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醫訊/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

醫訊/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常被誤會為老番癲、老頑固,其實上老人家可能已經罹患該症,需要去掛號看診,給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否則失智症嚴重時會侵害患者的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到晚期時要完全依賴他人照顧。有鑑於此,成大醫院特地舉辦「失智症病友家屬座談會-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由神經部洪煒斌醫師主講「淺談失智症與由神經醫學」;成大行醫所副教授郭乃文博士主講「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心理支持與溝通」,最後再進行綜合座談。主辦單位歡迎失智症病友家屬與有興趣者踴躍參加,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名稱:失智症病友家屬座談會-與失智症照護者有約時間:101年10月27日(六)下午13:00~17:40地點:成大醫學院二樓第四講堂(成杏校區)洽詢:06-2353535轉3579

預防失智症 多運動

預防失智症 多運動#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配合國際失智症日,署立基隆醫院舉辦「記憶九九團圓久久」健走活動。呼籲記憶對人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功能,要生活有品質即要預防失智症。署立基隆醫院王文彥院長說,預防失智症除了飲食控制之外,最好的措施就是運動,要活就要動。家中若有老人家出現近期記憶衰退,且有明顯的記憶力衰退症狀,即可至醫院進行失智症篩檢。藉由藥物、飲食及運動控制失智症。基隆醫院舉辦健走活動,邀請社區好朋友一同走出戶外享受陽光,藉此宣導要活就要動、運動預防失智的觀念。民眾攜老扶幼一同自基隆醫院出發,繞行既定的田寮河路線進行健走,基隆醫院也在田寮河畔設置闖關關卡,民眾沿途完成7個健康問題諮詢關卡即可參加抽獎活動。除了鼓勵全家扶老攜幼一起走出戶外,注重健康及體能外,並藉由健康及有趣的闖關活動來宣導加強推廣菸害、個人衛生、用藥安全及減碳等相關議題,期讓大家一起更健康。今年的活動藉由復健科及營養室規劃的肢體運動講座及中秋節飲食指導,也希望大家能過一個記憶九九、平安圓滿的中秋佳節。

醫訊/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培訓課程

醫訊/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培訓課程#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社會人口結構老年化,老年人的失智問題不容再冷漠以對,面對長者的失智退化過程,需要失智症相關的專業知識及照護技巧來成為一位得心應手的照顧者,使所關心的長者能活得更有品質、更有尊嚴。馬偕紀念醫院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培訓課程歡迎參,每場限額50名,額滿為止,歡迎電話報名預約。共A、B兩梯次,每梯次兩場(任選一梯次報名)。時    間:A梯次:101年9月29日、101年10月6日        B梯次:101年11月3日、101年11月10日地    點: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福音樓9樓第二講堂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洽    詢:(02)02-2543-3535轉3698

爭取醫療空間 失智症患者何處去?

爭取醫療空間 失智症患者何處去?#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你的身旁,失智症的患者有確實的受到妥善照顧嗎?所受到的是正確的照料方式嗎?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召集人白明奇醫師指出,日前一位失智症患者,被家屬帶前來看診,家屬邊哭訴,邊說怎麼越治情況越差,仔細一問,原來是過去看診醫師因受家屬壓力與抱怨,以為病人情況真的惡化,而開出鎮定劑或抗精神藥。不久眼神呆滯、動作遲緩等副作用出現,家屬認為是失智情況惡化。白明奇醫師說明,失智症病患所受到的照護明顯不足也缺乏正確知識;他呼籲,為了減低「精神症狀」與「問題行為」所引發的問題,應有一套系統提供照顧技巧與知識,教導照顧人員或外籍看護,而外籍看護,也應有完整的語言與溝通技巧訓練。白明奇說,建立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措施,公部門也要拿出誠意,與失智症病人家屬、照顧者對談;在醫療院所之內,也企盼醫療人員願意接納失智症病人,給予適當的醫療處置。根據前年英國公佈的數據顯示,對於失智症的研究,必須增加15倍的經費,才能達到同等於心臟病研究的規模;或增加30倍的經費,才能達到同等於癌症研究的規模。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 因此呼籲各國政府和其他主要的研究贊助者,應立即採取行動來增加失智症的研究經費,包括研究預防,及更合於經濟負擔的計畫。依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失智人口超過3600萬,預估到了2030年將達6600萬,2050年將破1億1500萬,等於是每四秒增加一位病人;台灣目前估計有失智人口19萬,預料未來失智人口成長的速度也將十分驚人。因此正確且妥適照顧失智患者的行動刻不容緩,是醫學各界必須正視的問題。

醫訊/失智症暨中秋節健走活動

醫訊/失智症暨中秋節健走活動#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秋節除了吃吃喝喝之外,也可以來點健康運動!署立基隆醫院配合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及國際失智症,在田寮河舉辦健走活動來宣導健康。這場「記憶九九團圓久久」失智症暨中秋節健走活動,除了響應共同關懷失智症患者,還可以藉著周末假期欣賞基隆市之美,一舉數得!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時    間:101年9月22日(六) 上午09:00~12:00地    點:基隆市田寮河畔、署立基隆醫院中庭        (基隆市信二路268號)洽    詢:(02)02-24223250

