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老翁服藥過多胡言亂語 籲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

老翁服藥過多胡言亂語 籲藥事照護納入長照體系#失智症

一名八十六歲的老先生因患有憂鬱症、巴金森氏症、心臟病,一天要吃必須吃上十一種藥品,北縣執業藥師張玉錦指出,因為老先生要吃進很多藥品,憂鬱症的錠劑Venlafaxine-xR及攝護腺肥大的藥品Tamsulosin不容易吞服,家人就把藥品磨成粉餵藥,而且應在晚上服用,但卻在早上給老先生吃藥,原本是緩慢釋放療效的藥品,因磨粉後服用,破壞劑型後,變成藥品劑量吸收過快,所以老先生也出現副作用,如暈眩、血壓降低症狀。後來藥師居家照護後,老先生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用藥,才解決問題。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共事部主任郭姿均表示,行政院於前年核定「長照十年計劃」,挹注817億元,然這項計畫中獨缺藥事人員的專業服務,使國人長照照顧形成缺角的拼圖,內政部主計處曾於1996年對老人健康狀況調查,六十五歲以上老人56%患有慢性病,平均每人有1.4種疾病,然而護理之家的老人,平均有4.5種慢性病,長照體系的老人用藥複雜度高,平均用藥種類超過五種。 根據健保相關資料及97年底舉行的藥品政策全國會議顯示,健保藥費從剛開辦二百多億元,急速上升至目前一千一百多億元,藥費占率推持在25%,但老人家的藥品支出更占健保達38%,老人的用藥品質急需在長照體系中獲得重視。值得一提的是,用藥不當可會導致老人一些不良反應,如頭昏、步態不穩、肌肉無力等而造成跌倒,老人如果跌倒極易造成骨折或外傷、出血,是相當危險的事,所以更需藥師介入長照體系中,從中把關預防老年人用藥相關的問題。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連瑞猛指出,根據健保局統計,病患在同一醫院不同科別重複用藥比例達2%,約占藥費20億元,若在多家醫院看診,重複用藥不但造成藥品浪費,同時也會增加多重用藥的危險。政府在規劃長照體系時,藥事服務不容缺席,透過藥師的照護,病患可以減少吃進不必要的藥品及降低藥品副作用,服用五種以上藥品者、用藥順從性不佳、就診次數過高者等應透過藥事照護,獲得更完善的用藥品質。

年輕時重視預防保健 對抗老化最有效

年輕時重視預防保健 對抗老化最有效#失智症

生命的過程,其實也是老化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變老的一天,躲不掉,也逃不了。而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再如何謹慎使用,經過數十年之後,零件總會老舊鬆脫,功能難免耗損衰弱。面對老化,記憶衰退,甚至失智症、中風、高血壓、帕金森症等許多的退化性疾病,要正視身體的改變,活出健康與快樂,花蓮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林冠宏將在今晚(3/2)九點半至十點大愛電視「志為人醫守護愛」節目,探討各種有關老化的預防保健觀念,與民眾攜手健康把關。  獨居老人李先生在去年3月二度中風,出院時他一度以為,這輩子都要柱著柺杖走路,幸好在林冠宏醫師的鼓勵下,他不畏苦痛努力復健,終於可以自由行動。賴先生與李先生這兩位病友也將現身分享他們面對老化走出病苦的點滴。 台灣的高齡人口已經多達233萬人,每十人中就有一個是銀髮族,因為年紀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失智症、中風、高血壓、帕金森症等許多的退化性疾病,也慢慢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家庭。 其實,老年疾病往往起於年輕時忽略正確的預防保健觀念而埋下惡因,但一般人普遍不關心或自認為身體健康的態度而忽視老化,也適值得注意的問題。林冠宏醫師表示,其實民眾只要撥出一些時間定期健康檢查,透過專業儀器檢查的健檢報告,結合醫師對病史及生活習慣的詢問與了解,即可與醫師攜手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失智症

