慢性腦部疾病,也是我國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的重要照護病友。凱旋醫院響應國家政策,結合社區醫療資源,針對疑似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個案,提供初次到場訪視評估、早期介入醫療、復健與長期照護等一條龍服務,且依據國內外治療指引,綜合病人個體情況,適時使用長效針劑。以民國111年為例,凱旋醫院執行「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收治總案數114件,其中51件為思覺失調症病友,分別占高雄市總數228件、思覺失調症85人的5成與6成。 大部分思覺失調症病友在表現出明顯症狀前,都有一段數周至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的前驅期。蔡景宏主任表示,這期間的症狀飄忽多變、時隱時現,但不用等到明顯發病,個人功能多半已受到影響。如果能透過積極的早期介入措施(Early Intervention of Psychosis, EIP),除了可以阻緩3-4成個案發展為精神疾病;早期積極治療也可幫助近6成初發病的病友達到緩解。 穩定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劑助降低急診、住院等4大風險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高年精神科鄭塏達主任進一步說明,國內外醫界一致建議,將長效針劑列為思覺失調症的優先用藥選擇之一。根據衛福部健保署健保資料庫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口服抗精神病藥物,思覺失調症病友使用長效針劑治療,其住院風險降低6成、半年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風險降低6成;急診風險降低4成、治療後兩年死亡風險減少4成,凸顯出長效針劑對於穩定思覺失調症病況的助益。因此,為優化精神病友的照護,自2022年起健保總額新增精神科長效針劑藥費27億元專款專用,讓國內精神病友的醫療選擇與國際接軌,期盼幫助更多病友能盡早,沒有負擔地接受長效針劑治療。 周煌智院長進一步分享凱旋醫院近3年(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長效針劑照護成果,包含長效針劑照護人數成長逾3成;且相較於未使用長效針劑,使用長效針劑的病友,發病再住院次數較少。 助思覺失調症病友走得更遠!改變「針」簡單,越「長」效越好 鄭塏達主任表示,長效針劑有助維持病況,防止一再復發而導致腦部功能退化,每位思覺失調症病友原則上都適用長效針劑。特別建議對於無法每日規律使用口服藥物的病友的、首次發病、年輕族群與每次回診需請假者,可主動諮詢醫師,優先選擇長效針劑。 鄭塏達醫師就曾收治一位年約三十歲的高材生,大學時因多疑、敏感、幻聽與被害妄想,就醫確診思覺失調症後,規律使用長效針劑不間斷下,3年前遠赴英國攻讀研究所,且順利畢業,目前在英國金融業工作。 而隨著醫學進展,近期有越長施打間隔的長效針劑可供選擇,並根據國內外實證研究顯示,越長施打間隔的長效針劑、有助增加病友治療順從性、維持體內有效藥物濃度,避免因忘記服藥而復發或住院的風險。呼籲思覺失調症病友,可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 目前台灣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治療覆蓋率約20%,相對際長效針劑覆蓋率3~4成以上的目標仍有努力的空間。鄭主任表示,期待政府可持續、甚至挹注更多資源,為病友及早穩控病況、回歸社區、安心擁抱家人與生活上投入更多支持。 強化衛教!凱旋推出診間思覺失調症科普展 周煌智院長表示,凱旋醫院為持續提升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治療的認識,特地自8月26日起,在一樓門診診療區舉辦為期「思覺失調症科普展」,希望透過創意吸睛的診間展覽,增進病友與家屬的瞭解,輔以醫病共享決策,為病友擬定周詳的治療照護計畫。
近年來,「思覺失調症」已成為社會新聞熱點話題的疾病。患者在急性發病時所出現脫序的行為,甚至可能產生的攻擊行為,引發了公眾的恐慌,而疾病的診斷與嚴重度,更常在司法審判的攻防戰中,成為討論的焦點。 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周元華教授,在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大學(每年頒發諾貝爾醫學獎之大學)獲得精神影像學博士學位後,即長期投入研究精神疾病腦功能變化之領域,並曾獲得多項國內外精神影像學研究之獎項。 最近其研究團隊利用磁振造影(MRI)與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SPECT)技術,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腦中多巴胺調節蛋白與胺基酸存在異常。