失智症患者常置身危險中 家人應注意

失智症患者常置身危險中 家人應注意#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沈俐萱/綜合報導) 失智症起因於腦部神經元的退化,短期記憶喪失是失智症共通的症狀,也就是說病患容易忘記剛剛所做或所說過的事,而一再地問同樣的問題或是同一件事重複做,無形中常置身於危險中,像是忘記關瓦斯、熄滅火爐等,更有人則因為無法正確辨識地理位置及方向,常常在外面走失或是忘記自己的房間在哪裡。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國瑋說,失智症病人在病程變化中,若能有家人的積極參與,幫助病人減少非必要的傷害,治療上就容易減緩病程,許多事情要需要家人多關心、注意,像是常規藥物要交由家人保管,因為病人會容易忘記自己到底有沒有吃藥,而吃了重複的藥,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像是有的病人因此而服用了雙倍劑量的降血糖,導致病人失去意識產生危害。另外洪國瑋醫師也補充,盡量讓病人有晝夜的規律,白天則盡量保持病人清醒,因為很多失智症病人在因睡眠不足或是因身體的病痛之下容易導致認知功能快速惡化,且也要幫助病人維持日常生活,對病人多採取正面態度,減少照護者自身的情緒反應,此外家中擺設盡量不要更動,因為病人對於環境的熟悉感因為失智症的關係會相對的減低,讓病人對環境產生熟悉感能避免病人產生不安感。最後洪國瑋醫師說,由於失智症是一個持續逐漸變差的過程,有時候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進展,定期回診追蹤多與醫師討論或是由醫師更改失智症患者的用藥以配合當前狀況,可以增進患者與家人的生活品質。當然,失智症還是越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會更好。

老翁懷疑老婆外遇 小心是失智症引起

老翁懷疑老婆外遇 小心是失智症引起#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王老先生今年75歲,大約從半年前開始,王老先生常常對太太發脾氣,原因是王老先生行動較遲緩,每當太太出去買東西或找朋友聊天,如果稍微晚了點回家,王老先生就不高興,頻頻問太太是去了什麼地方?跟誰在一起?並指責太太一定是背叛他,在外面交了男朋友,還說要給他們好看,家人覺得情況不對,於是將王老先生帶至醫院看醫生,經過檢查後,才發現王老先生是罹患了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經過治療後,王老先生的多疑妄想症狀才減輕。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失智症是指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老年期發生漸進性的智能退化,其智能喪失,足以妨害其工作社交及自我照顧之能力。臺灣人口老化快速,失智症人口比例也急速增加,常見的失智症,包括了阿茲海默氏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及路易氏體失智症。在失智症早期,可能出現記憶力障礙、語言能力變差、定向感不佳、搞不清楚時間地點等等,到了失智症中期,除了記憶力持續減退,有的病患會出現人格改變,常常疑東疑西,東西找不到,卻懷疑是家人偷的;忘了已經吃過了中餐,想要求再吃,被家人婉拒後,就懷疑家人要遺棄他;配偶出門晚了點回家,就懷疑配偶有外遇。除了上述的妄想症狀,有的失智症患者,還會出現幻覺、焦慮、重覆言語、收集東西、漫遊、睡眠障礙、飲食改變等症狀,這些症狀通稱為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這些精神行為障礙帶給家屬極大的負擔,甚至引起照顧者的憂鬱症。詹仁輝醫師建議,如果老年人出現了多疑妄想幻覺等症狀,應該避免當面批評及反駁,應善用同理心及注意力轉移技巧,減少衝突的發生。同時要盡早就醫,做適當的檢查及治療。現今醫學無法完全治癒失智症,但可以藉由藥物治療,減緩病程並減輕精神行為症狀,提高病患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人口快速老化 預防失智從生活做起

人口快速老化 預防失智從生活做起#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目前臺灣人口呈現加速老化現象,臺北市65歲老年人口比例已高達12.76%,松山區更高達13.53%,將提早邁入高齡社會,而對失智症的認知有近八成聽過失智症,但對疾病所產生的精神症狀況、問題行為與正常老化行為等卻不是很清楚,對失智症與一般正常老化的認知上較容易混淆。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一般人對失智症並不完全了解,錯失及早就醫機會,當家人有十大警訊當中的多個徵兆出現時,如: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喪失對時間與地點的概念、東西擺放錯亂、個性改變,活動及開創力喪失等,要趕快到各大醫院精神科或神經內科門診檢查,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才可維持失智症患者的心智功能與生活品質。台灣失智症協會則提供了簡單易記的口訣來提醒民眾如何預防失智。可分為「趨吉」與「避兇」兩部分。趨吉包含了:多動腦、多運動、多地中海飲食、多社會參與。避兇包含了:遠離三高(高血壓、血脂、血糖)、遠離肥胖、遠離頭部外傷、遠離抽菸、遠離憂鬱。此外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更設計了一份圖文並茂、淺顯易懂的「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提供民眾自我檢測,若是分數達2分以上,即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篩檢分數越高罹患失智的可能性越大,提醒大家在生活上都要更注意老年人。

Menu