過去幾年來,臨床神經科醫師總不斷對患者耳提面命,告訴他們規律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除了維持體重、保持身材、增加心血管的耐受力、讓心情愉快外,他們現在又多了一個好理由:“預防失智症”。最近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尼克拉醫師正式在新一期的期刊上發表這樣的研究成果。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神經內科 - 劉議謙醫師表示,這個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這是第一篇經雙盲、隨機分配來証實運動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的研究(之前的研究大多是臨床觀察的結果,證據力稍顯不足)。經過24星期,每星期至少150分鐘的規律運動(因為加入研究的患者年齡層均較高,所以此規律運動以走路為主),參與研究的患者(加入研究的患者均為自覺有記憶問題但仍未達失智症診斷標準者)。在18個月後這些人都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明顯的降低。在其他心智功能,如執行功能、短期記憶、語言等也都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參與研究的患者、家屬、臨床醫師及研究人員都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進步。那究竟運動這件事,到底是如何讓我們的腦子更健康呢?劉議謙醫師指出,腦科學專家們提出以下可能的假說。第一、運動時腦血流量的需求增加,長久以來會刺激腦內血管的增加,在這些側枝循環增加的影響之下就會讓腦子缺血的機會大為減低。第二、動物實驗也證明了運動可以加強神經的再生,也就是增加與失智症息息相關的海馬迴神經元,其他假說還包含讓神經元更為健康,增加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等。對於已經被醫師診斷失智症的患者、或還沒得到失智症但相當憂心未來會得到的人而言,這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但,劉議謙醫師提醒,需注意的是,18個月的觀察期在臨床醫師的角度來說仍然是太短,運動對於失智症的長期影響還待長一點的時間觀察。再者,對於已經被診斷出失智症或失智症中末期的患者而言,運動是不是還能提供這麼優良的成效也還是未知數。此研究採取的運動方式為走路,但是否有更好的運動方式(如很多老人家也很喜歡的晨泳),也能提供相似甚至更好的失智症預防效果呢?這些問題都仍待進一步的研究來告訴我們答案,不過無論如何,在身體負荷允許的前提下,多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絕對是多於壞處的。

多作腦部運動 以防老來痴呆

多作腦部運動 以防老來痴呆#失智症

常常聽人罵說:「你有老人痴呆症啊!」,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從報章媒體中發現現代人罹患痴呆症的例子已愈來愈多,尤其以阿茲海默症為痴呆症中最常見的疾病,最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美國前總統雷根,在這些名人罹患阿茲海默症後,才逐漸引起世人的注意。光田醫院大甲分院神經內科尤世杰醫師表示,阿茲海默症可說是現代文明病,主要原因是大腦皮質神經原細胞退化所造成,罹患此症的病人大都以年紀在六十歲以上為主,同時女性多於男性。尤世杰醫師並指出,阿茲海默症是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初期症狀有記憶衰退的現象,到了中後期甚至有可能會出現認不得人或記不清事物的情況,同時會產生幻覺、生氣易怒、無法思考,甚至喪失原本會的技能,例如原本會游泳,在罹患此症後卻遺忘了如何去游泳等,因此當家中年長的長輩一再出現這些類似的症狀時,就必須注意是否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可能。尤世杰進一步指出,以現代醫學而言只能針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初、中期給予藥物治療,其效果主要是延緩大腦皮質神經原細胞的退化,但不能使其功能完全恢復,不過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以延緩退化的時間,千萬不要認為家中長輩年紀大了就放任讓此症狀繼續持續下去,應盡速就醫,因為拖延就醫時間的後果可能就是在三至五年後躺在床上無法動彈。不過既然知道阿茲海默症如此可怕,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從預防開始做起,根據科學證實”多用腦”有助於痴呆症的預防,因此尤世杰醫師呼籲除了中國人的國粹-打麻將外,其他如橋牌、下棋等均是刺激老年人腦部運動的好方法,在飲食方面多攝取維他命E、抗氧化食物及蔬菜水果等也有助於預防。除此之外,多運動同時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更是預防痴呆的不二法門。