同時更進一步的將這些蛋白質及胺基酸量化,達到科學標準化,以協助醫師更準確的判斷患者是否罹病及其嚴重程度。這項研究為臨床醫師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除了可協助醫師找到治療患者之最佳方案,節省醫療資源,並有望未來成為司法鑑定的輔助證據。 周元華教授指出,思覺失調症在國內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六。由於該病發作時可能會出現的反社會行為,而使其成為全民關注的精神疾病 實際上,思覺失調症是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而達到有效的控制,近年來更因為政府健保補助的長效針劑、居家訪視等多元政策,使得患者受到更好的照顧。 周元華教授更指出,目前臨床上診斷思覺失調症還是依賴醫師詢問病史、患者主訴及身體檢查等方式進行評估,再結合醫師個人主觀經驗進行診斷,此方式缺乏了客觀佐證。 思覺失調症的病因與大腦中多巴胺過量的分泌息息相關,臺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經過2年的研究,結合了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精良的設備儀器及研究人員的努力,分析了約40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MRI及SPECT腦影像數據,量化出患者腦中多巴胺調節蛋白與胺基酸的含量。研究中最大的難點在於多巴胺分泌在正常與異常間,僅15%-20%的差距,故研究的精準度將是呈現顯著結果的關鍵。 這些研究成果為制定更有效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未來將進一步導入臨床使用,輔助醫師了解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作為選擇藥物治療的指導工具。特別是對於病識感較低的患者,也可望先以影像檢查提早發現變異,啟動有效的防護安全網。此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包括《思覺失調症研究》、《神經藥理學雜誌》及《心理醫學雜誌》。 臺中榮民總醫院近5年來持續收治超過7千名思覺失調症患者,今年在院長陳適安教授大力的支持下,成立了臨床腦科學中心,這也是台灣第一個由醫院支持所成立的臨床腦科學研究中心,致力於思覺失調症的研究。往後將持續利用更先進的腦影像技術,延伸研究多巴胺分泌不足所引發之帕金森氏症及另一社會高度關注的腦部疾病失智症,期望藉此解答更多人類心靈深處的秘密。
今年40歲左右的「阿正」,當兵期間個性驟變、言談紊亂與胡思亂想,經評估為精神疾病而除役,後續定期回診治療;兩年後才得知自己罹患的是思覺失調症,一時無法接受,而後出現情緒起伏加大、行為混亂等惡化症狀,高達15次住院治療。所幸,阿正自6年前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病況與認知功能獲得明顯改善,不僅自學習得一手好廚藝,更從家中的被照顧者,變成媽媽車禍骨折期間、罹癌爸爸的主要照顧者;甚至會主動關懷別人,幫助其他病友尋求支援,找回人生的自主權與幸福快樂。 為增進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認識,彰化基督教醫院舉辦衛教記者會,邀請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陳亮妤司長、彰化縣衛生局葉彥伯局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鹿港基督教醫院邱南英副院長,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陳力源部主任,一同介紹思覺失調症、醫療進展與國家之照護計畫。 彰化縣衛生局葉彥伯局長表示,在社區中之精神病人常常因為不規則門診、不遵從醫囑按時用藥、偏遠地區就醫不便等因素,容易造成病情無法持續穩定。因此,彰化縣自民國94年開始推動衛生所協助施打精神疾病藥物長效針劑之服務,現在更進一步鼓勵精神醫療機構優先使用長效針劑,並於今年將其列入精神科醫院督考項目,期待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友可以更穩定控制病況,早日回歸社區。 思覺失調症好發2時期:青春期晚期、成年人早期 鹿港基督教醫院邱南英副院長,本身也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療體系主任。他表示,思覺失調症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異質性也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為一些精神症狀和徵兆組合的症候群,包括思考、情感、言行、感官知覺、認知等各種功能障礙等。不同亞型的思覺失調症,表現也有差異。 依據統計,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約0.2-2.0%,全台灣約有13.4萬名患者,男女比率差不多。