老人夜晚胡言亂語 可能是血糖在作怪

老人夜晚胡言亂語 可能是血糖在作怪#失智症

一名70歲的老奶奶,由家屬陪同至急診室就診。原因是老奶奶到了晚上會胡言亂語,好像是鬼上身,有時以根本聽不懂語言說話,家屬懷疑是不是有老人痴呆。當時初步以為是老奶奶因過度疲勞而產生的精神混亂,這種情形在長期失眠的老人中常發現。直到檢查發現其血糖值54mg/dl時,才懷疑是血糖低的原因。經過立即的靜脈葡萄糖補充後,老奶奶意識就回復正常,也認得在場的每位家屬,她當然不記得這一切的發生。澄清醫院平等院區急診室 - 王者仁主任表示,正常的血糖值大約為70-120mg/dl;空腹時的血糖值為70-100mg/dl,飯後兩小時則以不超過120mg/dl為標準。當血中血糖低於50mg/dl時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會覺得虛弱、嗜睡、發抖、混亂、饑餓及頭暈。皮膚蒼白、頭痛、激動、震顫、流汗、心跳加速、發冷、抽筋感、突然間的情緒改變及行為改變,例如無事哭泣、笨拙或痙攣性的活動、無法集中注意、嘴部周圍痲刺感等都是低血糖的症狀。其實低血糖的症狀非常廣,有些醫師會把它稱之為『偉大的模仿者』,就是因為其症狀於其他疾病的症狀太像了。王者仁主任指出,低血糖大多發生在糖尿病患者,在某種原因下,病患飲食量減少,但是並患病為減少其藥量,就會發生低血糖,這種情形在以胰島素控制血糖的病患更為明顯。正常人空腹喝太多酒時,也會發生低血糖。糖尿病病患應隨身攜帶識別卡,預防在外面發生低血糖時,可以得到即時且適當的治療。當低血糖發生時,最好先治療而不要等,記住這簡單的規則:『當有懷疑時就治療』,輕微的低血糖若不及時處理,有可能進一步發生嚴重的低血糖,喪失意識,無法自行處理。糖尿病者通常在他們血糖降低時,都可以感覺得出來。他們可藉由吃或喝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或果汁,可在10-15分鐘內就可改善,使用葡萄糖錠或軟膏(藥房可買到),是目前較為方便又快速的治療方法。但王者仁提醒,勿使用巧克力或冰淇淋來治療低血糖,原因是巧克力或冰淇淋含大量脂肪質,延緩糖分吸收。糖尿病病患最好隨身攜帶至少一種含糖食物,用在緊急時升糖之用。若病患不幸昏迷,千萬不要強塞食物或把手放入病患口中,要維持呼吸道暢通,立刻打119送醫,靜脈注射葡萄糖。 

歲末送暖 聖馬爾定探訪獨居老人贈暖被

歲末送暖 聖馬爾定探訪獨居老人贈暖被#失智症

歲末年終,寒冬送暖,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以實際行動關懷社區弱勢族群,由院長陳美惠帶領健康管理師、保健志工探視獨居老人並贈送暖被,希望在這樣一個閤家團圓的日子裡,也能將溫暖送給獨居的老人家。聖馬爾定醫院深耕社區,計劃建立東區各鄰里、各家戶健康管理服務,目前已在盧厝里、頂庒里、東山里建立銀髮族關懷站,並已為32戶共143位居民建立健康管理資訊,協助連結及轉介民眾所需的醫療和社會資源。在相關健康管理的訪視中,院方人員也進一步了解社區獨居老人的所需與不便處,主動給予協助和關懷。85歲的阿萬爺爺獨居在盧厝里羌母寮一貨櫃鐵皮屋內,不到兩坪大小的起居空間,簡單的陳設著床鋪和桌椅等。健康管理師李彩萍日前訪視時,發覺老人家在連日的低溫中,僅靠著一條薄被取暖;在得知阿萬爺爺的經濟狀況並不好的情況下,轉介黃丁基金會共同關懷,由院長陳美惠代表訪視和捐贈暖被,希望老人家能過個好年。院方人員協助檢視阿萬爺爺的生活環境,發現鐵皮屋雖然簡陋,但是屋外花木扶疏,草坪翠綠不雜亂,相當整潔。盧厝里長里長呂純足表示,這是里內居民和許多社區團體共同協助的愛心成果,包含獨居老人家的健康管理、生活起居環境等,都能維持一定的品質。聖馬爾定醫院與黃丁基金會共同關懷獨居老人,贈送暖被給包含阿里山鄉等村多位老人家禦寒過冬,希望長輩能感受社會溫暖、健康過好年。