多數發病於青春期的晚期或成年人的早期,但也有病友發病於中年和老年。特別的是,思覺失調症的成因相當複雜,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的,包括遺傳、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第二型的表現、社經地位與壓力等,都可能提高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風險。 莫名焦慮、渾身不對勁…小心思覺失調症前趨期症狀 如何及早發現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呢?邱南英副院長表示,從腦部結構來看,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大腦腦質會委縮、腦室腔變大,其他症狀表現則分為正性(如妄想、幻覺、怪異的言行、僵直)、負性(如面無表情、社會退縮、消極)、情感(如焦慮、憂鬱)、認知(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新學習能力差、執行能力不佳)、其他(如失眠、菸癮、自殺)等。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陳力源主任進一步補充,思覺失調症病友在正性症狀出現前,通常會有一段為期數個月至數年的「前趨期」,這階段的病友會感覺困惑、焦慮、猶豫、無法判斷,或覺得全身不對勁,甚至陷入「妄想氣氛」(Delusional Atmosphere)的情況。前述病友「阿正」大學時曾到海邊游泳,一度覺得渾身沉重、使不上力,便是腦部健康出現變化所引起的思覺失調症前趨症狀。 思覺失調治療要趁早 把握初發病2-5年黃金治療期 思覺失調症可以治療嗎?邱南英副院長表示,面對精神病,絕對不能忌諱就醫是最重要的!思覺失調症早期治療可以避免疾病的惡化和退化,關鍵期是初發病的2-5年。急性期一般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搭配心理社會處置;慢性期則進行精神復健治療與規則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非藥物治療,各種的心理社會處置(如支持性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社交技巧訓練、復健治療、産業治療與居家治療等)都非常重要,家屬和親朋的支持也是重點。 如果未能及早且持續治療,思覺失調症病友容易併發焦慮症、憂鬱症、睡醒障礙症、物質使用障礙症等精神疾病,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等身體疾病的風險也較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約10-20年,自殺死亡率約10%,高於其他人。 主動關懷,及早就醫!彰基攜手社區網絡啟動思覺失調症照護優化計畫 然而,大部分思覺失調症病友因為大腦生病而缺乏病識感,出現延誤就醫與診斷的情況。對此,除了仰賴周邊親友的觀察與協助,彰化基督教醫院連續兩年配合心理健康司「疑似或社區精神病人照護優化計畫」,與彰化縣衛生局及彰化縣轄區內之鹿港基督教醫院、衛福部立彰化醫院、彰濱秀傳醫院、敦仁醫院、和美身心醫學診所共同合作,組成社區精神衛生網絡,透過電訪與家訪等方式,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就醫診斷與進行適當的醫療處置,進而找回健康的生活。 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追求幸福 長效針劑及早介入成趨勢 一旦確診思覺失調症,應盡快介入治療,目前國內外治療趨勢都將長效針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健保署也於去年和今年分別編列獨立預算,鼓勵醫師與病友或家屬溝通,及早優先使用長效針劑。 陳力源部主任表示,相較於口服藥物,長效針劑便利性較高,有助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用藥順從性,且從藥物動力學來看,也較能穩定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保護腦部功能,降低復發機率,減少4成急診、6成住院、約6成4的半年內再住院,以及4成死亡風險等風險,進而幫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況,保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有機會回歸正常的生活,找回生活的自主權,追求夢想中的幸福人生。
翻轉思覺失調的人生!一名50多歲的高學歷男子「阿凱哥」(化名),個性單純,踏進社會後卻誤交酒肉朋友,讓人生變了調,失去工作、丟了朋友,愧疚地選擇自我封閉,遠離家人長達30年,男子被送往凱旋醫院治療才知道罹患思覺失調症。而經歷8個多月的長效針劑治療與全方位的職能復健,男子如今從高雄返回台北家人的懷抱,成為一家五口唯一的上班族,天天陪伴年逾8旬的老母親聊天散步,凱旋回歸幸福生活。 精神科就醫人數年逾135萬 心身健康管理中心整合照護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周煌智院長表示,近16年精神科門診人數增加約1倍,統計顯示2021年門診就醫人數已超過135萬人。就醫者除了一般失眠、壓力適應不良等之外,也包括思覺失調症與憂鬱症。而相對其他精神疾病,思覺失調症在藥物治療、多元身心與社區照護之下,有獲得更好且穩定控制的趨勢。 凱旋醫院以「活得好、活得老、活得快樂」為核心,發展出從門診到返家的一條龍照護服務,打造精神醫療新樂園,近日更響應已修法通過《精神衛生法》的強化推動心理健康促進目標,成立「心身健康管理中心」,期盼結合跨團隊整合、一站式評估、主動健康關懷、多元化心理與職能復健、等服務,幫助精神疾病病友跨出醫院的圍籬,走向社區,貢獻生產力,實現自我尊嚴與價值。 大腦生病了!長效針劑助翻轉思覺失調的人生 以前述思覺失調症病友為例,大學畢業於台南名校,畢業後任職於工程顧問公司,前景看好,但沒想到大腦卻悄悄生病了,出現精神衰退、幻聽等症狀,連換數個工作,每個工作2-3天就辭職。當時家人不認識思覺失調症,以為男子只是個性孤僻,未能協助及早就醫。直到去年才出現轉機。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鄭塏達醫師表示,病友在去年中被送到醫院時,滿臉驚恐、抗拒人群且有被害妄想,經團隊評估後給予長效針劑治療,搭配繪畫、唱歌、團體活動等不同職能項目的復健,病況獲得明顯改善且保持穩定,不但找回生活自理能力,更展現藝術天分,以繽紛的顏色點狀彩繪出姿態生動的貓咪,找回笑容與自信。而經過8個多月的治療與復健,病友開開心心地返回家中,享受家庭的溫暖,照顧因病無法相見30年的年邁母親。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為「大腦生病了」,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但及早介入和持續治療,病友有機會穩定病況,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鄭塏達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目前國內外治療指引與政府皆建議優先考慮長效針劑,相較於口服藥,有助提升病友用藥順從性,進而降低4成急診、6成住院、約6成4的半年內再住院,以及4成死亡風險等風險。 心理與職能復健 助思覺失調病友回歸社區 幫助返回社區正常生活是思覺失調症治療照護的目標。周煌智院長表示,要達到目標,除了仰賴藥物治療有效性,接續的照護也很重要!思覺失調症病友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2000年45歲以上者占4成,2020年卻超過7成,對比整體社會的扶老比上升、扶幼比下降現況5,更凸顯出思覺失調症與其他精神疾病的精神長照需求。 因此,凱旋醫院啟動ABCDP計畫:A-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日間照護中心、C-巷弄長照站、D-失智共同照護中心、P-精神長期照護中心與精神長照據點,透過生活工作化、治療娛樂化、輔助智慧化,期望健全共照網,幫助病友活出生命的光彩。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徐淑婷主任進一步表示,社區是精神康復的實踐道場,病友透過「復健」,學習使用技巧或資源,以克服精神疾病的挑戰,反覆練習,日後遇到相同或類似挑戰就能坦然面對且戰勝,達到「康復」,回歸正常人生。凱旋醫院近年推動復元導向、優勢為本、同儕共行的「星海計畫」,透過陪伴與資源與連結關係,為病友提供多元化復健訓練,增強病友生活自理與工作能力,強化病友在社區中的身份關係,目前已幫助許多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病友走出醫院的藩籬,邁入社區有意義地生活。
29歲阿葉,大學畢業後即進入美髮界就業,突然有一天阿葉告訴家人要轉行當外送員,家人感到十分錯愕,儘管家人不斷的勸說,阿葉仍舊不為所動。轉業後,阿葉只工作1個月就不做了,也不與家人共同用餐,平常都自行購買外食,回到家中就馬上將自己鎖在房間裡,也不和家人互動⋯
90年代以《城裡的月光》、《遺憾》等歌曲走紅的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日前公開表示自己患有思覺失調症,坦言「很傷腦」。另一個案「阿正」在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起初還以為自己有神通,但腦中聲音卻每天說要追殺他,讓他夜不得眠,最後確診思覺失調症,所幸在醫護人員長期照護及治療下病情逐漸好轉,還告訴醫生「腦子裡從來沒這麼安靜過。」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至今已3年,後疫情時代的現在,全世界開始面對確診新冠肺炎所留下的後遺症,其中頗受重視的,即為新冠病毒對人體神經系統的破壞,可能造成一系列精神方面的問題,包含有2種症狀,竟類似思覺失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