老人優質生活

老人優質生活#失智症

人類自出生之時便一直在成長變化,當經驗隨著歲月的增長而持續累積的同時,我們身體的某些功能也在不斷演變中,對自己的身體功能瞭解愈多,我們將會老的更愉快。「年齡性的老化」是可以跟「生物性的老化」不一樣,也可以有別於「社會性老化」。換句話說,年過七十的人也可以是行動自如、健步如飛、身心快樂的,如果我們能掌握社會的變化,充分運用外在的資源,將有助於身體更健康而不必害怕老化。社會及科技的進步可以讓我們活得更久更健康,卻也使得我們再這瞬息萬變的社會當中更顯老化。例如電腦的發展可以使醫療的診斷更精確,卻也在無形之中令人感到老人的更加無能,因為老人很多時候未能懂得如何操作電腦及上網溝通或找尋醫療資訊,遇到事故時,老人通常也需要多些時間學習高科技生活輔助工具的使用。如果我們平時愈懂得外在變化的影響,愈能藉由各種管道來幫助我們自己去面對外在及內在的變化,則我們便會老的健康。

老是健忘??預防失智症,十大前兆自我檢測

老是健忘??預防失智症,十大前兆自我檢測#失智症

電影裡頭男主角佐伯雅夫搔著頭苦思工作上的事務、慌亂於人潮洶湧的大街、不可思議的呆望著遠方的神情,一個廣告公司的高階主管居然漸漸喪失掌握記憶的能力…,逝去的時光就像是被扭曲佈滿皺紋的相片,散亂的、破碎的遺忘在大腦裡,「明天」不再「記憶」,而只是一個空洞且毫無意義的延續。〝健忘〞,相信這是大家都有過的經驗,比方說:明明剛剛才跟朋友談完的事情或是剛用剪刀剪開包裝,卻想不起剪刀擱哪兒,怎麼想就是想不起來!有的時候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太累或是太忙,還是昨天晚上睡不好所致,再不然就是歸咎於自己年紀的因素,就像是電影一開始裡頭男主角老是怪自己工作太忙導致疲勞以致容易忘記剛剛處理過的事務。 雖然說『遺忘』可能會發生在看來生龍活虎的職場菁英身上,但若是容易『遺忘』的太廣、太深入、太快,到達所謂〝健忘〞的程度,恐怕就要詳加注意了!有著《世紀之症》稱呼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就是一開始以〝健忘〞來表現的疾病。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陳志豪醫師表示,起初大家以為這種毛病是稀有的神經退化疾病,但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發現,六十五歲以前患此症者大概佔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五,詳細調查後赫然發現這退化性的神經疾病在六十五歲以後明顯的增加;八十歲以上的人口受這毛病困擾的更達到一半以上!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病患會逐漸失去形成新的記憶的能力,也就是失去學習、體驗新的生活經驗的能力;當社交、家庭、社會的功能一點一滴地被侵蝕,且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生活逐漸崩解,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幸而科學家藉著這《世紀之症》逐漸揭開人類大腦記憶的面紗的同時,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阿茲海默症實際上在人們更年輕的時候已經開始侵犯到人類的大腦了!也就是說當您出現〝健忘〞的症狀而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其實可以推估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大腦已經開始逐漸地發生病變而萎縮了。 陳志豪醫師指出,更須加以注意的是,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的毛病,不祇是阿茲海默症而已,水腦症、腦傷的後遺症、腦血管病變、內分泌異常、營養失調、感染症或是精神情緒上的問題,都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而上述引起記憶力衰退的諸多病因,若能早期診斷,都能給予適當的治療而阻止病程的進展,甚至達到完全的康復;所以當出現記憶衰退或是其他腦功能異常的時候,比如說學習能力下降、空間感變差、容易迷路或是出現言語上的障礙時,不要隨便歸咎於不專心或是年紀大所致,最好能請神經專科醫師詳細評估檢查,以期早日發現毛病並加以根治!◎老人失智症的前兆十大警訊請您注意1.最近做過的事情、看過的東西居然一點印象也沒有!!2.前天才跟一位朋友碰頭閒話家常,但是他的名字怎麼樣也想不起來…3.家人或同事常常抱怨你在短時間內老是發問同樣的問題….4.用過的東西老是不知道放到哪裡去?5.和人說話的時候常常找不到適當的語辭,以至於結結巴巴。6.看報紙的時候,越來越難懂的裡面要傳達的意思。7.應該是很熟稔的事務,怎麼處理起來越來越覺得棘手?8.辨識方位和方向的能力似乎越來越差,有時候對熟街道感到陌生。9.買東西的時候,常常算錯錢。10.莫名的情緒的鬱悶或暴躁、性格上的轉變、行為上的改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